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下孔木的较好的配置。
从网上搜了半天,好晕啊,请朋友们帮忙说一下,最好是配便宜点的。
我用OC时,狂3 40度也打不透,只能用39度的。我一般不灌胶的,最好能不灌就不灌。
今天刚刚收到孔木, 因手头没有相机,不能拍照, 看看收的帖子吧 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256784
用上了原来H-LG上用的套胶,正手普狂3 39度;反手 kts mach (是一款叫做金泽洙的套胶,性能与狂飙有点类似,稍软一点)。
孔木的版面要比H-LG小一些,形状也不太一样,主要是要稍稍短3mm左右,这样重心更靠后,动作不容易变形,但是攻击性能肯定也会受一点影响。整体重量比OC要重,比H-LG轻。手柄是FL的,但是感觉比OC的FL要细一些,没有那种充实感。手柄形状有点方形的感觉,(蝴蝶ST手柄也是方方的感觉)。手柄表面非常光滑,握着也比较舒服,感觉比较适合手小的人。
因为刚开始使用,所以很不适应。板子整体感觉是较软的底板,但是拉球并不转,吃球比较浅,出球速度稍快;攻球缺乏力量,攻不死对方;适合打速度、位置、线路结合,需要在连接转换上有相当的功夫才行;防守方面,因为板子比较软,所以不容易防出高球。
整体感觉蝴蝶的板子与Stiga还是相差比较大的,需要多一点时间去适应。甚至感觉H-LG虽然比孔木硬了不少,拉球的旋转和攻击力都要比孔木强不少。孔木比H-LG强的只是稳定性好一些。
今天总共打了1小时左右,回头慢慢练习,再找找感觉。
今天继续试用孔木。
今天打得感觉跟昨天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昨天不适应,所以今天特意多练了练攻球,感觉球打起来不管是中力量还是较大力量都很稳定,一点都不空。只是发大力时球也不能一板制敌。正手感觉找到了,反手的弹打感觉也很不错。
开始跟几个球友打比赛,都说今天打球的感觉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由于平时打得较多,相互之间都非常熟悉。我平时用OC时正手弧圈威力确实不小,但是他们都熟了,能封回来。还有就是总感觉球速非常慢,比别人慢半拍,想抢先上手进攻挺不容易的;再者我自己的体力消耗非常快,只要体力一跟不上,常常会输得比较惨。
今天用孔木的感觉速度提了很多,能够跟上他们的节奏,甚至有好多时候我的节奏让他们跟不上。快攻时只需要把线路和落点打好,很是主动。再说说拉弧圈,OC是需要打摩结合的感觉,而孔木只需要薄摩擦就可以了,也可以把球拉得很转,另外就是中小力量的拉球,球的质量也不错。不像OC不发大力不行。我用孔木发力拉高吊弧圈的感觉还是没有找到,可能用OC的动作不好改吧。
孔木作为小球时代的经典,受到好多人的追捧,肯定是有它的独到之处的,只是跟Stiga的手感差距有点大,套胶板面也有比较大的差别,还是让它去为更适应它的朋友服务吧。今天晚上我会跟一朋友谈谈,用它去为球友交换一把直板的CL。我会怀念孔木的感觉的!
昨天晚上跟 我本无心 朋友谈好交换他的CL直板,他人很爽快,还要再送一块胶皮。拍子封存了,等他给地址就可以寄出了,在我手里没有填任何的伤,呵呵。
孔木练球好了
我个人一直觉得孔木是块好板
孔木和老科
结构及手感完全不同
孔木适合用来练习拉弧圈球固定动作,以及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人,连续发力的畅快感觉让人难忘。
主动发力好,上台率高,无论怎样发力,出界下网的情况较少,但落点控制不够精准。
不发力情况,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封挡较转、较重的球,效果挺好,没有力道的小球处理效果一般。
用来比赛差了点,威力不够,但由于弧线比较飘,控制好了落点和节奏,实战效果尚可。
总的感觉,用过纤维板(硬板配软胶)再用孔木(软板配硬胶),就像戴了套子干活,不够爽。
孔木适合用来练习拉弧圈球固定动作,以及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人,连续发力的畅快感觉让人难忘。
主动发力好,上台率高,无论怎样发力,出界下网的情况较少,但落点控制不够精准。
不发力情况,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封挡较转、较重的球,效果挺好,没有力道的小球处理效果一般。
用来比赛差了点,威力不够,但由于弧线比较飘,控制好了落点和节奏,实战效果尚可。
总的感觉,用过纤维板(硬板配软胶)再用孔木(软板配硬胶),就像戴了套子干活,不够爽。
评得好!!
学习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