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转帖]不要把摩擦复杂化 [打印本页]

作者: LEADER    时间: 2009-12-24 09:51
标题: [转帖]不要把摩擦复杂化

最近又兴起了摩擦的讨论热潮, 不过内容没有什么新颖之处, 话题还是围绕在打跟磨的拉锯之战.

 

为何有这些争议, 我认为是大家对于"磨擦"的定义本身就有了歧异. 定义不同,论述的基础也就不同,那么这样讨论起来争议就难免了.


 

強調"打"磨的朋友大都把拉球的"纯摩擦"定义为"'擦玻璃式"的磨擦.(物理叫动摩擦) ,也就是被摩擦的物体相对不动.  但实际打球不可能有这种摩擦, 如果有,那就是打滑了, 如果拉球薄到打滑, 那还叫弧圈球吗?  又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既不能相提并论, 又哪來的"打磨先进" "摩擦落后"之说呢?  

 

如果把这种"打滑式"摩擦 定义为 "纯摩擦"的拉球 因而否定磨擦, 认为拉球的方式不是摩擦  而是"打" 是"撞", 那本身的命题就已经犯了严重的错误.  運用这种错误的命题来突显"打磨"的正确性, 我想这论述方式也是不恰当的.

 

至于 怎么样可以避免打滑, 说实在,真的没有那么复杂,  就是引拍高些, 拍面竖些 往前发力多些,

这些不少文章都说烂了, 实在不需要再把拉球的摩擦再神秘化 複雜化.

 

以前的文章谈了不少, 我想绝大部分的人也都知道,  拉球摩擦是一种静摩擦,

既然是静摩擦就是要想办法延长吃球时间/距离来增强旋转(在此就不多谈物理模型了),

但这也是打磨论述中最没办法清楚交代的. 

 

攻球带摩擦也是打磨结合, 那拉打界限在哪? 这是打磨论也无法说的清的.  广义来说, 只要球不要打滑,都是打磨结合, 那说之何用 意义在哪?  如果"打磨"论中的"打"意指迎前的发力效应, 是发力的结果, 那就归类到发力上头来讨论, 不能跟摩擦混为一谈甚至否定摩擦.

至此,我仍认为,静摩擦与二次加速理论还是优于打磨论述--就是把手的磨擦动作延迟到最后一刻,先迎后磨.

 

如何做好二次加速,真正的瓶颈不在磨擦,在于发力,努力去研究实践 如何把身体力量与手的摩擦动作的分工做到最优化才是根本之道.


 

提供一些文章给大家参考.

拉球吃球摩擦练习之"先挂后磨"視頻

[原创]关于打磨最后一帖

[原创]专业的老师教拉球的十个基本要点

[原创]弧圈出手动作的“七字诀”

打摩是摩擦后技术

[推荐]弧圈技术的基本摩擦型式

[原创]谈拉弧圈球之收臂(附图解)

[推荐]柳承敏正手拉弧圈球动画图解

[原创]再談吃球與打磨

[原创]爆冲的秘诀-用腿打球, "Z" 字訣


作者: northpopo    时间: 2009-12-24 11:47
打不开链接啊。。。
作者: yccyhb    时间: 2009-12-24 11:54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xujiangzhe    时间: 2009-12-24 12:51
QUOTE:
以下是引用northpopo在2009-12-24 11:47:00的发言:
打不开链接啊。。。

[em1020]


作者: 小洋人    时间: 2009-12-25 08:12
业余爱好者没这么专业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09-12-25 11:01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吉他呆子    时间: 2009-12-25 14:56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