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转帖]专业的老师教拉球的十个要点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10-4-24 22:39
标题: [转帖]专业的老师教拉球的十个要点

原文作者:飞翔发表于 2009-6-8 09:20
[原创] 专业的老师教拉球的十个要点
这一帖我们来纯粹谈怎么练球 学球,不想再谈太多的技术理论或者物理理论,所以请回帖者能够配合.
从前两年我开始接触一些专业的老师跟业余弧圈高手还有专业队的学生, 积累下来我算了算,大约有十来位之多(我说的都是有指导过我的才算) . 尤其是这兩年来,每个礼拜固定都有两天的乒乓球训练, 我这边的球队特地聘请了两个专业队的学生选手来这里教球(他们偶尔也会带专业队里面的学生来交流),而近半年来又增加了一位有30余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萧教练),每个月约有两次的指导机会,长时间下来,我大约掌握了大部分乒乓专业的一些教学技巧与训练内容.
其他方面不说,我想大家最渴望知道的应该是如何练好正手拉球吧. 我想,在此大约整理了几个简单的原则,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快收前臂 :  我在接受像这样正规的乒乓训练之前,曾经遇到一位非常资深的教练,他看了我的动作,第一句话就是提到了拉球必须收前臂的基本观念. 在这之后, 无论是业余的弧圈高手,或者是专业队的学生, 都强调拉球要在触球时"快收前臂", 我想对于"拉球瞬间要快收臂"这回事还有疑虑的, 我想可以提供给您一个参考. 初练时,建议先把触球前的速度放慢,先把球挂起来,感觉球停在球拍上久一点,拍子跟球一起走一段距离的感觉,然后再慢慢的加上快收前臂的动作. 要注意,收前臂的时机越晚越好,力量越能集中.  有位弧圈高手告诉我:"球要转靠前臂,球要冲靠腰腿" , 如果小臂用的不好,怎么练拉球都不可能练的好的.  小臂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

2. 摩擦旋转的掌握:  无论你要拉的多冲多爆, 一定要保有强烈的上旋. 从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跟我说,只要往前撞击就可以拉的更爆而不必顾及旋转. 相反的, 每次我撞击多了,总是会被要求要多摩擦. 我曾经质疑过那专业队的学生为何拉球爆冲的时候撞击声那么大, 那学生的回答是:那是我发力摩擦的结果.是力量集中與发力方向问题,不是减少摩擦增加撞击这么简单.
3. 发力方向的掌握: 每次球拉的太软, 老师们总是要我往前多些,但还是摩擦.  每次球拉下网或者不够转,老师们就叫我往上摩擦多些.
4. 上肢的放松: 每个老师都强调要放松, 但如何做到放松,真的是不容易. 我長期的練下來,我的心得就是, 蹬腿用腰與否的问题对于上肢的放松影响很大.  腿腰发力没用上, 你想怎么放松上肢都是空想. 真的想练好弧圈球的朋友们不要再怀疑了,  也不要再去研究"手上功夫"因為那真的是缘木求鱼的作法.  
5. 还原与引拍: 我看很多朋友总是认为自己的拉球不够爆,老是在"触球那瞬间"的細節来找问题,努力研究如何摩擦,却忽略了还原与引拍的重要性. 没有还原,就不可能做到引拍到位这回事. 引拍没到位, 身体力量用不上,上肢非僵起来不可,这样怎么可能练好弧圈呢?  所以挥拍击球结束,手不要停在空中做造型,重心也不要停在左脚不动,从挥拍击球,收拍还原要一气喝成,不只是手要还原,重心更要还原,把重心回到两腿之间(可以在还原过程加个垫步,两脚稍为腾空再一起落下)
6. 引拍高低:  再者,很多人引拍都过低了,重心也下座, 怎么拉都爆不起来. 要想想,引拍过低, 怎么拉都是往上摩擦的多, 往上发力多,怕拉飞只好磨的更薄,不敢主动去迎球. 重心下座,重心动不了,如何迎前发力 ?   反过来,很多人就是掌握不好起下旋, 时常下网,越是用力下网的越厉害,自己都没发觉,引拍时拍子根本没有往下放, 往前发力过多,越是用力越惨.
7. 用右脚找球: 其实步伐的学问说来不大,主要还是个练字. 但怎么练法? 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不管是定点还是走动击球,都要习惯去用右脚去找球(也可以说是用身体找球) . 有位老师就这么教我:每打一颗球,第一个念头就是右脚去踩那么一下,时常提醒自己养成习惯. 即使是定点,也要在原地踩那么一下,这样只要来球位置一偏,自然就会移动右脚去找球了. 各位可以一试. 另外强调一点,右脚踩下去的时候全身要放松膝盖要弯要稍微沉那么一下,要有那种重量下沉到小腿与脚掌的感觉,脚掌要踩实,一位老师形容说就像是脚掌有爪一样扎实的抓住地面,不能踩的含糊.

8.用左脚打球用左脚还原: 其实意思就是"用重心打球"还有"击球节奏的掌握". 老师要我手要等左脚踩下去的同时才能有击球动作,要主动踩而不是球打出去了才被动的踩. 主动去踩左脚就会逼迫自己去蹬右腳,就会主动去迎前. 手要等脚就是节奏问题, 用左腳控制右手,做到腿带腰腰带手.  其实重心转移就这么简单,就跟走路一样.  但可别误解成重心完全转移后才开始转腰击球,而是要在左脚踩下去的同时就完成击球动作,在重心转移的过程转腰击球. 要注意拉球的站位是左脚在前 右脚在后, 所以并非往人的正前方蹬而是侧蹬.  侧蹬的力量主要是靠小腿与弹掌的力量,但也不需要把右脚整个伸直. 小腿力量掌握不好的人可以多练习跳绳.  至于用左脚还原这个大家应该都没什么疑问,力量出去之后也就是重心转移之后就要立刻用左脚把重心顶回来. 正确的节奏是引拍慢还原快,也就是重心停在左脚的时间要比右脚短些.

練習方法: 引拍动作完成之后,手都不要有动作,脚往左前方跨一小步(不是正前方,基本站位:左脚在前右脚稍后). 就跟走路一样. 当脚往左前方踩人同时转向正前方,不就完成了蹬转了吗? 你手不需要动,拍子也已经跟着身体走了一段了,最后在脚就要落下的同时, 收臂击球,球一出手左脚立刻把重心顶回手跟着放下还原到准备动作.





9.用腰引拍,身前击球: 如果"用右脚找球用左脚打球"的节奏都做到了,步伐也到位了,还原也有了,接下来就要注意,加上转腰动作. 有非常多的业余朋友都犯了"用手引拍"的毛病,手直接往后拉,上半身还却忘了向右转腰.很多人都知道打球要用腰,结果引拍时都忘了用腰去引拍,击球时怎么能用好腰呢? 其实引拍动作很简单的,就是从准备动作为基础,重心右移的同时把你的脸向右转(不是转脖子),小臂稍微打开(肘保持在腰侧别动但也别夹紧) ,这样就是标准的引拍动作了. 只有用腰引拍,避免手肘后拉,才能做到所谓的身前击球,而不是身侧击球,击球点往前,才有足够的发力空间,这样球质才会高,也不会被球顶住发不了力. 许多人只能打下降期 半出台的短球老是拉不好, 这跟"手后拉 不会身前击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要注意,是转腰引拍,只是弯腰是不对的.  只要做好用腰引拍,在蹬腿重心转移的过程做好"腰臂同步",感觉就是用丹田力量在控制手臂,这样就是所谓的"蹬转"了--右脚蹬上半身转的拧腰, 这样一來"以腿帶腰 以腰带手" 一点都不是问题.  

10. 动作完整流畅第一 进球第二, 最后才求质量: 很多人一开始就想用力去拉,想拉的冲拉的爆拉的转,其实都是不正确的学球方法.   刚开始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先把动作做完整 要求流畅舒坦, 不要听人家说拉上升期比较爆就赶鸭子上架, 刚开始练就是拉慢一点,人退远一点,拉下降前期或者是下降期就可以了,这样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把动作做完整.   然而业余朋友大都是单球训练,有进球的压力,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一次打一颗球次就停下来, 不要管进球与否.  也不要去想着要用力去磨,就算是只把球挂过去都可以. 先要求步伐的到位 身体重心的到位 引拍的到位 击球动作要流畅完整. 打好基础再做连续动作,接着才是发力摩擦.


其他发力與步伐的问题我想在此就不多讨论.但要记住,击球动作都是圆周运动,转腰带臂是圆周运动, 收臂也是圆周运动. 转腰是手臂以丹田当作是转轴,收臂是小臂以肘为转軸. 只要做好圆周运动, 动作就一定会协调流畅.
最近我看了几位朋友一直在研究该如何摩擦,在这里我跟大家说一个事实,也许有人会产生质疑,但这却是我所经历的,这个事实就是: 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教过我们要如何摩擦. 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我们掌握摩擦的厚薄,引拍的高低,往上发力与往前发力的分配,击球时机与击球点等等. 我所看到的, 乒乓专业里面对于"拉球摩擦"的涵意并没有业余朋友想像中的那么复杂与神秘,彼此看法也很一致没什么冲突.
以上是我接受几位老师指导的学球心得,也是亲身实践体会的结果.  这些重点跟网络上流传的几篇精华帖的说法 (包含 戴老师 何版)也是非常吻合的.  也许接触的人不够多,看法也未必跟您接触的教练老师的說法相同 也未必完善,但对于没有机会接触专业人士的朋友们,可以当作一个学习参考.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10-4-24 22:41
用左脚打球用左脚还原——这是个新提法,大家试试看效果如何?
作者: 1_8li    时间: 2010-4-24 22:44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jiaygxj    时间: 2010-4-26 18:11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10-4-26 20:42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zyu63217    时间: 2010-4-27 04:36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乒乓【魔教】    时间: 2010-4-27 19:19
QUOTE:
以下是引用1_8li在2010-4-24 22:44:00的发言: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t1234    时间: 2010-4-27 21:48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1325261970    时间: 2010-12-22 08:45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apperking    时间: 2010-12-22 10:46
很是回味[em1002]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10-12-22 14:00
精彩,努力学习。
作者: 乒乓叮当    时间: 2010-12-22 20:41

非常好的贴子,学习了很多,也很容易看懂。收藏了。。谢谢风哥


作者: 发骚友    时间: 2011-2-22 23:08
[em1002]
作者: kolawcg    时间: 2011-2-23 00:05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乒论    时间: 2011-2-23 05:41
正手拉球同正手基本功的练习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本文讲解的很清楚了。
拉球并不是像一些业余球手想象的那样复杂,网上的许多文贴真的没有讲到重点或关键问题。
我发过一文,就是说,不要动手腕,遭到一些反对意见,那么请再看看本文吧。
“拉球瞬间要快收臂”,“不要再去研究"手上功夫"因為那真的是缘木求鱼的作法”。
看国手打球时,因为他们小臂收的太快,好像是手腕在动。
把小臂和手腕看做一体的就可以了。
作者: lxforce    时间: 2011-2-23 09:02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whyq    时间: 2011-2-23 09:18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hotshow    时间: 2011-2-23 14:49

好贴,受益良多


作者: 凤城乒乓    时间: 2011-2-25 13:4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xiaofansz    时间: 2011-2-25 22:37
好东西。。学习下。
作者: gjtjj    时间: 2011-2-26 20:57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讲究哥    时间: 2011-3-13 22:59

[em1002]


作者: 讲究哥    时间: 2011-3-13 23:01
正手功球是基础,把他体会透了,拉球学的很快的我5分钟就掌握了.单练正手功3个月
作者: 品味时间    时间: 2011-3-14 10:11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apperking    时间: 2011-3-14 10:44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inian1969    时间: 2011-3-14 22:23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ping6675536    时间: 2011-3-16 11:22
好文章好文章啊,仔细研读。反复体会
作者: vanping    时间: 2011-3-16 11:55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mlu79    时间: 2011-3-19 13:18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
作者: 叶儿100    时间: 2011-5-9 22:51
谢谢分享!
作者: 远处的空间    时间: 2011-5-20 11:26
谢谢楼主了,好贴,认真研习肯定有收获的
作者: 独孤无涯    时间: 2011-5-20 13:07

好帖!


作者: 魅影飞过    时间: 2011-5-21 06:58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zrgzrg    时间: 2011-5-21 18:40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者: okwwyy    时间: 2011-5-22 11:43
技术含量很高啊
作者: mathw    时间: 2011-5-22 17:26
学习了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1-7-13 15:4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乒乓骗    时间: 2011-7-15 21:0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majifu    时间: 2011-7-15 22:02

拉球主要是让身体做好四个字 :

蹬-转-迎-收

----主要是右脚在引拍的同时蹬地,身体的中心放在右脚上。

----就是转腰,转腰的同时一定要带动大臂。

----就是转腰后带动大臂和小臂拍型前倾迎住球,球拍吃住球。

----就是迅速收小臂,让球拍加速摩擦球。

 

以上四个动作的发力顺序做好了协调了,弧圈球的质量就有了。

 

以上是个人对拉弧圈球的一点体会,在此仅供球友参考、探讨


作者: haqtxuq    时间: 2011-7-16 02:32
好文章,有技术含量某些方面不怎么懂,待细细品味理解。非常感谢楼主!
作者: ROC109    时间: 2011-7-16 22:41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wxwxzxq    时间: 2011-7-28 18:22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JY1    时间: 2011-7-28 23:51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whinnce    时间: 2011-7-29 02:14

不错,经验之谈,值得学习


作者: haqtxuq    时间: 2011-7-29 02:46
好文章、精彩贴、要细细品味、才能理解!!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1-7-30 11:01
再次学习,边读边做,收获颇多!非常感谢!Q
作者: zkme    时间: 2011-7-31 21:14
慢慢学习
作者: tutu_gy    时间: 2011-8-1 08:14
深有同感    拉球并不用非要求拉出没有声音的   那是一个误区
作者: xiaotuzi    时间: 2011-8-1 22:5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李若瑜    时间: 2011-8-24 20:15
实用贴,好好学习!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1-8-25 06:18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挥拍有益    时间: 2011-8-25 08:16
学习了![em1001]谢谢LZ分享![em1003]
作者: shilei9898    时间: 2011-8-25 08:28
[em1001],不错,学习了,难得的好帖子!
作者: toby0755    时间: 2011-8-25 22:45
球要转靠前臂,球要冲靠腰腿
作者: holdhearted    时间: 2011-8-26 10:39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进退    时间: 2012-10-3 16:10
受益良多。
作者: 行走的鱼儿    时间: 2012-10-3 21:51
谢谢楼主,结合实际,写得很有指导性,辛苦了!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2-10-3 23:54

其他都不错,就是拉球的击球点在体前不敢苟同。

 

准备拉球的时候球可以在体前,但蹬转后收臂等球拍触球的时候,这个击球点不可能在体前。

 

拉球点在体前,触球后反而没有了用力空间。如果你看视频,现代的拉球,触球一瞬间球大多都在体侧右前方偏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4 2:18:08编辑过]

作者: csysunt    时间: 2012-10-4 10:42
[em1002]
作者: qxjdcgx    时间: 2012-10-4 21:51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


作者: treenight    时间: 2012-10-5 02:28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wfr10    时间: 2012-10-7 10:01
[em1002]
作者: nrsfj    时间: 2012-10-7 10:41
[em1002] 感觉非常实用。

作者: zyfcx0    时间: 2012-10-7 21:2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xixihahaabc    时间: 2012-10-8 14:11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linhaod    时间: 2012-10-8 16:55

好文章。

 

我之前一直不怎么会协调发力,后来在练习打高球时,才突然的、真正体会到“右脚找球、左脚带动右手迎前击球”,楼主真是概括的太精辟了。

 

我觉得,攻球是基础,练好了攻球再学弧圈,也就5、6堂课的时间(我一堂课1.5小时),用多球练,找到摩擦的感觉。和楼主一样,我一开始,也是被要求先把球挂高上台,然后把弧线低下来;先高调,后前冲。

 

我觉得,楼主的文章不仅仅是在讲述拉球的要点,更多的是在讲述乒乓球的基本功——步法(右脚找球)与协调发力(重心转换、左脚击球、用腰还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8 16:57:45编辑过]

作者: xuanpotato    时间: 2012-10-8 17:11

谢谢分享!


作者: 用心来打    时间: 2012-10-8 18:29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郑观西    时间: 2012-10-9 13:09
用右脚找球,用左脚打球,学习了。
作者: 欧西斯    时间: 2012-10-12 02:14
[em1002]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fuleduo    时间: 2012-10-19 21:54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yuanling521    时间: 2012-10-19 23:46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rreennttaaoo    时间: 2012-10-19 23:53
二楼的。用左脚打球???[em1004]
作者: xtzzwjf    时间: 2012-10-20 02:32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gold_globe    时间: 2012-10-20 05:45

难得见到的好帖!


作者: 90277    时间: 2012-10-20 10:17

难得见到的好帖!

在蹬腿重心转移的过程做好"腰臂同步",感觉就是用丹田力量在控制手臂。

对这个"腰臂同步"有点理解不到位,请教:做好"腰臂同步",是否一定要“锁肩”?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9 16:48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ojisan    时间: 2013-8-9 16:57

快收小臂。

虽然明白,但自己总做不好,。


作者: maxstarxu    时间: 2013-8-10 00:26
必须顶
作者: minchlee    时间: 2013-8-10 03:32
基本与我省队教练一致,没几年下来写不出这样的话
作者: aannbb    时间: 2013-8-10 09:47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szl_304    时间: 2013-8-10 17:55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春天的读者    时间: 2013-8-10 18:26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乒坛行者0    时间: 2013-8-10 23:56
[em1002][em1002][em1002]
作者: xxp0505    时间: 2013-8-11 00:28
身前击球?我记得有专家说触球点在右前方2到3点位置,楼主解释一下
作者: maxstarxu    时间: 2013-8-11 19:52
so good


作者: l1750    时间: 2013-8-16 10:5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网中蚊    时间: 2013-8-21 17:56
为什么看不了
作者: 青皮楞    时间: 2013-8-21 22:54
讲得好,学习啦.请问楼主用什么胶皮练弧圈球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8-22 08:59
[em1011]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9-30 15:1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南郊真人    时间: 2013-10-1 22:3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最好的坏    时间: 2013-10-1 22:48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最好的坏    时间: 2013-10-1 22:4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smzc    时间: 2013-10-3 21:52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0-4 21:48
[em1011]
作者: lbsliutao    时间: 2014-1-2 13:16
看看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