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次直横大对决选在成都双流搞,就在咱家门口,我当然不能错过,抓住机会去一睹了当今国际乒坛的几位顶尖高手的风采:马龙、王皓、马林、王励勤、柳成敏、波儿、许昕、张继科、邱怡可,还有国家队的全体男子教练组:刘国梁、黄彪、吴敬平、肖战,以及重多乒坛名宿。现在娱乐气氛活跃,比赛队员也打得认真激烈精彩,感到非常满足。
重点要提的当然是柳成敏了,谁让咱迷上了日直单桧呢。这里给大家首先报个料:柳成敏现场用的是蝴蝶的拍子,而不是他代理的猛娇。我用高倍的军用望远镜拉近了看的,拍柄后面的新铝牌蝴蝶牌子很明显,看着应该是特注大拍面。我自己打了一年多单桧,因为身边打日直的比较少,很多技术都是在看了网上金泽珠和柳成敏的教学片后,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所以对柳的比赛特别认真的现场观摩了一下,有几点感受:
1. 看来日直的正手挥拍动作就是需要比中直幅度更大些,特别是身体的转动、大臂的摆动幅度明显更大些,然后靠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在触球前加速摆。整个过程较中直的正手技术来说,动作力度和副度都更大,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日直的最大特点:进攻暴力性。关于这点,相信我们很多打日直的,如果你是在跟一般的国内传统教练练习基本功,都会被要求尽量减少大臂的摆动,以提高稳定性,这其实是和日直的打法风格不相符合的(换句话说,你不去发挥暴力那就不如换回中直去)。我之前就对这个问题很困惑,倒底大臂的动作应该如何才算正确,别人都说我大臂挥动过大造成失误特别多,我想现在我可以明确那是他还不了解日直的特点吧,至于失误多则是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来提高的。
2. 柳很好的诠释了如何解决日直单面的缺点:那就是尽一切可能的侧身用正手。基本上我发现就算是柳这样的顶级日直高手,用反手攻的情况都非常少,在实在没法侧身的情况下,他更多的是靠推挡来过渡,而这个弱点已经被我们国家队的高手完全掌握了,你推挡的威胁小了很多,球过去可以被对方直接发力拉死或打死。整个晚上柳没有一板象样的反手攻,哎,他的打法已经被我们国家队研究透了,弱点明显,难怪他现在已经基本对我们国家队没威胁了。我看柳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近乎搏命一样的侧身靠正手抢,不抢只有死路一条。
3. 日直发球可以比中直发得更转。从理论上讲日直由于拍型的原因,重心靠前,所以拍子前端发同样的力,可以使磨擦更强,让球更转。这点从王励勤吃了好多台内下旋得到了证明,而且柳发球的动作很小,主要是把力集中发在了手腕和手指尖上,迷惑性非常大,人家从动作上看以为没有那麽转,结果是一接就下网了。我个人在业余比赛中也有体会,我发的台内侧旋球很多人一大意就接飞了,都在说球太转了。所以这里建议所有打日直的朋友,下决心好好练练发球,对于11分这种赛制,一局光靠发球就得几分真是划算,而且可以让对手从一开始接球心理上就恐惧,接不好,为我们下一板抢攻创造机会。这也可以看成对日直单面缺点的补偿吧。
4. 步伐!日直的暴力性如果没有好的步伐就会被完全淹没了。日直的台内控制差、没有反面的弱点是非常明显的,但与此同时,日直的正手威力又是那样的激动人心,那样的令对手胆颤心惊。但正手的威力的发挥,一定是离不开非常好的步伐的。只有步伐灵活,及时让开击球位,正手的进攻才能舒展开,摆得开,发挥核爆的威力。柳已经算是非常灵活的了,但还是会经常被国家队给压住反手位没法侧身,实在让人有种有力没法发的憋屈感。我本人现年36岁了,更是越来越感到自己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想侧身而动不开动不到位的尴尬,哎,日直打法,爱你而没能力做到更好,我想也是我等业余爱好者的遗憾吧。
好了,就是去看了一场表演,写了些很肤浅的感受,以供各位日直朋友交流,写得不对的地方还请笔下留情。
另外昨晚有一点遗憾:去之前朋友给我说,把我的MAX带上,到时看能不能找柳给签个名。我想到我就一个一般的观众,能接触到这些大牌球星的机会基本没有,所以没带。哪知道现场所有球星给人的感觉都非常的平易近人,特别是柳成敏因为曾经代表四川打过联赛,和大家都非常亲切,特别是现场主持人还报出柳给咱们四川地震灾区捐了所有比赛的1万美金出场费,大家对他更有好感,最后很多球迷都签到名了,我哪个后悔哟,哎。。。。。。。。。
话说这次直横大对决选在成都双流搞,就在咱家门口,我当然不能错过,抓住机会去一睹了当今国际乒坛的几位顶尖高手的风采:马龙、王皓、马林、王励勤、柳成敏、波儿、许昕、张继科、邱怡可,还有国家队的全体男子教练组:刘国梁、黄彪、吴敬平、肖战,以及重多乒坛名宿。现在娱乐气氛活跃,比赛队员也打得认真激烈精彩,感到非常满足。
重点要提的当然是柳成敏了,谁让咱迷上了日直单桧呢。这里给大家首先报个料:柳成敏现场用的是蝴蝶的拍子,而不是他代理的猛娇。我用高倍的军用望远镜拉近了看的,拍柄后面的新铝牌蝴蝶牌子很明显,看着应该是特注大拍面。我自己打了一年多单桧,因为身边打日直的比较少,很多技术都是在看了网上金泽珠和柳成敏的教学片后,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所以对柳的比赛特别认真的现场观摩了一下,有几点感受:
1. 看来日直的正手挥拍动作就是需要比中直幅度更大些,特别是身体的转动、大臂的摆动幅度明显更大些,然后靠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在触球前加速摆。整个过程较中直的正手技术来说,动作力度和副度都更大,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日直的最大特点:进攻暴力性。关于这点,相信我们很多打日直的,如果你是在跟一般的国内传统教练练习基本功,都会被要求尽量减少大臂的摆动,以提高稳定性,这其实是和日直的打法风格不相符合的(换句话说,你不去发挥暴力那就不如换回中直去)。我之前就对这个问题很困惑,倒底大臂的动作应该如何才算正确,别人都说我大臂挥动过大造成失误特别多,我想现在我可以明确那是他还不了解日直的特点吧,至于失误多则是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来提高的。
2. 柳很好的诠释了如何解决日直单面的缺点:那就是尽一切可能的侧身用正手。基本上我发现就算是柳这样的顶级日直高手,用反手攻的情况都非常少,在实在没法侧身的情况下,他更多的是靠推挡来过渡,而这个弱点已经被我们国家队的高手完全掌握了,你推挡的威胁小了很多,球过去可以被对方直接发力拉死或打死。整个晚上柳没有一板象样的反手攻,哎,他的打法已经被我们国家队研究透了,弱点明显,难怪他现在已经基本对我们国家队没威胁了。我看柳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近乎搏命一样的侧身靠正手抢,不抢只有死路一条。
3. 日直发球可以比中直发得更转。从理论上讲日直由于拍型的原因,重心靠前,所以拍子前端发同样的力,可以使磨擦更强,让球更转。这点从王励勤吃了好多台内下旋得到了证明,而且柳发球的动作很小,主要是把力集中发在了手腕和手指尖上,迷惑性非常大,人家从动作上看以为没有那麽转,结果是一接就下网了。我个人在业余比赛中也有体会,我发的台内侧旋球很多人一大意就接飞了,都在说球太转了。所以这里建议所有打日直的朋友,下决心好好练练发球,对于11分这种赛制,一局光靠发球就得几分真是划算,而且可以让对手从一开始接球心理上就恐惧,接不好,为我们下一板抢攻创造机会。这也可以看成对日直单面缺点的补偿吧。
4. 步伐!日直的暴力性如果没有好的步伐就会被完全淹没了。日直的台内控制差、没有反面的弱点是非常明显的,但与此同时,日直的正手威力又是那样的激动人心,那样的令对手胆颤心惊。但正手的威力的发挥,一定是离不开非常好的步伐的。只有步伐灵活,及时让开击球位,正手的进攻才能舒展开,摆得开,发挥核爆的威力。柳已经算是非常灵活的了,但还是会经常被国家队给压住反手位没法侧身,实在让人有种有力没法发的憋屈感。我本人现年36岁了,更是越来越感到自己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想侧身而动不开动不到位的尴尬,哎,日直打法,爱你而没能力做到更好,我想也是我等业余爱好者的遗憾吧。
好了,就是去看了一场表演,写了些很肤浅的感受,以供各位日直朋友交流,写得不对的地方还请笔下留情。
另外昨晚有一点遗憾:去之前朋友给我说,把我的MAX带上,到时看能不能找柳给签个名。我想到我就一个一般的观众,能接触到这些大牌球星的机会基本没有,所以没带。哪知道现场所有球星给人的感觉都非常的平易近人,特别是柳成敏因为曾经代表四川打过联赛,和大家都非常亲切,特别是现场主持人还报出柳给咱们四川地震灾区捐了所有比赛的1万美金出场费,大家对他更有好感,最后很多球迷都签到名了,我哪个后悔哟,哎。。。。。。。。。
是啊,遗憾
国外球星都很近人的.
教你个办法,想签名,尽量去球员通道那里,绝对没问题
是啊,遗憾
国外球星都很近人的.
教你个办法,想签名,尽量去球员通道那里,绝对没问题
我坐在球员通道上头的,看着很多球迷把拍子递下去给他们签名,然后美滋滋的拿走拍子,我那个悔呀!!!!!肠子都悔青了
我坐在球员通道上头的,看着很多球迷把拍子递下去给他们签名,然后美滋滋的拿走拍子,我那个悔呀!!!!!肠子都悔青了
你跑去看了唆?我公司头有事在西藏饭店开会就没去成,烦!!!
……看来日直的正手挥拍动作就是需要比中直幅度更大些,特别是身体的转动、大臂的摆动幅度明显更大些,然后靠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在触球前加速摆。整个过程较中直的正手技术来说,动作力度和副度都更大,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日直的最大特点:进攻暴力性。关于这点,相信我们很多打日直的,如果你是在跟一般的国内传统教练练习基本功,都会被要求尽量减少大臂的摆动,以提高稳定性,这其实是和日直的打法风格不相符合的(换句话说,你不去发挥暴力那就不如换回中直去)。我之前就对这个问题很困惑,倒底大臂的动作应该如何才算正确,别人都说我大臂挥动过大造成失误特别多,我想现在我可以明确那是他还不了解日直的特点吧,至于失误多则是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来提高的。……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是这样:
如果之前基础不是很好,最好别直接就去练那种大臂抡甩的大动作~ 就像你自己说的“失误多则是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来提高”,这里的“基本功”,指的就是“跟一般的国内传统教练练习”的基本功,“尽量减少大臂的摆动,以提高稳定性”,这方面过关了,稍加调整就是日直的动作,直接练,不合理的成份就会多,改进起来很难。
中直、日直,其有效动作内在的根本合理性其实应该是一致的。
我现在的计划就是,练好中直,打日直。
1. 看来日直的正手挥拍动作就是需要比中直幅度更大些,特别是身体的转动、大臂的摆动幅度明显更大些,然后靠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在触球前加速摆。整个过程较中直的正手技术来说,动作力度和副度都更大,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日直的最大特点:进攻暴力性。关于这点,相信我们很多打日直的,如果你是在跟一般的国内传统教练练习基本功,都会被要求尽量减少大臂的摆动,以提高稳定性,这其实是和日直的打法风格不相符合的(换句话说,你不去发挥暴力那就不如换回中直去)。我之前就对这个问题很困惑,倒底大臂的动作应该如何才算正确,别人都说我大臂挥动过大造成失误特别多,我想现在我可以明确那是他还不了解日直的特点吧,至于失误多则是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来提高的。
我坐在球员通道上头的,看着很多球迷把拍子递下去给他们签名,然后美滋滋的拿走拍子,我那个悔呀!!!!!肠子都悔青了
别悔了,我当年在雅典奥运会现场,与很多运动员打交道,还有照相,可是却忘了带拍子。
支持一下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是这样:
如果之前基础不是很好,最好别直接就去练那种大臂抡甩的大动作~ 就像你自己说的“失误多则是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来提高”,这里的“基本功”,指的就是“跟一般的国内传统教练练习”的基本功,“尽量减少大臂的摆动,以提高稳定性”,这方面过关了,稍加调整就是日直的动作,直接练,不合理的成份就会多,改进起来很难。
中直、日直,其有效动作内在的根本合理性其实应该是一致的。
我现在的计划就是,练好中直,打日直。
问题是没练过基本功的前提下,大臂抡圆了往出甩,打单桧是真爽啊。尤其是总跟水平不如你的打,大家都夸赞你,说你拍好,那才叫美呢![em1010]如果实在不行,就走这条路吧。[em1001]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是这样:
如果之前基础不是很好,最好别直接就去练那种大臂抡甩的大动作~ 就像你自己说的“失误多则是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来提高”,这里的“基本功”,指的就是“跟一般的国内传统教练练习”的基本功,“尽量减少大臂的摆动,以提高稳定性”,这方面过关了,稍加调整就是日直的动作,直接练,不合理的成份就会多,改进起来很难。
中直、日直,其有效动作内在的根本合理性其实应该是一致的。
我现在的计划就是,练好中直,打日直。
我现在是用横板练发力 打日直 直接导致暴得板板上不了台
你跑去看了唆?我公司头有事在西藏饭店开会就没去成,烦!!!
我也是加班没去成啊,遗憾!而且双流也太远。
我觉的还是先用小臂的好。直臂拉球对移动让位的要求挺高的。
另外,球拍的打磨方式也很重要。
问题是没练过基本功的前提下,大臂抡圆了往出甩,打单桧是真爽啊。尤其是总跟水平不如你的打,大家都夸赞你,说你拍好,那才叫美呢!如果实在不行,就走这条路吧。
别别……我明白你说这意思,可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浅层次的快感和乐趣,持续不了多久的,时间一长,你自己都会觉得无趣了~ 除非你有无限多的水平不如你的对手可玩,否则碰上稍微明白点的,你就没地方可抡了,剩下的全是郁闷……这我都体会过了,所以现在再难也在坚持一点点调整动作……
我现在是用横板练发力 打日直 直接导致暴得板板上不了台
啊?横板……离得有点远了吧……[em1005]
握拍方式不同,不是一种发力感觉的~
你要是直横通吃,那不如折衷一下:改打桧刀,想要的东西就能兼而有之了……[em1015]
我也是加班没去成啊,遗憾!而且双流也太远。
你还在成都???约个时间见个面打打球聊聊天,虽然没你打得好。
别别……我明白你说这意思,可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浅层次的快感和乐趣,持续不了多久的,时间一长,你自己都会觉得无趣了~ 除非你有无限多的水平不如你的对手可玩,否则碰上稍微明白点的,你就没地方可抡了,剩下的全是郁闷……这我都体会过了,所以现在再难也在坚持一点点调整动作……
老兄一贯幽默,怎么也当起真来了,谁不想进步啊。我现在就在郁闷中煎熬,等待浴血重生呢。
老兄一贯幽默,怎么也当起真来了,谁不想进步啊。我现在就在郁闷中煎熬,等待浴血重生呢。
哦哦,原来是卧薪尝胆呢~~ 我领会成不思进取了~[em1019]
加油加油~~!!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