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正手攻球的动力定型及教学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tracy0531 时间: 2010-7-2 16:22
标题: 正手攻球的动力定型及教学方法
动力定型篇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造就是动力定型(简称动型)。
动力定型的特点是当它已经形成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自动地出现。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
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
动力定型具有稳定性,它是按固定程序进行活动的模式;但也具有灵活性,即它是综合的衍射模式,在条件改变时,能使动力定型更适合于客观条件的要求。一般地说,习惯一类的动力定型,稳定性较大、灵活性较少。技能一类的动力定型则灵活性比较大。动力定型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也可以在新的条件下加以改造或发展。
掌握正手攻球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肌肉的感觉。这里,引导格外重要。从徒手动作的手法练手开始,就应要求队员对整个正手攻球的完整动作建立清晰的肌肉感觉。在队员学习引拍动作时,应让他们边动作边体会相关的肌肉感觉,含胸收腹,两脚与肩同宽或略宽,右脚稍后(右手握拍为例),腰部向右侧略转,身体重心顺势移到右脚,小臂随之略向侧后方横摆。不仅要让队员对上述的每一个动作都有清晰的肌肉感觉,而且还一定要对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有清晰的感觉和体会。在做向前挥拍击球的动作时,应有意体会右脚稍用力蹬地,腰部向左前方转动,带动大臂向前挥,小臂随之向前左方加速摆动,手腕顺势加速并控制好拍形辅以摩擦球的肌肉感觉,其中还应有意识地体会肌肉加速用力以及击球后肌肉放松的感觉。这样,就便徒手动作不仅是"造型"的练习,而且练就了相应的肌肉感觉。通过教练的指导,让少儿运动员再记住这些肌肉感觉,并在上台的打球练习中再现这些肌肉感觉。
最近遇到一位教练,她说动作、速度、力量都不成问题,刚开始练习应该不追求主动发力,而应当学会控制击球点和落点,仔细体会有韵律的正手攻球的肌肉感觉,等感觉定型了,能够自主得控制击球节奏而保持稳定的弧线和落点了,再去主动发力水平将会上一个台阶,最近试了一下果然正手攻击的命中率显著提高了.
多球训练在形成动力定型过程中的作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 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无论是要打下牢固的基础还是快速提高运动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强度越大, 则越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多球训练比单球训练密度大、强度大、在单位时间内练习次数多, 且运动员兴奋性高, 比单球训练更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
教学方法篇
正手攻球动作时先学转腰动作,有节奏的两手卡腰做转腰练习,在过渡到持拍站好位置做。转腰动作掌握了,进一步训练正手攻球的挥拍动作,可先将挥拍动作形象具体的讲清楚,由于挥拍动作是由上臂、前臂和手腕完成的,为了完成这一动作,可将正手攻球挥拍动作分解成引拍与收前臂两部分进行练习。第一部先做引拍动作的模仿练习,将前臂反复放松伸开后做小幅度的收缩练习。使引拍动作尽量放松,在此基础上,再做收前臂动作的练习。在完成每个正手攻球模仿动作时,强调一定要用拍边轻轻碰到左额部分(指右手执拍者),这样做收前臂的动作就完成了。
对于初学者,动作的规范性、击球时间及击球部位的合理性使尤其重要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击球瞬间的手腕内收:拍形与台面的夹角越为65-80度,触球的中上部,手腕在击球前,应该相对放松,但在击球瞬间,要有力量非常集中,但动作不是很大的内收动作。
攻球从大的动作结构来讲,可分为正手和反手攻球两大类。攻球是快速进攻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杀伤力强,是解决战斗的关键技术。
(一) 动作要点(以右手为例):
1、正手攻球:近台中偏右站位左脚稍前,身体斜对球台,持拍手自然放松置于腹前,拍半横状。顺来球路线略向右侧引拍,约与台面齐高,拍面与台面约成80度左右,前臂与台面基本平行。当球从台上弹起,持拍手由右侧向左前上方挥动,以前臂快速内收发力配合手腕内转沿球体做弧线挥动,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位置在身体右前方一前臂距离处。
(二)教学方法
1徒手模仿正、反手攻球动作,体会挥臂、腰部扭转和重心转换等动作要领。
2练习者站位近台中偏右(左),在右(左)角端线附近自抛自攻对方右(左)边斜线。体会前臂内收发力和手腕内(外)旋及击球点。
3两人对练,一人自抛自攻,另一人用挡球回击,互换练习。
4两人对角,一人正(反)手攻球,一人推挡回击,互换练习。
5两人对练,一人一点攻两点,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互换练习。
6两人正(反)手对攻斜线。
7两人对攻中路直线。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正手攻球时不敢大胆挥拍,有停顿,弧线制造不好。
纠正方法;用徒手模仿挥拍练习把拍挥够。
2上臂与身体夹角过小。
纠正方法:放松肩部,加大上臂与身体的距离。
3抬肘抬臂 纠正方法;对做近台快攻练习,强调击球时肘肩向后下
4手腕下垂,球拍与前臂垂直。 纠正方法:强调手腕内旋拍柄向左,徒手模仿练习。
5判断球的落点不准,引拍动作不到位。
纠正方法:用先做接平击发球的练习,再做连续推挡球的练习来纠正。
6反手攻球时拍面前倾过早。
纠正方法:徒手做引拍练习使拍面稍后仰。
7拍面前倾不够。
纠正方法:作平击发球练习,体会击球时手腕外旋动作的方法。
作者: t1234 时间: 2010-7-2 21:03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走卒 时间: 2010-7-2 21:34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