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人,在学习乒乓球技术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这也是一条基本规律,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的错误动作是向正确动作的过渡,随着动作的不断熟练而自然的会得到改进,但有的错误动作却一开始就与正确动作背道而驰,不立刻纠正就有可能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从而影响到今后的技术进步。
作为一个教练员,纠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训练任务,也是自己教学水平的体现。能不能及时发现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并立即予以纠正,是衡量一个教练员是否高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球迷朋友来说,在没有教练的指导下要认识自己动作上的错误比较困难,可取的办法:一是朋友之间相互提醒;另一种方法是采集自己练习的影象,或对着镜子自己评价。
下面,我就基本技术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纠正的办法归纳整理,以期能给初学乒乓球技术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帮助。
一、 挡球和推挡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编号 |
易 犯 错 误 |
现 象 |
纠 正 方 法 [/td]
|
1 |
挡或推时手腕上翘或下吊 |
击球时手腕无法配合前臂向前发力 |
击球前手腕成正常平直姿态 [/td]
|
2 |
推挡时拍面前倾不够,击球时间过晚 |
球出界 |
加大手臂外旋动作,使拍面前倾,提早击球时间[/td]
|
3 |
推挡时拍面前倾过大,击球时间过早 |
球下网 |
减小手臂外旋动作,使拍面不要过于前倾,推迟击球时间[/td]
|
4 |
推挡时肘部上抬 |
发力困难 |
调整肘部高度,使其与前臂平行或稍低于前臂[/td]
|
5 |
推挡时肘部离身体太远 |
只能向侧面发力,不能向前迎击 |
调整肘部与身体的距离,使其自然靠近身体[/td]
|
6 |
肘部、前臂不能向前推出,只能借力还击 |
发不出力 |
站位时要弯腰、收腹,能使手臂回收,加大击球前的距离[/td]
|
7 |
推挡时不是手臂迎前击球,而是让球撞拍 |
来不及完成击球动作 |
加快手臂向前迎击速度和快速还原 |
二、 攻球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编号 |
易 犯 错 误 |
现 象 |
纠 正 方 法 [/td]
|
1 |
击球时吊腕 不能摩擦球 |
下网多 |
击球时手腕自然放松,成正常的平直状态[/td]
|
2 |
击球时翘腕 不能摩擦球 |
出界多 |
击球时手腕自然放松,成正常的平直状态[/td]
|
3 |
击球时上臂和肘关节抬得高 |
发不出力,打斜线球困难 |
首先纠正引拍动作,使手臂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利用前臂向前上迎击来球[/td]
|
4 |
击球点不准 |
击球点忽前忽后、忽左忽右 |
加强步法移动,提高动作的稳定性[/td]
|
5 |
击球时手臂成直线挥动撞击球 |
出球没有弧线 |
加强前臂与手腕的旋内动作[/td]
|
6 |
击球后,球拍立即停止 |
动作不协调、僵硬 |
击球后顺势放松挥拍 [/td]
|
7 |
拍面角度过于前倾 |
球下网 |
纠正击球部位和调整拍面角度及用力方向[/td]
|
8 |
拍面角度过于后仰 |
球出界 |
纠正击球部位和调整拍面角度及用力方向[/td]
|
9 |
反手攻球时上臂和肘关节前伸过大 |
发不出力,击出的球成直线或侧旋 |
击球前上臂和肘关节自然靠近身体,击球时肘关节内收,前臂外展[/td]
|
10 |
只注意上肢发力,忽视腰、髋、腿的力量 |
球的力量不大 |
击球时加强腰、髋、腿的辅助发力[/td]
|
11 |
击球动作完成后,手臂从身体前绕圈还原 |
不能快速连续击球 |
击球后手臂直接还原 |
三、 搓球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编号 |
易 犯 错 误 |
现 象 |
纠 正 方 法 [/td]
|
1 |
不向上引拍直接撞击 |
球速快,下旋不强 |
前臂上引,加大击球前的距离[/td]
|
2 |
拍面后仰不够,击球的中部 |
下旋力不强,下网多 |
调整拍面角度,使拍面适当后仰[/td]
|
3 |
拍面过于后仰,击球底部 |
容易搓出网前高球或不过网 |
调整拍面角度,使拍面适当前倾[/td]
|
4 |
搓球触球后动作立即制动 |
球不过网 |
加强击球后随势挥拍练习[/td]
|
5 |
击球时间过早太快 |
发不出力,没有旋转,容易出高 |
放慢击球时间 [/td]
|
6 |
前臂只会向下用力 |
球拍撞击台面 |
掌握前臂向下发力,同时顺势向前挥动 |
四、 削球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编号 |
易 犯 错 误 |
现 象 |
纠 正 方 法[/td]
|
1 |
引拍不够高,直接撞击 |
球速快,下旋不强 |
前臂上引,加大击球前的距离[/td]
|
2 |
拍面后仰不够 |
下旋力不强,下网多 |
调整拍面角度,加大拍面后仰角度[/td]
|
3 |
拍面过于后仰 |
出高球或出界 |
调整拍面角度,减小拍面后仰角度[/td]
|
4 |
击球后手臂立即停止不前 |
击球弧线不稳定 |
加强击球后随势挥拍的练习[/td]
|
5 |
击球点不准 |
击球点忽前忽后、忽左忽右 |
加强步法移动,每球步法到位[/td]
|
6 |
削弧圈手臂发力多,腰、膝配合少 |
出界多 |
减小手腕发力,保持动作的相对稳定,加大腰、髋、膝的力量 |
五、 弧圈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编号 |
易 犯 错 误 |
现 象 |
纠 正 方 法[/td]
|
1 |
撞击多,摩擦少 |
上旋力不强 |
改进击球方式,以摩擦为主,使击球时作用力线远离球心,调整用力方向、拍面角度,注意击球部位[/td]
|
2 |
引拍幅度小,方向不对 |
上旋力不强 |
加大引拍距离,拉高吊向下方引拍,拉前冲向后引拍[/td]
|
3 |
拉高吊弧圈时间过晚,只向上用力 |
拉漏 |
提早击球时间,拉球时注意改进发力的方向,在向上的同时稍加向前的力量[/td]
|
4 |
拉前冲弧圈时,拍面角度前倾不够 |
前冲力不强 |
加大球拍的前倾角度[/td]
|
5 |
发力不集中 |
上旋力不强 |
在上肢用力的同时,加强腰、髋、腿部的协调配合,发挥腰、髋、腿的力量[/td]
|
6 |
击球点不准 |
击球点忽前忽后、忽左忽右 |
加强步法移动,每球步法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