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 拉球 上头 还是上胸? [打印本页]
作者: omitofe 时间: 2009-12-15 19:16
标题: [原创] 拉球 上头 还是上胸?
电视上国家队的拉球,拍子拉到额头前一些才收拍, 我是拉到左胸收拍,一旦有意识地把拍子收到前额前面,感觉很不自然,怎么回事镍?
各位专家你们拉球收拍位置在哪里?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12-15 20:04
拉高吊时一般到头,拉前冲可以到头也可以到胸,看个人的动作来定,不是固定不变的。
作者: 车神 时间: 2009-12-15 20:23
大臂没有甩出去?
作者: 小洋人 时间: 2009-12-15 22:46
以下是引用车神在2009-12-15 20:23:00的发言:
大臂没有甩出去?
[em1004]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9-12-16 00:15
一般中等力量的拉球动作结束时,球板停留在头部的前方比较合理,拉球动作也好看。改正拉球到胸部的方法是:拉球时大臂要适当前迎,右肩要向前送。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09-12-16 05:49
以下是引用风刀霜剑在2009-12-16 0:15:00的发言:
一般中等力量的拉球动作结束时,球板停留在头部的前方比较合理,拉球动作也好看。改正拉球到胸部的方法是:拉球时大臂要适当前迎,右肩要向前送。
我是来学习的!!!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09-12-16 05:55
个人感觉: 拉到左胸收拍,引拍弧线小,容易下网,拉到额头收拍,引拍弧线就大,则不容易下网。(当然是否容易下网与拍形、胶皮粘性等也有很大关系)
作者: zyu63217 时间: 2009-12-16 06:56
适当抬高肘关节
, 不要夹臂, 转肩甩臂.
作者: 九月天空 时间: 2009-12-16 10:27
学习学习,回帖是美德
作者: omitofe 时间: 2009-12-16 11:49
以下是引用abcd321abcd在2009-12-16 5:55:00的发言:
个人感觉: 拉到左胸收拍,引拍弧线小,容易下网,拉到额头收拍,引拍弧线就大,则不容易下网。(当然是否容易下网与拍形、胶皮粘性等也有很大关系)
我与你相反,这么多年都是拉到左胸, 一旦有意识拉到额头,很容易出台, 只能减小力度或者拍型更加前倾
作者: sun979 时间: 2009-12-17 15:47
到胸的拉的多,到头的打的多。
作者: uwason 时间: 2009-12-17 20:22
没看到你拉球姿势,不好判定,
个人觉得有可能是你没趴下来打球,一般业余爱好的球友,都挺直腰打球,很少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趴着打球,拉球自然也就压着球打,防止球飞掉,还有一点业余爱好者一般都是内弧拉弧圈球,就是裹着球拉,挥拍终点自然在胸这里,专业的球员外弧用的多,蹬地力量用的好,击打爆冲成分更多点
作者: omitofe 时间: 2009-12-20 13:45
看来好多人也是拉球到胸啊
作者: uwason 时间: 2009-12-20 15:36
是的,业余高手我见到的没几个拉球挥拍过头顶的,最好的也就基本到下颚了,很少过顶,其实过顶的高手打球时不管什么动作都很舒展,让观看者都觉得看的舒服,享受。。。。。。。一般只是个子矮的的业余高手,有几个这样到顶,一般人都是挺直腰杆在拉球,很少趴着,重心很高自然拉球要压,心里有意识地防止球成羽毛球一样飞掉,击打之后就开始压了,其实也没什么错误不错误的,只要手感好,能上对方台面就是好球,业余嘛玩的就是高兴和身体棒,又不能进专业队,但是如果你意识到这点的话,建议还是试试,现将拍面平面与地平心,再向上拉球,身体迎前触球后手腕由伸和外展变为内收,小臂加速内收,先有规划练习下去,也许会有所改变的
作者: 双手互搏 时间: 2010-2-4 15:10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小洋人 时间: 2010-2-4 15:14
强烈支持1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10-2-4 21:11
尽管拉球并不好,但我是拉球到额头的!!!
作者: X-MAN 时间: 2010-2-4 22:51
以下是引用omitofe在2009-12-15 19:16:00的发言:
电视上国家队的拉球,拍子拉到额头前一些才收拍, 我是拉到左胸收拍,一旦有意识地把拍子收到前额前面,感觉很不自然,怎么回事镍?
各位专家你们拉球收拍位置在哪里?
建议楼主不要刻意的学习某种动作,否则你会越来越烂,以后可能不会打了,我们这里有几个业余的球友,岁数比较大,都是30多岁到40多岁,跟着一个专业的教练练习,人家告诉他这么练,那么练,结果最后不仅教练的动作没有学会,而其把他们自己的动作也走行了,结果什么也不会了,呵呵,业余的没有专业的基础,不能乱练得!!!!你的球总上台,拉冲比较有力度就是对的!!当然动作好看更好,如果不好,实用就行!这才是业余的王道!!
作者: 1_8li 时间: 2010-2-4 23:19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hmxuzz 时间: 2013-10-1 11:16
都对,关键是要看来球的旋转及力量,还有你自己的击球角度、力量。同样旋转和力量的来球,如果你的力量不够,拉出去的球,手的最终位置可能上一点,相反,可能就下一点。当然对对手形成的压力也不一样。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10-1 21:46
强烈支持1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10-1 21:49
强烈支持1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xxp0505 时间: 2013-10-1 22:06
以下是引用风刀霜剑在2009-12-16 0:15:00的发言:
一般中等力量的拉球动作结束时,球板停留在头部的前方比较合理,拉球动作也好看。改正拉球到胸部的方法是:拉球时大臂要适当前迎,右肩要向前送。
学习了!我经常被球友批评拉球挥到胸前,感觉是引拍过低,为压住球所以挥拍过低。明天试试您的方法。
作者: 南郊真人 时间: 2013-10-1 22:08
可能是身体重心有点高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10-1 22:11
没趴下,重心太高应该是正解。
趴下了,很多动作问题自然会得到纠正。
另外,很多业余的拉弧圈都是追求一板过,追求暴力,是你死我活的打法。因此弧线比较低,虽然威胁很大,有的球拉出来张继科也未必能防得住的,但是成功率不高,失误率很高。个人认为起码要高于80%的上台率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效果,否则你自己失误送三分,对方防回甚至反攻你丢2分,你就算5个暴力上台得分博得喝彩,也是平手而已。
专业比赛录像中看,弧圈球的弧线通常比较高(过网高度),说明专业队员大多数情况下,更加追求旋转和稳定性,因此向上挥拍的成分也应该比较多,绝大多数挥拍到头。
个人认为,拉弧圈球,应该从高调开始练习,先把弧线拉出来,过网高度先不要太低,先不要管对方能否防住,不要追求一板把对方拉死,不要总练习业余界流行的你死我活的打法。首先追求稳定性。其次要练习落点,也就是准确性,能拉到自己想拉的点位去(练习的时候要能拉到20-30cm直径的圆圈内),不能上台就算数。这两点都达到比较高的成功率以后,再增加拉球的力量,然后适当降低弧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 22:12:22编辑过]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10-1 22:17
关于内弧外弧,同意shilei9899的观点:其实专业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线挥拍的(从侧面看),内弧和外弧的成分都不明显。业余的拉球要注意的是在拉球后期不要向内旋转手腕手臂去刻意压拍压球,要保持拍型不变。
作者: shilei9899 时间: 2013-10-2 16:37
谢谢楼上兄弟抬爱。诚惶诚恐!!
其实拉球到眉宇间是正手拉和攻的基本要求,术语叫做“挥拍到位”,没“到位”肯定是不规范的,直接后果往往就是击球易下网。规范的动作一般小力量击球可以不必挥这么高,但挥拍的趋势一定是朝向这个方向的。
挥拍不到位的原因可能是顺势挥拍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引拍、击球角度、发力方向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如果原来的动作已经很多年了,改起来太困难,只是为了娱乐和锻炼身体,依旧那么打也挺好的。
但想有所提高就要下决心去改,当然该动作是非常难的,比新学一个动作要难得多,打个比方新学是白纸画图,改动作是在错误的图画上作图,必须用更深、更多的颜色才能覆盖住。
当然从广义上讲,动作顺畅,发力好就是好动作。不规范的动作,依靠良好的手感也可以很有效,但是遇到不熟的对手、紧张的比赛、更高水平的对手就很容易会原形毕露。
作者: 琴剑飘香 时间: 2013-10-2 19:45
学习了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10-2 21:48
从小学乒乓球有个好处,就是那个时候个子矮,不挥拍过头够不着球,看来球的视线角度也比较平。养成这种动作习惯了,等长大了个子高了,也会自然保持这个挥拍动作和视线角度,自然会趴下降低身体重心。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0-9 09:18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