喝豆浆
人过知天命之年,骨骼内的钙质容易流失,咱们打乒乓的人,平日如不注意摄取钙,就有可能因骨质疏松儿而导致在运动中发生骨折等伤病。
我在大连时,买过一个豆浆机,做了两个星期,后因每次刷洗太麻烦,最终只得束之高阁。
回到北京后,我家附近有一家叫做“南粥北面”24小时营业的餐厅,这里食品种类繁多,一个星期内,每天换着样地吃,保证不重样。特别是这里的豆浆,便宜得叫你不敢相信,只收1元,自助式!也就是说,如果你有足够大的肚子,你就是把那一大桶豆浆全都喝掉,也不会遭到餐厅人员的阻止。当然,这是餐厅招揽顾客的一种营销手段。
在天津,我的居所附近,也有一家卖豆浆、皮蛋粥一类早餐的小店,这里使用的是一次性的密封塑料杯,价钱很公道,1元1杯。从上周五回到天津后,我几乎每天喝一杯。
昨天晚上,生意上的伙伴请客,共3男2女,大家都开车,所以只能喝饮料,服务员介绍说有西瓜汁、番茄汁、玉米汁、豆浆、、、、、、大家异口同声地选择了豆浆。一扎热腾腾的豆浆端了上来,充其量也就是每人一杯的样子。我随口问了一句“这一扎多少钱?“服务员的回答令我追悔莫及,早知这么贵,谁点豆浆啊!
各位,你们猜猜这一扎豆浆的价格是多少?
上回老史中双色球5元大奖请客,为了给老史一个面子,俺应邀参加并应邀品尝了一扎15元的豆浆,隔壁40一扎的特色豆浆俺没好意思点,据悉中州大侠连点了两扎40的,并连连称赞曰:就是比胡同小摊的豆浆好喝。再想要第三扎时被俺拦下:再喝就该井喷或尿炕啦(哈哈,都的有典故的,许多俱乐部会员都知道)。
(题外话:自此老史再也不认识谁是中州了)
哈哈,朋友间的调侃贫逗有时需要具有共同的激情点,如相似的经历、学识、阅历、彼此默契熟知的典故等等才能碰撞出火花,而不明就里者往往一头雾水。如北方的相声,到了南方巡演大都大败而归,而南方的滑稽戏到了北方剧场则观众表情漠然,真听不懂啊。又如一次在群里俺用一个已经很俗的“苏格兰打卤面”请客来开玩笑,结果这哥们还真当真了,问外国面多少钱啊,俺说68,他说:北京的外国面怎么这么贵啊。感情老兄还真的没看过那个小品,所以,这个包袱就焖啦。
含有1001大量精华
这小子就这么个出息。
不会是过期产品喝得太多了吧?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