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向国家队员学习步法一:发球后侧身抢攻的步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3-13 22:46
标题: [原创]向国家队员学习步法一:发球后侧身抢攻的步法

   步法是运动的根基,就如参天大树一样,步法是树根,手法是枝叶,可见步法的重要性。乒乓球里有“三分在手七分在脚”的说法。能迅速的移动,是业余爱好者打好球和晋级的保证。若说步法好的,莫过于国家队和国际级的运动员了,想练好步法,就向国家队员学习步法移动的方式。

   本系列帖子精心选择了国家队或国际级著名运动员在比赛中步法运用的一些经典片断,图文并茂,力求让看帖子的朋友都能明白不同步法运用的要点和使用范围,提高自己运用步法的能力,也希望各位在看完帖子之后,有什么见解的也提出来,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第一个范例是马龙的发球后侧身抢冲步法运用:从下图来看,马龙发球之后,对手奥恰洛夫采用了搓长反手大角度的接球方式,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来球,马龙本可用反手拉的技术来应对,但是马龙采用了侧身强攻,这样情况下采用侧身拉冲的抢攻,就需要大范围的步法移动。马龙是如何做到这样大的有效移动的?奥秘就在于他侧身的步法移动方式,这不是一般情况下的简单并步侧身,而是两个并步连接的侧身步。马龙在还原后,立即用一个向左平行移动的并步向左移一步,再接一个略向左前上方移动的并步向左移动,落地后形成左前右后的正手利站位,在第二步移动的同时引拍准备抢冲。切勿在第一步移动时引拍,以免影响到移动的身体协调性和移动的迅捷性。

(, 下载次数: 0)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3-13 22:53
   这张图片是柳承敏发球后侧身拉加转弧圈的侧身步法。由于王励勤的搓球角度并不大,偏向于中路,柳承敏无需大范围的移动,故只采用了一个并步的侧身就可达到合适位置出手。引拍时,重心向下降,双脚间距拉大,以便于蹬地转腰的力量传递。 (, 下载次数: 0)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3-13 22:57
   这张图片是柳承敏发球后暴冲的移动步法,比较典型的演示了直拍的侧身冲的威力所在。柳承敏的移动就如马龙的移动,也是采用了两个并步相连接的方式,完全让开身体,充分发挥出身体打球的威力,一板致命。 (, 下载次数: 0)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3-13 23:04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发球后侧身抢攻的步法原则:对方回大角度长球时,可采用两个并步连接的移动方式来抢攻;对方回球角度不大时,可采用一个并步移动来抢攻。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0-3-13 23:10
  强烈支持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海阔天空01    时间: 2010-3-13 23:29

好东西,顶庄周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10-3-14 06:33
  强烈支持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10-3-14 06:36

庄版辛苦了!!!


作者: realloveri    时间: 2010-3-14 10:18
      庄版辛苦了,发了很多高质量的动画!
作者: tizheng    时间: 2010-3-14 10:29
 谢谢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双面反胶    时间: 2010-3-14 11:11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狂歌醉明月    时间: 2010-3-14 12:48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狂歌醉明月    时间: 2010-3-14 12:48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狂歌醉明月    时间: 2010-3-14 12:48
  强烈支持3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狂歌醉明月    时间: 2010-3-14 12:49
  强烈支持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0-3-14 13:20
这动画做得真漂亮
作者: jiaygxj    时间: 2010-3-16 09:37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10-3-16 13:08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3-16 13:5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1_8li    时间: 2010-3-16 23:41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菜鸟张    时间: 2010-3-17 00:16

这个好,顶[em1002]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10-3-23 23:1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小疯子    时间: 2010-5-17 12:29
庄版太辛苦了!!!!!!!!!!![em1002]
作者: 竹影清风    时间: 2010-5-17 13:04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snow820128    时间: 2010-5-21 14:19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snow820128    时间: 2010-5-21 14:46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robet    时间: 2010-5-21 15:45
强烈顶庄周迷蝶,你太强了。向您致敬。
作者: 钓小鱼    时间: 2010-5-24 14:17

作者: anl327    时间: 2010-5-24 17:24
我顶到头破血流
作者: bendelu    时间: 2010-5-24 20:28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阿光1    时间: 2010-5-24 22:05
谢谢庄版好帖!!!!!!!!!
作者: zyw1234567    时间: 2010-5-25 09:07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zhblld2003    时间: 2010-5-25 15:24
真是好文章,太好了
作者: xingming82    时间: 2010-5-31 21:39

太好了,一直想找这样的帖子。谢谢楼主。

 


作者: hwl625    时间: 2010-6-1 02:54
标题:
 上帝发誓

作者: 追梦无限    时间: 2010-6-1 19:30
顶,真的很不错,谢谢。
作者: 女怕嫁错郎    时间: 2010-6-1 19:41
好贴!!顶一个
作者: xu0322    时间: 2010-6-1 20:14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飘移的云儿    时间: 2010-6-4 14:46

楼主说的完全正确


作者: chenxt0514    时间: 2010-6-6 11:48
QUOTE:
以下是引用乐在其中在2010-3-13 23:1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强烈支持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yx    时间: 2010-6-7 20:46
很好的图片,!!支持!
作者: 横板NBA    时间: 2010-6-8 13:13
听君一席话,胜练十年功,谢谢楼主了!
作者: 老枪AK47    时间: 2010-6-20 10:46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横板NBA    时间: 2010-6-22 12:27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发高手    时间: 2010-6-24 17:59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你你你的    时间: 2010-6-25 21:4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狂风者    时间: 2010-6-27 23:13
太好了
作者: tablethebest    时间: 2010-7-11 12:21
為什麼馬龍可以沖直線,一般只可側身沖斜線,怎做到的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7-11 14:4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我的乒乓2005    时间: 2010-7-11 16:00
学习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7-19 00:39
  强烈支持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曾用名少堂    时间: 2010-7-26 23:10
顶[em1002]
作者: 大浪    时间: 2010-8-13 00:44

庄版辛苦了!!!


作者: 老河    时间: 2010-8-13 01:22

好贴

 


作者: carix    时间: 2010-8-15 10:15
太实用了
作者: majifu    时间: 2010-8-15 16:4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bobos    时间: 2010-8-15 22: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明耀天峰    时间: 2010-8-17 00:35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明耀天峰    时间: 2010-8-18 01:52
这个要狠狠的顶
作者: 成绩思汉    时间: 2010-9-5 23:15
QUOTE:
以下是引用realloveri在2010-3-14 10:18:00的发言:
      庄版辛苦了,发了很多高质量的动画!


作者: liulihui18    时间: 2010-9-6 09:54
QUOTE:
以下是引用tablethebest在2010-7-11 12:21:00的发言:
為什麼馬龍可以沖直線,一般只可側身沖斜線,怎做到的

这个不需要人来回答,等你也能大侧身爆冲对方斜线的时候就知道了。(必需是绝对的爆冲,就是有啪啪带声音的那种,不是只带有摩擦声的那种假爆冲)


作者: liuqun0543    时间: 2010-9-6 16:0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柳承敏拉加转弧圈.gif  

这张图,虽然王励勤的搓球角度并不大,偏向于中路,可是球的落点很深,柳承敏发完球后先有一个向后的跳步然后接的一个并步侧身。

新手上路,请赐教!!

 


作者: yang_cruise    时间: 2010-9-9 16:28
楼主真是好人啊,这么好的帖没什么人回复。看来一定要设成回复后可见才行
作者: 爆冲再爆冲    时间: 2010-9-9 16:44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大风歌    时间: 2010-9-9 19:26

关于两个并步的侧身应用,以前老师给我们的讲解和庄版略有不同。当时老师是这样讲的:并步侧身抢冲,第一个并步是身体对来球路线的调整,第二个并步主要是身体对来球长短的调整。也就是说第一个并步是有所保留的,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身体对来球线路的预判期调整,如果来球短可迎上去摆,如果线路判断错误,身体可再跟上调整,如果来球长短正合适,就不需要第二个并步,直接暴冲就行。如果来球角度大或者偏长,就接第二个并步。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9-10 08:42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风歌在2010-9-9 19:26:00的发言:

关于两个并步的侧身应用,以前老师给我们的讲解和庄版略有不同。当时老师是这样讲的:并步侧身抢冲,第一个并步是身体对来球路线的调整,第二个并步主要是身体对来球长短的调整。也就是说第一个并步是有所保留的,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身体对来球线路的预判期调整,如果来球短可迎上去摆,如果线路判断错误,身体可再跟上调整,如果来球长短正合适,就不需要第二个并步,直接暴冲就行。如果来球角度大或者偏长,就接第二个并步。

这个说法和图片里的表达出来的内容并不矛盾。第一张马龙拉球时,第二步是略向前移动的并步,这就是针对来球长短作了调整。第二张因为长短位置合适,柳承敏只用了一个并步就足够了。第三张和第一张是一样的。


作者: 狂弧    时间: 2010-9-10 09:41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9-14 22:14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津城    时间: 2010-9-15 09:01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10-9-15 10:45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minx38    时间: 2010-9-15 10:46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xgdxx    时间: 2010-9-19 14:26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lazyfarmer    时间: 2010-10-10 00:33
学习
作者: jjtsai    时间: 2010-11-4 11:52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10-11-4 21:48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乐乒    时间: 2010-11-5 09:39
辛苦;
作者: wwx19710    时间: 2010-12-7 00:0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wwx19710    时间: 2010-12-7 00:10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强烈支持3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1325261970    时间: 2010-12-9 09:24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老海    时间: 2010-12-9 16:43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firedphoenix    时间: 2010-12-9 23:22
学习两并步侧身大法
作者: wxl8821    时间: 2010-12-14 15:43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乒王    时间: 2010-12-17 15:37
强烈支持,好东西
作者: 湖边杨柳    时间: 2010-12-17 23:43

作者: 湖边杨柳    时间: 2010-12-18 10:32

好贴


作者: 王晖    时间: 2010-12-19 14:40
谢谢!好帖!
作者: 山东一松    时间: 2010-12-20 17:20
好帖,建议楼主自己开个博客,把自己的所有文章集中。很有吸引力。
作者: 湖边杨柳    时间: 2010-12-27 21:53
[em1002]
作者: ad300    时间: 2010-12-28 08:28
 非常好!学习!
作者: blizzard    时间: 2010-12-28 10:43
标题: [讨论]戴眼镜会不会影响打球?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juns_zh    时间: 2010-12-28 14:47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sinian1969    时间: 2010-12-28 15:21
[em1002]
作者: 郭沅霖    时间: 2010-12-28 15:44
hao dong xi
作者: 品味时间    时间: 2010-12-28 16:2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乒论    时间: 2010-12-30 14:27
第一个并步是抢位,第二个并步是调整,第三个步,并没有实际的移动,而是重心的转换。
作者: 天下纵横    时间: 2011-1-10 22:26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楚歌    时间: 2011-1-11 19:29
[em1002]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1 23:11
[em1002]
作者: qwertxxx    时间: 2011-1-12 09:25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周志勇    时间: 2011-1-12 14:51
不错不错,赞一个!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