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玻璃鸟+ACUDA S1+塞拉-----评测 [打印本页]

作者: 文月弓    时间: 2010-9-17 11:52
标题: [原创玻璃鸟+ACUDA S1+塞拉-----评测

      近十余年没买顶级球拍了,心中痒痒,于是在精英网网购2010年最新产品尼塔库玻璃鸟、多尼克 3FD ACUDA S1反胶、塞拉长胶,同时还准备C7+1.5mmGP3海绵以做备用,现器材已经到手。看到精英网器材版里有关玻璃鸟、S1的评测很少,特作出评测如下,以飨大家。


     《乒乓世界》第九期正好有多尼克FD的测评【Acuda S1与Baracuda最显著的不同是其胶皮表面非常有磨砂的质感,是典型的涩性套胶(插一句:我这张红色胶皮却是有微粘)。此款套胶笔者认为是一款相當不错的正手套胶,比Baracuda轻了一些,胶皮软一些,更容易透板,制造的旋转比Baracuda略差些,但摩擦仍然是不错的,击打时弹性非常好,要高于Baracuda的表現,声音也很响亮。】【细膩的黑色胶面磨砂感强烈,有一丝金属光泽。這是一块不折不扣的正手胶皮,在DONIC产品中,属于正手的佼佼者。与前辈JO PLATIN相比,速度幷未明显超越,但更咬球,容易制造旋转,海棉的支撑作用更强,因此手感相对扎实。】

      二 “玻璃鸟理论评测”

      玻璃鸟其实是7夹小鸟和5层玻碳RUTIC的无机升級綜合板。

     (一)板型:厚6.2mm,长152mm,宽158mm,ST拍柄,重90克。

此板是萍果形的加宽型,这种设计,用相对不大的板面面积达到了整体加大面积的击球效果。这种板型,精准的方向感或许是一种奢望,但相对强的容错能力或將有助与上台率和杀伤力。

     (二)結構:帖子發出后,有球友指出,原前文在結構這一部分有錯,經過再次仔細觀察的確失誤,這裏改正如下:應是7W+2M(GC)(還有一種說法,即把中間三層相同且相等的統稱大芯,則是5W+2M)。

林巴(面材,或白腊木?較薄約0.5mm)+玻碳(極薄0.1mm)+阿尤斯(力材較薄0.6mm)+阿尤斯(染紅,厚,約1.4mm)+阿尤斯(本色,厚約1mm)+阿尤斯(染紅)+阿尤斯(力材)+林巴(面材,或白腊木)。

獨特的厚度分布:与大鳥小鳥相比,玻璃鳥的面材、力材、最中間的大芯都相對减了厚度,也就是說加了玻碳層,减少了大芯厚度。這是有道理的,過厚的大芯消耗了不少的能量,使最終轉遞到球上的能量相當有限,拉出的球飄浮不定旋轉不强。

 

 

     

      (三)结论:

      1 “通”而不“震”:“通”即“通透”,“通透”就是,球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撞击力,能有效的透过球板清晰传导顶在球拍背面的手指上,使它的受力点相对集中,对其周边影响较小,而且振幅不大,其振动衰减时间非常短。而“震”即“震手”,它却不同,它不能有效地把球拍受力点控制在局部,而且振幅较大,振动衰减时间较长,甚至把柄都能感觉到顫抖。

      2 易持球、好控制、防守好。

      3 营造选手更多的自身发力空間。

      总而言之,玻璃鸟向无机时代弧圈板的需求更靠近了一步。

 

(三) 塞拉長膠初打初評

  原先打長膠時基本是帶海綿的,這次購買玻璃鳥和S1時,順帶買了2塊塞拉單長膠皮,試一試這塊自稱能對打自如且連續進攻還能保持良好的控球的聞所未聞的單膠皮。第一次試打的是準備參加雲夢長膠聚會的4位球友,3位直正長反反,1位橫反反長,底板均是曹牌(也就是怪膠黃長膠底板),5人5种長膠,全是單膠皮,有388D-1、長興999、郭躍華、塞維卡和塞拉。第一感覺是初次用不覺得生澀,使用比較順當,拿起來就可打,失誤不太多;其次,進攻不是說明那樣好;第三防弧圈不錯;第四,對方說比以前的用的長膠晃的厲害,不往前走。第二次試打的是次次在一起打球的兩面拉直板反膠,已經很習慣我的長膠,基本不怕。練習防守前衝、高吊不錯,高吊有時還能擊打,但不可能与前衝對打;但是與其練習以撥對推時,連續性提高,而且對方失誤多些。該球友說,進攻性加強了,下沉感强了,飄浮大些。自己覺得用長膠單膠皮初次能打成這樣,算是不錯。一是底板是玻璃鳥比較軟,主動髮力成分還要多些,二是此膠皮可能對直板正手長膠進攻好,對橫板反手進攻則略差,三是玻璃鳥比較軟,需要主動髮力且掌握好拍型。再練習一段,看看如何。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0 12:58:57编辑过]

作者: 文月弓    时间: 2010-9-17 11:56

怎么搞的,精英网上不了完整的帖子,要不亂碼要不圖顯示不出。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10-9-17 12:45
[em1011]
作者: 拒绝跟风、耶    时间: 2010-9-17 13:03
看不见图啊
作者: PenRBS    时间: 2010-9-17 13:30
面材不是象小提琴那样的“白腊”,而是林巴。
纤维就紧靠面材下面,不是“玻碳”,而是纯玻纤,非常薄。
我手上有一支横板Ludeack Fleet.
作者: jesoner    时间: 2010-9-17 14:38
    我舍不得花大钱购买此板,所以看了楼主的帖子很享受![em1041]
作者: jesoner    时间: 2010-9-17 14:39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月弓在2010-9-17 11:56:00的发言:

怎么搞的,精英网上不了完整的帖子,要不亂碼要不圖顯示不出。

    我也碰到过这类怪现象。遭遇时,一筹莫展。


作者: 金鑫9    时间: 2010-9-17 15:02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水的样子    时间: 2010-9-17 15:14
QUOTE:
以下是引用PenRBS在2010-9-17 13:30:00的发言:
面材不是象小提琴那样的“白腊”,而是林巴。纤维就紧靠面材下面,不是“玻碳”,而是纯玻纤,非常薄。我手上有一支横板Ludeack Fleet.

[em1002]一语中的

 

楼主:也就是说加厚了玻纤层,减少了大芯厚度。这样的话错的太不应该了,不需要多高的技术水平,只要仔细看一下就知道玻纤薄如蝉翼了快。


作者: 水的样子    时间: 2010-9-17 15:15
  强烈支持5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mj66    时间: 2010-9-17 15:52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苏州街33号    时间: 2010-9-17 16:39

无语~~~

哪有那么厚的玻纤

是7层+玻纤 楼主大大


作者: shawking    时间: 2010-9-17 16:46
不是说S1比BARA还重么?
作者: 乒来乓往    时间: 2010-9-17 17:1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fangjunyi525    时间: 2010-9-17 18:58
玻璃鸟去了那层几乎看不见的玻纤就是CL
作者: 乒乓天使    时间: 2010-9-17 21:57
玻璃鸟和CL绝对不一样,cl 属于碰球就非,玻璃鸟吃球,打起来感觉完全不同
作者: 老鸟    时间: 2010-9-17 22:52
光板的图片太少了。
作者: sjqka    时间: 2010-9-17 23:25

染色层也是阿尤斯


作者: shakil    时间: 2010-9-17 23:56
NB学习了~
作者: 刀斧手    时间: 2010-9-18 08:15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倚天    时间: 2010-9-18 08:43

所以 俺从不写评测 怕误导大家  烧过数百套配置 拥有3横一直4把玻璃鸟而从不写评测的飞过。。。。。。。玻璃鸟 正手还是T25  G1 GIRP-S 海夫 别的基本可以无视了


作者: 当年秦汉    时间: 2010-9-18 09:08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承上启下2    时间: 2010-9-18 17:24
  强烈支持21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曾曾    时间: 2010-9-18 21:40

看来楼主真的马玻纤鸟的结构搞错了[em1005]!面材下面那层用肉眼几乎看不到的东西才是玻纤。。。。。。。。


作者: 曾曾    时间: 2010-9-18 21:48

中间是三层等厚的阿由丝(包括两层红色的)。。。。。。[em1004]


作者: snow820128    时间: 2010-9-18 22:1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水的样子    时间: 2010-9-19 10:13
QUOTE:
以下是引用倚天在2010-9-18 8:43:00的发言:

所以 俺从不写评测 怕误导大家  烧过数百套配置 拥有3横一直4把玻璃鸟而从不写评测的飞过。。。。。。。玻璃鸟 正手还是T25  G1 GIRP-S 海夫 别的基本可以无视了

 

你是器材贩子谁敢和你比?[em1004]


作者: 文月弓    时间: 2010-9-20 13:01

(三) 塞拉長膠初打初評

  原先打長膠時基本是帶海綿的,這次購買玻璃鳥和S1時,順帶買了2塊塞拉單長膠皮,試一試這塊自稱能對打自如且連續進攻還能保持良好的控球的聞所未聞的單膠皮。第一次試打的是準備參加雲夢長膠聚會的4位球友,3位直正長反反,1位橫反反長,底板均是曹牌(也就是怪膠黃長膠底板),5人5种長膠,全是單膠皮,有388D-1、長興999、郭躍華、塞維卡和塞拉。第一感覺是初次用不覺得生澀,使用比較順當,拿起來就可打,失誤不太多;其次,進攻不是說明上說得那樣好;第三防弧圈不錯;第四,對方說比以前的用的長膠晃的厲害,不往前走。第二次試打的是次次在一起打球的兩面拉直板反膠,已經很習慣我的長膠,基本不怕。練習防守前衝、高吊不錯,高吊有時還能擊打,但不可能与前衝對打;但是與其練習以撥對推時,連續性提高,而且對方失誤多些。該球友說,進攻性加強了,下沉感强了,飄浮大些。自己覺得用長膠單膠皮初次能打成這樣,算是不錯。一是底板是玻璃鳥比較軟,主動髮力成分還要多些,二是此膠皮可能對直板正手長膠進攻好,對橫板反手進攻則略差,三是玻璃鳥比較軟,需要主動髮力且掌握好拍型。再練習一段,看看如何。


作者: 身子骨    时间: 2010-9-21 15:00

  1 “通”而不“震”:“通”即“通透”,“通透”就是,球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撞击力,能有效的透过球板清晰传导顶在球拍背面的手指上,使它的受力点相对集中,对其周边影响较小,而且振幅不大,其振动衰减时间非常短。而“震”即“震手”,它却不同,它不能有效地把球拍受力点控制在局部,而且振幅较大,振动衰减时间较长,甚至把柄都能感觉到顫抖。

 

(, 下载次数: 0)

作者: 文月弓    时间: 2010-9-21 22:05

                    塞拉是塊好長膠

  今天又試打塞拉,那位球友越打越不適應塞拉,發球有時下旋有時不旋,對方搞不清楚自己也不太明白;橫板撥打對直板推擋,當拍型稍亮點,成上旋還帶點拱—他出界;拍型稍壓低點變下沉—他下網;進攻只要動作到位:手腕內曲點拍子呈45℃角,正對來球,稍微向左扭點腰,小臂帶動手腕六七力往前揮去,上臺率蠻高的;同時還能蓋打一般般的高弔弧圈。原來我用過多種長膠388D-1、388D、755、C7、C8、挺拔、牛博士、環球999、長興999、怪膠黃、塞維卡、帕里奧等帶海綿不帶海綿,最怕就是對方對拱搓過去的球狠狠推過來,磕過去一板衝死,擋過去不是衝死就是推死,很被動,現在我就採取讓對方推過來與其對推對撥戰術,不過三四板。對方不是下網就是出界。


作者: liuzhibao    时间: 2010-11-16 10:10
不错不错,赞一个!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