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圈球的质量是由球速和旋转决定的,而决定弧圈球的球速和旋转的有这样几个因素: 1、球与拍子的接触状态,即吃球、摩擦什么的。 2、器材的作用,如套胶质量、灌胶与否、底板软硬等。 3、来球的情况。 4、自身的发力。 关于1、太麻烦,一说就打架,本帖不讨论了。关于2、是器材版讨论的事,3、的问题比较复杂,挡暴冲自身不发力,回球也有质量,本帖只假定是借不上力的情况。因此本文只涉及4、发力。
关于发力的说法有点容易误导,因为如果误解了发力就容易走入误区,认为发力就是使劲,使的劲越大,球就会越爆。但实际上决定弧圈球的球速和旋转的并不是挥拍力量的大小,而是挥拍速度的快慢,即击球瞬时球拍的速度越快,击球质量就越高。 下面分析一下,比如我们用身体撞开一扇门,这时身体发出的绝对力量肯定比挥拍击球时要大的多,但我们用撞开一扇门的动作去撞击球,这球肯定飞不快,因为挥拍速度太低。现在正是世界杯热播,再举个足球的例子,用头球顶无力球,如弹地球,根本顶不远,必须借力,如角球,才能顶出速度、威胁。而用脚踢,即使球不动,也能踢的很远,如守门员开球。这是因为躯干的摆速远低于肢体的摆速,所以说是摆速决定出球速度而非力量。
因此是业余的即使是人高马大,五大三粗的壮汉,拉球的质量往往还不如体校的小朋友,这差距不在绝对力量,而是在挥拍速度,小朋友的挥拍速度比我们快多了,不信就去比比看。大家还可以看一下马林、柳承敏、陈玘他们暴冲的挥拍速度(要看视频,不要看动画,动画往往速度失真),那绝对是快如闪电!而我们业余的拉球,看着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可最后拍子却是慢悠悠的挥过去,那球质量能高吗?
因此说,判断发力的好坏,不在于你能发出多大力,而在于你能达到多高的挥拍速度。不管是如何发力,最后都要看身体动能是不是全部转换为挥拍速度,而不是看动作如何,否则即使动作再漂亮,也是花架子。不是用上身体力量就是发力好,用身体打球、重心转移也不是用身体的质量去撞击球,而是利用全身的发力获得更高的挥拍速度,是一种鞭打机制。
当然没有力量就没有速度,但有力量未必就一定有速度,没有速度的发力就是在做无用功。
拉球强调爆发力、发力集中,而爆发式的集中发力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提高拍速!
我的意思是发力时要把注意力放在加快拍速上,而非使劲上。 换言之,拉球发力更需要肌肉的收缩速度,而非收缩力量。 |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