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两个不同的磨擦方式,谁更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6-1 22:17
标题: [原创]两个不同的磨擦方式,谁更转?

 看下图的磨擦方向,谁更转?

(, 下载次数: 0)

作者: xiaoxia    时间: 2010-6-1 23:20
第二个更转,但是第一个的用力方向,摩擦充分的话球比第2个短,不往前走
作者: lpf    时间: 2010-6-1 23:27
第二种容易冒高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10-6-2 04:58
     与来球的旋转、飞行速度有很大关系,它决定了借力的大小。如果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仅仅是摩擦部位、用力方向不同的话,搓出的球转速是一样的,但第一个容易下网,第二个容易冒高。
作者: 乒论    时间: 2010-6-2 06:54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oxia在2010-6-1 23:20:00的发言:
第二个更转,但是第一个的用力方向,摩擦充分的话球比第2个短,不往前走

回答正确,只考虑哪一个更转的话,就是第二个更转。

因为,球的下落速度一样的情况下,第二个的撞击力大于第一个。


作者: 乒论    时间: 2010-6-2 06:57
QUOTE:
以下是引用abcd321abcd在2010-6-2 4:58:00的发言:
     与来球的旋转、飞行速度有很大关系,它决定了借力的大小。如果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仅仅是摩擦部位、用力方向不同的话,搓出的球转速是一样的,但第一个容易下网,第二个容易冒高。

这是一个以能够有效回击乒乓球至对方球台为前提的最正确的答案。不需多解释了。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6-2 10:02
QUOTE:
以下是引用abcd321abcd在2010-6-2 4:58:00的发言:
     与来球的旋转、飞行速度有很大关系,它决定了借力的大小。如果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仅仅是摩擦部位、用力方向不同的话,搓出的球转速是一样的,但第一个容易下网,第二个容易冒高。

好答案。


作者: DGREENMAN    时间: 2010-6-2 21:35
感觉第二种磨擦出球速度会比第一种快很多,但也很容易出台,至于所说容易冒高或者旋转高不高感觉要看自己手中那道阴力用得如何了,个人认为[em1004]
作者: xiafq72    时间: 2010-6-3 21:26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1_8li    时间: 2010-6-3 22:43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6-4 02:29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砍式发球和普通的发球,是如何磨擦球的?就是上面两种方式,第一种常用于砍式(上手)发下旋球,第二种常用于下手发下旋球。
作者: 乒论    时间: 2010-6-4 08:59
QUOTE: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0-6-4 2:29:00的发言: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砍式发球和普通的发球,是如何磨擦球的?就是上面两种方式,第一种常用于砍式(上手)发下旋球,第二种常用于下手发下旋球。

对。 不过,在第一楼中,仅仅发出了图片,并没有限制和讲清楚条件,让人很容易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做出的动作(即相同的挥拍速度和相同的球的下落速度)。

如果说,第一图用下蹲式发球,那么由于挥拍方向从上到下,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就可以做出比较快的挥拍动作,反而可以发出比较转的旋转球。


作者: bst5    时间: 2010-6-5 10:36
QUOTE:
以下是引用乒论在2010-6-4 8:59:00的发言:

对。 不过,在第一楼中,仅仅发出了图片,并没有限制和讲清楚条件,让人很容易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做出的动作(即相同的挥拍速度和相同的球的下落速度)。

如果说,第一图用下蹲式发球,那么由于挥拍方向从上到下,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就可以做出比较快的挥拍动作,反而可以发出比较转的旋转球。

不错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10-6-6 08:23
QUOTE:
以下是引用凉思在2010-6-5 22:27:00的发言:

如果自由发挥,

 

第一种可以容纳非常大力量的发球动作,高质量前冲长球,追求极限转速应该是这种。

 

第二种适合发飘球,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摩擦效果,但是不可能非常转。

 

如果极轻柔的接触,第二种可以转且漂,第一种基本不转。

同感。[em1002]


作者: chenxt0514    时间: 2010-6-6 11:3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6-6 11:40
QUOTE:
以下是引用凉思在2010-6-5 22:27:00的发言:

如果自由发挥,

 

第一种可以容纳非常大力量的发球动作,高质量前冲长球,追求极限转速应该是这种。

 

第二种适合发飘球,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摩擦效果,但是不可能非常转。

 

如果极轻柔的接触,第二种可以转且漂,第一种基本不转。

很有想象力,打球就需要这样的想象力,而不是循规蹈矩只会背书。会背书的只是练体力,不是打球。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6-6 11:48

在主帖里,并没有限制条件,就是说,怎么样都可以,自己可以去思考。


作者: KILL110    时间: 2010-6-7 23:3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DYQDSL    时间: 2010-6-8 10:33
学习
作者: 弘轩    时间: 2010-6-8 14:3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yangph    时间: 2010-6-8 20:0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uwason    时间: 2010-6-9 14:58
都知道第二个更转,因为第二个接近纯下旋,第一个确是急下,是奔下旋球,快速下旋球,一般发长球,这种球用搓的方法才会高,会被发球者攻打,第二个是有机胶水灌胶才能发出很好的一个纯下旋(据杨影评价,我没注意过),但是确是专业队发球最多的一种,因为是近网球,只能摆或是挑,上手很困难,需多次相持来寻找空隙,长球对专业队来说偷袭一个两个还行,多了那是找死,
作者: lysdragon    时间: 2011-8-4 15:30
ddddddddddddddd
作者: jnjlxg    时间: 2011-8-4 15:32
  强烈支持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larryxiong    时间: 2011-8-4 17:37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11-8-5 10:45
QUOTE:
以下是引用uwason在2010-6-9 14:58:00的发言:
都知道第二个更转,因为第二个接近纯下旋,第一个确是急下,是奔下旋球,快速下旋球,一般发长球,这种球用搓的方法才会高,会被发球者攻打,第二个是有机胶水灌胶才能发出很好的一个纯下旋(据杨影评价,我没注意过),但是确是专业队发球最多的一种,因为是近网球,只能摆或是挑,上手很困难,需多次相持来寻找空隙,长球对专业队来说偷袭一个两个还行,多了那是找死,

[em1001]


作者: 伤情·雨上    时间: 2011-8-5 12:08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伤情·雨上    时间: 2011-8-5 12:26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kaitai88    时间: 2011-8-7 01:47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chshch    时间: 2011-9-15 15:3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tong3971    时间: 2011-9-16 01:4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llssslljy    时间: 2013-3-31 13:03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sunyong72    时间: 2013-4-1 17:20
这个不好说
这是个物理学问题,出球的旋转根据来球触球的角度、速度和你球拍的撞击力度(也就是摩擦的薄厚)都有牵连
你可以固定任何两个因素,我用第三个因素来调整出球的旋转强度
因此,单凭你触球角度,很难说哪个旋转更强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