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我的练球经历,兼谈yeo [打印本页]

作者: chengmingzhu    时间: 2009-12-28 18:09
标题: [原创]我的练球经历,兼谈yeo
 

最近,国手马林更换了底板,网上的讨论很热烈,正好本人也是最近刚换了yeo,也来凑个热闹,说说使用的感受。其实,每一块专业底板,被设计和生产出来,都有它的特点,关键在于与你的打法是不是相适应。所以,我先说说自己打球的经历和打法的形成。ffice:office" />

说起打球,要追溯到上小学,总是一帮同学围着水泥台子打,我1976年出生,80年代的江嘉良是我崇拜的偶像,那时候周围也没见过有人打弧旋球,基本都是近台快攻。我很喜欢打球,自己也用心的练,在我所处的小范围里一直是打的比较好的。一直到上初中,打球都是快攻,就是发球过去,在反手位跟对方搓球或者推挡,找机会侧身一板抽球。基本就是这个打法。上高中、大学一直到上班,打球断断续续,水平也一直没有什么长进。


作者: chengmingzhu    时间: 2009-12-28 18:10
 

渐渐的也30出头了,有一次系统内组织球赛,我在单位打第一,代表单位参加全系统比赛。那时用一块三星红双喜的成品牌,套胶基本没有粘性,很硬,很死。比赛当然输的一败涂地,大家都说我打球的姿势好看,很像电视上的专业运动员,可就是赢不了球,花架子。自己很受刺激,决心练球,就到经常到附近的球馆打球。到了球馆,才发现原来打球好的人太多了,自己在球馆连中等水平都算不上。这时我总结自己的主要问题是,正手完全靠抽球,以撞击为主,一旦状态不是很好,或者一紧张,失误就多,基本上50%以上的失误。经过一个月的锻炼,球熟了,但是对旋转很不适应,尤其是强烈的上旋球,比如对方的拉球。小时候打球,基本上以速度为主,旋转也主要是发个下旋球什么的。而且,正手抽球的成功率与对方回球有很大关系,对方球稍旋,我就容易失误。自己感觉这样打下去,很难提高,下决心练习弧旋球。这时候,球馆的老板看我用个成品拍,就推荐我粘个球拍。于是,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块球拍,银河。这块银河,也只是入门级,旋转、底劲都不行。正手配了狂飙3,反手精品729。感觉狂三不好打,容易失误,其实主要是我弧旋球不行,于是正手用729。用了一段时间,听人说G666拉球转一些,又换了G666。这个阶段,对弧旋球的摩擦、迎前、裹球等要领,虽然知道,但还是改不掉以前快攻的习惯,总是手臂挥到最快的时候触球,打球多于摩擦,不能拉高调弧旋球,但正手的失误率有所下降,球开始有一点旋转了,有时候打出一板打磨结合,别人都说是爆冲,自己也挺得意。

那段时间经常到一些乒乓论坛看帖子,看看别人的经验。一篇《五木经典之性能篇》影响了我,其中对萨姆索诺夫阿尔法评价较高,而且说是拉球很转,于是烧了一块,正手天极3,反手G666。阿尔法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是拉球,倒是小球的控制相当的出色。球馆里一些高手,也愿意找我打球了,因为凭借小球控制和一板正手突击,也能和他们对付几个回合。当然是基本没赢过。这时我第一次感觉到专业器材确实对水平提高有帮助。于是对这块阿尔法深信不疑,疯狂练习正手弧旋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约有一年吧,水平有进步,但进步不大,发球,接发球有所提高,直板横打有所提高,在球馆算中等水平。但是正手的弧旋球,就是拉不转。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无聊的重复,水平总也提高不了,搞得我意兴阑珊,都有点想放弃了。直到后来的一次的机缘巧合,才让我真正学会了弧旋球。


作者: chengmingzhu    时间: 2009-12-28 18:11
光练不长进的日子实在有些难熬,渐渐的,我去球馆的日子少了。工作和家庭的事情也挺忙的,渐渐的,我有大半年的时间基本没碰球拍了,那块我情深意重的阿尔法躺在抽屉里默默的等待了10个月。转眼到了夏天,单位又要搞比赛了,我由于出差,没有参加比赛。出差回来,同事们都说,我们的一个县里的下属单位来了一个高手,拿了第一,水平很高,搓球稳定、拉球旋转。我心想,搓球稳定我倒不怕,但要是拉弧旋球很好,那我一定是输的。由于比赛的关系,单位几个爱打球的同事热情很高,天天中午在单位的活动室打球,非拉我一块去。我以前很少和单位的同事打球,因为觉得水平差距还是较大,基本上我要是认真打,每局不过5分的。总觉得打球要和比自己水平高的练才有进步,总和水平低的打,自己的技术也会退步的。但同事们盛情难却,再加上自己也觉得再练也就那么回事了,不会再有提高,不如和他们打打,算是娱乐。于是带上久违的阿尔法,重出江湖了。10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一打,正手居然没了感觉,搞的打不像打,拉不想拉。只好想着动作要领,咬牙坚持,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同事都说我正手拉球比以前转了,我仔细感觉一下,还真是的,可能由于长时间不打,把以前的老习惯忘了,同时,由于同事的水平不高,我可以从容的正手拉起来,而不用急着考虑球的质量。这样反而使我可以更专注于动作和发力。而且,我能拉高调弧旋球了。我一直认为,其实会不会拉弧旋球,主要看高调弧旋球拉的怎么样。因为所谓的前冲或爆冲弧旋球,其实都是拉打结合的,而且往往打多拉少的球更爆。而高调弧旋球,完全要靠摩擦,其实一板转的高调弧旋球更难掌握。就这样,我重回球馆,水平果然提升不少,大家都说我拉的是真正的弧旋球了。但新问题接踵而来,这块阿尔法实在太软了,加上为了练拉球,我配的是38度的天极三,打起来太累了,打不了两局,胳膊就没劲了。我一方面天天举哑铃,练力量,一方面寻思着换一块硬一点的板。这时yeo进入了我的视线,看看徐昕打球,那正手弧旋球的旋转、速度和连续性,正是我想要的,于是决定,换板yeo。我特地打电话给秦皇岛金棕榈,了解了yeo的一些特点和防伪的情况,上个月出手,正面39度狂飙三,反手729天翼。第一天在单位试打,我惊出一身冷汗,比我原来的阿尔法弹多了,推挡不错但小球不宜控,正手想来点打磨结合,往往直接出界。只有拉球让我稍有欣慰,吞吐感明显,旋转强。晚上急忙到球馆再试,这次让我很满意,可能由于适应了,小球控制好多了,摆短基本不出台,就是劈长时还容易出界,推挡和横打没话说,在五木里应该算好的了,拉球还是很好,但一定要多拉少打,要多摩擦,只要发力摩擦,拉出来的球还是很有质量的。拿着这块yeo,我和球馆里的高手打,胜率明显提高,大家都说我的弧旋球很转,现在我也算球馆里的高手了,大家一致给我一个进步最快奖。
作者: chengmingzhu    时间: 2009-12-28 18:12
 

回想自己这两年多练球和烧器材的经历,感触很多。首先,我觉得练习弧旋球,最重要的是体会发力的时机,快攻是手臂引拍大一些,加力挥动手臂,在速度最快的时候撞击球。而弧旋球引拍小一些,在球接触球拍后再加速收小臂,这样球才能转。能体会到这一点,你离弧旋球就不远了。另外,要练习弧旋球,尤其是从快攻向弧旋过度的朋友,建议先用软一些的底板和套胶,虽然速度力量不够,可能会影响比赛的成绩,但脱板慢,易制造旋转,可以更快的帮你适应弧旋球,琢磨动作,等到你的发力好了,再换硬一些的器材。对于yeo,我觉得之所以有人说它不好,主要还是打法问题,对于打磨结合、打多磨少的快攻型弧旋球,yeo不适合,用yeo一定要多摩擦,除非是半高球,可以打一板,否则都应该是摩擦为主。我最近打球,大家都说我拉球撞击声很小,这是磨多打少的表现。至于拉球爆不爆,其实主要还是要练好上肢力量,有了力量,球自然就爆了。所以的快攻型弧旋球还是选择软碳或碳板比较合适。对于以摩擦为主的直板朋友,yeo绝对适合你。ffice:office" />

水平提高了,打球更有兴趣了,等到夏天单位再比赛的时候,一定要拿出我的yeo,战胜神秘高手,夺回第一。


作者: sqxx07    时间: 2009-12-28 18:57

 ding


作者: taole505    时间: 2009-12-28 19:06
器材与技术结合的文章,不错不错[em1001]
作者: huanghai400    时间: 2009-12-28 19:17
不错。楼主可以换一块狂王,对水平提高更有帮助
作者: 左右逢缘    时间: 2009-12-28 19:26
加精吧
作者: 左右逢缘    时间: 2009-12-28 19:27
好帖子
作者: chk_79    时间: 2009-12-28 19:28
[em1002]
作者: lintongtc    时间: 2009-12-28 19:47
不错不错
作者: 博浪无槌    时间: 2009-12-28 19:51
QUOTE:
以下是引用chengmingzhu在2009-12-28 18:12:00的发言:
 

……快攻是手臂引拍大一些,加力挥动手臂,在速度最快的时候撞击球。而弧旋球引拍小一些,在球接触球拍后再加速收小臂,这样球才能转。……


快攻引拍大?弧圈引拍小?这个……说反了吧?[em1017]

 

不过“球接触球拍后再加速收小臂”,这个确实是核心精要的东西,说起来简单,实战中做准确了不容易……就是那一瞬间的精准性,千锤百炼的功夫啊……


作者: 第二乒乓    时间: 2009-12-28 19:54
挺用功的,楼主加油
作者: helideyu    时间: 2009-12-28 19:56
正面39度太软了吧!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09-12-28 19:56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赵林    时间: 2009-12-28 20:11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作者: 赵林    时间: 2009-12-28 20:12
不过“球接触球拍后再加速收小臂”,这个确实是核心精要的东西
作者: chengmingzhu    时间: 2009-12-28 20:39

其实“球接触球拍后再加速收小臂”在实际打球中也不是那么精确,我觉得只要掌握好两个“慢半拍”就可以了,就是习惯快攻的朋友,拉弧旋球时,开始挥动手臂的时间比快攻时要慢半拍,加速收小臂的时间比挥大臂的时间慢半拍,就可以了。掌握了这个再多加练习用心体会,就会有进步的。


作者: sht4006    时间: 2009-12-28 20: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往来客    时间: 2009-12-28 20:54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阿光1    时间: 2009-12-28 21:01
  强烈支持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yccyhb    时间: 2009-12-28 21:15
好巧啊,我与楼主同岁,打球的经历有些相似,我现在也用YEO,正手狂3,反手焦点1,感觉不错
作者: sunmanln    时间: 2009-12-28 21:19

楼主,真的顶你了,,,你的很多经历引起我的共鸣了。让我想起了以前学弧圈球的艰辛历程。


作者: taksim    时间: 2009-12-28 21:20
好贴!!狠狠顶!!!
作者: dhrhy    时间: 2009-12-28 21:2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我爱直拍横打    时间: 2009-12-28 22:16
[em1002]
作者: 流浪者    时间: 2009-12-29 06:44
不错
作者: 大风歌    时间: 2009-12-29 08:39
你打电话给金棕榈,岂不等于羊入虎口?呵呵。不过贴子基本表达出了自己做为业余中低球手的心态。给予鼓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9 8:42:25编辑过]

作者: 勇敢一点    时间: 2009-12-29 08:49
好贴。真是体会。
作者: wiselyliu    时间: 2009-12-29 09:05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09-12-29 10:40
好努力的一篇文章啊!嘉靖!!
作者: xujiangzhe    时间: 2009-12-29 12:54
[em1002]
作者: wangbiao126    时间: 2009-12-29 13:41

作者: 光板拉弧圈    时间: 2009-12-29 13:47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尚锋剑    时间: 2009-12-29 14:04
楼主的经历和我有的类似,我也从小学在门板(拿下自家木门放上砖块)上打,高中在课桌上打,上班后断断续续的打,这几年从乡下到城镇,单位比赛开始,渐渐打多了,每每比赛后都有新体会,水平有所提高,原来刚练拉球时也都拉弧线很高的高调,通过这几年打球,慢慢知道高调对水平差的还行,对水平相对好的就不管用了,因高调只有旋转没速度,对手直接反扣掉,直接陷入被动,渐渐只高调不行,平时打球体会,回家电视、CD观看模仿,高调过度一板,能冲的尽量冲上,冲主要在“上”,脚步上前,腰带手臂,手臂带前臂、顺便带手腕,向前撞带磨。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12-29 15:26
好贴子,值得推荐。
作者: yuzy    时间: 2009-12-29 16:06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denniswuzh    时间: 2009-12-29 17:43
又一篇文章证明一个道理:器材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啊
作者: 明耀天峰    时间: 2009-12-31 13:46
 我也买了YEO
作者: sywy251    时间: 2009-12-31 15:05
[em1002]
作者: lsey510    时间: 2010-1-15 22:05
顶,超相似的经历!
作者: 05191    时间: 2010-1-16 17:26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IBM    时间: 2010-1-16 1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wertyu    时间: 2010-1-17 16:17
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AJYUN    时间: 2010-1-18 14:21
有 不少感想是一样的
作者: 9998001140    时间: 2010-9-25 15:05
顶和楼主经历相似.我的基础可能更好!小学时练过3年.,初高中就不打了,去年开始再练!主要是练正手攻,起下旋,推挡和快带.没到球馆里去打过,接发球还不行!我这边的老球友多愿意陪我练球,一般是打比赛1-2小时,纯的练球再来1-2小时!我用的是银河U-6感觉也蛮好的,容错好,吃球好.练发力和摆速正好!击打和推挡要用较大的发力才行!
作者: valparaiso    时间: 2010-9-25 16:48
应该给个精华。很不错的体会。
作者: lazyfarmer    时间: 2010-9-26 02:1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凌枫    时间: 2010-9-27 21:04
  强烈支持6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凌枫    时间: 2010-9-27 21:10
QUOTE:
以下是引用博浪无槌在2009-12-28 19:51:00的发言:


快攻引拍大?弧圈引拍小?这个……说反了吧?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不过“球接触球拍后再加速收小臂”,这个确实是核心精要的东西,说起来简单,实战中做准确了不容易……就是那一瞬间的精准性,千锤百炼的功夫啊……

我也觉得他说反了,同学都说我拉高调时引拍太大,二板会跟不上,但我觉得这样拉的球超旋


作者: hjm815    时间: 2010-9-28 10:13
学习了。
作者: 嘻哈哈    时间: 2010-9-28 16: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uxuan    时间: 2010-12-11 22:41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zdg1979    时间: 2011-2-23 10:24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gufengdi    时间: 2011-2-23 14:48
写得不错,真实体会。看了对照自己有同感,谢谢共享!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