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比赛里陈晴艰难的赢下了比赛,从乒乓球技术的角度上,看陈晴的使用长胶水准上是一流的,进攻、防守台内起板、横打、反带等等都很好,衔接流畅,令人赏心悦目。但从结果上看并不令人满意。此场比赛具有观赏性,但也让人紧张,不能释然。其实在实战中双方运用乒乓球的技术的目的是“出奇制胜”或说出其对乒乓球的常规反应而制胜。一般说来长胶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典范,它只所以让人喜欢,就是因为它容易让人(对方)出的错超出了大家的预料,而导致大家哄堂大笑,使人在紧张中突然放松,从而将紧张激烈的运动中出现的喜剧效果烘托到极致。陈晴与对方两人的比赛是实力的较量,没有精妙的战术让人欣赏,失去了长胶特殊打法的宗旨“运用不同于反胶和正胶生胶胶皮的特殊性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长胶取胜不是在对攻中实力的取胜,而是战术智慧的取胜,让人看后有回味。
说了半天才说到题目上:什么是“顶”陈晴在比赛中的推、打、拱到对方“胸前”的球都可称之谓“顶”但这中间属于“长胶的顶”却很少,仅从战术上可以称之谓“顶”。而“长胶的顶”是来球在高点区用长胶的胶粒吃住球,触球位置10点处快速推回到对方胸前着台,这种球无旋转,着台后直线向前,反射角小,比下旋快的多。回球时如果对不上点就会下网或出高球。你一但打出这种球时,就会逼迫对方退台。
再说“长胶的泄”之所以用这个“泄”而不用“卸”是两者不能同日而语。“卸”是利用减力使球回出近网短球,而我这里“泄”是回出底线长球 。取意“一泻千里”之意流畅,但最后又像皮球“泄气” 戛然而止。让对方猝不及防。在对方发出长球,希望你磕出长球或出台而且有一定前行力的球时。你应退出半步在来球的下降前期,用胶粒吃住球再托送到对方的两个大角,送球时前半程用手臂,最后一点用身体向前拱一下。触球位置8-9点间。这种球先飘过来无力,落台后向上略一跳即落,无法借力,就象擦边球一样。
"触球位置8-9点间。"
8_9点的位置如何托?
"触球位置8-9点间。"
8_9点的位置如何托?
球是向前下走,你想给它送回去,不迎住8-9点怎么往回送?总不能托住6点让球从拍上滑过去吧?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