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相亲自然不现实,捷径总是有的,那就是借鉴前人经验,让别人的钱包来省自己的银子。虽然,由于先入为主的关系,也不乏先结婚后恋爱的例子——某些按规律不尽合理的配置,也能被技术高手们演绎得酣畅淋漓。但是,如果相亲更有的放矢,是不是能节约些恋爱时间,也让“婚后”生活更幸福呢?下面有五种常被乱点的鸳鸯谱,看看你或你的球友有无错搭吧。
1 旧瓶新酒 成品拍板+套胶
刚刚抛弃成品拍的球友,想升级装备却又舍不得原来的板板,继续“压榨余热”,盯着店员用电吹风往死里吹,终于换上新套胶。
如果你真想把球练好,DIY是明智的,而成品拍的底板不值得你留恋,藕断丝连恐怕只会黄了下一次恋爱。况且,现在入门级专业球板物美价廉,一番订价还价之后,打完折几十元就能拿下不错的。
2 一山不容二虎 重型碳板+硬质套胶
喜欢狂飙这类硬质套胶的手感?用来搭配一些薄碳、芳碳板尚可圈可点,若粘到重型碳板上,一板爽快之余,是否有点“自虐”之嫌呢?
确有为数不少的高手平球友,仗着球熟,拎着狂飙加普碳、施碳、三碳皇等组成的重型武器大开杀戒。这就是传说中的“钢板”,脱板极快、手腕负荷大、几乎无法持球、弧线平直,只闻球声不见球影,必须强迫自己进攻,若与对手周旋小球无异于用擀面杖绣花,若再相持衔接更是勉为其难。普通球友难以掌控实属正常,即使国家队,遍地狂飙而少见复合纤维板,恐怕也绝非偶然。用柔和些的胶皮来中和球板的过度刚猛,丰富进攻技巧,让“杀人”成为一种艺术,何乐不为呢?
3 养在深闺人未识 单桧+传统国套
原本生于东邻扶桑的单桧,在一地狂飙的国内也经常遭遇类似碳板“礼遇”,被迫与狂飚结合。
单桧十足的力量与弹性浓缩于一个“喷”字。这所以说外套是它的绝配,倒并不是小看国套,而是因为外套尤其日本套胶,其弹性模式与单桧本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无非要传统粘性的国套拉郎配,只能是同床异梦。国套硬度较高,手感略“死”,桧木弹性因此缺少向外传递的通道,胶面的粘性又降低了出球速度,这些都与“喷”背道而驰。单桧的魅力被抹杀,沦为只是弹性“较好”的庸指俗粉,又要桧何用?就好像MM们脚踏长筒靴,却把长裤罩在了外面,“养在深闺人未识”,何苦呢?想当年孙大圣向东海龙王讨要了定海神针后,还死缠着要副帅气披挂相衬,咱也别亏了昂贵的单桧不是。
4 大马拉小车 软板+软胶
年轻力盛的球友选板,首先瞄准形变大、底劲足的薄五夹弧圈板,配胶时,又玩腻了国套的薄摩擦,也要体验下打磨结合式弧圈,就随便选择涩性外套,反正体力好,再软的胶皮我也能打出杀伤力,胶软了手感和控制还好呢。
别啊,OC、狂飙王+Mark V、Sriver FX这样的超软组合,即使是在反手,也把练球变成了练体能。进攻乏力、没速度,白白消耗过多体力精力,大马拉小车,不过瘾啊。为啥非要跟自己过不去呢?日德套胶都全面内能了,Bryce都被Speed了,搭配硬点的套胶吧。是李逵就要给他板斧,双节棍还得我们龙哥来说。如果仅仅为了瘦身打球,还不如办张健身卡直接。
5 小马拉大车 超厚放反手
由于种种原因,进口套胶在国内多只见MAX版本,这些MAX的海绵往往是2.2甚至更厚。拜国手示范效应所赐,反手用外套颇为流行,于是种种MAX也被放到了反手。
力量不足,选择较硬的七夹板或纤维板来弥补是个好办法,可别忽视海绵厚度的影响。把MAX用于发力能力相对较强的正手,问题不大。但MAX如果放在反手,很容易打不透板,手感模糊,使不出劲来,“闷”住了球板的力量,性能大打折扣,2.2mm以上的MAX更成问题。这回倒是把板斧分配给在龙哥了,成了小马拉大车。其实,只要选薄一点的海绵,就更容易打透、借上球板的力道,手感立刻就清晰敏锐了。
摘自《乒乓世界》184期 原作:闲云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