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求助]请教:涩性胶皮如何拉球? [打印本页]

作者: zwb700823    时间: 2010-1-31 13:12
标题: [求助]请教:涩性胶皮如何拉球?
请教:涩性胶皮如何拉球?  

    打球多年,正手一直喜欢粘性胶皮,反手为涩性胶皮,感觉非常好。近来听有人说正手涩性胶皮拉球很爽,但是给我的感觉是:

    高于台面的能拉,感觉力量不大!

    低于台面的拉不起来;[em1020]

   

    请教,涩性胶皮高于网、低于网、低于台面的球如何拉?[em1003]



作者: 05191    时间: 2010-1-31 13:19

我也不会用涩性的,但是理论知识知道点

 

涩性的胶皮,一定要多点撞击

 

我一用涩性拉球就下网,就是摩擦多了,一直没办法适应,所以还是用粘性的了

 

希望有高手来回答LZ问题


作者: yccyhb    时间: 2010-1-31 13:40
我也一样
作者: wangbiao126    时间: 2010-1-31 15:11
[em1007]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1-31 15:51
吃球后再拉,就好用了。薄磨擦的理论是不行的,必须要打磨结合,深吃球才能有力。
作者: yuzy    时间: 2010-2-1 00:45
学习了
作者: sun979    时间: 2010-2-1 00:59

涩性胶皮拉球需要吃住球谁都知道,但是具体从粘性套胶转过来需要很久,我自己断断续续用了一年的涩套才转过来,从F1到大Z再到斯蒂卡,最后还是被T54逼得定在了斯蒂卡绿地球上,结果上台的弧圈是我打球以来最转的。

 

具体的形容,粘性的套胶摩擦感是湿和厚,而涩套是干而涩的触球感。

 

涩套拉球必须要小臂收缩得好,先用大臂迎球,然后小臂发力摩擦。

 

动作不管是薄摩擦还是打磨其实都可以,但是薄要足够薄,打磨要小臂制作旋转。

 

至于吃住球的感觉,是套胶整个被打瘪后球撞到板子上,然后发力拉。没有这一步,涩套还得继续熟悉和适应。

 

我正手弧圈动作超过一百八十度,触球的一瞬间感觉球非常沉,不使劲收小臂就感觉球甩不出去,胶皮啃到球的感觉非常清楚,发出吭的一声,声音是比较响的。

 

刚用涩套拉球不转发球不转不要紧,你继续用个三五个月自然而然就适应过来了。


作者: LEADER    时间: 2010-2-1 01:01
力量旋转,只有旋转的球只要退台就容易打,力量和旋转结合的球才让对手郁闷
作者: 大气游鸿    时间: 2010-2-1 01:21

涩套拉球必须要小臂收缩得好,先用大臂迎球,然后小臂发力摩擦。

 

动作不管是薄摩擦还是打磨其实都可以,但是薄要足够薄,打磨要小臂制作旋转。

 


作者: zwb700823    时间: 2010-2-1 12:39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979在2010-2-1 0:59:00的发言:

涩性胶皮拉球需要吃住球谁都知道,但是具体从粘性套胶转过来需要很久,我自己断断续续用了一年的涩套才转过来,从F1到大Z再到斯蒂卡,最后还是被T54逼得定在了斯蒂卡绿地球上,结果上台的弧圈是我打球以来最转的。

 

具体的形容,粘性的套胶摩擦感是湿和厚,而涩套是干而涩的触球感。

 

涩套拉球必须要小臂收缩得好,先用大臂迎球,然后小臂发力摩擦。

 

动作不管是薄摩擦还是打磨其实都可以,但是薄要足够薄,打磨要小臂制作旋转。

 

至于吃住球的感觉,是套胶整个被打瘪后球撞到板子上,然后发力拉。没有这一步,涩套还得继续熟悉和适应。

 

我正手弧圈动作超过一百八十度,触球的一瞬间感觉球非常沉,不使劲收小臂就感觉球甩不出去,胶皮啃到球的感觉非常清楚,发出吭的一声,声音是比较响的。

 

刚用涩套拉球不转发球不转不要紧,你继续用个三五个月自然而然就适应过来了。

感谢!!!


作者: zwb700823    时间: 2010-2-1 12:39
  强烈支持8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zwb700823    时间: 2010-2-1 12:39
  强烈支持7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2-1 15:2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2-1 17:03
说简单一点,外套走外弧挥拍,效果更好。
作者: 伤情·雨上    时间: 2011-8-8 11:58
标题: 参加皖酒杯比赛有蓟县的吗
感谢了!
作者: fanwen4710    时间: 2011-8-9 07:22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979在2010-2-1 0:59:00的发言:

 

具体的形容,粘性的套胶摩擦感是湿和厚,而涩套是干而涩的触球感。

 

涩套拉球必须要小臂收缩得好,先用大臂迎球,然后小臂发力摩擦。

 

动作不管是薄摩擦还是打磨其实都可以,但是薄要足够薄,打磨要小臂制作旋转。

 

至于吃住球的感觉,是套胶整个被打瘪后球撞到板子上,然后发力拉。没有这一步,涩套还得继续熟悉和适应。

 

我正手弧圈动作超过一百八十度,触球的一瞬间感觉球非常沉,不使劲收小臂就感觉球甩不出去,胶皮啃到球的感觉非常清楚,发出吭的一声,声音是比较响的。

 

说的非常不错,尤其是“不使劲收小臂就感觉球甩不出去,胶皮啃到球的感觉非常清楚”。这就是涩套与粘套的区别也许。粘套可以偷偷的仅仅用套胶的粘性摩球,挂球,借力给弧线即可。但如果涩性套胶这样打会产生弧线不稳定,球发飘,给你的感觉就是,你都不知道球往哪里跑。

 

因为涩性套颗粒比较大,表面比较粗糙。所以容错率比较好,掌握大方向即可,发力的时候不用把拍子压的过低,就算你垂直于桌面然后可以的压弧线也行的。这样才是正理。

总的说来,涩性套不建议放在正手(正手用反胶的选手)理由就是不好制造旋转,有些时候需要借力只需要稍微摩擦的那种。

 


作者: 春雨江南    时间: 2011-8-9 07:43
  强烈支持7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伤情·雨上    时间: 2011-8-9 18:44
标题: 哪个涩性胶皮放正手好
请各位积极发帖!
作者: 余业余业123    时间: 2011-8-9 22:39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979在2010-2-1 0:59:00的发言:

涩性胶皮拉球需要吃住球谁都知道,但是具体从粘性套胶转过来需要很久,我自己断断续续用了一年的涩套才转过来,从F1到大Z再到斯蒂卡,最后还是被T54逼得定在了斯蒂卡绿地球上,结果上台的弧圈是我打球以来最转的。

 

具体的形容,粘性的套胶摩擦感是湿和厚,而涩套是干而涩的触球感。

 

涩套拉球必须要小臂收缩得好,先用大臂迎球,然后小臂发力摩擦。

 

动作不管是薄摩擦还是打磨其实都可以,但是薄要足够薄,打磨要小臂制作旋转。

 

至于吃住球的感觉,是套胶整个被打瘪后球撞到板子上,然后发力拉。没有这一步,涩套还得继续熟悉和适应。

 

我正手弧圈动作超过一百八十度,触球的一瞬间感觉球非常沉,不使劲收小臂就感觉球甩不出去,胶皮啃到球的感觉非常清楚,发出吭的一声,声音是比较响的。

 

刚用涩套拉球不转发球不转不要紧,你继续用个三五个月自然而然就适应过来了。

不是很明白但隐隐约约感觉

漂亮的问题

精彩的解析

神贴耶[em1002]


作者: 欢迎光临    时间: 2012-2-5 22:38

是啊,涩胶打上旋球时,感觉很棒。那种球砸进海棉后被甩出去的感觉。但是打下旋球就难以像粘胶那个借力拉球了。

需要充分的发力带甩,还有要控制好拍型。最关键的是,脚步要到位。要不然,发力不充分。


作者: gzhh1976    时间: 2012-2-7 09:25

我用多尼克S1正手,有时候换海夫蓝鲸2感觉外套拉球一样的熟练,还是注意动作触球后要有身体的协同爆发,收紧躯干力量出传递到小臂,小臂快速回收抖动。


作者: gzhh1976    时间: 2012-2-7 09:26
在单位打基本拉上加转就收工了,看样要好好去球馆练球了。
作者: 沉在海里的冰    时间: 2014-9-14 23:11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zpzp2008    时间: 2014-9-16 11:30
[em1038]
作者: chenmin6966    时间: 2014-9-16 17:53
在赶不上迎前点的加转球如何处理呢??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