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坚持认为发球好并不一定就是旋转强,而在于制造旋转差异的动作近似度。
近期有了点新的心得,拿一块指针的表盘说事儿。
发上下旋,要走弧线型动作。
比方说:从2点到9点之间这段表盘的圆弧是发上下旋的动作轨迹。
发上旋的动作,要在6点~7点前完成触球,然后随挥动作做到九点。如果在6点半之后的位置触球,基本上对方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是上旋球。
发下旋的动作,不能过早触球,也要在5点到6点左右触球,然后随挥动作必须做到九点位置。如果触球过早和随挥动作向下而不是向上勾到九点,那么对方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是下旋球。
此外就是发下旋和上旋时球拍的倾斜角度不要相差过于悬殊,发上旋上钩的力量和发下旋下切的力量不要过于突出。
总的来说,发上旋不往上,发下旋不往下。
------------------------------------
洋人兄弟说没看懂,呃,那我就再稻谷稻谷。
说白了就是:用完全一样的挥拍轨迹,来发上下旋,只是触球的时机略有差异。这个轨迹是一个圆弧,大家家里都有表,指针的那种,甭管手表还是闹钟,反正就是一个圈,时针分针秒针的那种表。下面有个兄弟说不知道是那种表,瀑布汗,带数字刻度的表,好像全世界都一样,哈哈哈哈。
这个发球的动作轨迹,是从从2点到9点之间这段表盘的圆弧。
一般入门新人的发球,发下旋就是直砍,发上旋就是上勾,这样的发球即使再转也没用。通常对方吃了几个就知道旋转强度了,然后根据你的动作来判断上手方式。
发球,一是要让对方判断不出上下旋,二是让对方迷惑不解你的旋转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其实发球并不需要耗费什么体力,很多朋友累的满头大汗,说明你用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
用车子来说事儿,就是发球只要用一档就好,不需要你用五档起车。
很多人说胶皮不黏了发球就不转了,对方就不吃了。这只是一方面,发球靠的是千差万别的手法,即使旋转不强,发急下旋能发吧?发近网轻球能发吧?发奔球能发吧?发偷袭球能发吧?
再说对方一旦判断不清旋转方式,搓了上旋,打了下旋,撇球顺转,即使绝对旋转速度不够强,也是要吃球的。
在我对发球的理解中,绝大多数业余球友的发球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和刻意训练过,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一是发下旋直砍,而发上旋上勾。这是初学者中最普及的现象,对方只要看简单的挥拍轨迹和随挥的方向就知道如何去接这个球了。
二是即使用了近似的动作去发上下旋,但是明显能够看出发下旋的时候向下用力过大,发上旋的时候上勾明显,这样的效果也十分不好,对方即使吃了几个也马上明白过味儿。
三是即使用了近似的动作去发上下旋,但是触球的时机十分明显,发下旋触球早而发上旋触球晚,对方一看你发力的节奏就知道是什么球了。
就是说,用了近似的动作去发上下旋,但是也要在触球的时机上尽力缩短差距。
简单扼要的说:
1/发下旋一定要注意把发上旋的后续动作做好,而不是用力去切,不要破坏发球的轨迹和发力节奏。
2/不要一味想着我怎么把这个球发得更转,于是发上旋的时候用力勾发下旋的时候用力切,这都是错误的。可以说一味的转,只能在新手的圈子里管点用。如果对方判断不出上下旋的话,即使旋转很弱也是要直接吃球的,搓到只有一点旋转的上旋也是要出台的(我比较郁闷的是经常被对方吃球擦边)。即使你能够练出谁碰谁吃的超强下旋,那么也只是几场球的问题,稍有经验的总会找到处理的办法。比如我单位的那个兄弟,被逼的没办法,退台给我往起撩半高球、在下降后期往回给我削,用侧拐兜,最后闹的我很被动。因为你发球的旋转强,对方回来的球旋转也强,上手的难度也很大。所以,绝对的转,绝对的快,只能是发球的一种基本功,要把转和快结合慢、轻、落点和假动作,而不是发球所依赖的核心。
3/兵之术乃诡道也,乒乓球最难的技术体现在发球上,说白了就是要连唬带蒙的去发这个球,每一个发球都带有欺骗性,发球是一种心理战术。所以,我强调有了一定基础的乒乓球爱好者,就要深思自己的发球动作是否带有高质量的欺骗性。
4/无论正手还是反手,都可以发出动作十分近似的高质量上下旋,有朋友说我发不好,发不好就是你练习的不够,思考的不够,而绝对不是你问的不够和别人教的不够。记得国家队也不是哪位大能说过:没有哪位优秀球员的发球是别人手把手教出来的。
我再说下要领:
发上旋绝对不能刻意去上勾,发下旋绝对不能刻意去用力下挥,而且身体的重心要去配合你发球的整个动作,而不是去配合你当前要发的这个上旋或者是下旋。比如很多人,发一个球一个动作,这样对方看你动作和身体重心就知道你是什么球了。我单位有个哥们,球一般,他就是这个毛病,每次发偷袭球都会下意识的把球拍先直立起来再抛球,结果每次发偷袭球都被我用大板砸。
记住,乒乓球是一个圆形的东西,所以你发球的动作要走弧线,而不是直线。
拿菜刀把乒乓球从中间切成两半,这个切线就是中线的话,配合你弧形形的挥拍轨迹,右面的就是下旋,摩擦过了中线一点的位置就是上旋,所以要想发上下旋发的好,你发下旋和上旋的触球点就要无限的接近于这个中线。
最重要的是:你发上旋和发下旋的挥拍必须保证一致。
有旋转差异的发球,如左侧上下旋,这是一套,而不是下旋是一个发球,上旋是一个发球,记住左侧上下旋是一个发球,是一个,而不是几个发球的总称。所以,左侧上下旋发球的挥拍轨迹绝对不能是一条笔直的马路。
再举一个例子:
说一个人坐公交车,这个公交车他的轨迹是固定的,站台是固定的。
你可以把你挥拍的整个轨迹看成是这个公交车的行驶路线,把每一个站台去看成所发出的各种旋转。要想发球好,你必须精心的去设计这条路线,去设计每一个站台。
就是说,这条路线是固定的,无论你发上旋发下旋,你的拍子都要这么挥,你的速度和力量都要一样大。
至于旋转,在你这条路线上有几个触球点,每一个触球点都是一种旋转。
发上下旋是乒乓球发球的基础,最简单的发这个球的动作轨迹,是从2点到9点之间这段表盘的圆弧路线。
以下面的六点作为中线的底端,你发下旋的触球点在五点,要尽力接近六点位置,而你发上旋的触球点在稍过六点至七点的位置。
可能有些人的空间思维不是很好,千万不要误解,这个圆弧是你挥拍轨迹的,而不是球的半圆。
发上下旋的圆弧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以球为主体,用拍子去摩擦球的各种部位去制造各种旋转。而另一个圆弧是以动作,以挥拍轨迹为主体,在你挥拍的各个时间段去触球的各个部位去制造各种旋转。
所以,第一种空间概念下,很多人用千差万别的挥拍动作去发各种球,他能做出的旋转变化只能是个位数的加减法。在第二种空间概念下,复杂的挥拍轨迹×触球时间段×触球的部位=N的N次方。所以高手的发球,变化多端,发球威力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说了很多,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多少,我是尽可能的往细了讲,引申了讲,至于能达到什么效果我还真不知道。之前按照我的理解,就这么点破事,两句话点到就谁都明白了。结果今天上来一看,傻眼了。一个兄弟问我表是啥样的,小洋人说没看懂。
看样不耍点酒疯是不行了,于是墨迹这么多。
说的好,顶了!
这个一时真没看懂
呃......
大家的表不都是一样的吗?
1~12
这篇文章应该给与精华了!
另外,不是很明白擦球的六到七点位置为什么会是上旋球,应该也是下旋球才对啊,请教楼主?
就这么点破事,两句话点到就谁都明白了
哈哈,能明白的就不用来看你墨迹喽,来看的,一般都是不明白或是不太明白滴?!
偶说说偶读你大作的体会哈:
1、你一定是右手持拍,但是你文章中没有说出,这容易让左手持拍的人不理解许多地儿;
2、你可能(猜的啊?!!~~)是右手直板型反胶打法;并且右手发球是主力发球;
3、本文思想着重点在于A:用相近的动作发出性质相反的两种球;B:宁可旋转弱,不可动作明;
4、说白了一句话,想办法把对手骗了。哈哈
嗯,同感,应该注意隐蔽性,这文章真的值得琢磨琢磨,发球接得差,这样下面就不用打了~~~
2点到9点
动作轨迹是前后,还是左右
还有2点到9点,触球点是前后还是左右,不同触球点也能发上下旋啊
2点到9点
动作轨迹是前后,还是左右
还有2点到9点,触球点是前后还是左右,不同触球点也能发上下旋啊
楼主不打算回答我问题了吗~
体会中
发上下旋的圆弧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以球为主体,用拍子去摩擦球的各种部位去制造各种旋转。而另一个圆弧是以动作,以挥拍轨迹为主体,在你挥拍的各个时间段去触球的各个部位去制造各种旋转。
所以,第一种空间概念下,很多人用千差万别的挥拍动作去发各种球,他能做出的旋转变化只能是个位数的加减法。在第二种空间概念下,复杂的挥拍轨迹×触球时间段×触球的部位=N的N次方。所以高手的发球,变化多端,发球威力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这篇文章应该给与精华了!
另外,不是很明白擦球的六到七点位置为什么会是上旋球,应该也是下旋球才对啊,请教楼主?
主要是在六到七点位置触球,用楼主说的第二个圆弧去理解!
呵呵,你那教练很厉害,我此帖只讲了两种挥拍轨迹,他说的是此外的第三种,利用腰轴产生额外的轨迹变化。
一般都把视线注意在球拍上了,光注意球拍的变化,他这种更复杂一些,相当于在(的挥拍轨迹上又加了一个横向转动的^轨迹。
你要注意体会转腰的幅度和力量加上胳膊的挥动,两方面形成合力,注意整体的协调,协调比什么都重要,不能单靠胳膊,注意配合转腰。
这个一时真没看懂
不甚懂的
哈哈,有道理啊,很多时候吃发球,并不是球有多转,而是判断出错导致接球方法错了
把乒乓球从中间切成两半,这个切线就是中线的话,配合你弧形形的挥拍轨迹,右面的就是下旋,摩擦过了中线一点的位置就是上旋
右边是下旋这个能够理解,毕竟是摩擦球的中下部嘛,并且还是往前摩擦的,可是为什么摩擦过了中线一点后就变成了上旋了呢?和6点之前的摩擦方向是一样的啊,感觉球产生的旋转也是一样的啊!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我最近看了楼主好几篇发球的帖子,总体感觉和我以前的发球不太一样,想问一下,球拍的轨迹是U型的发球好还是倒U型的发球好,我看马林的发球起板都是拍面向后仰的,类似“\”,那么他的挥拍轨迹不就是倒U型吗?另外前一段时间在精英上看到一片关于发球的帖子,好像说倒U型的发球是最转的,望楼主给我解惑,先行谢谢了
呃......
大家的表不都是一样的吗?
1~12
你的描述很不清楚。
无论一个钟如何摆放,无论开始和结束的点如何,只要摩擦方向是从小数字到大数字(过了12点瞬间除外),就只可能是一个旋转方向。
如果你这个钟跟传统讲的描述乒乓球击球点的钟位置相符,摩擦钟的6-9点方向,应该是球的前下方,球拍先接触球的底部(6点),然后从后向前上勾手挥拍(摩擦到9点方向),这应该是马琳魔鬼发球的摩擦点,一般人摩擦不到那个位置,应该是超级下旋而不可能是上旋。
你这个钟是平躺着的还是垂直的,如果是垂直的,跟桌面底线又是什么关系。如果是平躺的,钟面冲上还是冲下,12点钟指向哪个方向?如果是垂直的并且垂直于底线,钟面冲左(正手发球)还是冲右(反手发球)。不讲清楚这些,就很难理解。
如果你的钟是平躺的钟面冲上,12点指向对方一侧,熟悉的人可以理解发上下旋的动作的区别,但这时候发下旋和上旋,摩擦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不熟悉的无论从2点到6点,还是6-9点,只能发出触球点不同的左侧侧旋,跟上下旋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要出现上下旋出现的下切和勾手的动作,要有垂直于钟面的动作分量才行。
这是研究假动作。强下旋和强上旋发球动作差别很大的。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