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明这个问题先给大家看一个链接:h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1149915&ID=204848&skin=1
< 如果不同意上面的观点,下面的内容就没有必要看了>
目前对套胶性能的描述:控制、旋转、速度。全能型打法的选手,希望这三个性能同时达到最大化。特长性打法,希望其中一项性能偏大。目前能调整这三个量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减海绵的硬度和厚度。
由于球的旋转性能主要是依靠海绵的,胶皮只起到辅组作用,胶皮辅组作用就是怎样增加胶皮的摩擦系数,目前增加胶皮的摩擦系数的方法就是给胶皮加涩性或粘性。
乒乓球运动能量是由碰撞产生的,用粘性增加摩擦系数方法,是以牺牲速度为代价,由于粘性副作用,你要把乒乓球打出同样的速度,你就必须发出来更大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费力。
粘性越强球越转越费力对速度的负面影响越大,这种设计思路走入死胡同!
用涩性增加摩擦系数的方发没有弊端,涩性越强球越旋转,人们可以依靠高科技和新工艺不断追求涩性的最大化!
乒乓球运动过程包括势能,线性动能和旋转动能。我们加力的时候,希望球的线性运动越快,同时也希望球的旋转能加速球的线性运动即速度,也就是说速度和旋转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同等力量下打出来的球的速度更快,也就是我们说的省力,我们减力的时候,就是把直线动能转化为势能和旋转能。
控制就是防守(为下次进攻做准备 ),速度就是进攻,旋转是调和剂、有时候我们需要他转,有时候我们需要它不转,向上旋转的球能加速球的速度,向下旋转的球可以降低球的速度,向左右旋转的能增加对手的失误......这就是乒乓球的魅力之所在。
也许有的会说粘性副作用产生费力因素,由于乒乓球的重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乒乓球再轻比一滴水重吧、滴水穿石的道理大家都清楚吧。
理论与现实:虽然两种套胶都需要高性能海面支持,但是涩性套胶对海绵性能要求更高,高性能的海绵需要高科技做后盾,相对来说投入也大;粘性套胶增加粘性的方法简单,我们很多业余选手都自己搞过投入少,粘性套胶费力的毛病,在不考虑健康的前提下,我们通过力量训练加以弥补(但是人在不同阶段的力量都有个极限值)。
因此,同性能的涩性套胶价格远远高于粘性套胶的价格。我国虽然早已经开始用进口海绵生产套胶了,可惜西方发达国家好的都是留给自己用的,出口的都是他们的中低端产品,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高新技术领域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这就是国内生产的涩性套胶和外套性能差别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就造成我国职业高手大部分正面都用粘性套胶(用力量和体力弥补费力的缺陷,从小就是用粘性套胶过来的,习惯也是一个因素),反手都用外套(充分发挥涩性套胶省力优势);我们业余乒乓球爱好有钱人纷纷跟进模仿,经济基础差的还用自己从小就用习惯了的粘性套胶,虽然费力,我们又不要出成绩,可以用少打的办法解决。
基本认可的话可以看下一个链接: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206503&replyID=&skin=1
总结:涩性套胶的设计原理更科学更有利于健康,但是粘性套胶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弥补。粘性套胶任何性能涩性套胶都完全可以满足,只是我们从小就用粘性套胶过来的,偶尔打打涩性套胶不习惯而已。有质疑可以看下面的链接: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42812
下面回答质疑的整理
问:如果从球质量方面来说涩胶同等力量下威胁大于粘胶,那中国运动员的正手打的外国运动员拣球就无法解释了.
答: 要分析这个问题原因很多,我这里只说出重要有利于证明我观点几条:
1.我国选手每天训练打球时间长,训练力量的强度大(很容易引起伤病,年龄还没有过30基本就被年轻选手淘汰了,不是他们球技退步的快,而是伤病影响他们水平的发挥);
2.由于国手淘汰的快,所以都比用涩性套胶的外国选手年轻,年轻人体力充沛,爆发力强,反应敏捷。如果用和他们同年龄国内顶尖高手和他们打比赛,谁打的谁捡球就很难说!
3.用涩性套胶的几个著名外国选手手,年轻的时候参加国际大赛,即使我们有人海战术的有利条件,他们也是经常冲出重围摘金夺银。
我预计国内主流打法的高手使用套胶的趋势:
双面粘性套胶---一面粘性一面涩性---双面涩性套胶
[em1002]
要说明这个问题先给大家看一个链接:h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1149915&ID=204848&skin=1
< 如果不同意上面的观点,下面的内容就没有必要看了>
目前对套胶性能的描述:控制、旋转、速度。全能型打法的选手,希望这三个性能同时达到最大化。特长性打法,希望其中一项性能最大话。目前能调整这三个量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减海绵的硬度(待续)
我倒有另一种想法,如果感到打不透,是否可以稍微减薄一点海绵厚度?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硬了打不透,减点硬度又会影响速度,干脆减点厚度,感觉更容易适应。
我倒有另一种想法,如果感到打不透,是否可以稍微减薄一点海绵厚度?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硬了打不透,减点硬度又会影响速度,干脆减点厚度,感觉更容易适应。
对薄海绵易打透
我倒有另一种想法,如果感到打不透,是否可以稍微减薄一点海绵厚度?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硬了打不透,减点硬度又会影响速度,干脆减点厚度,感觉更容易适应。
是的,还没有写完呀!
各有千秋! 主要看打法和手感。
有些人偏偏用不了粘性套胶
有些人却无法适应涩性外套
我喜欢正手粘性套胶是因为他可以收发自如,他可以让很短的球,很转,请问涩性套胶能做到这点吗?
倚天兄不愧是烧家!!!
我喜欢正手粘性套胶是因为他可以收发自如,他可以让很短的球,很转,请问涩性套胶能做到这点吗?
再去看!也许习惯了粘性套胶,不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呵呵
你说的这个特点目前确实存在,打球主要是靠进攻主动得分呀......
我倒有另一种想法,如果感到打不透,是否可以稍微减薄一点海绵厚度?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硬了打不透,减点硬度又会影响速度,干脆减点厚度,感觉更容易适应。
谢谢!说的对,写的时候忘记了,两个因素都要,海绵太薄的话影响吃球的程度。
说的好有道理
有道理,前提是海面性能要好!
各有千秋! 主要看打法和手感。
有些人偏偏用不了粘性套胶
有些人却无法适应涩性外套
也有道理!
我一直想戒烟,可惜到现在还在抽烟......
看个人水平吧
正常呀,观点哪有完全都相同的!
说的不错!
张怡宁好像两面都是涩性套胶了呀?
大有同感,顶一个
话说我觉得涩性胶皮手感比粘性好
而且没有粘性逼使用者打磨拉球可以提高水平
大有同感,顶一个
话说我觉得涩性胶皮手感比粘性好
而且没有粘性逼使用者打磨拉球可以提高水平
大有同感,顶一个
话说我觉得涩性胶皮手感比粘性好
而且没有粘性逼使用者打磨拉球可以提高水平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