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思想的误区,树立必胜的信念
——业余长胶球手之《信念篇》
打长胶好、还是打反胶好?
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正出现“围城现象”。打长胶的球手,由于长胶难练精,长胶技术掌握不全面,经常受制于反胶球手的“快”、“暴”、“旋”等方面,感到长胶的出路越来越窄,出现了“弃长从反”的效应;而一些打反胶的球手,在与长胶球手的较量中,虽有雷霆万倾之势、九牛二虎之力、迅雷不及之速的“少林”功夫,但每每被长胶一一化解,感到了长胶具有“太极”一样的魔力,产生了打长胶的渴望,越来越多的直拍反胶选手都在反手贴一长胶,虽然用得不多,但其用心可见一斑。
假如你能回答出“少林”与“太极”两大门派谁强谁弱这个问题,“打长胶好、还是打反胶好?”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在我看来:打长胶的球手绝大部分是“正反反长”的结合,也就是“太极”与“少林”的结合。是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隐蔽打法;是奇正相生,奇中生正、正中出奇的奇妙打法;是动静相成,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的潇洒打法;是攻守兼备,攻必克、守必固的最佳打法。
结论显而易见:打长胶与反胶的结合绝对比打单纯的反胶好。
可是为什么有人对上述结论有疑问呢?主要是存在思想方面的误区,必须克服这些误区,树立必胜的信念:
(一)坚信长胶结合反胶打法的出路会越来越宽
个人的力量是有极限的、球的速度是有极限的、旋转的变化也是有极限的,越“快”、越“暴”、越“旋”就越接近终点。而变化是没有极限的,“五形”、“五色”、“五音”、“五味”之变,可穷尽天下之万物。长胶结合反胶的打法之变化数倍于单纯的反胶打法,随着形势的发展、技术和器材的进步、研究的深入,灭纯反胶打法者,长胶也!目前,虽然反胶打法随处可见,长胶打法影直形单,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出路的宽与窄是相互转化的,严冬之后必是春天,最窄的时候意味着宽广的天地即将来临。让我们耕耘长胶,守住长胶,春风即将吹拂广阔的天地之间。
(二)坚信没有长胶球手战胜不了的对手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小米加步枪都能战胜飞机加大炮的蒋介石,长胶与其他胶皮的差别还不至于到“小米加步枪”与“飞机加大炮”这么大的区别,为什么战胜不了对手呢?受制于反胶、正胶、生胶并不是长胶本身造成的原因,而是个人的长胶技战术掌握和发挥不到位的结果。只要加强学习与研究、实践与总结、创新与运用,长胶打法将会越来越娴熟,长胶技术也会越来越新颖,面临的问题也会逐一解决,任何打法都可能败在长胶手下。要达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不要埋怨山高,关键是自强不息,锲而不舍,战胜对手的首要条件是战胜自己。很多人用长胶选手获得世界冠军的数量与反胶选手获得世界冠军的数量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长胶不如反胶”,这是由于长胶打法出现的时间还不长,长胶打法的群众基础薄弱、长胶打法的普及性还不高、长胶打法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所造成的,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了,“长胶PK反胶=?”就会有新的结果。尽管长胶出现的时间不算长,但不乏世界级的长胶高手,前既有高人,后必有来者。
(三)坚信没有不害怕长胶的对手
孙子兵法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心战是战争的最高形式。越南战争中,美国佬可以说是怕死了越南人的游击战,如此强大的美军,为什么害怕小小规模的游击战呢?这是因为,游击战的特点是没有固定时间、没有固定地点、没有固定战法的一种轻便作战方式,其心理作用远大于其实际作用,即便是在越战后,这种心理创伤的后遗症都非常明显,电影《第一滴血》已经做了详细的描述,可见游击战极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长胶战法说到底就是游击战的战法,其出球的时空点极难断定,其打法五花八门,在具有技术上的威慑力的同时,极具心理上的杀伤力。面对长胶打法,没有一个人敢轻视的,之所以如此,其实是对长胶的一种畏惧感;很多人说不怕长胶,其实只能说他不怕某一种或某几种的长胶打法,并不能代表其他打法他也不怕。一些号称不怕长胶的人,一旦在某个环节被长胶击破,其心理素质越打越差,技战术就会迅速走样,攻防体系也会迅速崩溃,动作越打越僵硬,直至丧失信心,最后只能被长胶选手擒下,这种事例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四)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打好长胶
业余长胶球手打长胶的过程可以归结为以下3步曲:
一是起步阶段,丝毫不考虑底板是否适应打长胶,也根本不去追求长胶是什么类型,更不考虑海绵的什么厚度,仅仅是在一拍面贴上长胶,初生牛犊不怕虎,按照反胶的打法依样画葫芦,逐步有所适应,逐步有所兴趣,逐步有所提高。
二是进步阶段,开始思考打法,逐步改变拍型,动作的技术含量增高,效果越来越明显,适应度更高,兴趣盎然,且乐此不疲。
三是瓶颈阶段,因屡遭挫折,开始求怪求异,换胶皮、换底板、换海绵的现象层出不穷,且屡战屡败、屡败屡换,但效果仍不明显,开始怀疑长胶打法的出路,并可能放弃长胶。
但只要坚持下来,不断地继续学习与实践,瓶颈一定得以突破,开始出现新的进步,进步到一定的程度,将再次出现瓶颈,周而复始,交替前进。这样的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谁也避免不了。
遇到瓶颈,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拚下去,一是放弃,前者必然成功,后者必然失败。我的第一个瓶颈就是拍面不敢垂直、甚至前倾,所有动作以后仰的“铲”为主;我的第二个瓶颈是不敢发力,轻接轻送;当前又出现了第三个瓶颈,“拱”的技术不过关。我想,要驾驭长胶,不经过3~4个瓶颈,恐怕不能叫长胶技术,只能说是在打长胶胶皮。因此,打长胶必须有毅力、有恒心、有耐心,切忌轻言放弃,即便是你换成反胶打法,这个“起步——进步——瓶颈——再进步——再瓶颈……”的法则你也逃避不了的。只要坚持就是胜利,胜利往往就在最后的一步,如果你走过了99步,为什么要放弃这最后的一步呢!
回顾自己学习和运用长胶的过程,充满艰辛、刺激、曲折。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楚,虽然时常仍然输球,但自己不重结果,更重过程。因为,只要在这个过程里,能给自己带来追求、带来希望、带来乐趣,就比什么结果都强得多。
长胶打法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一是战略级的问题,二是战役级的问题,三是战术级的问题,四是技术级的问题,五是动作级的问题。坛子里对后面两个问题探讨比较踊跃,而对前面三个问题涉及甚少,颇为遗憾,以此《信念篇》为砖,期待坛内同仁共同努力,凝聚人气,推进长胶打法的完善与发展,玉宇全坛。其余4篇体会正在逐一撰写之中,后续再发。
期待后续[em1003]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