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一)特点和作用
加转弧圈球稳健性好﹐强烈的上旋有助于制造更好的弧线﹐在来球下旋力很强﹑很低﹐或位置不合适时﹐用加转弧圈可比较容易地将球拉过去﹐比较保险。加转弧圈球还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在对方不适应强烈上旋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常会接出高球﹐甚至直接失误。另外﹐由于上旋弧圈速度较慢﹐球出手弧线的弯曲度较大﹐球落对方台面后迅速下滑﹐所以﹐它还可起到变化击球节奏的作用。
(二)要求
1﹑上旋强烈。如果上旋弧圈球上旋不强﹐就完全失去了它的积极意义﹐就会一点儿威胁也没有了。
2﹑弧线应降低。以前的加转弧圈球弧线高﹑速度慢﹐现在的加转弧圈球要求上旋强﹑弧线低﹐这样才能增加威胁。
3﹑必须和其它技术(如前冲弧圈球﹑扣杀等)相结合。单一的加转弧圈球﹐易被对方适应﹐因为它毕竟速度慢。
(三)动作要领
1﹑引拍阶段﹕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身体略向右扭转﹐腹微收﹐髋稍>向右后下方压转﹐手腕略向后拉﹐球拍低于来球。
2﹑击球阶段﹕右脚掌内侧蹬地﹐稍伸膝﹐以腰﹑髋的扭转带动手臂由后向前挥动。击球瞬间﹐快速收缩前臂﹐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撞击后迅速转为向前上方的摩擦球﹐击球时间为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稍前倾(与台面成80度左右)。
为提高拉球的旋转和速度﹐直拍选手的中指(横拍选手的食指)应加速手腕在触球瞬间的甩劲。
3﹑结束动作﹕球出手﹐因惯性作用球拍至头前才渐停止。身体重心随之移至左脚。此时﹐应迅速还原﹐准备下次击球。
(四)错误动作及改正方法
1﹑只用手臂发力﹐无有腰﹑髋﹑腿的配合﹐拉球很费力﹐但旋转不强﹐而且难于连续拉。
改正方法﹕首先在思想上明确拉弧圈球时腰﹑髋﹑腿的用力极为重要﹐然后专门观察优秀选手在拉球时这些部位的动作﹐再仿之进行徒手动作的练习﹐记住有关部位的肌肉感觉﹐上台练习时﹑有意体会上述感觉。
2﹑引拍时﹐手臂伸得过直﹐球拍沉得很低﹐拍形过份前倾﹐整个动作向上为主﹐缺乏向前的力量﹑造成击球时间晚﹑上手速度慢﹑易漏球和难发力等弊端。
改正方法﹕应明确上述动作已经过时﹐现特别重视由后向前的迎球动作。运动员握拳为球﹐教练员做先打后摩的示范﹐运动员体会教练员打手时的感觉﹐并力求将这种感觉在自己拉弧圈时打出来﹐与此同时﹐再让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臂保持自然弯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适当增加向后引拍的动作﹐减小拍形的前倾角度。>动员握拳为球﹐教练员做先打后摩的示范﹐运动员体会教练员打手时的感觉﹐并力求将这种感觉在自己拉弧圈时打出来﹐与此同时﹐再让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臂保持自然弯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适当增加向后引拍的动作﹐减小拍形的前倾角度。
3﹑拉球时不用手腕﹐导致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都受到限制。告诉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腕要有一个向后伸的动作﹐在触球瞬间才会有一向前打向上摩擦球的爆发力。
4﹑只能摩擦球动作﹐蹭球太薄﹐但发不出力﹐拉球不转﹐易下网﹔或撞球过多﹐摩擦球太少﹐也不会产生强烈旋转。
改正方法﹕明确只有「打摩结合」「以摩为主」﹐才能拉出强烈的上旋球。练习徒手动作时﹐可由教练员用两个手指夹住一球﹐让运动员练习加转弧圈的动作﹐教练员可根据自己的感觉及时纠正运动员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球练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