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十分钟学会超强下旋发球,以及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 [打印本页]

作者: sun979    时间: 2009-12-6 14:15
标题: [原创]十分钟学会超强下旋发球,以及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

有些朋友说发球难学,有些朋友说发球不转,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今天再简单一些,教大家一个球:超强下旋发球。

 

简单得上台十分钟你就学会,业余圈里谁碰谁吃。

 

在我以前讲解发球的帖子里有一位朋友说需要“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今天一并讲了,希望对众多爱好乒乓球的新人朋友有所帮助。

 

有几个要领或者说指标:

 

1、弧线堪堪擦网而过;

 

2、球速非常快且力量非常大;

 

3、拍触球要比网低很多;

 

4、必须确认手臂和手腕的所有力量都要用上,甚至身体重心和跺脚的力量也要逐步加上去;

 

5、第一落点在球台边缘十公分之内;

 

6、对方是业余六七级以上水准。

 

首先发球必须有低弧线,堪堪擦网,过网后的弹跳更要又低又扎;

 

球的速度和力量必须大到一定程度,我曾经说过,发急球要让对方措手不及,发奔球要让对方接球震手。

 

以低于球网很多的触球点换取更大的发力空间;

 

发球说白了就是球拍碰球,当然是速度快摩擦大球才能转,所以得把吃奶的劲也使上。

 

以边缘第一落点换第二落点靠近边缘;

 

对方水准太低难以看出你这个球的质量。

 

----------------------------------------

 

 

第一步:预习动作

干什么都得先熟悉基本动作,学乒乓你不认真学动作还能凑合打,学游泳不学动作下去就没了.....

 

1、立正站立,然后右脚金鸡独立,两臂左右平伸,左膝平抬,这个架势有个称谓是白鹤晾翅!

 

2、猛烈收腹,两手迅速收拢在腹前,同时左脚用力踏地;(这里要多多练习,能练几千次最好,练好了这个环节,你所有发球的发力问题就都疏通了。注意一个是重心迅速下降,二个是弓背收腹的猛烈,三个是两臂回收的力量和速度,四个是左脚踏地要和身体动作配合发力)

 

3、右手持拍,身体立正站立,左手手心向上向身体正前方平举,右手持拍正手向上向身体正右方平举,提左膝至大腿平行地面,右膝略弯曲。

 

4、猛烈弓背收腹,同时左手猛拍右肩(只是这么一说,但不用拍上),右手球拍向腹前用力平砍,同时进行的还有左脚用力踏地。(注意左臂的发力要和右臂相反,这是初学者最快掌握发力要领的关键,这样身体协调。右手球拍的挥砍路线要平直,不要走乱七八糟的弧线,新人上手越简单越见效)

 

看到这,有些老朋友可能醒悟过来了,这就是我以前教过的丁松发球,就是我所说的超常规强下旋。

 

我教过很多国际选手的发球要领,我不知道多少人能学会,马琳的发球我开了两帖去写,但是这个丁松发球是最简单、最实用,最具威胁、最白菜的新人发球,远比大家去追求逆旋转、追求回网球来的快捷。

 

其实看到这,你花不上十分钟,上台后也花不上十分钟就能掌握这个球,你大胆上手去练个几天就会有效果。

 

---------------------

丁松的砍式转与不转,他的球你如果要遮挡很容易,曲起手臂和头部护住球,如果不遮挡,前臂高举手过头顶就可以了,出球是在腋下,用最大的右臂伸展引拍来换取加速度距离,薄摩擦,不送球就是短的,触球与网同高,送球就是急长球,触球要在比网略低。基本有强下旋、下旋与不转球之分。这套发球你可以试着发五种下旋强度,一个比一个转,这是我在小球时代,也就是21分时候的秘密武器。你吃了第一个强下旋,然后是一个比一个的更转的强下旋,对手接连吃5个下网,

 

 网上只找到这一张发球的照片,但是非常棒,有悟性的朋友完全能看出他现在的姿势能蓄多大的力以及他发球的发力轨迹能用出多大的摩擦。 他下一步就是手臂最大限度的外展,然后连收腹的力度都用在摩擦上了。 右侧身很大,狠跺脚借力,前臂猛收缩,这是他整套动作的发力基础,然后就是手法了,很好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以上是我在半小时教你国际水准发球一帖里关于丁松发球的部分

 

丁松发球的关键是,挥拍砍球要平直砍削球的底部,越底部越好,而这个力量要发挥出十二分,有朋友说了,十分劲你哪出来的十二分?五分体力+八分爆发力。

 

他的发球直观,简练,见效,上台后超一流水准。

 

很多人说这个发球好那个发球好,都是相对而言的,做再多的假动作,做再多的旋转差异,也不如实实在在提高自己发球的转速和球速来得直截了当。

 

我自己是业余六七级的臭手,打不上去了,也没那个体力和时间条件了,毕竟球扔了有十来年没好好打,能对付玩就行了。在我身边的圈子里也大致都是这个级别的,或者有八九级的几个人,但是碰到这个球很少有不吃的。

 

平时一局十一个球,对方一般都吃我五个以上,然后一般是我输得多,即使是在一起打了多年的老球友,一局球至少也要吃三四个,说白了就是我的球发力比较好,弧线和落点还可以,十几个国际球手的发球轮番的发,总有他愣神的时候。

 

最近在用波尔和孔令辉的正手逆旋转发球,感觉非常不错,就是我脚步有点懒,发完球就伸脖子看对方吃不吃,不吃再复位,有时候经常会救不到正手大角度。

 

发球这东西,你要么千招会,像我一样,要么一招熟,但是你熟了对手也就熟了,十几局过后怎么他也不吃了,这时候你就得加强球的质量。

 

在发这个强下旋的时候,上台后注意不要管失误不失误,你输个几百局球能丢一毛钱啊?手上不要留一丁点余力,全磨到球上去。

 

左手向上抛球,然后向右引拍,注意把右臂伸直了,以距离换发力惯性,然后在弓背收腹的同时,身体猛烈收缩,右臂回收和踏步、收腹一起进行。

 

练习后感觉效果不好的,你仔细看看我这里写的猛烈两个字,你的动作算得上猛烈吗?

 

这个猛烈的程度,我感觉同样的力量我打在拳击机上至少是120KG的力量,我原地的右直拳是146KG。

 

注意啊,这套发球没有转腰、转肩,就是一个以腹部为中心,四肢收缩协调发力的一个过程。

 

我们平时经常在市一级的圈子里看到发球黑马,或者昙花一现,或者白驹过隙。所说超常规强下旋,就是不用管落点变化,不用管对方站位,只要这个球能过网上台,基本可以点烟了。

 

没经历过这种怎么接都是下网的下旋发球,我怎么说你也是不屑的笑,我跟你说了也没用。

 

接十个至少要下网八个,撩都撩不回去,正胶都一个劲下网。

 

我在很久前爆发过两次,都是遇到市里顶尖高手,在省里也是有名次的高手,一次是21:11,这11分都是对方吃球的分,看明白没有?就是说除了他直接吃的这11个发球以外一共还有21个球,我居然一分没得到!人家连一分的失误都没有。水平差的天上地下那么远,但是他吃了11个发球。还有一次对手是我们市第一的直板正胶,吃球吃的没法打了,比赛干脆就中断了,他让我一个劲的发,他在那一个劲的吃,这两次发的都是这丁松发球。我碰上他直到今天从来没赢过,只有那一次如果比赛打下去会惨胜。我现在经常把比赛打到10:10,然后输掉,知道怎么回事不?因为对方吃球,吃的厉害。他发球得两分,我发球得两分,两个人都是一人两分或者一分。如果我不靠发球,现在体力又差,基本上不剩下什么优势了。

 

我自己也遇到过超强的下旋,那还是在十七年前,我顶峰的时候,遇到个师范的男生,他正手的下旋简直没法接了,速度还非常快,球碰到拍子就往网下使劲扎,然后嗖嗖的磨网,球落到拍子上顿时就感觉手上一沉,真的是非常沉,抬不起来的感觉。

 

一力降十会

 

怎么练,练不练,我左右不了,球技是你们的,我讲到位,不留一手,能下多少功夫看大家的心情了。

 

我这人就这样,教就教彻底,没啥留一手的,等你把这一手学会了,我别的东西也琢磨出来了,到时候你们谁愿意学我也愿意往出掏。很多朋友看我帖子总喜欢说如果分析得再透彻一些就好了,如果多一些细节就好了,如果多一些视频就好了,如果多一些感觉和手法就好了。

 

你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你看完易筋经你就学会了么?你看完通背拳拳谱你就大成了么?太极拳的招式演练够全方位立体化的演示了吧?几个人学会了?你坐在那就能学会?

 

最后说说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

 

要说手法,首先你要能薄摩擦,发球不能出撞板的声音,遇到发球出撞板声的直接起板即可。有人说我不懂什么是薄摩擦,我也做不到。我短信箱里有时候会收到这类的询问,有时候实在不耐烦了,我回复说:你拿菜刀砍桔子,一刀下去砍掉块皮就是薄摩擦,一刀下去砍下来一大块看到果肉了就是厚摩擦。这点事儿还用问么?有人说我上台后做不到薄摩擦怎么办?多练多体会呗。你自己控制不好自己的手,你说别人怎么帮你?我写个教程还得四五个小时呢,你看完之后练个几分钟说学不会?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脸红的问题就不要再问了。你提问写个七八个字,我回复写个几百字,然后你回复两个字谢谢,完事了,我倒不差回复这功夫和心情,但是真正解决你的问题了吗?

 

关于这个发球,我要求不高,谁能发满一千个练习,谁可以提问。这要求不高吧,才一千个,你全国里随便挑,你任意挑一个公认发球好的,你说你练过一千个发球没有,他肯定气喷了嘴里的饭,吼道:就算老太太上市场买土豆,也得扒拉个百八十个才挑回三个来,你当发球是买土豆那么容易啊?

 

但是话说回来,真的练了一千个发球的,他还需要问我吗?很多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渐渐自己就有体会了。别人说一万句不如你自己体会一刹那。

 

最可气的是坐而论道,大家也不是下盲棋的,得拎拍子上台洒汗水才行啊。

 

发球时的瞬间,全部的力量集中在拍子上,随后手腕再把力量和速度加上一倍有余,那力量是非常大的,我发球失误的时候,球碰在台沿要蹦出去很高很远,球能抛多高我就抛多高,我说过即使是在篮球馆我也是扔到棚顶超过铁梁。

 

我发球就是发力大,想怎么发怎么发,其余的真没啥太特别的。

 

你要说瞬间摩擦的手法,那可多了去了,上旋下旋不一样,侧旋和急球不一样,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发球要领,是幼儿班的课程,我这个最起码是初中的。但是在具体应用上,我的体会是集中不模糊,球拍摩擦球绝对不能模糊,哪个点就是哪个点,你先竖切了再横拖,你说什么转?弱旋转,对方直接可以起板了。再一个,瞬间摩擦的时候手腕动作要快,快到接近0.2秒。

 

要说感觉,就是要充分感觉到乒乓球的重量。

 

乒乓球真的是举重若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发力好,摩擦好,在这个时候摩擦球的一刹那,是包裹着球甩出去的感觉,球碰到胶皮上,胶皮要有咬住球的那一刹那感觉。然后就是在这咬住球的一刹那做摩擦。

 

拍子咬球的瞬间感觉,不是碰到球,而是碰到钉子扎到套胶上的感觉。

 

有人说怎么“咬”?这个咬球,必须要靠手腕爆发力集中摩擦,达到一定程度的加速度之后撞击球,然后就咬住了。拍子咬住球之后,你得用很大的劲才能把他甩掉,这就是感觉。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摩擦与阻力,这都是矛盾关系,所以球会咬拍子。有人说你扯蛋,你讲神话,扯的云山雾罩。到底咬不咬球,你集中练习几千个发球再说,平时那些零散的比赛发球都不能算,因为没有强化训练和对比。

 

最后,写的真是太多了,我自己都晕了。

 

丁松的发球我不知道你们怎么定位,但跟我没关系,同样的发球掌握在不同人手里有不同的威力,五千个人看我的帖子,我说最多有五十个人肯下力气去苦练这个球,那么我这一贴就是给这五十个人写的,其他的人我当是路过的,这世上没有看两眼就精通的东西。

 

发球里最简单的是发下旋,变化里最简单的是转与不转,我讲的这篇东西就是最简单中最简单的。

 

但是丁松,王涛,邓亚萍,你们去看他们的比赛,多少人吃他们的球?

 

谁还记得丁松大显神威那次,气得瑞典队也不是谁,输球后瞪着眼珠子使劲使劲啃香蕉。

 

这球练出来好使,比其他的发球都好练,不管你走多远,这套发球都能陪着你,不带过时的。

 

丁松的发球是转与不转,我上面写的都是转球,不转球我先不写,实际上你真正肯下力气去练的话,也不用我写,因为你开始发的都是不转球。

 

发球最怕的就是刻意而为之,要多发,勤发,善于随心所欲的发,旋转、变化、落点,都随心所欲,这时候不用我教你怎么发不转的,怎么发转的,就好像游泳熟悉水性一样,理论再强你也得在水里才能泡出水性来。

 

要想人前显圣,就得背后下苦功。

 

前面说的一千次练习再提问是个笑话,也是个美好的期望。

 

小弟欢迎大家提问,有什么不懂的或者其他的想法,请尽可能多的详细描述,凡是经过认真练习的提问我能看出来。

 

 S:我补充一点,发这个球的力量运用,就是拳击里致命一击的超重拳。所有的力量都要摩擦到球上去,一开始肯定满头大汗,但是技艺娴熟之后,可能只是一个抖腕的寸劲就达到致命目的了。如果是发动机,就往爆缸里踩油门。

------------------------------------

以下是回复大家的留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zs730712在2009-12-7 13:49:00的发言:

真TMD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没经历过这种怎么接都是下网的下旋发球,我怎么说你也是不屑的笑,我跟你说了也没用。

 

 

确实有这种发球,我有切身感受:昨天到球馆打球,一名将近60的老选手的发球实在是牛,而且只发我反手,我的反手是长胶,竟然大部分时候都在吃发球,我用长胶拱都过不了网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郁闷之极!!!!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顺便请问楼主,象这种强下旋怎么接更好?是搓还是拍型后仰更好?

别人对付我这个发球的方法千奇百怪,但多半都是略退台在下降前期或后期,轻轻兜起半高球,这样是比较稳妥的办法。你可以用拧,用撩,略后仰的亮板轻拉高吊,硬搓硬磕的失误最多。放起半高球准备打回合的输赢各半(因为他撩回来的球是逆我的旋转,球也是很转的),还有如果对方在下降期削或搓回来的球,自己也很难起板,那球也是超常规的转,也只能规避旋转轴从侧面做文章。

  

QUOTE:
以下是引用xhl6507在2009-12-7 13:17:00的发言:       右手球拍向腹前用力平砍,拍面平,练习中我出不了速度啊!是不是应该有后仰角啊?请楼主解答.先谢谢了!

 其实这个球里边有一个矛盾关系,越是发力,越需要放平球拍,越需要降低击球点,越需要第一落点近边,以上这三个条件是保证球不出界的前提。你出不了速度、发不上力其实还是身体的协调性没调整好,发球时的最大爆发力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还有,我不知道你是横板还是直板,直板和横板在发转与不转时略微有所不同,应该是直板发球远远强于横板,而横板发转与不转都是全握球拍手柄,和丁松一样的全握,注意看他那张照片。谁要是半握球拍手柄来发转与不转效果肯定不好,我以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最基本的东西,所以没写。你的问题主要是一没摩擦住球,没咬住球,二是发力不好,三是收腹时重心下降没利用好,四是跺脚、收腹和左臂并没有和右臂配合发力所以力量不足速度不足,五是不能随着用力的大小任意调整板面角度,也就是练的少。这个球不能说没有后仰角,你多大的后仰角球转速就多慢,还是要尽量放平,切球要又薄又快又猛。

 

 

 


QUOTE:
以下是引用gxwjun在2010-4-26 10:03:00的发言:
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有个问题,请教(球能抛多高我就抛多高,)这不是高抛发纯下旋吗? 和高抛的急下旋发球有区别吗?高抛的急下旋发球属于纯下旋发球范畴吗? 如果楼主这个强下旋发球要高抛,那应该属于高抛发球一类。而且不能带侧旋,那应该是高抛的急下旋(或者是高抛发纯下旋)。这样理解对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6 10:19:54编辑过]

发高抛球有特定的姿势动作,这个球不是让你用高抛来发,两码事,我发的球太多了,高抛只是其中之一,不是所有球都高抛,有些球用高抛效果根本不好。高抛发纯下旋的摩擦效果不好,我也没见过任何一个世界级选手用高抛发纯下旋,无论长短,为什么总有人咬着这个问题不放呢。我说抛球这一段根本就没在写这个强下旋,我说的是加强摩擦的力量,不要关注末节而不注意技术要领。高抛发球要想发短球必须要有卸力摩擦的动作,卸力的过程就是摩擦的过程,用高抛发纯下旋,我是玩不出这个票。如果发急下旋,那也是旋转不强的球,摩擦时间短脱板太快。


 

 

下面新增系列之二

 

十分钟学会超强下旋发球二 增加多方位3D示意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7 15:53:41编辑过]

作者: 05191    时间: 2009-12-6 16:10

LZ真是高手,但是现在肯专心学技术的真的不多,大家都在器材版争论什么板好什么皮好,哎

 

谢谢LZ的好文,我会好好练的,因为我买了台子,可以定心练

 

LZ好人,祝LZ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作者: 05191    时间: 2009-12-6 16:21

等偶练上几千次再来向LZ请教


作者: t1234    时间: 2009-12-6 21:48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09-12-6 22:09
好贴要收藏!!!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09-12-6 22:0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9-12-7 00:28
版主老弟辛苦了,非常感谢您将自己的发球体会都倾注在这洒洒万言的指导文章之中,情真意切,苦口婆心,真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加精!!!
作者: yuzy    时间: 2009-12-7 02:25

好文章,谢谢搂住了!


作者: 迷乒华    时间: 2009-12-7 07:52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12-7 08:32
谢楼主分享
作者: 博浪无槌    时间: 2009-12-7 09:21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979在2009-12-6 14:15:00的发言:

谁能发满一千个练习,谁可以提问。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09-12-7 0:29:33编辑过]


确实有问题,不过看到这句话了……练去先……50个一盆,发20 盆……我现在可能也就只发过三五盆……[em81]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09-12-7 09:42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redsky    时间: 2009-12-7 09:48
非常感谢与大家共享经验[em1002]
作者: ream    时间: 2009-12-7 10:04
顶顶顶
作者: hhdj2008    时间: 2009-12-7 10:12
   好帖,要是编辑个教学视频就更直观了。
作者: lq2000    时间: 2009-12-7 10:36
不说话了!
作者: 青石乒乓    时间: 2009-12-7 10:55
  推心至腹 毫不保留
作者: jesoner    时间: 2009-12-7 11:17
    非常认真地看完了这篇谈技术的帖子,心里就轰响出一个词:“感动”![em1055]然后脑子里涌起了一个强烈的欲望,立马找人一起“砍”!“砍”!!“砍”!!![em1020]
作者: 董羁    时间: 2009-12-7 12:23
说的极是···不多说什么了···再看一遍···练个1000遍再说···
作者: xhl6507    时间: 2009-12-7 13:17
       右手球拍向腹前用力平砍,拍面平,练习中我出不了速度啊!是不是应该有后仰角啊?请楼主解答.先谢谢了!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09-12-7 13:42
QUOTE:
[em1002]以下是引用hhdj2008在2009-12-7 10:12:00的发言:
   好帖,要是编辑个教学视频就更直观了。

[em1002]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09-12-7 13:49

真TMD[em1002][em1002][em1002]

 

 

没经历过这种怎么接都是下网的下旋发球,我怎么说你也是不屑的笑,我跟你说了也没用。

 

 

确实有这种发球,我有切身感受:昨天到球馆打球,一名将近60的老选手的发球实在是牛,而且只发我反手,我的反手是长胶,竟然大部分时候都在吃发球,我用长胶拱都过不了网[em1004],郁闷之极!!!![em1022]

顺便请问楼主,象这种强下旋怎么接更好?是搓还是拍型后仰更好?


作者: 赵林    时间: 2009-12-7 14:09
非常感谢您将自己的发球体会都倾注在这洒洒万言的指导文章之中,情真意切,苦口婆心,真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em1003]
作者: 赵林    时间: 2009-12-7 14:10
    非常认真地看完了这篇谈技术的帖子,心里就轰响出一个词:“感动”!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然后脑子里涌起了一个强烈的欲望,立马找人一起“砍”!“砍”!!“
[em1002]
作者: xxy3300    时间: 2009-12-7 16:02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xxy3300    时间: 2009-12-7 16:05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xxy3300    时间: 2009-12-7 16:10
QUOTE:
以下是引用jesoner在2009-12-7 11:17:00的发言:
    非常认真地看完了这篇谈技术的帖子,心里就轰响出一个词:“感动”!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然后脑子里涌起了一个强烈的欲望,立马找人一起“砍”!“砍”!!“砍”!!!

感动之余,向他学习!

 

 

 

 


作者: xxy3300    时间: 2009-12-7 16:12

其实球有多转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知道球是怎么转的


作者: 乱羽    时间: 2009-12-7 16:53

所有看过的帖子里,我只顶这一篇,够威够劲够辣够专业够坦荡够诚恳。

遗憾的是我混了好几年才看到这一篇有味道的。

平时打球尤其是对生面孔,也经常靠发球得分,我的强烈侧旋还不错,而且是左撇子,下旋只能让对手吃几个,再就不好用。一直想要达到你说的那中境界,就是让对手明知道是下旋也没办法,可惜没练出来。听你话,回家继续切橘子去。

 


作者: 血月    时间: 2009-12-7 22:49
也是一句话:动作要小具体而言就是注重“前臂”、“手腕”、“手指”和“腰部”的合理运用。

 

  发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占据主动。关于这一点无需多言。重要性倒是知道了,但实际应用中又有多少人落实到实处?要么发球太随意,要么想发好球却往往质量不高,甚至造成无谓失误(君不见不少业余选手咬牙瞪眼拼命发球,动作大,不但隐蔽性差,而且质量不高,往往出台或下网)。说到底,高质量的发球无非就是“旋转”和“落点”:“旋转”是指又急又转,“落点”是指长球尽量靠近对方球台端线,短球是指第二跳不出台。一般而言,要想球“转”,球拍触球瞬间应最“薄”、速度最“快”,而长球在己方球台第一落点靠近底端,短球第一落点则靠近球网。要真正做到发一手好球,不是靠蛮力能练好的,而是要动脑筋,多领悟。这段时间通过观看老瓦的比赛视频,我终于领悟到发球的“真谛”:发球的动作不能大,大臂动作小,主要靠前臂带动手腕、手指发力,并用腰部力量控制球的落点。顺便说一下,老瓦真TMD是个天才!!!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当年他在乒坛上蹦跶的时候,中国国家队枕戈达旦,对这位天才人物从来就没放松过警惕,而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所以,老瓦对中国乒乓球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好了,下面我就具体说一下发好球的三个注意事项: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1)发球的“力量”来源于前臂。发球需要“力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只有有了足够的“力”,才能保证球拍触球瞬间有足够的“速度”,但各位朋友一定要牢记这个力量不象别的动作如拉弧圈球是靠腿、腰、大臂、前臂等等的“合力”,因为发球相对而言是个较为精细的动作,只靠前臂发力完全能够满足发球对“力量”的要求。如果用上了“合力”,反而会“物极必反”。为了防止大臂乱动,我的建议是这样:发球时有意识固定肘部(目的是为了不让大臂有大动作),并保证引拍时拍子高过肘部。

  (2)发球的“旋转变化”来源于手腕和手指。回想一下我说的第一个“要点”,着重谈了“手指”和“手腕”的重要性,而这个“要点”在发球时同样适用。我现在的做法是这样:“大拇指”抠住斜槽,“食指”收回来抠住另一个斜槽,“中指”牢牢抵住拍柄。通过这样做,不但手腕灵活了,而且手指的力量在发球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自然发球水平比以前大大提高。

  (3)发球的“落点控制”来源于腰部力量的运用。除了“前臂”、“手腕”、“手指”的运用外,要想发一手好球,还必须合理运用“腰部力量”:发球瞬间腰部要有一个“”的动作,从而保证短球第二跳不出台、长球不出台。

 


 

  总之一句话:发球要靠“”。千万别使蛮力或玩花架子,我甚至见过连基本发球都不怎么样的业余选手为了赶时髦,也去学什么“下蹲砍式发球”,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作者: laimingzhen    时间: 2009-12-7 23:40
楼主写得好,学习了
作者: lintongtc    时间: 2009-12-8 00:03
难得的好文章
作者: 05191    时间: 2009-12-8 00:06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啤酒肚    时间: 2009-12-8 11:23

没说的,今天开始就去练这一招,谢谢啦[em1002]


作者: 天木    时间: 2009-12-8 12:15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虎头蛇尾2006    时间: 2009-12-8 12:42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09-12-8 13:45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dakfqcsj    时间: 2009-12-8 14:53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dakfqcsj    时间: 2009-12-8 14:53
非常感谢您的发球体会指导文章之中,情真意切,苦口婆心,真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加精!!!

作者: sky2009    时间: 2009-12-8 17:27
46552
作者: spinning    时间: 2009-12-8 20:52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乱羽    时间: 2009-12-8 21:19

今日试,初见成效。再顶。

这样的帖子比那些狗屁不通的所谓评测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技术上八字还没一撇呢,就敢在帖子里写挑打如何横打如何,写完自己看看不脸红?


作者: 大松    时间: 2009-12-8 21:54
一道好菜,越读越觉得好,一定好好练一练。
作者: sygoldfish    时间: 2009-12-8 22:26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胡拉弧圈球    时间: 2009-12-8 22:33
受益匪浅,谢楼主!
作者: chk_79    时间: 2009-12-8 22:4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yicong    时间: 2009-12-9 09:58
学习了
作者: 狄寿永    时间: 2009-12-9 10:44
五千个人看我的帖子,我说最多有五十个人肯下力气去苦练这个球,那么我这一贴就是给这五十个人写的,要想人前显圣,就得背后下苦功。强烈要求练习.
作者: wzq3189702    时间: 2009-12-9 13:18
此帖加精绝对是正确的,我很受启发。每天发500个,慢慢来!
作者: congcong78    时间: 2009-12-9 13:34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萝岗明    时间: 2009-12-9 21:05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作者: somedaydream    时间: 2009-12-9 23:15
受教了,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练起来
作者: zming7781    时间: 2009-12-10 08:35
  强烈支持53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zming7781    时间: 2009-12-10 08:36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zming7781    时间: 2009-12-10 08:40
强烈建议楼主参加央视运动空间乒乓精英里的民间发球高手表演
作者: 九月天空    时间: 2009-12-10 11:39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tiger2001    时间: 2009-12-10 12:09
楼主上个视频才是王道
作者: xhl6507    时间: 2009-12-10 22:02
楼主回复很具体,学习了,谢谢!按照楼主方法每天练习!
作者: 乒来乓往    时间: 2009-12-10 22:55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he123he    时间: 2009-12-11 01:16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法是啥    时间: 2009-12-11 07:42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法是啥    时间: 2009-12-11 07:57
59楼。好意见、支持
作者: 陈焱波    时间: 2009-12-11 08:43
a
作者: 稀里哗啦    时间: 2009-12-11 09:40
明白了
作者: lffgw    时间: 2009-12-11 11:51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车神    时间: 2009-12-11 13:45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水月连天    时间: 2009-12-11 15:54
楼主分析得真好,先谢谢了!
作者: 水月连天    时间: 2009-12-11 15:54
这么好的帖子应该申请精中之精。
作者: 安阳郝文杰    时间: 2009-12-11 21:54
相当精彩!
作者: 落花无语    时间: 2009-12-11 21:58

一定要练好这个发球!


作者: pye1589    时间: 2009-12-11 23:04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jinshuaitao    时间: 2009-12-11 23:38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evan_zhu    时间: 2009-12-11 23:46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啤酒肚    时间: 2009-12-12 13:26

打球的人多,没空球台练,所以只练了大概1000个左右这样的发球,刚开始练时,球的第二落点都是出台的,搞得很郁闷[em1004],因为以前从没有象这样发大力发过球。后来渐渐的调整拍子的角度、第一落点的位置以及击球时的高度,有了比较大的改观,第二落点能到对方的球台的白线附近了。当然因为是初练,还不熟练,稳定性有待提高。

我的几点感受,不对的地方请sun979兄指点。

1、感觉这样发过去的球,球在空中的轨迹是飘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握拍不太平砍出了侧拐?还是这样的强下旋球本来就会有飘的感觉?

2、这种发球在发大力接触球后,一定要有向前送的动作,因为这种大力发球,触球点在腹部位置。如果持拍手在腹部位置触球后就刹车,一是会在不经意间球拍砍在了腹部造成对身体的伤害,二是容易形成碰球而不是在摩擦球,使旋转减弱。只有在发大力触球后持拍手再顺势往前送时,才能切实感觉到球与拍充分的摩擦。

3、要想发大力又第二跳不出台,不仅仅要薄砍,而且要包着球砍,即在触球的瞬间,球拍要有稍似U形的轨迹,这样的话,即使触球时稍厚,也不易出台。

还有几个不是太明白的地方:

1、抛球时一般以多高为宜?我是抛高到头部上方30公分处,不知这个高度是否合适?

2、我是直板,这种平砍发球对直板持拍的人来说,手指握拍是否要有所改变?我是后面三指蜷曲起来,大拇指压拍,这样比较容易使拍面放平。

3、这种发球的方式能发出短球吗?我尝试用这种手法发过短球,但发球时发力明显减小了,感觉有些得不偿失。

现在自我感觉最主要的还是整体爆发力不够,就是有点怕把球砍出台了,有点畏手畏脚。相信经过以后的练习会渐渐找到感觉的。把力发足不出台,是我努力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别无他法!

一些粗陋的发球体会,写出来和球友们分享,也不枉sun979兄花心血写出的这篇精华之作,请兄多多指点,不胜感激![em1038]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12-13 00:06
好文章,很有启发性。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12-13 00:17
我这几天悟出的发球方式,和楼主的发球原理倒是差不了多少,看来真的是殊途同归了。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12-13 00:21
不过我没有这么狠的切过球,可以按楼主说的去试试,发力狠切一下。
作者: gemini    时间: 2009-12-13 10:55
不必追求复杂,功力深厚一招力劈华山,解决战斗。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09-12-15 11:18

  我的体会:

 

  楼主说的这个方法我仔细想了想,确实很有道理:实际上是调动全身的力量瞬间爆发出来。这几天尝试了一下,效果还没感受到,但是却带来一个问题:练完后浑身都疼[em1004],特别是肩、背和腰。我的体会就是:效果肯定有!但是必须苦练,楼主说的练上几千个一点都不夸张!但是我想这种方法不但对体力和力量要求高,估计对年龄也有要求,那些老年球友估计很难做到[em1004]。好在我还年青,一定要好好练练。再次感谢楼主介绍这么一个好方法[em1003]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09-12-15 11:22

  补充一下:

 

  我的体会是这种方法的要点有两点:一是调动全身力量(尤其是背、腰、腹)瞬间爆发;二是重心必须下压。不知楼主认为我的感受是否正确[em100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5 11:23:08编辑过]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12-15 11:31
QUOTE:
以下是引用zs730712在2009-12-15 11:22:00的发言:

  补充一下:

 

  我的体会是这种方法的要点有两点:一是调动全身力量(尤其是背、腰、腹)瞬间爆发;二是重心必须下压。不知楼主认为我的感受是否正确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5 11:23:08编辑过]

对的.


作者: northpopo    时间: 2009-12-15 21:12

楼主说的非常好~

 


作者: 鲸鱼○    时间: 2009-12-15 23:20
苦口婆心,高手
作者: wxh123    时间: 2009-12-16 14:41
想楼主致敬[em1011]
作者: 沧海飘零    时间: 2009-12-17 22:47
自从看了楼主的文章,回去练了很久,自己深有同感,在平时和朋友打球的时候,现在能做到发10个强下旋,能成功6个了,看来还需要加强努力~~再次感谢楼主
作者: lxq012345678    时间: 2009-12-19 09:53
问一下,这种发球需不需要触球时手猛的刹车?
作者: 球缘球缘    时间: 2009-12-19 13:15
正确的[em1015]
作者: hyk9009    时间: 2009-12-19 18:17
看完以后真的觉得是好贴啊,有感悟,不过也需要花时间去体验,找感觉,拜读了~!!!
作者: sun979    时间: 2009-12-20 04:54
QUOTE:
以下是引用lxq012345678在2009-12-19 9:53:00的发言:
问一下,这种发球需不需要触球时手猛的刹车?

 

出球后大臂和右肘部已经贴肋部了,刹车不在手上,是上臂和小臂依次刹住,最后是手腕停住,这才是鞭抽的发力顺序。


作者: sun979    时间: 2009-12-20 05:03
QUOTE:
以下是引用zs730712在2009-12-15 11:22:00的发言:

  补充一下:

 

  我的体会是这种方法的要点有两点:一是调动全身力量(尤其是背、腰、腹)瞬间爆发;二是重心必须下压。不知楼主认为我的感受是否正确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5 11:23:08编辑过]

比力量更重要的是协调性,协调性好了爆发力才强,而不是靠体力,是寸劲,其实并不怎么消耗耐力。如果感觉很累很累,说明还是发力的节奏不对,其实就是你身体太紧张了,反而起不到好效果。

就和拉弧圈一样,就是触球的一刹那是紧张的,其余的时候都是松弛的,而且加力也是逐渐加力,不是从头到尾一个速度和力量,那样的发力不适合打乒乓球。

 

大家小时候都玩过鞭子,抽得最响的其实不是最用力的,反而是最放松的抖腕发力。

 

这个球是抛球慢慢抛,引拍慢慢引,抬左脚慢慢抬,然后突然用力跺脚用力挥臂,这时要利用重心从右脚转换到左脚的力量来作为发力的核心。以重心带动收腹和手臂发力,不然这个球发不出质量。

 

发球一定要控制好重心,要学会用重心去发力。

 

接发球也是要盯住对方的重心,重心向上或者发顿的不用琢磨,肯定是上旋和侧旋。向下的都是下旋和侧下。抬肩的大多是上旋。

 

所以多注意重心和肩部


作者: 小丫头的乐园    时间: 2009-12-20 14:06

ding ding

回去好好练习,争取早日达到


作者: ycplzd    时间: 2009-12-20 21:56
sd
作者: 周志勇    时间: 2009-12-21 11:25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jiaygxj    时间: 2009-12-23 18:3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09-12-23 22:14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09-12-24 00:38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09-12-24 00:42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09-12-24 00:48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高胶舞者    时间: 2009-12-26 19:35

谢谢LZ,练发球去了。


作者: xc123xc123    时间: 2009-12-26 21:25
好文章,谢谢搂住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