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C7
DHS的专家如是说:带颗粒的胶皮,例如长胶,一般被人认为是以防守为主。而我却有不一样的认识体会,长胶给对手造成威胁的,主要不是它的反旋转性能,即人们常说的“怪”,因为这种“怪”在被对手适应以后,反而会成为受制于人的软肋。长胶的威胁主要在于它发力进攻的球带有明显的下沉,对方回击时有来球骤然变重、直往下砸的感觉,因此易出现下网失误。这就是长胶进攻的优势,当然要掌握和驾驭好也绝非易事。邓亚萍之所以获得成功,与她的反面长胶以进攻为主的的打法十分密切。从理论上分析,长胶属于低粘性胶皮。不易吃转,在对来球旋转程度判断不是很到位的情况下,用长胶进攻起来相对于反胶失误率更低,这个特点极有利于接发球。现在发球多是短球,反胶接这种球一般以摆短和搓为主,而长胶则可直接挑打和加力推,这样便能使长胶一方从接发球开始就处于主动地位。长胶的进攻,一般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攻下旋球,这是长胶的优势,拉、打、弹、加力推均可;二是对对方的攻球进行快带,球速快且回球同样下沉,并可以随时增加发力进行反攻。对付弧圈球也应快带快攻为主,这样产生的威胁最大。
我推荐反面采用C7半长胶。它的颗粒相对较短,底皮又厚,是很好进攻的半长胶。有人认为它是生胶颗粒,事实上认为它兼有正胶、长胶、生胶的特点,关键看你如何运用。我认为其速度和攻击性都有很大潜力,攻球时要打在球体的中上部,向上发力为主。使球朝上面滚过网去。另外,它的怪异性也还可以,因为速度和力量强化了怪异,一般人对我的C7很不习惯,觉得怪异如长胶,又觉得凶狠如生胶。台内短球控制也好,力量变化随心所欲,攻打弧圈准确率较高。海面厚度采用稍厚的1.5的海绵,极其凶暴,控制也不错。当然,如果你的打法是中性的,可选1.0到1.2之间,防守为主则选0.6-1.0之间。反手用长胶。正手一般要采用反胶。我们中国业余(可能专业也是)选手都喜欢粘性的胶皮,认为黏性容易包住球。但外套多为涩性,我的体会是涩性同样能包住球,关键是板触球厚小臂运动的速度要超过球的速度。
1 既然是快攻结合弧圈,那么球板一定要以速度为主,脱板速度要快,适合弹打和突击,毫无疑问7夹板是首选;2 业余选手基本功有限,所以球板不能太刚,控球要好,不能只追求暴力而忽视了稳定性;3 球板不宜太重,最好不超过90克,以免影响连续击球的摆速;4 球板厚度应在6.5毫米左右,才能为弹打和突击提供足够的力量和速度,但不能过厚,否则正手拉球的质量难以保证。
以上只针对横板两面异质快弧打法而言,直拍者仅作参考。
C7我打过,有长胶的特点,但是不明显。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具正,生,长的特点
但是也是其最大的缺点,什么特点都不明显。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 也 考虑要买个c7
这种配置善攻能守,似长似生似防弧,正面是反胶,且善拉弧圈者,
不妨试一试这种配置。反手C7进攻能力较强且能连续,有形变的底板加强了弹力速度不慢,而且防守也不错,靠板子的形变和松软,可以做出硬板不能做出的各种防守动作。“磕”容易出界,但“飘”却能把最头痛的高吊弧线圈给抹吊旋转。C7我打过,有长胶的特点,但是不明显。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具正,生,长的特点
但是也是其最大的缺点,什么特点都不明显。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觉得还好,各方面都是刚刚好,我自己正反反长,反手能用正生长防和反胶,C7的1.0套胶我今天刚上手,感觉十分给劲,恰好适合我的打法。我反手是控制加进攻打法,晃撇、磕、挡、刮、撇打、拨、带、摆短,我感觉C7比388D-1适合我,怪胶黄也下岗了。
今天和打了近二十年球从未赢过的对手打,基本比分是11:9,当然是他赢,但基本是他在追我的比分,一度我大比分领先让他赶超了。以往和他打球十分痛苦,他的控制和进攻都是十分出色的,落点极其刁钻,但今天初用C7,明显在控制上两方面持平,接发球和前三板方面我占优,一局他吃我六七个球,我吃他三四个球这样。
C7我觉得优点很多,进攻性能好,中性技术上手很有质量,下沉强烈,虽然飘忽感不强,但是中等力量下的球速更快,对方来不及反应所以更加不适应。近可功,退可守,削球可以削的很转,挡球非常下沉。防守中小力量的进攻非常有数,大板扣杀还是没找到板型去顶,正在适应中。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