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位近球台左方,身体离球台端线约35厘米; 2、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略向左转体,拍形向右倾斜; 3、右上臂带动前臂向右下方挥动,同时前臂略向内旋,使拍面逐渐向左倾斜,从球正中部向右上方摩擦,为侧上旋; 4、右上臂带动前臂向右下方挥动,同时前臂略向内旋,使拍面逐渐后仰,从球左侧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侧下旋; 5、手腕同时向右上方转动或向左上方转动。 要点: 1、拍面的不同:上旋拍面较竖,发完球后拍面向左;而下旋拍面后仰; 2、触球部位的不同:上旋从正中部向右上方;下旋左侧中下部向右侧下。 旋转: 好是以相同的动作发出不同旋转的球,而不是以拍面不同及触球部位不同来发 同旋转的球: 1、以球拍不同部位触球。拍头与拍柄部位分别发出转与相对不转球;拍面下侧与拍面上侧部位也分别发出转与不转球。以球拍不同部位触球发出不同旋转的球主要在平时练习时要多加体会,在比赛时要有意识地使用。 2、以弧形挥拍路线不同时期触球。前期触球为下旋;后期触球为上旋。以弧形挥拍路线不同时期触球发出不同旋转的球要注意掩盖触球瞬间,必要时夸张触球前或触球后的动作。 3、以手腕不同发力方式触球。手腕发力摩擦则旋转;手腕发力弹击则不转。也有以手腕发力时是否触球发出转与不转。 其中以第一点最实用,练习时较容易,发出的球旋转差别大,也比较隐蔽。 实战: 1、增大发球时的作用力,是旋转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要有足够的加速距离和合适的后引程度,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上臂前臂)和加速度(手腕); 2、增大力臂、调整正压力;力臂与正压力的辩证统一;既不能过分薄,也不能过分厚;反手高抛发球解决了力臂和正压力之间的矛盾;这样只需用力方向与地面平行,尽量薄地摩擦球的底部,球就会很转。 | |
|
|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