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指的防守是什么?可能是借力档吧,其实跟直板差不多啊,调整好板型,关键是档的时机,压上去的节奏要对,板不用太压,立着点好了,如果对方力量大,甚至不用前送,放到位置就能档过去。练球的时候让人多攻你反手,你加强感受一下拍形和节奏。
横板反手防守其实还有一板削球,我有时候扑完正手大角度,别人回反手,我来不及回来,就用反手削一拍过度。
反手快拨每天必练,然后找人进攻,你防,对方拉
而且才半年啊,lz可以想想当初刚学球的时候半年正手是什么程度
横拍反手特别是直改横的反手,我只想说,十年磨一剑
几年的苦功以后,你绝对可以说,这几年苦功下的值
反手就是靠基本功,功夫到了什么都有了。你一定要练横板反手的标准动作,不能再来直板那一套。然后坚持练下去。对板形的把握,是种条件反射,不是一日之功,没有捷径可走。猫版说得对,练好拨球,一切都有了。
先从反手快拨练起吧,这个是基础,至少也得反手的击打球,能够发力,然后就是台内宁球,出台拉球。防守还是得放松,封住球,旋转不同而调整拍醒
告诉你个办法,找中老年人打球,中老年人中很多爱练基本功,而且他们几十年不换板,基本功也相当扎实。和他们打球涨球会很快。当然你不要找那种爱打比赛的老年人。
反手快拨每天必练,然后找人进攻,你防,对方拉
而且才半年啊,lz可以想想当初刚学球的时候半年正手是什么程度
横拍反手特别是直改横的反手,我只想说,十年磨一剑
几年的苦功以后,你绝对可以说,这几年苦功下的值
横板的防守比直板更好,楼主是没有练到位。建议按猫版所说下些功夫。
找个基本功好的朋友,或者出钱找个陪练,按小时收费的那种。你那种打几球就开局的练法,技术动作根本固定不住,球可能能练熟,动作全是非正规的,而且还改不过来。我在少体校练过8年,现在去球馆还是练基本功,一次要练1、2个小时,很少跟人打比赛,基本上都婉言谢绝,就觉得练基本功最有意思。
反手快拨每天必练,然后找人进攻,你防,对方拉
而且才半年啊,lz可以想想当初刚学球的时候半年正手是什么程度
横拍反手特别是直改横的反手,我只想说,十年磨一剑
几年的苦功以后,你绝对可以说,这几年苦功下的值
调整拍型吧
横板反手是根本,一定要下工夫.如果反手不行,全靠正手,还不如换回直拍.自己感觉其实反手比正手要好练,原因在很多帖子里都写明白了.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em1002]
我来尝试介绍:
首先:现在的问题来源于你原来直板时的习惯,你为什么要改横板?我想你克服不了直板反手的压不住弧圈球和进攻性不强,原因在哪里?一味的依赖正手,左脚始终在前很多,改横板以后仍然不能改掉这个习惯,就不可能有好的反手技术,要加强横板反手,在站位上必须两脚稍微平行,并且离台有40-50厘米以上,让出反手引拍距离。尤其是业余选手的步伐不好的情况下,站位必须稍微平行。
其次是正反手转换要快,且流畅。
呵呵
业余反手技术几点心得
各位球友,我就个人打法提出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我用的是横板。纳米OC,反手HK1997。以下心得只代表个人看法 ,供各位业余球友讨论参考。(因为我是业余打法,对一些专用语不对地方请大家谅解)
1、整体反手发力方法和几点注意
反手我主要是腰腹前发力,这个力量相对腰侧发力要小,但打起来要灵巧一些,腰侧发力大,而且侧拐强烈,如果手感不强还是用腰腹前发力比较好,上台率也高,发力时大臂带小臂,这时主要是协调性的问题。身体要稍下沉一点,给展开时留下足够空间。小臂发力时用力要象扇子打开一样的弧线,方向微调可以创造出不同轨迹。发力时重心一定要稳,大力要在击球一瞬间发出,形成鞭打效果。专业选手打反手时速度快,动作不大,那是因为他的瞬间速度太快,如果放慢动作的话,整体动作差不不多。反手每个环节都要求作到位,差一个环节击球质量就差很多。反手动作还跟个人习惯有关。但整体意思没有变。1、重心要稳。2、瞬间速度要快3、击球动作完整流畅。只要是不是特殊大斜线,反手可以在全台大部分角度进攻,只是相对正手而言攻击力要小些。但够出奇,灵巧,可为正手攻击创造良好的条件。
2、球友反手练习时需注意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熟悉球感开始。
可能有些朋友刚开始打反手,没有基础,这一阶段比较重要,因为是建立球感的阶段,个人认为应当以反手推挡为主。击球时不要加任何手腕动作。肘不要抬。板与腕在一条直线上。板高度略高于肘,击球时不要发力,以推出球即可,主要体会击球瞬间感觉,体会击球是击在哪个位置(大致位置就可以)当你练习到可以50-100不掉时,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一般周期在1周-2周)
第二阶段:从拨练习开始稍加一些力量。
这一阶段是以拨为主。板身倾斜一定角度,重心要稳(这一点很重要,有些球友击球时重心已经失控,那么击球角度、质量就已经变了,不可能打出高质量的球)击球瞬间可稍加力量,体会击球感觉,可有意识地控制球的方向。(这一阶段主要练习控球方向)。当角度适当时可以加大力拨。当你这一阶段可以练习到可以50-100不掉时,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一般周期在1月-2月)
第三阶段:从击球时摩擦练习开始。
这一阶段可以有意识地加上摩擦球的动作,主要在旋转上练习,发力时不只是拨,要有瞬间摩擦的感觉,(这是腕子的事)加腕子动作。练习时一定要以慢为主,体会感觉。(球友有的心急,力量很大,但这样你是不会体会击球一瞬间腕子控球的感觉的)当你在这一阶段可以在全台任意角度接球,(只要能上台就行)这一时期你的反手技术已经初步成形。
反手不论什么动作,重心稳、动作流畅、击球鞭打效果、手腕微调这几样你做到了,技术上反手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先重心、大臂、小臂、手腕、手指(特殊标一下,估计业余选手里用不到手指的体会,到手腕已经不错了)一般周期在半年-1年。
第四阶段:反手技术整体调整阶段。
反手击球时可以发中等力量击球,可有意识加上旋转及控制方向。以接发球主要起反手,以攻为主。适当参加比赛以促进反手技术,主要上反手攻球。尽量避免搓球。
这一阶段以调整为主,因人而宜,有些人体会好,技术上就会上一台阶,会主动发力,体会差一些的可以将球用反手对付一下,过渡一下,但形成不了以攻为守的局势。
(一般周期在1年-若干年)
第五阶段:检验反手整体效果
检验方法就是对方发球,无论发哪个角度,你都可以用反手攻击,(有点偏激,不过主要是检验你的反手达到什么样的技术),当你已经可以击打上述各个角度的发球,那么,恭喜你朋友,你反手应当在业余球友当中有一席之地了。虽然比不了专业,但会有人要向你拜师了(开个玩笑)
结束语:
反手主要以灵巧、出奇为主攻方向,打乱对方的进攻或防守体系,为正手创造进攻机会,应与正手互相结合,个人看法是无论正手反手都很重要,主要是控制对方。至今用哪个多一些还在于朋友你自己。乒乓为娱乐、交友为长久。祝各位球友技术更长一步。
赤 兔
1、横板反手发力不行,没有威胁,动作天天照着练习,转腰,甩臂,可打到球上就软了,没力度,不知道要怎么样练习发力???
解决方法:
长效型 如果想为涨球技长久方向练,就要调整重心问题,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都要重心稳。否则发力不实,具体操作如下:先是双膝微弯曲,有一个向下的小动作就行,要主动意识,后脚跟微抬一点,保持重心始终向下。击球时无论什么时候,下盘保持这个动作就行了。说白了就是底座要稳。这是解决根本。(解决时间视你领会时间长短有关,有时一点就透,有时没明白意识需很长时间)
速成型: 加强小臂和大臂力量训练,用力量克服发力不实。但不是长久之计。
2、反映慢,总是等球过来了,再想到做动作,老是被球顶住拍子,还有就是在用正手还是用反手的问题上,来球位于球台中央位置,又想用正手侧身,又想用反手攻,不知道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长效型 基本功不扎实,多练基本功,功到自然成。
速成型 无论对方发球还是你发球,只要对方发过来或你发过去后,马上第一反应是反手攻或防,这时不无论错对,球旋转与否,不要等球,要主动迎球,意识决定你反映。(就是主动上手,不考虑其它)
球在中央问题解决方法就是球发过后,你错对就选一种,因为这两种你都可以用,自己定一种,错了也不改,一定要定下来一个。
3、反手连续问题,正手好解决,每次攻球后还原至右手下方即可,但反手拉球(进攻后)后,球拍还原至什么位置呢?还原到反手位还是正手位呢,有点困惑。如果还原到正手位,别人还回球至你反手位,到时候连续性就成了问题?
长效型 跟第二问题有关,还是基本功问题。反手位可以连续拉,前提是你一定要基本功扎实。击球后还原击球前动作,这是一个条件反射的事,练时间长了自然形成。回不回到反手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这是技术和实际结合的一个产物,需要的综合因素多,在于实践。
速成型 加大反手攻击水准,你反手回球质量高一些,对方接球会加大困难,再回来的球就会失去质量,这时你就会有充分时间自已选用正手或反手了,这时就不用考虑怎么还原的问题了。
横板反手拨斜线和直线,技术上有哪些变化呢?
右手为例:
1.站位:
拨斜线时身体正对前方吧;(拨直线需要调整下盘步伐,右脚前移一小步,击球动作不变,手腕有小动作,向左前击球。)
2.挥臂发力方向:
拨斜线时,以肘为轴,由腹前向右前方吧;(拨直线时,由腹前向直前方。也可从左侧击球(类似格林卡方式)都可以。)
3.拍形:
拨斜线时,拍子和肘应该是一条延长线上吧,只是手腕略有点下垂;
(拨直线时,手腕主要功能是调整旋转,可控制小方向,但主要方向控制在于小臂或大臂(格林卡方式))。
以上疑问很困惑,尤其是第3点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另外,横板反手拨斜线和直线,技术上还应该注意有哪些变化呢?(自然、放松、瞬间摩擦发力)
楼主可以说根本不会横板 建议多看看教学视频 吧动作弄对了 然后固定动作 别着急打比赛 等你动作熟练了比赛自然厉害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