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狂三使不惯,还有别的选择吗? [打印本页]

作者: VSam    时间: 2003-7-22 09:16
标题: 狂三使不惯,还有别的选择吗?
狂三刚贴上时弹性、手感真好啊,放了一天昨天拿出来一打,发现太硬了,弧线很平总下网。
我想换别的胶试试,初步想法是海绵软一些,国产进口都可以,胶皮要国产涩而不粘的,您是否可以帮我出出主意。
作者: 大魔头    时间: 2003-7-22 10:14
哈哈,有银子买套胶啊~!银子多就买蝴蝶的BRYCE,银子少点买SRIVER
如果是单选海绵和胶皮,我感觉目前国产的还没有涩而不粘的胶皮,海绵的选择还是很多的,如GP1、2、炸弹的红魔、黑魔等
作者: VSam    时间: 2003-7-22 10:33
谢谢魔头
我感觉套胶太贵了,如果使不惯要换就损失大了。
作者: 大魔头    时间: 2003-7-22 10:39
如果你喜欢表皮涩而不粘的,我感觉蝴蝶的SRIVER套胶还是很适合的,也不太贵啊,150左右,单粘的套胶把海绵和胶皮加起来的价格也不便宜的,而且套胶的性能很稳定的,特别是胶皮和海绵中间的粘合剂是很重要的,我们没这种胶水的。
作者: sjzxyylj    时间: 2003-7-22 11:44
同意魔头的意见,而且SRIVER的寿命也相对比较长,比较来讲还是很合适的。
作者: DAVIDLIN    时间: 2003-7-22 13:00
楼主是不是因为没灌胶才会这样啊?
作者: VSam    时间: 2003-7-22 13:33
回楼上的,每回灌胶实在是麻烦啊。
作者: 大魔头    时间: 2003-7-22 14:47
哈哈,刷不刷是自己的问题~!!!
刷胶麻烦我还是不太同意,可能你是不太刷胶,才不了解其中的东西~~~
刷胶对套胶的危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的,除非你是专业的,天天在刷,你们可要知道,专业的更换套胶的速度,但他们更换的目的也不是因为套胶不能用才换的,由于比赛的原因,必须用新的套胶才可以找到对套胶的手感,所以他们要经常更换。
作者: CYH    时间: 2003-8-3 14: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唐    时间: 2003-8-3 15:22
我觉得狂三的弧线还行,如果狂三的弧线你还要下网,那只能说你拉球功夫不过关。
作者: liuy8848    时间: 2003-8-3 16:27
呵呵楼主不喜欢转让给我好了
作者: xsh1228    时间: 2003-8-5 23:06
狂三还下网?我倒是一不小心就出台。再下旋的球用狂三都能拉过去。
作者: tsun    时间: 2003-8-6 10:26
拍里奥的macro,我正在用,巨爽
作者: VSam    时间: 2003-8-6 15:28
关于狂三拉球下网,技术不过关肯定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是与以前用的一只希恩挺底板加邓亚萍982套胶,和同一个人试打发现的。

xsh1228兄我太崇拜你了,介绍回拉下旋球的经验吧,我对付下旋球只会搓,一拉就下网。
作者: xsh1228    时间: 2003-8-6 23:27
正确的击球部位,是保证拉球质量的重要因素。最近,在给一些业余爱好者和少年儿童运动员进行辅导时发现,由于对击球部位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准确,影响到拉球力量发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带有很强的普遍性。

  对于业余运动员来说,拉弧圈球容易产生的第一个误解是,认为摩擦球越薄越好。大家都知道,摩擦力量由正压力和摩擦系数两个因素构成的。如果在拉球时过分强调摩擦效果,易对撞击力重视不够的话,势必要影响球的前进速度,同时,也很难发挥出摩擦效果,拉出又冲又转的弧圈球。有鉴于此,在练习拉球的最初阶段,要控制板形不要过于前倾,球板与球接触的最初瞬间,球板与地面保持约90度的半横状即可。这样,可多接触球的后部一些,保证球板对球有足够的正压力,为发挥拉球过程中的摩擦效果创造条件。

  拉球的击球点过多地在球的侧面是另一个容易犯的错误。有些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看到一些优秀运动员经常拉出很拐的侧旋弧圈,进而进行模仿。久而久之,不管拉什么样的球都是侧旋,已很难再提高拉球的质量了。还有些人是因为动作本身有毛病,影响击球的准确部位。正确的击球部位应是球的后中部,向中上部摩擦。要做到这样,首先要端正对拉球的认识,先掌握好拉前冲和加转两个基本的弧圈球后,再学习拉侧旋及其它种类的球。否则,将会影响拉球的进步潜力。其次要注意拉球的动作要领。在进行重心交换时,不要使髋关节在垂直轴上左右转动。拉球毕竟不是扔铁饼,这样会分散向前的力量,同时,也难以做到接触球的后中部。准备拉球时,重心平动,能够移到右脚即可(以右手为例)。

  手臂运动的轨迹也是影响击球部位的重要环节。拉球时,肘关节不要过分后拉,使手臂前后运动;要适当打开前臂与上臂之间在肘关节处的夹角,在身体的整体作用下,收前臂;击球瞬间手腕有一快速内收动作,使球板对球产生较好的摩擦效果。

  最后一点是,拉球过程中,重心不要下蹲。这样会因为击球点过低,怕影响拉球的准确性,不敢接触球的后中部,代之以拉球的侧部作为权宜之计。从而影响拉球力量。适当提高重心,不仅有利于调整击球部位,也符合高重心拉球的当代乒乓球时尚。

  (本文作者张晓蓬为乒乓球专业博士,现在供职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