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弧圈有段时间了,期间不断进步,模仿的一个校队的哥们的动作,用EG已经在比赛中能够很有杀伤力了,对手都很难防住我的前冲弧圈,但我还是感觉有不舒服的地方,就是说不清。 这两天看到一个教练,教别人弧圈。我几斤马屁下去,老头如同喝了瓶小二,乐呵呵地给我指导了半天,我又反复练到今天才有了切实的体会。 老头特别强调--“拉弧圈的时候,要感觉好像把左肩膀甩到左边去,同时快收小臂。” 我当时看他的动作,觉得特别干脆利落,腰上挺有劲,手也收的快,但是我自己总做不到。一直到昨天练了N筐多球后,发现同伴的弧圈质量猛然提高大截,动作和老头的很一致,感觉轻松又有劲。经过和同伴商讨体会,我发现了个窍门,按这个窍门拉弧圈,感觉发力特别有劲,收臂自如,特别吃球,前冲的厉害,力量和旋转十分强悍。 呵呵,大窍门就是——腹肌崩住,发力带动转腰,然后再快收臂。 这样转腰就有了力量,产生了蹬转所要的角速度,有了转体就有了惯性,再去收臂发力就十分集中而自然。这样就能够达到老教练的要求了,和他的动作一致,球的效果也一致。想到小时候,学校乒乓球教练挑选学生,就考两个项目--跳绳、仰卧起坐,说明腹肌对这项运动非常重要。 迎前啊,加速啊什么的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我说一下我前后两种弧圈动作的不同,以资借鉴。 1。蹬地方向。我以前蹬地,是向前蹬居多,左脚向前迈,有“蹬”无“转”,腹肌发力少。现在脚蹬地后,腹肌发力转腰,达到了“蹬转”一体的要求。 2。拍型。以前拍子要下压裹球,拍子收在离身体40厘米的位置,影响还原。现在就很自如了,基本不用刻意去压,收拍位置比以前短了一点。 3。还原。以前拉球后,左脚十分靠前,能和右脚纵向离开40厘米去,现在只是略微领前,十分利于还原。 4。内外弧。这个变化让我舒了口大气,觉得舒服了。以前向前蹬地迈步,不用说,肯定是内弧才能压住球。现在自然是外弧,我想拉内弧都很难,爽。 5。效果。现在的球在拍上的停留时间长了,更转,弧线更直,下钻的厉害,拉球几乎没声。以前的球也比较有力且快,因为几乎是用身体的惯性去撞击球了,但确实不够转和冲,必须刻意造出弧线,最大的麻烦就是还原不好,适用范围小。 所以,以后要天天仰卧起坐。所以,马屁要经常用。呵呵。 |
帖子里所说的两个技术动作要领,我将好好学习!
楼主的好贴,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给我指引了方向。谢谢!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