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过早学习弧圈的危害 [打印本页]
作者: fx574486415 时间: 2010-1-28 13:14
标题: 过早学习弧圈的危害
曾经有个球友很困惑的来找我,说自己几年的时间、精力、财力功夫也没少下,可球技就是长进不大,很是郁闷,非要让我帮找找原因。到球场去看他和别人打球,只见他中台一战,大开大合,尽情的弧圈,好不潇洒,时常还真就冲出看似很漂亮的弧圈,可就是不怎么赢球,我告诉他往前顶,站近台试试,他说站近台打他难受、不舒服。打完后我和他说,从现在开始无论练习还是比赛停止弧圈,站近台快攻试几个月再说!几个月后他告诉我,尝到些快攻的甜头了。一年多后他眉开眼笑的告诉我,现在在他的圈里他已经是“翻身的农奴做主人,幸福的农奴把歌唱了”非要好好请我表达表达心情,盛情难却我接受了他的那份诚意。我突然想,是不是还有还有很多这样困惑、迷茫的球友,于是就产生了写这篇文章贡献给球友们的想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海涵,仅供参考。
辽宁 阜新 罗琦
现代乒乓球,弧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让一些球友甚至很多教练员产生了理念上的错误,误以为学乒乓球就要早学弧圈,多练弧圈,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快攻练习,很多有乒乓潜质学员的前途就这样被耽误掉了。弧圈因容易制造合理的击球弧线,将击球的威胁性和准确性很好的统一了起来,所以弧圈比快攻先进。但快攻(包括正、反手攻、推)是任何打法的基础,是核心性技术。我这里把弧圈和快攻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个比喻,如果把现代(非小球时代)乒乓球技术比喻成是一座大厦,那么弧圈等技术就是大厦顶层,快攻就是地基,你看见的是风光美好的大厦顶端。地下的地基部分你是无法看见的,但大厦的高度和广度确是由地基的深度、牢固度决定的。
快攻是掌握和体会用腰击球的根本技术(以腰控手,以手击球,即用腰击球)
一、腰在乒乓球中的作用还用讲吗!不会用腰还打什么乒乓球!快攻对腰参与的精细程度、敏锐程度及依赖程度比弧圈要高很多。现在你做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你不动腰,仅挥动手臂,可以协调的完成摩擦球过网;第二个动作你还不动腰,仅挥动手臂撞击(攻)球……协调吗?从这两个简单动作的对比可见快攻对腰的依赖比弧圈要高。
二、乒乓球六大要素中“速度”始终是第一位的。;快攻时腹肌始终是处于收紧状态的,时刻在牵动用腰击球。而弧圈不是这样。攻球的出手速度比弧圈快,快攻是击球的上升期,而弧圈一般击球的下降期,先练快攻,能够帮助你培养良好的速度感,加快摆速的练习更是依赖快攻来实现的。乒乓技术主要看什么?看的不就是摆速快慢吗!你从快攻位置退下一点再拉弧圈时就会感觉非常“充”“容”,由快到慢易,由慢到快难。
三、快攻动作简洁,在起步阶段比弧圈更易掌握,利于熟悉球性、动作定型。
四、弧圈动作其实是靠攻球的内力支撑起来的,(蹬腿、转腰、收前臂、重心转换、发力)而快攻正是来体会、掌握、理解这些动作的,弧圈绝不是单纯的摩擦,是摩擦后的“打摩”,纯摩擦没有“打”的弧圈是不会有威胁的。过早的学习弧圈你的蹬腿,转腰、收前臂、重心转换、发力还没学到家,攻球没学成,弧圈也拉不好,最后是两耽误。 不会发力时练的弧圈是空壳的弧圈,不能称做是弧圈,仅能叫摩擦或一板拉、挂而已,更关键的是这时练弧圈耽误了你体会用腰击球的感觉。
五、为了包住球,拉弧圈的拍形通常比攻球更前倾,如果一开始就习惯于压着板打球,拍形的的调节空间就缩窄,台内球只会搓不会挑,正胶就只会拉不会突击,横板反手只能反撕不能弹击,…….
综上所诉快攻是掌握和体会用腰击球的根本技术
打好快攻基础(打实,打透),把快攻技术扎实的学精、学深、学透,不仅不耽误你学习弧圈,反而会更能促进你弧圈技术的掌握和精深,用一句成语叫“磨刀不误砍材工”。
那快攻练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学弧圈呢?
攻球时腰会娴熟、自如的发力后(会协调、自如发力是一个动作成熟了的标志)才可以学习弧圈技术(这的需要三、五年时间,最快的至少也要一、二年时间)。就是你学习和掌握了弧圈技术后,更要加强快攻的练习,加强弧圈与快攻的结合练习,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你的技术水平。认为弧圈掌握以后,快攻好象作用不大的观点是严重错误的,必须予以纠正。想在乒乓球上走的更高,更远的球友,错过了快攻这课直接练弧圈的和快攻没有打牢就练弧圈的必须要回头来补上这课(但补的课比原课要难而且很难达到原课的水平,因为你已形成了错误的动力定型,耽误了体会用腰击球的关键时期,那也必须得补)。现代乒乓球拉、打动作界限已经模糊,但那是高水平选手的,是七年八年功夫后的事。初、中极阶段需要你脚踏实地的分别做好正确的攻球动作和弧圈动作。
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10-5-30 9:17:16编辑过]
作者: sygoldfish 时间: 2010-1-28 13:34
学习了,支持楼主
作者: toyotasales 时间: 2010-1-28 13:37
非常有理,受教了
作者: xxy3300 时间: 2010-1-28 13:40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我本一贤人 时间: 2010-1-28 13:48
以下是引用toyotasales在2010-1-28 13:37:00的发言:
非常有理,受教了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10-1-28 14:29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liuzongang 时间: 2010-1-28 14:34
这帖子精华潜质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1-28 15:06
这文章佐证了磨擦在撞击之后。
作者: bendelu 时间: 2010-1-28 16:38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bendelu 时间: 2010-1-28 16:52
我深深的知道自己就属于要补课的人,所以一个人练球的时候就只练正反手攻球动作。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10-1-28 20:58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albbs 时间: 2010-1-28 22:12
很有见解的好文!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1-28 23:0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小洋人 时间: 2010-1-29 12:56
以下是引用liuzongang在2010-1-28 14:34:00的发言:
这帖子精华潜质
加精,这贴子虽然说的问题很简单,但现实中看到很多大叔,大妈很象打球多年的样子,结果一打比赛,弧圈拉的有模有样,就是没有力量,,近台放个半高球,也用拉球的动作。。。。。。只要轻轻一带或弹,就回不来,估计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em10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9 12:59:13编辑过]
作者: 狂歌醉明月 时间: 2010-1-29 14:1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青斗笠 时间: 2010-1-29 16:39
写的在理,打乒乓球和读书一样,也要step by step
作者: bijiachuan 时间: 2010-1-29 17:44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 一些业余刚入门就盲目崇拜弧圈球 觉得会拉弧圈就是绝世高手了 一旦学会这项技术后 就什么地方都使用 还沾沾自喜 其实那拉球都快成放高球了 人们总觉得弧圈球就是纯摩擦 应该没声音 但你几时听见专业人拉球不带响的??? 一旦误入歧途 要再学会小动作击球 前臂手腕手指击球就太难了 殊不知专业体校小孩一上来教的是小动作击球 集中发力 保持小动作还能练习步伐 在炼弧圈 那质量真是不一样 能收能放 但在业余中 平常连个正手攻球只用收小臂就完成的没几个人 那样的人一定是高手 平常觉得自己水平不错 两面弧圈那个威风 遇到高水平左右一封再一吸 你就得趴在球台上。。。
作者: w332179459 时间: 2010-1-29 18:5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安阳郝文杰 时间: 2010-1-29 18:52
认真学习
作者: wangdc 时间: 2010-1-29 19:22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yuhz8 时间: 2010-1-29 19:22
支持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10-1-29 21:47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qxf3001 时间: 2010-1-29 22:10
[em1002]好文章
作者: 乒来乓往 时间: 2010-1-29 22:22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铁锋 时间: 2010-1-30 09:42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1-30 11:23
这种危害其实只是相对于一种完整的系统体系来说的,在这个体系内训练就要按这个体系的步骤来走,错了不行。
不在这个体系就有另一个体系走,就分出各种流派。各个体系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强求一致。
作者: lintongtc 时间: 2010-1-30 12:48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hhdj2008 时间: 2010-1-30 14:37
对业余选手帮助很大,学习后受益匪浅。
作者: chk_79 时间: 2010-1-30 16:33
[em1002]
作者: 愿望树 时间: 2010-1-30 17:24
深刻太深刻了,一定要练好正手快攻。
作者: 夜空繁星 时间: 2010-1-30 21:34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LEADER 时间: 2010-1-30 21:39
我觉得拉球步伐协调比较重要点
作者: jvbaopen 时间: 2010-1-30 21:44
绝对的精华帖,超级精辟。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10-1-30 23:14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汉唐遗梦 时间: 2010-1-31 00:52
看看
作者: 大燕高飞 时间: 2010-1-31 11:02
言之有理。
作者: ggj1577 时间: 2010-1-31 11:47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05191 时间: 2010-1-31 12:25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1_8li 时间: 2010-1-31 23:11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乱羽 时间: 2010-2-1 10:12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0-1-30 11:23:00的发言:
这种危害其实只是相对于一种完整的系统体系来说的,在这个体系内训练就要按这个体系的步骤来走,错了不行。
不在这个体系就有另一个体系走,就分出各种流派。各个体系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强求一致。
看了一些你的回贴,好象除了抬杠再没别的。能请您说说究竟哪个流派是可以不从基础练起的呢?
楼主的贴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是标准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贴,会让很多人看后如醍醐灌顶,当一件事物具备了真理的形象,就请别再拿出你那根本就称不上理论的理论来反驳了吧,这并不能让你显得更聪明。最要命的是,你这样的故作聪明会让很多刚刚坚定下来的信心又开始动摇。他们本来就比较懒惰,总希望能有捷径,而你的流派论刚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偷懒的借口和理论基础,这只能引导别人在歧途上走得更远,这也不应该是你这做斑竹应该做的事情。
作者: 月色江声 时间: 2010-2-1 10:28
这帖子真的有水平,赞一个!
作者: 月色江声 时间: 2010-2-1 10:32
以下是引用乱羽在2010-2-1 10:12:00的发言:
看了一些你的回贴,好象除了抬杠再没别的。能请您说说究竟哪个流派是可以不从基础练起的呢?
楼主的贴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是标准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贴,会让很多人看后如醍醐灌顶,当一件事物具备了真理的形象,就请别再拿出你那根本就称不上理论的理论来反驳了吧,这并不能让你显得更聪明。最要命的是,你这样的故作聪明会让很多刚刚坚定下来的信心又开始动摇。他们本来就比较懒惰,总希望能有捷径,而你的流派论刚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偷懒的借口和理论基础,这只能引导别人在歧途上走得更远,这也不应该是你这做斑竹应该做的事情。
说得好![em1002]
作者: 乒来乓往 时间: 2010-2-1 14:15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xtf 时间: 2010-2-17 09:32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zyb 时间: 2010-2-17 14:39
很有道理,腰是进攻的第一要素。
作者: 飘移的云儿 时间: 2010-4-28 19:27
好东东,谢谢了,很养眼的
作者: xidu_ogf 时间: 2010-4-29 08:35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vanping 时间: 2010-4-29 11:47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vanping 时间: 2010-4-29 11:48
我已经学早了。现在改还来得及吗?
作者: 木刀 时间: 2010-4-29 23:17
必须收藏!
怎么收?
作者: zyu63217 时间: 2010-4-30 04:53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津城 时间: 2010-4-30 10:03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飘移的云儿 时间: 2010-9-17 14:02
文章很符合我目前的现状,真心谢谢了
作者: 挂帆起航 时间: 2010-9-17 23:34
[em1002]
作者: 紫龙 时间: 2010-9-18 14:02
深有同感@!
作者: 狂弧 时间: 2010-9-19 17:53
谢谢分享
作者: killgod 时间: 2010-9-19 21:12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2-21 19:31
[em1011]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12-23 03:58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0-1-30 11:23:00的发言:
这种危害其实只是相对于一种完整的系统体系来说的,在这个体系内训练就要按这个体系的步骤来走,错了不行。
不在这个体系就有另一个体系走,就分出各种流派。各个体系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强求一致。
非常赞同!
先学会了弧圈,想学快攻很容易。减小动作幅度,增加借力因素,击球点靠前点就行了。
花大功夫练习快攻的,再练弧圈,难度跟直接学弧圈没什么大的区别,反而因为习惯了快攻的节奏,造成拉球引拍太晚,击球太急。
作者: 小甜菜 时间: 2013-12-23 14:20
楼主的话犹如醍醐灌顶 受教了
作者: 乒坛行者0 时间: 2013-12-24 02:46
[em1002][em1002][em1002]
作者: 南郊真人 时间: 2013-12-25 20:43
我已经学早了,但觉得学快攻半年左右开始学弧圈也不是不可以
作者: 山东老杨 时间: 2013-12-29 08:12
不会发力时练的弧圈是空壳的弧圈,不能称做是弧圈,仅能叫摩擦或一板拉、挂而已,更关键的是这时练弧圈耽误了你体会用腰击球的感觉。
我就是这样,现在回头学习基本功了。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4-2-5 14:04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啊萌 时间: 2014-2-8 21:32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zb1201 时间: 2014-2-10 23:56
好贴,收藏了
作者: wfwjn2000 时间: 2014-2-21 13:24
学习了
作者: 蓝天白云红花 时间: 2014-2-21 15:35
非常有理,受教了
作者: dongtcm0819 时间: 2014-3-16 21:27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夜色无星 时间: 2014-3-18 11:26
学习了,支持楼主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