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大家两个选择;(有1000大洋的前提下,业余)
1.去买块更好的底板和套胶
2.拿去练底子,能练多少算多少
想和大家讨论下底板的重要性和底子的必要性
那个重要~
就1000 元?那还是买板子算了~ 找个教练,水平好点的怎么也得100元/小时吧,才够练10个小时的……打个对折也就20小时,每天2小时的话,只够练10天的……能练出什么底子来……[em11]
同上
顶
就1000 元?那还是买板子算了~ 找个教练,水平好点的怎么也得100元/小时吧,才够练10个小时的……打个对折也就20小时,每天2小时的话,只够练10天的……能练出什么底子来……
随便买个2手台 再来个2手发球机 再来100球~~
这样能提高么?
楼主既然这么问了那就选1吧,呵呵
我觉得这种问题既然问出来那就意味着有心理倾向性,否则也不会问这种问题~~
随便买个2手台 再来个2手发球机 再来100球~~
这样能提高么?
乒乓球的难点在于其变化多端的旋转,而新手最欠缺的就是对其旋转的判断。在这方面,发球机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还有,发球机出的球,和人打出来的球完全不一样的。用长了,手感必乱。
在球馆里,有许多练球的会花一百五一小时请省队级的运动员来练球。按理说,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配置球桌和发球机,但真正使用发球机练球的又有几个呢?那东西也只是初学者玩玩而已。
对于大多数业余的乒乓员爱好者,提高的最好途径还是多打,多和不同层次的人过招,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赛练防守,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练进攻,和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练控制和反控制,并在比赛中练发球和接发球,以及前三板的套路和三板后的相持,并逐渐积累经验。
其实,你只要到各个少体校里看看就知道了,真正所谓的“练球”,业余的难有那个条件,时间,和体能。而各个商业球馆里的那些“练球”只能算是熟熟球而已。
当然,是有一些没有专业背景的业余强人,能够达到一般爱好者难以启及的高度,在当地的业余圈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那样的人即使在大城市里,也只不过几十号人。而他们几乎也都是在长期的比赛中,那么打出来的。
[em1002]
乒乓球的难点在于其变化多端的旋转,而新手最欠缺的就是对其旋转的判断。在这方面,发球机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还有,发球机出的球,和人打出来的球完全不一样的。用长了,手感必乱。
在球馆里,有许多练球的会花一百五一小时请省队级的运动员来练球。按理说,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配置球桌和发球机,但真正使用发球机练球的又有几个呢?那东西也只是初学者玩玩而已。
对于大多数业余的乒乓员爱好者,提高的最好途径还是多打,多和不同层次的人过招,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赛练防守,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练进攻,和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练控制和反控制,并在比赛中练发球和接发球,以及前三板的套路和三板后的相持,并逐渐积累经验。
其实,你只要到各个少体校里看看就知道了,真正所谓的“练球”,业余的难有那个条件,时间,和体能。而各个商业球馆里的那些“练球”只能算是熟熟球而已。
当然,是有一些没有专业背景的业余强人,能够达到一般爱好者难以启及的高度,在当地的业余圈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那样的人即使在大城市里,也只不过几十号人。而他们几乎也都是在长期的比赛中,那么打出来的。
[em1002]
乒乓球的难点在于其变化多端的旋转,而新手最欠缺的就是对其旋转的判断。在这方面,发球机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还有,发球机出的球,和人打出来的球完全不一样的。用长了,手感必乱。
在球馆里,有许多练球的会花一百五一小时请省队级的运动员来练球。按理说,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配置球桌和发球机,但真正使用发球机练球的又有几个呢?那东西也只是初学者玩玩而已。
对于大多数业余的乒乓员爱好者,提高的最好途径还是多打,多和不同层次的人过招,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赛练防守,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练进攻,和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练控制和反控制,并在比赛中练发球和接发球,以及前三板的套路和三板后的相持,并逐渐积累经验。
其实,你只要到各个少体校里看看就知道了,真正所谓的“练球”,业余的难有那个条件,时间,和体能。而各个商业球馆里的那些“练球”只能算是熟熟球而已。
当然,是有一些没有专业背景的业余强人,能够达到一般爱好者难以启及的高度,在当地的业余圈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那样的人即使在大城市里,也只不过几十号人。而他们几乎也都是在长期的比赛中,那么打出来的。
同意
乒乓比赛是个复杂的过程
考验的是一个选手的综合球技水平
除却在平时训练比赛中投下的精力和花下的功夫
更有天赋、比赛经验、技战术组合、比赛投入情况(要不要球)
甚至还有一点运气等等QQ371594101
技术第一
这要看打球的目的吧,想要技术上进步的快,请高水平的教练是必须的,只是为了活动练练身体就没有必要花那么钱请教练了。
在我看来,玩球的过程中带来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快乐,追求的目标达到以后就自然会有一种快感产生
有些人以技术提高为乐趣,那么当他学会一种新的技术并熟练运用的时候他就会很快乐
有些人喜欢收集器材,当一些绝版或者限量或者内部限量的器材到手的瞬间是最爽的
目的不同,但是都是追寻一种快乐,都是喜欢乒乓运动的人
技术流曰,内功深厚,草木皆兵
器材流曰,不求技术最高,但求器材最贵
我曰,每天能让我站在球桌前甩几下,不一定要昂贵的器材,也不一定非要分个胜负,能玩几下我就很开心了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相逢在精英也是种缘分,不妨求同存异,把乒乓球这个国球运动发扬光大,乒乓有形,快乐无限
支持!!!
技术没什么用,球拍也没什么用,开心就好了。呵呵。
[em1015]
在器材版讨论技术问题没意思。。。
都不重要!
1000大米,不如吃顿大餐!
乒乓球的难点在于其变化多端的旋转,而新手最欠缺的就是对其旋转的判断。在这方面,发球机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还有,发球机出的球,和人打出来的球完全不一样的。用长了,手感必乱。
在球馆里,有许多练球的会花一百五一小时请省队级的运动员来练球。按理说,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配置球桌和发球机,但真正使用发球机练球的又有几个呢?那东西也只是初学者玩玩而已。
对于大多数业余的乒乓员爱好者,提高的最好途径还是多打,多和不同层次的人过招,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赛练防守,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练进攻,和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练控制和反控制,并在比赛中练发球和接发球,以及前三板的套路和三板后的相持,并逐渐积累经验。
其实,你只要到各个少体校里看看就知道了,真正所谓的“练球”,业余的难有那个条件,时间,和体能。而各个商业球馆里的那些“练球”只能算是熟熟球而已。
当然,是有一些没有专业背景的业余强人,能够达到一般爱好者难以启及的高度,在当地的业余圈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那样的人即使在大城市里,也只不过几十号人。而他们几乎也都是在长期的比赛中,那么打出来的。
对一些观点不认同。
您说到了一点“熟球”,我认为发球机是很好的熟球工具。包括您说的找不同层次的人过招,我认为这不过是积累比赛经验,也算是熟球吧!虽然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技术。
我所认为的技术是经过教练的把脉,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多球,也就是说动作要标准。这里强调教练的作用,打的好不一定能教的好。一些教练本生打球水平相当高,但是表达能力不足,甚至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可能也会造成练不好球的情况。教练的最大作用不是喂球,而是指导练球者规范动作。有些技术动作通过观看,与他人过招是很难发现其中真正的奥妙的。
技术相对成型之后,再在实战中找经验。把技术用到实战中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提高。而且不会发生一些靠实战出来的对某一种球路极不适应,抑或是换了块拍就不会打球了的情况。
如您所说,现在在球馆里请省队级的运动员来练球只能算是熟球。的确,究其原因个人认为1.如上说的表达能力不够2.赚外快,不够尽心罢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