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器材的作用--不大,决定作用--本身。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zi    时间: 2010-9-6 12:16
标题: 器材的作用--不大,决定作用--本身。
前几天遇到一球友,用的是蝴蝶boll zlc,说什么在网络上看到的最好的配置是两面T05,练习的时候真的是正手暴,反手冲,基本功很好,让我和他比赛的时候高度重视他,结果两三个球以后就全露馅了,他根本就没有机会。他发球,短球我基本就是快点,球转而且快和短,长球正反手全部上他,弄的他很郁闷,说我的球路不正,我笑着和他说,我是游击队,他是正规军,不适合我的路子。其实,就是一个字,快,我就是比他快,点,拉,控制,我的节奏比他快的多的多,他在那罗嗦什么?就算是他拿到世界冠军的球板也一样不行。所以说,球友们,有时间多练习自己的技术,别在那鼓捣器材,要是想通过换器材来提高自己的水平,那就是--做梦。打球无非就是几个方面---速度和节奏,自己的节奏比别人快的话,别人基本就和你没法打,当然你要具备好的基本功。你的力量再足,我要是靠速度把你顶出去,你到远台发力看看,我一样把你防住。所以说,力量的前提也是速度。至于旋转,业余的好旋转也要有速度,没有速度的旋转过去就是再让对手打高球。没有用。对了,别迷信什么这个那个的,就老实用oc,cl等大众性的板子,别用什么高端球板,说实话,高端球板的高性能在咱们这些业余的手里是体现不出来的。是个什么水平自己要有数,水平不好的人拿着国家队配置的器材那是浪费,说句不好听的话也是别人的笑柄。
作者: 砚庸    时间: 2010-9-6 12:22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作者: shanyao    时间: 2010-9-6 12:32

我用oc,就是累点,但是还不够累,每个球脚步还是没有完全到位,还要再累些才打得出来。

重心到位自然速度、旋转都有,和底板没什么关系。瞎对付倒是需要弥补一下。


作者: 身子骨    时间: 2010-9-6 12:38

这道理谁都懂,但你还就不能说死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快,的确不假,但是扯上技术和器材的关系就稍有偏题。

 

打横板的人有很多是练球型,不是比赛型,这种现象很常见。而且有些横板也确实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为基本功好是最主要的,孰不知只有能在比赛中运用自如的技术才是真功夫。

 

也许你碰到的恰恰是这样的朋友,要么他不是比赛型选手,要么还不够适应这块板子,要么这种配置本来就不太适合他。所以,你说快,没错;说重技术,也没错,但我不同意完全靠技术。七分技术,三分器材,器材配得合适,效果会有明显不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6 14:48:47编辑过]

作者: 弧圈菜鸟    时间: 2010-9-6 12:49

LZ真的那么牛,人家在中台轰你,你确定就能板板高质量防回去。

还有,器材跟人应该看作一个整体,器材在技术发展到某个阶段,确实能发挥到一定的作用~~

最后,基本同意lz的某些观点,所以还是顶一下~~


作者: 去去    时间: 2010-9-6 13:0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苏州街33号    时间: 2010-9-6 13:08
还是蛮对的
作者: 洗洗睡了    时间: 2010-9-6 13:10

技术好,器材也好,不是更好吗?难道一定要器材烂才能打出好技术?

坚决反对把技术和器材对立起来讨论!

器材是为技术服务的,技术是通过器材实现的。


作者: shaoping    时间: 2010-9-6 13:16

..人家本来就磕不过你。。。你在这欺负人说事有意思么。。。

你让马林拿着红双喜三星打赢一局波尔给我看看?


作者: yhk    时间: 2010-9-6 13:23
你是打野球出来的,他只是不实映,所以他会说球路不正...只是一场,多打几次你就不可能打过他,并且永远赶不上他,,,,看看省队和国家队再说球路正不正.别人走的是一条正路,
作者: jlsyhj    时间: 2010-9-6 13:47

技术好是内在因素,器材是外界因素。器材好并不重要,关键是适合你自己。楼主说的对手也许使用的器材并不适合他自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水平相当的,你再试试。


作者: jesoner    时间: 2010-9-6 14:04
  强烈支持8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拒绝跟风、耶    时间: 2010-9-6 14:26

我就一句话  其他不解释!

 

让一个打快攻的选手 拿OC给我打一个看看  完事儿 不解释了


作者: wanmeizhuyi    时间: 2010-9-6 14:29

有个教练给我说,业余的“快”是很有杀伤力的,尤其是直板的快。但是我们不用怕,遇到快球,稍微退半步,快的威力就减半了,然后弧圈一上,对方就快不起来了。但是前提是,弧圈真的转才行。莫斯科世乒赛决赛,波尔战胜马龙一役,就很典型。前两局,马龙发挥了球速快和节奏快的优势,顺利拿下。马龙2:0领先后,波尔加强了旋转,尤其是到马龙正手的旋转,结果马龙正手一下失去了前两局的威力,频频失误,引发了一连串的心理反应,加上体能的软肋,输了。所以转和快本来就是相生相克。只是看谁的掌握的境界更高。楼主由此得出的结论,赞同,器材相对于技术来说,还是次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6 14:56:45编辑过]

作者: 黄金一代    时间: 2010-9-6 14:3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shanyao    时间: 2010-9-6 14:38
QUOTE:
以下是引用拒绝跟风、耶在2010-9-6 14:26:00的发言:

我就一句话  其他不解释!

 

让一个打快攻的选手 拿OC给我打一个看看  完事儿 不解释了

如果经过正规训练的,换用oc上来可能不适应(只要换了板子都不适应,软硬重心重量很多因素),几局过后适应了,oc一样可以打快攻,我的一个教练就是。只是不如硬板子容易发挥,水平相当的吃点亏,水平差距如楼主所言,则无碍。


作者: 729meteor    时间: 2010-9-6 14:38
QUOTE:
以下是引用yhk在2010-9-6 13:23:00的发言:
你是打野球出来的,他只是不实映,所以他会说球路不正...只是一场,多打几次你就不可能打过他,并且永远赶不上他,,,,看看省队和国家队再说球路正不正.别人走的是一条正路,

有见地!


作者: shanyao    时间: 2010-9-6 14:41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meizhuyi在2010-9-6 14:29:00的发言:

有个教练给我说,业余的“快”是很有杀伤力的,尤其是直板的快。但是我们不用怕,遇到快球,稍微对半步,快的威力就减半了,然后弧圈一上,对方就快不起来了。但是前提是,弧圈真的转才行。莫斯科世乒赛决赛,波尔战胜马龙一役,就很典型。前两局,马龙发挥了球速快和节奏快的优势,顺利拿下。马龙2:0领先后,波尔加强了旋转,尤其是到马龙正手的旋转,结果马龙正手一下失去了前两局的威力,频频失误,引发了一连串的心理反应,加上体能的软肋,输了。所以转和快本来就是相生相克。只是看谁的掌握的境界更高。楼主由此得出的结论,赞同,器材相对于技术来说,还是次要的。

 

[em1002]我一快野球动作就出来了,被教练严格禁止,因为这样只爽了一时,进步有限。关键是节奏,快慢得法才稳定。


作者: xl971205    时间: 2010-9-6 14:42
楼主说的在理,但人和人打球不一样,业余的玩儿球,有的人就看中技术,看重输赢,一把拍子玩儿到不能玩儿。有的人就为一个乐趣,不在乎是否能成为高手,享受不同器材带来的不同手感,也是乐趣之一。谁有钱,谁就去烧,你有选择练技术的权利,他也有选择烧器材的权利,是不是呢。技术好的高手,当老了回忆自己的乒乓生涯,可以感慨,当初赢了多少个人,拿了多少个冠军,这是一乐事儿;玩儿器材的,也可以回忆自己,烧过的各大知名器材,也是一乐趣。另外尽量别在器材版劝烧。呵呵
作者: 蝴蝶大力神    时间: 2010-9-6 14:44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xiyang    时间: 2010-9-6 15:28

同意楼主观点

但坚决反对楼主把这种帖子发在本版

哈哈哈


作者: mj66    时间: 2010-9-6 16:02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apperking    时间: 2010-9-6 16:18
同级水平的,器材也反映玩球的态度,认真做好器材的功夫,技术上同样会认真,路会越走越宽的.
作者: 大凡凡    时间: 2010-9-6 17:10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作者: 头文字L    时间: 2010-9-6 17:18
楼主技术要好些,他拿再好的器材当然也不是你对手咯
作者: egr5    时间: 2010-9-6 17:36
标题: 出微瑕 石川佳纯 送很受伤的 Hammond β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15953492986    时间: 2010-9-6 17:40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无所事事    时间: 2010-9-6 17:45
有点钻牛角尖了。
作者: 勐巴拉西    时间: 2010-9-6 17:57
每个人打球的悟性不同,因此产生了球技的高低。如果两个技术水平相当的话,决定胜负的肯定是器材。因此,器材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以比赛的胜负来证明器材或技术的重要性,为什么每个世界冠军使用的器材都不同。当然,业余选手还是技术更重要,器材过得去就行了。
作者: 大风歌    时间: 2010-9-6 18:49
器材是为技术而生的。
作者: xiaoweilong    时间: 2010-9-6 19:44
  强烈支持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waterfly27    时间: 2010-9-6 20:22

      其实楼主的本意也就是劝告哪些以为器材能够大大弥补技术的人,比如以前的我。

      喜欢的话,谁都可以烧器材,问题是如果以为烧器材能提高技术的话,就不对了。很多人烧器材最后弄得手感混乱,包括我。其实就好像小王子说的:

“你们一点也不象我的那朵玫瑰,你们还什么都不是呢!”小王子对她们说。“没有人驯服过你们,你们也没有驯服过任何人。你们就象我的狐狸过去那样,它那时只是和千万只别的狐狸一样的一只狐狸。但是,我现在已经把它当成了我的朋友,于是它现在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

       拍子也是一样,我们烧遍了各种各样的器材,结果没有一个是被我们驯服的。王励勤的oc如何,想当年它也风靡一时,现在恐怕很少人会去用了,最近论坛上的狂飙王都低价抛售……但王励勤的技术如何,没错,他的反手当年受到了oc的限制,如今换了拍看出反手的改善了。但是,有没有人想过,王励勤在oc一个拍上花的功夫呢?其实正是因为他驯服了oc,他在oc上练就了一身功夫,到了高手的境界。现在他换拍,有那碗水垫底,他始终是世界超一流选手。

      大家发烧可以,但烧要尽快退,底板和胶片尽早定下来,认认真真驯服一只属于你自己的拍子,你才会从乒乓球中获得更大的乐趣。


作者: fangjunyi525    时间: 2010-9-6 20:37
有关部门正在处理此事,让我们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作者: jxzxg0859    时间: 2010-9-6 20:4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汲深泉    时间: 2010-9-6 20:42
说实话,烧拍子害人不浅
作者: 金鑫9    时间: 2010-9-6 20:44
QUOTE:
以下是引用xl971205在2010-9-6 14:42:00的发言:
楼主说的在理,但人和人打球不一样,业余的玩儿球,有的人就看中技术,看重输赢,一把拍子玩儿到不能玩儿。有的人就为一个乐趣,不在乎是否能成为高手,享受不同器材带来的不同手感,也是乐趣之一。谁有钱,谁就去烧,你有选择练技术的权利,他也有选择烧器材的权利,是不是呢。技术好的高手,当老了回忆自己的乒乓生涯,可以感慨,当初赢了多少个人,拿了多少个冠军,这是一乐事儿;玩儿器材的,也可以回忆自己,烧过的各大知名器材,也是一乐趣。另外尽量别在器材版劝烧。呵呵


作者: 孙康军    时间: 2010-9-6 21:07
标题: 我也说两句
[em1008]其实,每一只拍子,你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打出他的特点来,也是一种进步。
作者: zhiwuzhi    时间: 2010-9-6 22:15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lazyfarmer    时间: 2010-9-6 22:30
说实话,对楼主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
作者: Hitler1941    时间: 2010-9-6 22:32
QUOTE:
以下是引用砚庸在2010-9-6 12:22:00的发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这句话经典!


作者: jfeng    时间: 2010-9-6 22:39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吉他呆子    时间: 2010-9-6 23:00
  强烈支持1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强!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6 23:01:01编辑过]

作者: 防守反击    时间: 2010-9-6 23:07
毛主席说过,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这话一点不错。但是,话又说回来,现在让你用三八大盖去对抗洲际导弹,行吗?所以我认为,水平相当看器材;器材相当看水平。否则就没有可比性,而器材和水平都不相当,那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作者: bandit400rr    时间: 2010-9-6 23:36
,材,
作者: QuestionMark    时间: 2010-9-6 2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hcy    时间: 2010-9-7 07:54

不知道和你水平相当的人用高端器材,你用个成品拍的时候,是否你也能唯快不破呢?事物是相对的,前提是起跑线是否一致。记得王皓是对球拍最挑剔的,上场时绝对影响他的球技发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个人认为评论器材,还是相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器材最有发言权!呵呵

  还有,本人水平垃圾,但是在我们球馆我所有装备都是最好,俺就是玩个心情,高手换器材时虚心请教我(姿态我高他们一头)借我各种拍子、套胶试打,我虚心向他们请教技术(姿态高我一头),哈哈 这是否也是决定我和他们在另一种方式上水平一致呢?


作者: 諦聽    时间: 2010-9-7 09:26
QUOTE:
以下是引用apperking在2010-9-6 16:18:00的发言:
同级水平的,器材也反映玩球的态度,认真做好器材的功夫,技术上同样会认真,路会越走越宽的.

[em1002]。真心同意!


作者: 九月天空    时间: 2010-9-7 10:21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myq1970    时间: 2010-9-12 21:26
定48楼
作者: bugplant    时间: 2010-9-12 23:27
QUOTE:
以下是引用洗洗睡了在2010-9-6 13:10:00的发言:

技术好,器材也好,不是更好吗?难道一定要器材烂才能打出好技术?

坚决反对把技术和器材对立起来讨论!

器材是为技术服务的,技术是通过器材实现的。

赞同。

 

楼主拿个体现象得出普遍论断,固然出发点是好的,论断难免偏颇。


作者: 小牧童    时间: 2010-9-12 23:44
好,支持这个观点
作者: 乒乒乓乓-SH    时间: 2010-9-13 00:21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