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秋伊比赛视频的感受
长胶大本营好帖推荐首页有飞刀球友制作的介绍王秋伊长胶打法的题为《专业直拍长胶比赛视频》,我看过后产生了不少感受。
长胶打法比较流行的主要有横拍反面长胶和直拍长胶。横拍反面长胶可分为两种,一种以挡、磕等防守技术为主,另一种以拨、弹、拉等进攻技术为主。象邓亚萍、国家女一队的王璇、日本的福原爱都属于横拍反面长胶进攻型打法的代表人物。直拍长胶打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主打控制防守,依靠长胶的“怪异”性能得分,进攻除了机会球外,一般就是用发力不大的反手拱。二是一面贴长胶,另一面贴其它胶皮,依靠倒拍交替使用,倒拍的频繁程度因人而异,差别很大。采用这种打法的选手大多风格积极主动,进攻主要用非长胶,长胶主要用作控制防守和接发球,通常称作的长胶倒拍打法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种。三是除了发球外,以长胶为主,进攻较多。以上三种打法第一种过于保守,在高层次的比赛中难以立足;第二种打法能充分发挥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作用,做到优势互补,但相应地对选手要求很高,技术比较复杂,有时候为倒拍致使击球相对仓促,降低回球质量,包括世界冠军倪夏莲在内的长胶高手都承认也有倒拍先把自己倒糊涂的时候。王秋伊属于第三种,对站位近台的选手,防守长胶的进攻与防守反胶正胶的进攻哪个难度更大?显然是前者,因为用长胶的人很少,用长胶进攻的人更少,练好对长胶进攻的防守十分不容易。王秋伊这种打法省去了倒拍的麻烦,技术上简捷易掌握。看了王秋伊的视频,我觉得,她给长胶打法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仿效的模式。
王秋伊是典型的直拍长胶进攻型打法,她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了积极主动主要依靠进攻得分的意识,攻球的使用比例高。从王秋伊与几位对手的比赛视频看,她打进攻与防守球的比例大致各半,有几局进攻的比例已经超过60%,这个数据与一般反胶正胶选手并无二致。王秋伊的进攻正手使用率平均为64%,反手使用率为36%,这个比例也是比较恰当的。王秋伊正手攻发挥稳定,上台率高。球到了反手位不象一般长胶手那样习惯防守,而是经常侧身进攻。反手用长胶能弹能拱,也能用反面反胶横打,而且横打能攻能守,这不但大大增加了进攻球的比例,而且两种胶皮在击球性能上的差异,也可大大增加威慑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长胶不适合进攻,实际上只要掌握了长胶进攻的规律,运用起来并不难。王秋伊在正手进攻时并不发死力,在接触球的一刹那仔细看略有一点将球拍上抬的动作,完全符合长胶对攻球动作的技术要求。针对一些直拍长胶手习惯在球台上推来挡去,过于依赖防守得分的现实,有网友曾提出过长胶打法正胶化,王秋伊的视频告诉我们,只要练好基本功,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采取王秋伊这种打法,我觉得在下列三点上能有所改进,那将更趋于完美。一是王秋伊接发球习惯采用长胶反手挡、磕、拱的方法,它的优点是虽然不怎么吃发球,但由于长胶缺乏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接不出比较转的下旋球。而一般反胶正胶接发球的主流方法是通过摆短搓长接出下旋球,以限制对手进攻,直拍长胶能将这一技战术拿来为我所用当然更好。方法可以是以反面横打形式搓接,或者倒拍接。二是王秋伊发球一律用反胶,发完球后再倒拍用长胶,如果对手以搓接发球,由于球速较慢,这样做是可行的,但如果对手接发球就挑打,倒拍还击往往不甚从容,用反面发球后再用正面击球不存在这个问题。三是王秋伊发完球后正面一直用长胶,有点绝对,象打直拍正胶的刘国梁根据场上情况偶尔倒拍用反胶拉几板,这种做法就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总的说来,我认为王秋伊的打法,是长胶打法的一个典范,是业余直拍长胶打法的努力方向。王秋伊有较强的直拍横打能力,在技术水平达到较高层次时,这一条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说练好直拍横打技术,对于直拍反胶正胶反面贴反胶,是改善反手进攻能力的主要手段,那么对于直拍长胶,则还有一个发挥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问题,尤其直拍,在反手位可用正面可用反面,比横拍灵活得多,这个优势得不到应用十分可惜。
看过王秋伊的比赛视频,那些认为长胶不适合进攻的球友,不知能否改变一些看法,而对长胶进攻感兴趣的球友,则应该更加坚定练习使用长胶进攻的决心,一方面不断追求自己在乒乓球上的一个个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促使这一打法在提高中普及,在普及中提高。
“看过王秋伊的比赛视频,那些认为长胶不适合进攻的球友,不知能否改变一些看法,而对长胶进攻感兴趣的球友,则应该更加坚定练习使用长胶进攻的决心,一方面不断追求自己在乒乓球上的一个个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促使这一打法在提高中普及,在普及中提高。”
很好的贴子,长胶进攻的可行性,是绝对的,进攻长胶是长胶打法的发展趋势!本人也在打长胶中一直在摸索这长胶进攻的打法,在练习和比赛中,进攻到是有一定的功效,但防守却练得不尽人意,防不住。矛盾长胶,在这里也是一个体现了!长胶易会难精,是值得广大长胶爱好者好好琢磨和修练的了!
首先长胶本来就是可以进攻的,但很多业余选手都在使用单胶片,那进攻就难了,所以说长胶的进攻要看你使用的胶片是什么样子的,我统计了一下,专业选手用长胶的没有单胶片,都是套胶,只是海面的厚度不同。
——看王秋伊比赛视频的感受
长胶大本营好帖推荐首页有飞刀球友制作的介绍王秋伊长胶打法的题为《专业直拍长胶比赛视频》,我看过后产生了不少感受。
长胶打法比较流行的主要有横拍反面长胶和直拍长胶。横拍反面长胶可分为两种,一种以挡、磕等防守技术为主,另一种以拨、弹、拉等进攻技术为主。象邓亚萍、国家女一队的王璇、日本的福原爱都属于横拍反面长胶进攻型打法的代表人物。直拍长胶打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主打控制防守,依靠长胶的“怪异”性能得分,进攻除了机会球外,一般就是用发力不大的反手拱。二是一面贴长胶,另一面贴其它胶皮,依靠倒拍交替使用,倒拍的频繁程度因人而异,差别很大。采用这种打法的选手大多风格积极主动,进攻主要用非长胶,长胶主要用作控制防守和接发球,通常称作的长胶倒拍打法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种。三是除了发球外,以长胶为主,进攻较多。以上三种打法第一种过于保守,在高层次的比赛中难以立足;第二种打法能充分发挥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作用,做到优势互补,但相应地对选手要求很高,技术比较复杂,有时候为倒拍致使击球相对仓促,降低回球质量,包括世界冠军倪夏莲在内的长胶高手都承认也有倒拍先把自己倒糊涂的时候。王秋伊属于第三种,对站位近台的选手,防守长胶的进攻与防守反胶正胶的进攻哪个难度更大?显然是前者,因为用长胶的人很少,用长胶进攻的人更少,练好对长胶进攻的防守十分不容易。王秋伊这种打法省去了倒拍的麻烦,技术上简捷易掌握。看了王秋伊的视频,我觉得,她给长胶打法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仿效的模式。
王秋伊是典型的直拍长胶进攻型打法,她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了积极主动主要依靠进攻得分的意识,攻球的使用比例高。从王秋伊与几位对手的比赛视频看,她打进攻与防守球的比例大致各半,有几局进攻的比例已经超过60%,这个数据与一般反胶正胶选手并无二致。王秋伊的进攻正手使用率平均为64%,反手使用率为36%,这个比例也是比较恰当的。王秋伊正手攻发挥稳定,上台率高。球到了反手位不象一般长胶手那样习惯防守,而是经常侧身进攻。反手用长胶能弹能拱,也能用反面反胶横打,而且横打能攻能守,这不但大大增加了进攻球的比例,而且两种胶皮在击球性能上的差异,也可大大增加威慑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长胶不适合进攻,实际上只要掌握了长胶进攻的规律,运用起来并不难。王秋伊在正手进攻时并不发死力,在接触球的一刹那仔细看略有一点将球拍上抬的动作,完全符合长胶对攻球动作的技术要求。针对一些直拍长胶手习惯在球台上推来挡去,过于依赖防守得分的现实,有网友曾提出过长胶打法正胶化,王秋伊的视频告诉我们,只要练好基本功,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采取王秋伊这种打法,我觉得在下列三点上能有所改进,那将更趋于完美。一是王秋伊接发球习惯采用长胶反手挡、磕、拱的方法,它的优点是虽然不怎么吃发球,但由于长胶缺乏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接不出比较转的下旋球。而一般反胶正胶接发球的主流方法是通过摆短搓长接出下旋球,以限制对手进攻,直拍长胶能将这一技战术拿来为我所用当然更好。方法可以是以反面横打形式搓接,或者倒拍接。二是王秋伊发球一律用反胶,发完球后再倒拍用长胶,如果对手以搓接发球,由于球速较慢,这样做是可行的,但如果对手接发球就挑打,倒拍还击往往不甚从容,用反面发球后再用正面击球不存在这个问题。三是王秋伊发完球后正面一直用长胶,有点绝对,象打直拍正胶的刘国梁根据场上情况偶尔倒拍用反胶拉几板,这种做法就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总的说来,我认为王秋伊的打法,是长胶打法的一个典范,是业余直拍长胶打法的努力方向。王秋伊有较强的直拍横打能力,在技术水平达到较高层次时,这一条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说练好直拍横打技术,对于直拍反胶正胶反面贴反胶,是改善反手进攻能力的主要手段,那么对于直拍长胶,则还有一个发挥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问题,尤其直拍,在反手位可用正面可用反面,比横拍灵活得多,这个优势得不到应用十分可惜。
看过王秋伊的比赛视频,那些认为长胶不适合进攻的球友,不知能否改变一些看法,而对长胶进攻感兴趣的球友,则应该更加坚定练习使用长胶进攻的决心,一方面不断追求自己在乒乓球上的一个个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促使这一打法在提高中普及,在普及中提高。
这贴不错 谢谢楼主转载
王秋伊的乒球童子功,大大地厚也。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