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转帖]解析高手正手位进攻(来源:乒乓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兵乓好友    时间: 2010-9-11 19:17
标题: [转帖]解析高手正手位进攻(来源:乒乓世界)

据一项体育相关的科学调查表明,乒乓球从一个半台飞行到另一个半台的时间仅为0.2秒,世界顶尖选手击球飞行时速接近280km/h,“世界最快”的球类运动可谓名副其实。运动员能够在这样高速的对抗中取胜,依赖的不仅仅是手上技术,更多的是脚下功夫。

  本文将要为读者朋友介绍的是世界顶尖选手处理正手位来球时脚下的步法技巧。业余爱好者通常在接反手位发球时颇有心得,但往往处理不好正手位来球,对此很多人容易陷入误区——开始埋头苦练正手位接发球的手法,但收效甚微。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乒乓球讲究“脚到手到”,本末倒置自然事倍功半。在此,我们将对世界顶尖选手在处理正手位不同性质来球时的步法逐一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作者: 兵乓好友    时间: 2010-9-11 19:18
标题: [转帖]解析高手正手位进攻(来源:乒乓世界)

1、向马琳学习快速后撤,进攻正手位出台球的步法

  对于进攻正手位出台球来说,关键在于击球点——如果击球点过晚,对手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进行反拉甚至反剃,因此这样的进攻反而容易陷入被动的状况。相反,如果能够在较早的击球点击球,则很容易打乱对手的节奏,在后续的相持中更容易占据优势。

举例说明,例如马琳发球后,对手挑打马琳的正手位,马琳采用并步移动到正手位,拉直线到对手反手位,得分。值得注意的是:马琳对于正手位来球,没有使用交叉步,而是采用最基本的并步。根据来球的落点范围,灵活切换并步和交叉步是移动到正手位步法最重要的一环。

  并步的要点在于,首先右脚向正手位垫一小步,再按照左脚→右脚的顺序移动。第一步垫步动作虽小,却是最关键的一步。马琳在移动前身体的重心几乎都压在左脚前脚掌上。这样做可以利用左脚内侧蹬地的力量,配合右脚移动。对于业余爱好者,如果感觉自己跑动的速度总是慢半拍的话,可以试试先将重心压在左脚,必能有所收效。

  从马琳跑动的轨迹来看,他的跑位方向其实是向球台的右后方移动的,因为对方的回球速度比较快,因此在跑位时稍稍后撤可以充分让出击球空间,并且有助于找到更准确的击球点。快速后撤的跑位方式是进攻上旋来球的常用方式,在步法移动的同时,手臂的运用也非常重要,马琳在移动的过程中先通过手臂的调节寻找击球位置,然后在身体到位的情况下果断击球,因此保证了回球的速度。

  脚下的步法确实重要,手上功夫也必不可少,在正手位击球的另一要点在于引拍。如果引拍过大,过于追求发力,击球点就不可避免地变晚。大家可以参考马琳的引拍,动作虽不大,但回球快,线路刁钻,一样可以一击制敌。


作者: 兵乓好友    时间: 2010-9-11 19:19
标题: [转帖]解析高手正手位进攻(来源:乒乓世界)

2、向李晓霞学习右脚大步踏出,重心降低,算准距离

  在实战中,进攻下旋球往往是整个战术的起点。拉下旋球的要点在于必须与来球保持适当的距离,因此更多的情况下还是会使用并步。

  下面介绍李晓霞拉正手位下旋球的方法。面对对手的加转搓长,李晓霞算准距离,右脚上一大步接近来球。击球前她两腿之间的距离远大于肩宽,这样做可以降低重心,积蓄力量。她的右脚脚尖几乎指向球台的正右方,这样可以使她身体移动的方向和位置更加精确,可以说右脚在进攻下旋球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参照物的作用。同时在起步时,左脚内侧蹬地,可以辅助右脚移动。

  另一点值得参考的是引拍时的重心。李晓霞在引拍时上身前倾,然后降低身体重心,这样能够更好地瞄准来球。下旋球落台后的第二跳弧线很低,如果重心偏高则很难稳定击球。因此进攻下旋球时,降低重心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

  前面多是谈右脚的动作,实际左脚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李晓霞在拉球瞬间,右脚发力蹬地,同时带动左脚跟上,借助右脚→左脚的重心交换加速挥拍。重心交换利于上半身转动,可以有效利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击球。如果有读者朋友感觉自己进攻下旋球能力不足,不妨在日常练习中注意这些细微的环节,一定会有所突破。


作者: 兵乓好友    时间: 2010-9-11 19:20
标题: [转帖]解析高手正手位进攻(来源:乒乓世界)

4、向唐鹏学习右脚跨至来球右侧,提前调整为身体正对来球的姿势

  对于正手位来球,通常大家都会直接用正手处理,但根据对方来球的旋转和自身的技术特长,有时在正手位用反手接发球效果会更好。反手接发球较好的爱好者可以参考唐鹏的脚下步法。

  唐鹏面对中路偏正手的来球用反手挑打直线。只有在身体正对来球的时候,反手技术的稳定性和流畅性才能达到最高。因此,用反手在正手位接发球的时候,右脚必须要跨至来球的右侧。如果右脚在来球左侧,就不得不用反手在身体右侧击球,从而上半身必然会为了迎合击球点而与脚下脱节,无法保证回球的稳定性。

  在正手位用反手接发球看似不合常理,但这种方式更容易调整拍形,可以保证回球的稳定性和威胁性,并且可以起到出乎对手意料,打乱对手节奏的作用。当然,用反手在正手位接发球也具有相当大的风险,为了避免被对手抓住反手位的空档,及时还原必不可少。唐鹏接发球后右脚迅速蹬地还原的动作不论直板横板,在正手位用反手接发球已经成为世界前沿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希望广大爱好者也能够积极练习,早日掌握这项技术。


作者: 兵乓好友    时间: 2010-9-11 19:20
标题: [转帖]解析高手正手位进攻(来源:乒乓世界)

3、向马琳学习上身保持前倾,脚下大幅度移动接近来球

  正手小三角是距离接发球一方最远的位置,即使在专业选手当中,也有很多人无法很好地处理正手小三角的发球。在实战中,一旦被对手抓住明显的弱点,就会陷入被动,因此正手小三角的接发球是日常训练中的必修课程。

  马琳对于短球的处理在世界顶尖选手中是最突出的,马琳判断来球为正手位短球后,重心稍稍抬起,脚下进行微调,左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右脚大步跨上,凭借绝妙的手法将来球控短。

  马琳能够实现精确摆短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请大家留意马琳右脚的动作。马琳上步摆短时,右脚跟首先着地。这是为了防止因步幅过大,导致重心过于前倾。重心如果无法保证平稳,就容易用力过大,无法将回球控短。这一环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关乎全局,希望读者朋友多加注意。

  另外一点,只要分别比较马琳上下半身的动作,大家就能明白——马琳在整个摆短过程中,虽然脚下动作幅度很大,但上半身却始终保持了最初的前倾状态。上半身的稳定保证了马琳摆短时柔和的发力。如果大家想要练就精准的摆短技术,除了手法之外,还应注意锻炼自己的腹、背等肌肉力量,从根本上保证移动中重心的稳定。


作者: 乒动海滨    时间: 2010-9-11 20:44

[em1002]楼主辛苦了!

 


作者: 小疯子    时间: 2010-9-11 22:08
辛苦了!
作者: 爆破王    时间: 2010-9-12 11:1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乒乓—好友    时间: 2010-9-12 11:17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爆破王    时间: 2010-9-15 12:42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爆破王    时间: 2010-9-16 17:2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10-9-23 11:27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