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41岁大学梦,青春年华负空谈
[打印本页]
作者:
lintongtc
时间:
2010-1-3 11:38
标题:
41岁大学梦,青春年华负空谈
新闻提示:
新闻提示: 参加过13次高考,被戏称为“高考王”、“当代范进”的41岁大学生曹湘凡曾对大学无限向往,最终在两年前考上了湖南长沙的一所专科学校,读的是法律。可上了大学后,总结自己的感受,语气轻蔑而又失望,“大学就是那么回事儿。”“不过尔尔。”他又加重语气,强调自己“对大学的梦想已经破灭”。因为41岁大学毕业的他将面临失业。
新闻链接:
http://news.qq.com/a/20091223/000203.htm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近年一直的不容乐观,看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的拥挤现象,让人感叹世事变化的过剩现象已经逼近了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就业的压力使有远见的天之骄子们不再以文凭为骄傲的资本,工作经验的积累才是跨入人生成功的一步,学历只是迈入成功的敲门砖,怎样将所学的知识浸透到工作当中去,才是成功的事情,而不是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的幽怨情结。参加过13次高考的大学生曹湘凡,41岁的他从28岁就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向往着象牙塔的学习生活使他在希望和失望中备受煎熬,在妻子的“不能再考”的“最后通牒”下,抱着“试一试、读一读、看一看”的心态走进了湖南长沙的一所专科学校。 可事实和心中所向往遥之千里,大学生活的不理想化,和现实作为一个为父为夫的无奈使他脱离集体的校园生活,为生活奔波。
年龄的原因让曹湘凡对现在一些老师的授课方式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认为灌输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似的天书授课,喜欢不以教材为中心,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这也难怪,作为一个大龄学生和饱经生活的男人来讲,也许这样的授课方式更适合他,年龄的原因也会引起大脑思维的衰退,灌输的理论对他可能接受上有点吃力。现实的个案会更容易接受一些。但就这样的一个大龄学生,对教育厅厅长张放平的访谈评价:“现在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比过去强多了”的话不认同,还有去一家单位调研,办公室主任的一番话:“你要是教我们的孩子,我放心,但你要到我们这里来工作,连扫地的资格都不够。”的话愤愤不平!难道真的如曹湘凡所说的是受到歧视吗?
以笔者看,不能怪教育厅长和办公室主任的话不合理,一个人要给自身找好定位,太理想化的人生不一定适合社会。曹湘凡到了大学才会发手机短信,计算机和英语基本是空白的,这是现代社会企事业单位最基本的办公自动化工作条件。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和电脑,基本学生都会这两项基本技能,只是精通的程度不同罢了!现在的单位基本都是自动化办公,单位也不是培训的园地,连基础都没有打好的学生谁愿意要。与其招聘一个不懂得还不如要一个更合适的,现实就是这样的无奈,因此,在怨天怨地的同时,还不如思考一下自身的条件更适合做什么?
就像那位办公室主任所说:“教孩子放心.....” 。也许曹湘凡就适合做一个老师,只是自身的理想抱负让他不甘心,总想要求的更多一些。这也是人之常情,水往高处流!现在社会公务员和老师的工资、待遇是最好的,事业单位的编制,保险的实权铁饭碗,受人尊敬的园丁,任谁也想往里钻。可僧多粥少的岗位没有一定的能力根本进不去,看公开招聘考试的报名人员上千,实际进入门槛的只有几十个,没有一定的知识能力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现实社会就是以能力论英雄,理论知识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化,而能力才是评定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标准。空有满腹理想与抱负空谈,怨天不遂愿的抱怨,只是浪费青春年华的无用书生。
社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不是只有进入大学校园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努力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知识是迈入成功的敲门砖,能力需要知识的点缀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一个成功的白手起家的人士必经千心万苦的努力才获得丰收的果实,而不是豪谈空想的梦幻人生。衷心的祝愿曹湘凡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找好定位,有买地瓜成功的大学生邵立成,也有大学生黄健勋应聘淘粪工的事例,工作不分贵贱,只要用心做,就不会被社会淘汰,只有勇敢的秀出自己的人生,才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
姜维君
时间:
2010-1-16 14:24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作者:
這樣、眞靜
时间:
2010-10-4 08:33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tttdc007
时间:
2010-12-14 21:55
[em1001]
作者:
tttdc007
时间:
2010-12-15 12:55
[em1002]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