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乒乓球底板:木材纤维厚度结构重量大小形状的统计和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15 10:26
标题: 乒乓球底板:木材纤维厚度结构重量大小形状的统计和讨论

 

乒乓球底板及材料重量形状的知识及学习:ffice:office" />

   面材为底板的最外层,直接影响吃球深度和脱板速度。Limba(林巴)Koto(蔻头)为常见。

   力材为底板的次外层,用于平衡面材和大芯间的力量传导。力材的纹理应为横向,与面材和芯材的纹理相互垂直消除木材各向异性的缺点。力材越厚,球板的脱板速度越快,吃球越差Spruce(云杉)是最常见。

   芯材为底板中最中间一层。是直接影响底板底劲的一层,因为厚度较厚,所以通常也称为大芯。国内外最常用的芯材为非洲产的AYOUS(阿尤斯),该木材轻软而柔韧,能让球板获得充沛的底劲和良好的控球感。

   粘合剂和纤维,除了上述木材之外利用人造纤维及粘合剂和沾和工艺,可以使不同性能的材料粘合到一起,也利用粘合剂本身的传导和重量来调节制作底板,获得通透的手感良好的控制力充沛的底劲

    AYOUS(阿尤斯):木质较轻并有韧性,是最常见的芯材,可以提高底板的整体力量和敏锐手感。
     SPRUCE(云杉):硬度不是很高,较轻,好的云杉木纹平直而均匀,辅助芯材提高力量的传导。
     LIMBA(林巴):韧性较强,木纤维线条较长,传导能力强。
     KOTO(蔻头):硬度比LINBA稍高,可加快出球速度

  厚度球板击球时球板产生振动,而振动的强弱与共振有关,共振由振动周期决定,而球板的厚度重量及材质形状沾和技术共同决定着固有振动周期。越厚越重底劲越足,但无法控制小球。

  重量底板的重量是高手的利器,乒乓球与球板撞击时产生动量,能量守恒,而球板的重量的作用比来球的速度还重要(如火车与汽车相撞),这就是高手利用身体击球的物理学原理。而过轻的底板是无法打防守球的。人们喜欢82克左右(横板)。

 

   如:1.DONIC WALDNER(多尼克的瓦尔德内尔)和 STIGA  OFFENSIVE CLASSIC(斯帝卡的OC

      LIMBA(林巴)面材+SPRUCE(云杉)力材+AYOUS(阿尤斯)芯材+SPRUCE(云杉)力材+LIMBA(林巴)面材
     2.BUTTERFLY ADOLESCEN(蝴蝶-李菊) KORBEL(蝴蝶-科贝尔)
       LIMBA(林巴)面材+LIMBA(林巴)力材+AYOUS(阿尤斯)芯材 +LIMBA(林巴)力材+LIMBA(林巴)面材

     你们底板的各层材质厚度重量及性能感受呢?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17 09:53

 

沙发上的补充:ffice:office" />

 

乒乓球是个神秘的运动,小到4岁孩子,大到100岁老人,只要学过打乒乓球的人不管是成功人士还是身有疾患的人士就会永远不能忘怀,世上不会再找到第二个运动与乒乓球运动媲美。

 

他是个竞技运动(马琳,王励勤),又是个智力运动(王励勤打马琳落点),同时是个社交运动(大到中美建交,小到球友遍天下),还是个治病的运动认识自然的运动(时机,对路的认识和准备),最后是个激素运动(王皓奥运会上输给柳承敏,刘国正的7个赛点,蔡振华及刘国梁的选人标准)

 

自然界中各种动物以不同的优势进行着竞争,乒乓球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一物降一物,我们为胜利窃喜,也为失败郁闷,痛苦中的思索让我们茅塞顿开,球技大涨的同时感悟到了人生。打乒乓球的人是个积极快乐且有极具韧性的人(福原爱,邓亚萍)。

 

就像人生和工作一样乒乓球底板不是一成不变的,起步时必须练好力量和步法,动力定型后必须练好意识,有了这些就要平衡进攻和控制的节点了,所以有个称心如意的底板是多么重要,当然有些人一开始就没换过板子,是开始时的板子性能让他变成了进攻型(硬板)的人或者让他变成了控制型(软板)的人,他们很幸运,同时很悲哀,就像一找就找到了心爱的妻子一样,再也没有心思看看世界了。

 

乒乓球是个智力运动,最好的取胜方法是让对方来不及(几年前的王励勤打马琳,近台的王皓,变化多端的瓦尔德内尔,04奥运时的柳承敏),其次是速度(张继科),再就是旋转(换板前的马龙),当然这里有很多物理学原理,动量和质量问题(球拍,球拍和上肢,球拍与身体的质量是有巨大差别的),旋转和时间问题(脱板时间和球板上转动是不同的),流体力学问题(拐弯),弹力与摩擦力问题(吃不住球时会感到困惑),转动轴问题(触球部位不同效果不同),时间与加速度问题(与球拍重量与你的白色肌肉有关),还有就是你的策略,你将放弃什么,和要什么。这些都将影响我们对乒乓球底板选择。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17 12:48

蝴蝶VISCARIA,波尔,梅兹芳碳板的( 结构均为面材+芳碳混编力材+大芯+芳碳混编力材+面材)比较:

  

  VISCARIA铁牌:92克,5.7mm, koto面材+芳(蓝)碳(黑)混编(粗壮清晰)力材+大芯(桐木)

 

  波尔:91克,5.7mm, koto面材+芳(蓝)碳(黑)混编(细清晰)力材+大芯(桐木)

 

  梅兹:89克,5.6mm,limba面材+芳(蓝)碳(黑)混编(最细最薄)力材+大芯(桐木)

 

  他们的弹力94,93,90递减,吃球性递增,

 

VISCARIA铁牌的koto面材和芳碳混编最厚导致力量充足,适合中远台和进攻型选手用,但基本功差则命中率成问题,是以力量速度取胜为目标,拉球弧线直,击球爽,进攻手感好,适合拉前冲球,也可打防守球。

 

波尔koto面材和适中的芳碳混编厚度,是一款很好的兵器,但因koto面材的缘故吃球不如梅兹,需像波尔一样爆发拉球才能找到弹力与摩擦的平衡,退居中台时芳碳比重的调配问题而底气不足(可能与振动频率和形变有管),拉球弧线适中,进攻力量稍逊VISCARIA,但命中率高而且很爽,适合近台快弧打法或像波尔那样爆发拉球的弧快打法,手感扎实,也可防守。

 

梅兹limba面材和最薄的芳碳力材,吃球很深,弹力速度三款中最弱,旋转是其特点,因其共振性能和相对摩擦强进攻手感差,但因板型形变很大远台反而比波尔强,重量轻和吃球深而防守不好,但拉球弧线下扎,命中率最高,适合旋转强烈与节奏变化的选手使用。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17 13:32

朋友你想快乐吗:就用重而厚的弹力大的板子,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你想深奥莫测吗:就用轻而薄的面材软的板子,浑身是劲就是使不上。

 

你想走捷径赢球吗:就用硬板配长胶吧,三个月后就能拿单位前几。

 

但后果也会逐渐显现。


作者: 你你你的    时间: 2010-10-17 20:40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18 08:37

     小孩初学基本功时请选轻薄的纯木板,因弹力弱能练出用身体发力的基本功,还能练出迎前击球的意识(因为轻软板是无法防守的),又能培养手感(纯木的真实性),当然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的(对体弱者适当增加弹性(面材硬点如koto)来增加击球的快感)。

 

     基本功可以的人可以选用重而厚的碳素板(如挺拔碳素),他的击球质量是最好的,尤其扣球暴爽,但因对击球时机要求太高(专业运动员也难达到)和球速太快球迹呈直线而上台率很差,从而让你的动作变形(如施拉格),但人们为什么喜欢呢,因为他的脱板速度快弹力大而变得相对摩擦极弱所以可以扣死对方的急转球,还有就是他那上台后给人带来的巨大满足感,当然对长胶打法是首选,反面(反胶)弹力会降到正好合适(重量变轻和共振变弱的缘故)。所以他适合练球和娱乐的场合。

 

     软薄板的优势是他的吃球性,旋转和节奏是其特点,拿软薄板的人不知不觉中会走向旋转和控制上来,从而未来坎坷(朱世赫,侯英超是很少笑的。)

 

     硬厚板的优势是他的力量,攻击是他的特点,拿硬厚板的人不知不觉中会走向进攻的方向上来的,从而性格会开朗(柳承敏是很灿烂的)。

 

     你要清楚你打乒乓球的目的是什么,计划是什么,现在在什么阶段,将来体力怎样来考虑选择乒乓球底板为好。随着基本动作的固定,技术的提高,对乒乓球底板的要求是会变的,只是不要变的频繁。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18 08:40
--  作者:你你你的
--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谢谢您的鼓励。谢谢!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08:51
木材的识别: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08:55
koto面材横切: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09:01
木吉他面材是LIMBA,9楼上错了。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09:03
koto面材正切: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09:04
koto面材斜切: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09:08
limba面材:与koto的区别,木纹深,且不规则,不会贯通整个底板。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09:10
limba和koto都有染色和进行处理的。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09:16
常用木材: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21:20
蝴蝶 孔令辉纯木 初练选手拉弧旋不错 320元吧。 (, 下载次数: 0)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0 22:50

 蝴蝶-库帕尔 有一定基础后打比赛时可用,用于快弧型打法,拉弧圈速度较快,弧线稳定,推挡、搓球、摆短,容易掌握(板轻)。球友用的很多。

 

板的结构为3木2碳(面材koto和其他木材),属于柔中带刚性能均衡的弧圈板。面材较厚较软。手感柔和,吃球良好,小力量出球较稳有利控制。碳层直接代替了力材使板身厚度大大降低,甜区增大,这块板厚度仅仅5MM多一点,板身的减薄使重量减轻,发力时板身形变加大,延长了持球时间,好控拉球又转。 

 

力量:这块板击打时板形要比普通碳板前倾一些,因碳层做的薄又靠里,硬度不是很大弹性出众,力量小时表现为纯木,击打的时候球的弧线很好,上台率较高,发力打的时候动作多往前一些,因为打透碳层,球的速度和力量就出来了,所以要压板控制弧线(因为面材软且板薄相对摩擦大)。

 

旋转:弧圈很转,因其板身的结构能自然制造弧线所以摩擦的时候要稍厚一点(碳层在深处,板轻需要变形来吃球)拉出的弧圈才能又冲又转。搓球也比较稳健。

 

 

(, 下载次数: 0)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1 20:11
随着冬季的到来球板的弹性明显变弱了,这是因为1.动能损失在热能上的比重大了。2.因乒乓球板的弹性变弱而与球产生的共振现象变弱了。如果温度降到5摄氏度时弹性消失严重,球很难打过球网。望球友使用内能套胶(低温下很难得到改善)。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4 23:35
 

球板背面有没有胶皮,有什么胶皮对正面的弹性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个主要是由球板是否产生共振有关,而与球板重量增加基本无关。(如:乒乓球质量2.7克,速度20m/s,球拍质量180克增加到190克,击球速度40m/s,假设弹性碰撞则:

V1=[(m-M)V+2MU]/m+M=[(2.7-180)(-20)+2*180*40]/2.7+180=98.22m/s

V2=[(m-M)V+2MU]/m+M=[(2.7-190)(-20)+2*190*40]/2.7+190=98.32m/s

由此可见球拍重量的增加引起的出球速度增加可以忽略不计。)

 

球板是否产生共振才是影响弹性的原因。球板产生共振是由球板的固有周期有关,简单模型的固有周期公式是T=2∏√m/k ,显然背面的胶皮严重影响了球板的弹性系数K,所以请球友们要特别注意球板正反面套胶的搭配使用,也注意胶皮与底板的搭配使用。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7 08:20

 

击球时产生共振(振手)的板子,弹力会发挥到极致,感觉是暴爽,但是会失去控制(因为力量与振幅的斜率太陡,无法精细控制)。所以高手们不太喜欢振手强烈的板子。而是喜欢球板固有频率与乒球击板频率不同从而避免产生共振,但还有一定程度的共振的板子(固有频率与击板频率相近,无共振则板子弹力及弱)。这就是日本,瑞典,德国板子一直做的比较好的原因之一。也是同一型号的板子,有所差异的原因之一。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0-28 10:56
初学者可以选用玻璃纤维的板子,1.与纯木十分相似 2.价钱便宜 3.与高档纤维板子相近 4.可以打到初级水平。当然底劲是不能与高档板相比的。随着技术和手感的提高换板子是必然的(一步到位会使你技术动作无法定型),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来(技术越高板子越硬方面逐渐发展)。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1-3 11:38

  波尔:91克,5.7mm, koto面材+芳(蓝)碳(黑)混编(细清晰)力材+大芯(桐木)

 

波尔koto面材和适中的芳碳混编厚度,手感扎实通透,声音清脆,偶尔微振手,甜区大,力量大,速度快,击球感痛快,尤其反手弹击暴爽,吃球不深,脱板快,拉打均佳,防守好,借力出色,不太吃旋转,拉球和扣球目标性精细,短球、小球要有很深的基本功才不会冒高,搓球可以,但出长球,轨迹低平。因球板弹力稍大,形变稍小,近台出色,远台没有形变的支持而很累人(底劲变差),脱板快相对弹力好而拉打目标性强,是攻击性选手的好兵器。拉出的球前冲为其特点,弧线低平,尾端下扎不是十分好,速度和力量惊艳球场而不失失误,高吊需要基本功,脱板快而拉转时需像波尔一样爆发拉球才能找到弹力与摩擦的平衡,也因脱板快而吃转少,但注意出界,适合先发制人打法。还是底劲大和吃球浅而长短旋转节奏变化差。把他的重量和厚度少减一下必将出绝佳的弧快经典板子,那时不仅马龙喜欢,马琳也许也喜欢吧?

 

 

 


作者: 四边形    时间: 2010-11-8 13:35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drob    时间: 2010-11-26 09:26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10-11-27 14:16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2-1 09:20

硬板让你喜欢进攻,同时可以让你时刻注意动作,有基础的业余选手可以练习固定动作,但没有基础的业余选手用硬板时会让你动作变形。

 

软板让你喜欢旋转,同时让你喜欢控制手感,有基础的业余选手用硬板练习,软板比赛。

 

初学者,业余选手用纯木球感的板子为好。

 

随着技术水平的接近完美一流选手都喜欢用硬点的板子。(如孔令辉,马龙,波尔)


作者: lf2oooo    时间: 2010-12-2 23: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iredphoenix    时间: 2010-12-8 20:26
这个帖子真好!
作者: 力学原理    时间: 2010-12-18 06:16

选择球板:配胶和重量很有学问。

 

反手配个硬点的套胶会严重影响正手的手感,正手会变的死硬,这可能是影响了整个板子的固有振动频率,从而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给我们的配胶带来了很多困难。

 

整个板子的重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重板子的底劲足,弹力大 2.台内短球因惯性大而难控 3.还是因惯性大而攻球的连续性很成问题 4.要有强大的腰腹上肢手腕力量来支撑,很累人,尤其对直板选手。而选择轻板子就能解决问题吗,不是的,此时攻球力量会不足,球感变飘。

 

请乒乓爱好者们多向高手请教,多用他人板子试试,多看看别人经验,多学学乒乓知识,这也是一种让人快乐的乒乓“运动”。

 

但不要烧器材吆,练技术是根本,没有捷径可走。


作者: sht4006    时间: 2010-12-27 2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t4006    时间: 2010-12-27 22: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安享其成    时间: 2012-7-18 09:58
好文章,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我素我行    时间: 2012-12-31 20:29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selfa3    时间: 2013-1-14 01:18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yunzi_316    时间: 2013-5-29 22:26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chen_6f    时间: 2013-5-29 22:4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scg9999    时间: 2014-9-25 22:06
好贴,学习了!
作者: 90後乁才乄孖    时间: 2015-3-4 20:26
楼主 软七或者硬7适不适合有点基础的新人呢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