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直横拍(中)-->sun979转移
[打印本页]
作者:
慈祥老人
时间:
2010-4-23 19:32
标题:
直横拍(中)
直横拍(中)
直横拍(手型拍)反手与传统直板横打反手优劣比较
直横拍立体拍肩,消除超前角(传统反打有),引入虎口切迹,使拍纵轴与小臂成一直线,直拍进一步横拍化。这种结构上的改变,必然带来握拍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带来技术上的新变化。
通过几年实践,初浅总结如下:
1传统直横打反手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受限.a水平受限是有超前角,打直线,要么向自己身体方向使劲抠腕,在教学员这一动作时,让学员拍尖对自己才能打直线。腕关节已到极限,腕子练痛了也打不好直线,要么调整体平面,补偿腕关节对不上直线,变线就得移动脚步,既没隐蔽性,又造成自己的不便。超前角虽造成对手的不适应,但自己击球也易失误(斜线出界)
而直横拍和横拍一样,不存在此问题。b《传直横》垂直受限是小臂必须大力内旋,补偿板形过分前倾,过分前倾是平面夹持持拍和腕指生理解剖共同造成的。所以《传直横》
反拉,快撕容易,横打稍难(不易立板,不易借力打力)。
而直横拍加[粗眉形立体拍肩脊]使食指翘起,不完全压板面,与粗眉脊立体接触,食指接触的立拍肩脊和拇指侧吻(吻合接触)共同形成捏力,加拍板另一侧中指辅助,板形极易立起,横打容易,横拉,快撕都不受限。
2《传直横》反手也能快拨,但有超前角做怪,直线难,拍面角度把小臂转甩力分解,拨不上力,也拨不准,《传直横》的拨球简直像个“拐了腿”,不好看,不好用。
而直横拍简直就是横版的快拨,远处看不清手指,会以为是横板运动员在快拨呢!
3推,直横打转换:《传直横〉推挡和横打转换,毛病出在横打上,因《传直横》横打小臂必须大力内旋,推挡推出的结束动作是外旋,小臂肌肉群,要旋到两个极端上,推挡的外旋刚收,马上变到横打的强力内旋上,难度实在太大了,推挡和横打又多在近台球速那么快,变得过来么?
而直横拍推挡结束动作的旋外,回收动作回到立体拍肩造成的中性面(立面)上,一点不受限。基本功练球时,一次推挡一次横打,球速快也换得来,简直是玩漂耍花枪,很有观赏性。
4《传直横》反拉必须始终保持三指(拇,食,中)夹板力,而直横拍夹持力减小,反拉力集中。立体拍肩使王皓那种反手拉球屈腕更充分。
5传统直拍为易把拍柄固定虎口上,制成上粗下细,完全充实在虎口中,接触面积大,下护木是拇,食指转板杠杆的支撑点,面积大,不利于转板。而直横拍下粗上细,与虎口切迹接触面积小,压板率快,所以,反打,反撕,压板时(压板所需时间)短,回球快。是《传直横》不如的。
至于,拧了挑了撇了,摆短了的细活可能也有变化,留给大家总结吧,我希望很多人使用这种拍,我认为它是很有生命力的。
作者:
hijk402
时间:
2010-5-1 15: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气游鸿
时间:
2010-5-28 01:08
强烈支持
楼主
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arthur6531
时间:
2011-1-9 21:29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