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弧圈球的差别 [打印本页]
作者: uwason 时间: 2009-12-12 11:40
标题: 弧圈球的差别
一 内弧:假设触球时拍型垂直于台面,在摩擦球体的过程中,拍型逐渐转为前倾的(前倾是为了裹住球)属于内弧拉球; 外弧:和内弧正相反,在触球的过程中,拍型由前倾逐渐向垂直角度转化的是外弧拉球。
二 以前冲为例,外弧击打比内弧多,吃球较深,但摩擦时间较内弧短。外弧是舔式,内弧是裹式。
据说专业运动员都是外弧多,内弧基本是在对拉时防止球太转飞出去,而裹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2 18:38:03编辑过]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12-12 12:12
有意思。
作者: uwason 时间: 2009-12-12 13:12
终于在网上找到一个,
由德瑞克制作的,借用一下下
(, 下载次数: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2 18:05:11编辑过]
作者: uwason 时间: 2009-12-12 17:43
(, 下载次数: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2 18:00:48编辑过]
作者: uwason 时间: 2009-12-12 18:08
看来练了两年的弧圈球,难怪没涨劲,预备以后重新来练,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2 18:17:10编辑过]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12-12 18:16
技术没有长进,不仅是理解的问题,也有动作方面没有做到蹬地转腰的要求。
作者: uwason 时间: 2009-12-12 18:23
主要内弧打出来的球速度不是很快,也转,但是只要对方熟悉或是适应之后就一直输
我一直是这样一种包裹式的内弧,觉得裹得时间越长,力量越是甩出来,拉过去是好球,但是对方轻轻一带,或是高手直接对拉,结果人打的很累,加上身体上腰疼(已经好几年了,查出来有点腰椎上的毛病和腰肌劳损)和肩周炎,几场对抗,就不行了,
最近一直在看正手攻球方面的文章和知识,要把球打得简单点,不要想的很复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2 18:32:46编辑过]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09-12-12 18:43
外弧好像不符合正常的发力方式。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12-12 20:38
外弧是暴力式的动作,更累人。打球要注意身体的保养,不要太过度运动了,否则老了就身体更差了。
作者: 天木 时间: 2009-12-12 20:51
内外弧都是可以的,我就经常换着用,感觉内弧对高调弧圈较适用,国套也多适用,外弧更适合爆冲
作者: yccyhb 时间: 2009-12-12 22:11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9-12-12 23:37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 uwason 时间: 2009-12-13 00:19
我研究了一下,其实胳膊抡起来基本上是直线,但是由于脚蹬地身体重心拔高了,球拍走的是外弧,王励勤的那个图很能说明问题,拉球前预备姿势手向后牵引身体低下来,接触球瞬间小臂加速内收,而后借势舒展身体拔高
内弧一般在业余爱好者里面很常见,裹起来甩出去,球速不是很快,只是转,如果多点击打增加球速却又降低转速
而高手完全是碰到极强的上旋球为了压弧线才裹一下,看比赛可以看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3 0:22:46编辑过]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09-12-13 01:12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九月天空 时间: 2009-12-13 10:24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周ZM 时间: 2018-1-3 21:17
拉球时用转手的方法能出来外弧,球确实更暴,球的弧线更低,下网的概率也增加了
作者: qhdchenlixin 时间: 2018-1-4 08:45
aa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