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系列英文文章,总结如下,都属基础动作,外国人不大强调动作的标准,只强调合理,如果你哪条不符合恐怕有问题了:
正手攻要点:
1。挥拍永远不要超过身体中线。
2。肘部运动不要过大要尽量缩小。
3。非持拍手的运动要和持拍手保持一致,大体就象两个手拿着毛巾左右移动一样。
4。引拍大小和最后的顺势挥拍行程要差不多。
5。还原的重要性。
拉下旋a)和拉上旋b)的动作要领比较:
1。引拍位置a)膝部后方。b)膝部和腰部中间
2。a)尽量下蹲b)保持高度膝盖略弯曲。
3。a)通过腰部扭曲(尽量减少臀部侧扭,上体扭动角度大概是下体扭动的两倍左右)使肩部和桌边垂直。b)动作对小,做到紧凑。
4。a)蹬地向上略向前。b)蹬地向前略向上。
5。击球在高点附近容易发力,在下降前期容易加转。
6。接触球位置: a)后部或略靠下,b)靠近顶部刷过。
7。拍形:a)比攻球略打开些,并且根据球旋转强度调节角度
8。a)引拍时腕子是直的。
拉出不同侧旋时的调节:略向里转是正常的,向里转太多的化注意正接触球后面并且注意引拍时腕子伸直。向外转的化注意顺势挥拍不要太过身体中线。
反手拨上旋:
1。利用腕和前臂挥拍从开到闭。
2。向肚子引拍。
3。引拍大小永远用前臂和手腕结合使用。
4。反手击球区较小,需要用步法调节完成。
5。稳定地回击到对手底线是要点。
6。基本没有重心交换,挥拍向前略向上。
7。手腕放松。
杀高球要领:
1。从上向下杀。
2。尽量多用重心交换加速。
3。注意运用肩部和臀部转动力量
4。注意打实,击球高点刚过时。
5。抓板要比反拉时更实。
接发球:
1。对手球接触在拍顶部比底部更转。
2。听声音判断旋转:声音低不转声音高旋转更强。
3。接不转球尽量让球在板上停留时间长一点,这样容易控制并且制造旋转。
4。接发球抓板永远要放松,这样回馈更强。
5。接发球第一阶段是消转,应该是1700-1800左右水平的选手主要的策略。这样可以提高控制和稳定性。熟练以后要学会顺旋接发将旋转送还对手甚至增加原旋转。这样可以降低对手回球的可能性。最终目标是通过顺旋或逆旋可以让回球有任何一种旋转。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