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业余爱好者运用身体打乒乓球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臂+手腕
第二个阶段:大臂+前臂
第三个阶段:腰+大臂+前臂
第四个阶段:腿+腰+大臂+前臂
第五个阶段:脚+腿+腰+大臂+前臂
第六个阶段:脚+腿+腰+大臂+前臂+手腕
第七个阶段:脚+腿+腰+大臂+前臂+手腕+手指
不禁问道:为什么不把题目改成"学会用手指来打球呢"?庄则栋曾说过:"最高级的技术是用手指发力",想必能练到这个程度你也就能进国家队了,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我也不会用手指打球。一般基本功的训练基本上集中在第五个阶段,咱们业余的能练到此处已属不易,所以我想多说说这里。
一般在过了第二阶段后,就会有不少人感觉要多用腰,可这腰发力的动作为什么就那么难练呢?可以说,乒乓球的动作是全身连贯起来的,仅仅刻意的去转动腰是很难发上力的,因此我们要联系起来分析问题。腰能发上力是因为你在攻球时把重心压在了右腿上(右手为例),然后随着重心的转移带动腰部运动发力。相信大家看教学录象或书上说要把左脚"内扣"(脚尖着地),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内扣"?我分析原因有二:一,那是因为仅仅把重心压在右腿上还是不够的,只有把左脚内扣才能把重心完全转移到右脚;二,是因为左脚内扣后身体形成的是一种不平衡状态,身体(重心)本能得就有恢复平衡状态的趋向(如弹簧)。这两点的结合促使身体在重心转移的过程中能充分发上力。
还要谈一谈重心的还原问题,有好多人都说自己重心还原的慢,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慢?根据我的分析,我认为是因为"重心没有完全转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重心完全转移到左脚上时,右脚也是"内扣"的,这和刚开始的动作一样都是处在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因此身体(重心)就自然有一种还原的趋势。而如果没有完全转移,身体(重心)就会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还原的速度自然慢了不少。所以我一直认为重心是随着两个脚尖之间的转换而转换的。结合"弹簧被压后的还原"这一物理现象,就更好理解了。
我认为,运用身体的训练应该是从下而上的,因此推断专业的训练也应该是从第五阶段开始的,而前面的就是我们业余所走的弯路。
变换击球线路训练法
将乒乓球的无数击球线路归纳、简化为五条基本球路,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
(一)单线练习法:按规定的单一线路练习
1、方法
(1)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单一技术的练习。如右方斜线对攻。
(2)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的练习,如右方斜线的削中反攻练习。
2、作用
(1)学习、熟悉某一单个技术或改进某动作的某些缺点:如通过看右方斜线的中台对攻,解决攻球时用腰腿协调发力的问题。
(2)单一线路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及其战术练习。如,为加强左半台的进攻能力,可采用左半台对练的方法:在左半合范围内,发球、接发球、搓、拉、攻、挡多种技术配合,并带有一定的战术意识。
3、注意点
(1)在实际训练中,所谓的单线练习,常是规定击球区域的练习。如,两条斜线经常是以对角半台为界,两条直线往往是以同边半台为界。
(2)即使是单一线路的单一技术练习,也不能站死不动地打球,最起码应有单步或小碎步式的重心交换。
(二)复线练习法
1、两点打一点的练习
(1)方法
①有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如:一左一右.一左两右等。
②无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
在以上的练习中,两点打一点者可使用一种技术(如正手2/3台走动攻)或两种(左推右攻)及两种以上的技术,一点打两点者,可使用一种(如反手推挡)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如在摆速练习时,反手推结合反手攻或侧身攻)。
(2)作用
①两点打一点者
a.可提高将几种技术结合起来的技能,如反手推挡与正手攻球的结合、反手攻球与正手攻球的结合等。 b.可提高步法的移动速度,特别是用一种技术(如正手攻球)在走动中击球时,对锻炼步法的意义尤为明显。
②一点打两点者,可提高控制与变化落点的能力。
(3)注意点
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无规律变化的练习难度大,应在有规律变化的练习基础上进行。
②陪练者(一点打两点者)击球的速度和落点、角度的变化应适合对方的水平,最好是经对方努力后即可完成,不经努力就可完成或经过努力也难以完成的练习都是不好的。
③练习目的不同,应有不同要求,如练习反手推挡结合正手攻时,要求用跨步或并步;练习正手2/3台走动攻时,要求用并步或滑跳步。
另外,还应特别注意不能用降低技术质量的方法进行敷衍式的练习。如练习推、侧、扑时,不能用勉强的小侧身攻。
2、两点对两点的练习
(1)方法
①两斜对两直:规定一方只能打两条斜线,另一方只能打两条直线的练习。 ②逢斜变直、逢直变斜:一方可随意向对方全台击球;另一方遇斜线未球必须回直线,遇直线未球必须回斜线。
③全台无规律地变化落点的练习。
(2)作用
①走动中将两种技术结合运用,并有意识地控制击球落点.
②途斜变直、逢直变斜的难度比两斜对两直大,既可提高判断能力,又可锻炼步法和有意识地控制落点调动对方的能
③全台练习,往往与战术相结合。
(3)注意点 从易到难,练习双方应密切配合。
(三)长短球练习
1、方法:在上面的练习中加进短球的内容,从有规律到无规律。这里的规律有两个含义:
(1)长短球的落点变化,如,同线长短、异线长短。
(2)长短球变化的间隔时间,如,一长一短、两长一短或无规律地变化长短落点。
2、作用
(1)提高前后步法及其与左右步法的结合能力。
(2)把打台内、近台及中远台球的技术结合起来。
3、要求
(1)手法与步法相结合。
(2)为提高效果,在练习中可结合旋转变化。
(四)死线活练
1、方法;从右方斜线对打练习始,渐至中路直线对练。又渐至左方斜线对练,再渐至中路对练,渐至右方斜线对练……
2、作用:击球线路既有规定,又不是一成不变,双方在走动中练习了所有的线路。
3、注意点:练习双方密切配合,开始可适当降低速度、力量,以后再渐提高难度。
[em1002]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