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乒乓球拍探秘》(王吉生著·特约选载):6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5-5-24 00:26
标题: 《乒乓球拍探秘》(王吉生著·特约选载):6

碳素纤维初期振动幅最小,这意味着碳素纤维可以提高底板的硬度,增加击球瞬间“脆、爽”的本体感觉;由于其振动频率最高,所以碳素纤维可以缩短击球瞬间球在底板上滞留的时间,有利于压低击球弧线,提高攻击力;碳纤维从振动到恢复静止状态所需时间——振动减衰时间较长,这是碳素纤维的弱点,从而造成击球用力时感到底板反馈回来的振动感觉稍有些“散”、“乱跳”等不好控制的不良手感问题。

我们记得这样一个现实: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欧洲乒坛上,主流打法分为以瑞典的老将阿佩伊伦、波兰的格鲁巴、克罗地亚的年轻选手普里莫拉兹为代表的“稳健派”、以法国盖亭、比利时的塞弗和德国的罗斯科普夫为代表“凶狠派” 和以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佩尔森为代表的“全面派”。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健派”虽然以手感好、弧线控制能力强、相持回合多而见长,但是终于因攻击的杀伤力不够逐渐淡出乒乓球主流打法。可是有心人会发现年轻的普里莫拉兹后来却出人意料地成为“欧洲三虎”之一,并获得过世界杯单打冠军的称号。从“稳健派”变成“虎”显然与他明显地提高了攻击杀伤力,形成了“拉、砸”等独具一格的技术特点有关,但是也应该看到普里莫拉兹自从改用碳纤维底板后,由于底板中碳素纤维的作用、击球“脱板速度”明显提高并使他的击球弧线变得低平,同样飞行速度的球,其弧线低平自然会使对手感到速度更快。从某种程度上应该说碳素纤维底板帮助他提高了攻击的杀伤威力,使他长出了锋利的“虎牙”。

在2002年9月底上海举行的国际体育博览会上,几乎所有的乒乓球底板制造商都展示了自己的“碳素”底板,各类“碳素”争奇斗艳,可以说将“碳素”底板的概念发展到了极至。传统认识的“碳素”底板应该是由纵横编织的“碳素纤维布”作夹层材料制成的底板。通常使用每3000根碳素纤维(3K)为一束编织的碳素纤维布,按照每平方厘米的编织密度计算可分为:5束、6束、7束等,其单层厚度约在0.22——0.29mm之间,密度越大、厚度越厚。每1000千根碳素纤维(1K)为一束编织的碳素纤维布,其编织密度会大大超过3K碳素纤维布,但是它的厚度却只有0.15—0.2mm左右。由于工艺复杂1K碳纤维布的价格几乎是3K碳纤维布的3倍,也许是性价比的缘故,多数制造商均采用3K碳纤维布制作碳素底板。在这种编织型的碳素纤维底板内层,因为其中的碳素纤维有纵横两个方向的弹力,这种弹力方向可以和底板的木层纤维方向相辅相成,因此有明显的快速特点,这就是通常认识中的标准碳素纤维底板。在进口底板中日本“蝴蝶”牌的碳素底板比较出名,它们的碳素底板就是采用这种用两层编织型碳纤维作夹层的设计。在获得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中波兰的格鲁巴、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兹和最近获得47届世乒赛男单冠军的奥地利人施拉格使用的都是“蝴蝶”牌的碳素底板。国产碳素纤维底板中最有特色的应该是“世奥得”开发成功的《剑中王》,它不仅选择了两层3K、6根/平方厘米的编织型碳纤维作为底板两侧的“加速”层,而且在底板中央的“芯板”层内加入了具有突出减震特性的芳基纤维层,这种“减震层”设计明显的克服了碳素纤维震动衰减时间过长——造成底板击球不稳定的弱点,《剑中王》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素底板既保留了碳素底板通常的击球快速,却比普通碳素底板更稳定。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