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的发展,最大的障碍不是国际乒联的限制,更不是竞争对手的缺乏,我认识是国家队的机制。
乒乓球要发展,必须要让乒乓球成为一个产业,要创造经济价值,而乒乓球产业化最大的障碍是国家队。
原因是:在国家队的体制下,队员受国家队的节制,国家队包揽了队员的训练、选拔,造成对产业的实体——俱乐部的架空。
俱乐部投入了巨额的资金,结果只能短短的使用十几周时间,而这些时间绝对不能和国家队的利益冲突,队员也不用考虑俱乐部的利益,国家队才把握他的生死大权。球员在联赛的赛场上违纪,俱乐部往往不敢管、也管不了,经常要国家队下处罚决定,出钱的老板真可悲。这样能不挫伤投资方的积极性吗?
国家队对俱乐部球员的所有权实质上的剥夺,使赞助乒乓球俱乐部的企业成为了乒乓球这个巨大寄生虫的寄主。因此现在几乎乒乓球俱乐部都是靠国营大企业输血生活。这里面肯定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如果这个企业的领导换了一个不喜欢乒乓球的,不想当这个冤大头了,俱乐部怎么能生存下去?所以,俱乐部自身造血机能的不足的就成为生存问题致命的死穴。
怎么能让俱乐部具有造血功能,怎么才能让俱乐部成为一个有创造经济价值的经济实体,是乒乓球发展的生死悠关的问题。
国家队不下放权力,俱乐部就不可能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就只能作为一个寄生虫存在。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深化,我国体育从锦标主义向全民健身的方向转化,寄主将会越来越难找。
国外的足球俱乐部体制我认为值得我们思考,国家队应该是一个在大赛前集中国家优秀运动员集训的组织,而不是掌握队员选拔、命运的无上权利机构。
否则失去市场的乒乓球,绝对要失去他的经济来源,只有国家的财政支持,我们国家的乒乓球要退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
上赛季乒超联赛今年8月落幕,四川全兴队获得了第五名的成绩,不过此后全兴集团却一直没有和四川乒羽中心就新赛季赞助达成一致。昨日,四川乒羽中心主任代天云向记者透露:“在经过多日的谈判之后,双方在新赛季的赞助费上无法达成一致,他们(全兴集团)只愿意给350万元,但这根本无法满足球队一年的正常运作需要。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寻找新的赞助商,不过如果在明年1月底都还没有找到新的赞助商的话,我们只有把球队给卖了。”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国内顶级的乒乓球联赛将失去四川的“身影”。
正常运转一年至少要500万
早在去年11月,全兴集团与四川乒羽中心就开始进行了沟通。5年前全兴集团在宣布赞助川乒之后,董事长杨肇基曾明确表示:“以后每年的投入至少都是100万。”虽然全兴方面一直履行着自己的承诺,今年给出的赞助费更是达到了350万元,但这笔费用对于现在的乒超球队来说,已经不足养活球队了。代天云最近头痛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350万能够把球队养活我肯定就接了,但是球队一年的开销大家都看得到,冠名赞助基本就是球队全部的赞助收入,如果接了下来,那么明年队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无法保证,那么我还不如把球队解散了。”
目前,代天云正在全力寻找新的赞助商,“我还是很希望能够保住这支球队,从近几年的战绩来看,球队的成绩也是处于上升阶段。这个时候因为资金原因,把队伍解散真的太可惜了。”而要想成为川乒未来的冠名赞助商,代天云的条件只有一个,“起码要保证一年500万的投入,不然球队真的不好做。”
现在留给代天云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明年1月底如果川乒还找不到下家接管球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球队就将因此而解散,乒超联赛也将离四川而去。像邱贻可、许锐锋等川将也只有去外地打球。
去年靠卖主场才渡过难关
全兴队在赞助了球队5年之后,最终还是与川乒选择了分手,在这5年中,川乒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中国乒坛。从最初选择韩国选手柳承敏、朱世赫,到后来引进国手马龙、郝帅的举动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特别是前年川乒以423万的价格拿下郝帅,创造了当年转会的纪录。
尽管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一掷千金,但是球队的生存状况却令人堪忧,像球队中绝对主力郝帅与邱贻可的年薪都是在百万元以上。“加上其他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还有队伍出去打比赛的费用,球队一年运作的费用最少都要500万。”代天云甚至还拿球队去年的真实情况举例,“去年球队已经遭遇了经济危机,我们不得不去想各种办法找钱。”其中,在乒超中最流行的卖主场,就成了川乒去年又一块主要收入,于是我们看见了很多关键场次,本来设在成都的主场却搬到了新疆、江苏等地进行。可能由于各个俱乐部都把卖主场作为生财之路,卖主场的现象在乒超一度很严重,不少俱乐部甚至很难回自己的城市打上一场球。“上个赛季开始,组委会出台了一个赛季最多只能卖3个主场的规定,所以现在球队的生存状况十分困难。”代天云说。
反应
邱贻可:如果解散,可能去外地打球
去年乒超联赛初期,由于郝帅状态不佳,川乒是凭借着邱贻可、许锐锋和王建军等川将的发挥才勉强止住了连败。如今即将过25岁生日的邱贻可,已经从当年的“天才少年”变成了川乒的顶梁柱。对于全兴集团与川乒分手的消息,邱贻可在听到后的第一反应也是无法相信,“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震惊的。毕竟我是四川人,在这里打了这么多年的球了,对四川的感情是很难割舍的,很希望以后还能够留在家乡打球。”不过,如果球队最终解散,邱贻可对于未来还是有些心理准备,“如果真的解散了,我不会选择退役,我可能会去外地打球,不过我并不希望这一天真的到来。”
除了邱贻可,川乒阵营中的17岁小将许锐锋也牵动着四川球迷的心,一位球迷对记者说:“今年刚刚看到他有点进步,在联赛中也渐渐能够获得出场机会了,现在如果球队解散了,那么失去这个已经培养多年的小将太可惜了吧。”而许锐锋本人的意愿与邱贻可也一样简单,就是能留在家乡打球。“以后的训练我将更加努力,并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到自己。这些事情都是领导的事情,对于我来说惟一要做的就是把球练好。”许锐锋说。
新闻背后
乒超难养
谁是幕后推手?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乒超俱乐部的经营情况来看,大多俱乐部基本上还是靠着赞助商“吃饭”。基本没有电视转播收入和少得可怜的门票收入,而与此相对的是明星球员的高额收入,这也难怪俱乐部在联赛中的生存如此艰难。
在乒超联赛中最有钱要算山东鲁能俱乐部,不过近几年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已经将部分主场卖到了外地。另外,从马琳、马龙、王励勤等大牌球员的归属俱乐部也可以看出,江浙一带俱乐部的经济情况也相对较好。
乒超联赛至今已有近10年历史,在这些年中,乒超俱乐部与赞助商分手的情况比比皆是。频繁出现这样的情况,必须承认这和联赛吸引力不足、俱乐部长期亏损和赞助商得不到足够回报有关。其中,俱乐部长期亏损而不少球员却拿着高昂的工资成为一个奇怪的现象。据悉,像马琳、王励勤、王皓、张怡宁等人的工资,最少都在200万元以上,联赛中发挥出色的马琳工资甚至超过了500万。尽管各种级别球员工资的等级待遇都是中国乒协制定的,不过由于联赛特殊的转会摘牌制度和恶性竞争的环境,造成了大牌球员高工资还不愁下家的现状。“大牌”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大不了明年不在这打了,换一家俱乐部。”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俱乐部老总也向记者诉苦:“他们都是大牌谁敢惹,如果他们再走了俱乐部真的就什么都没了。”
非常独到的观点!
非常独到的观点!
果然独到
兄与我英雄所见略同。
乒乓要想发展,国家必先断奶,使其能自立,继而才能谋发展
非自立的发展是空中楼阁
这是体制的问题,国家队的存在是必要的,只是不需要每年都在国家队长期集训。不过只是由俱乐部集训,估计水平同样上不来。
国家队厉害,是因为有很强的科技实力在支持着。俱乐部有这样的实力来做到吗?俱乐部要求的是成绩,不是技术革新等等。
没有国家的支持,乒乓球技术肯定会倒退十年。
上赛季乒超联赛今年8月落幕,四川全兴队获得了第五名的成绩,不过此后全兴集团却一直没有和四川乒羽中心就新赛季赞助达成一致。昨日,四川乒羽中心主任代天云向记者透露:“在经过多日的谈判之后,双方在新赛季的赞助费上无法达成一致,他们(全兴集团)只愿意给350万元,但这根本无法满足球队一年的正常运作需要。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寻找新的赞助商,不过如果在明年1月底都还没有找到新的赞助商的话,我们只有把球队给卖了。”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国内顶级的乒乓球联赛将失去四川的“身影”。
正常运转一年至少要500万
早在去年11月,全兴集团与四川乒羽中心就开始进行了沟通。5年前全兴集团在宣布赞助川乒之后,董事长杨肇基曾明确表示:“以后每年的投入至少都是100万。”虽然全兴方面一直履行着自己的承诺,今年给出的赞助费更是达到了350万元,但这笔费用对于现在的乒超球队来说,已经不足养活球队了。代天云最近头痛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350万能够把球队养活我肯定就接了,但是球队一年的开销大家都看得到,冠名赞助基本就是球队全部的赞助收入,如果接了下来,那么明年队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无法保证,那么我还不如把球队解散了。”
目前,代天云正在全力寻找新的赞助商,“我还是很希望能够保住这支球队,从近几年的战绩来看,球队的成绩也是处于上升阶段。这个时候因为资金原因,把队伍解散真的太可惜了。”而要想成为川乒未来的冠名赞助商,代天云的条件只有一个,“起码要保证一年500万的投入,不然球队真的不好做。”
现在留给代天云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明年1月底如果川乒还找不到下家接管球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球队就将因此而解散,乒超联赛也将离四川而去。像邱贻可、许锐锋等川将也只有去外地打球。
去年靠卖主场才渡过难关
全兴队在赞助了球队5年之后,最终还是与川乒选择了分手,在这5年中,川乒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中国乒坛。从最初选择韩国选手柳承敏、朱世赫,到后来引进国手马龙、郝帅的举动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特别是前年川乒以423万的价格拿下郝帅,创造了当年转会的纪录。
尽管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一掷千金,但是球队的生存状况却令人堪忧,像球队中绝对主力郝帅与邱贻可的年薪都是在百万元以上。“加上其他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还有队伍出去打比赛的费用,球队一年运作的费用最少都要500万。”代天云甚至还拿球队去年的真实情况举例,“去年球队已经遭遇了经济危机,我们不得不去想各种办法找钱。”其中,在乒超中最流行的卖主场,就成了川乒去年又一块主要收入,于是我们看见了很多关键场次,本来设在成都的主场却搬到了新疆、江苏等地进行。可能由于各个俱乐部都把卖主场作为生财之路,卖主场的现象在乒超一度很严重,不少俱乐部甚至很难回自己的城市打上一场球。“上个赛季开始,组委会出台了一个赛季最多只能卖3个主场的规定,所以现在球队的生存状况十分困难。”代天云说。
反应
邱贻可:如果解散,可能去外地打球
去年乒超联赛初期,由于郝帅状态不佳,川乒是凭借着邱贻可、许锐锋和王建军等川将的发挥才勉强止住了连败。如今即将过25岁生日的邱贻可,已经从当年的“天才少年”变成了川乒的顶梁柱。对于全兴集团与川乒分手的消息,邱贻可在听到后的第一反应也是无法相信,“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震惊的。毕竟我是四川人,在这里打了这么多年的球了,对四川的感情是很难割舍的,很希望以后还能够留在家乡打球。”不过,如果球队最终解散,邱贻可对于未来还是有些心理准备,“如果真的解散了,我不会选择退役,我可能会去外地打球,不过我并不希望这一天真的到来。”
除了邱贻可,川乒阵营中的17岁小将许锐锋也牵动着四川球迷的心,一位球迷对记者说:“今年刚刚看到他有点进步,在联赛中也渐渐能够获得出场机会了,现在如果球队解散了,那么失去这个已经培养多年的小将太可惜了吧。”而许锐锋本人的意愿与邱贻可也一样简单,就是能留在家乡打球。“以后的训练我将更加努力,并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到自己。这些事情都是领导的事情,对于我来说惟一要做的就是把球练好。”许锐锋说。
新闻背后
乒超难养
谁是幕后推手?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乒超俱乐部的经营情况来看,大多俱乐部基本上还是靠着赞助商“吃饭”。基本没有电视转播收入和少得可怜的门票收入,而与此相对的是明星球员的高额收入,这也难怪俱乐部在联赛中的生存如此艰难。
在乒超联赛中最有钱要算山东鲁能俱乐部,不过近几年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已经将部分主场卖到了外地。另外,从马琳、马龙、王励勤等大牌球员的归属俱乐部也可以看出,江浙一带俱乐部的经济情况也相对较好。
乒超联赛至今已有近10年历史,在这些年中,乒超俱乐部与赞助商分手的情况比比皆是。频繁出现这样的情况,必须承认这和联赛吸引力不足、俱乐部长期亏损和赞助商得不到足够回报有关。其中,俱乐部长期亏损而不少球员却拿着高昂的工资成为一个奇怪的现象。据悉,像马琳、王励勤、王皓、张怡宁等人的工资,最少都在200万元以上,联赛中发挥出色的马琳工资甚至超过了500万。尽管各种级别球员工资的等级待遇都是中国乒协制定的,不过由于联赛特殊的转会摘牌制度和恶性竞争的环境,造成了大牌球员高工资还不愁下家的现状。“大牌”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大不了明年不在这打了,换一家俱乐部。”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俱乐部老总也向记者诉苦:“他们都是大牌谁敢惹,如果他们再走了俱乐部真的就什么都没了。”
太多方法解决了,比方说,打假球!哈哈
中国乒乓球发展是需要改革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