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认错,心灵比面子更重要!
文/徐田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有些人认为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损尊严和身份,因而讳疾忌医,甚至还硬着头皮不认账。结果是错上加错,失信于人。其实,在人类社会,无论是父母兄妹,“五亲六骨”,还是“两同三友”,人际关系调节的关键在于人与人交往时的姿态,主动认错对消除宿怨,恢复感情常常有着奇异的功效。
从我们似懂非懂的童年开始,到如今中年半百独立判断是非为例,“承认错误”总是一件让人不情愿去面对的事情。
原由很简单,即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不过也有不少人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能向着正确的目标追求,不然哪会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之言呢?
也许有人听过这样的故事:在加拿大科技界,一些专家学者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式样相同的钢制戒指。而佩戴这种戒指的人,都是国际知名院校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这枚如今代表着荣誉与身份的独特戒指,它的名词俗称“耻辱戒指”!原来,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曾发生过一座在建桥梁突然倒塌的事故,而经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该学院一毕业生设计错误所致,工学院当然为此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为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该院买下了废桥的钢材加工成戒指,并命名为“耻辱戒指”。在每年学生毕业时,校方都要在颁发毕业证书的同时,向毕业生赠送“耻辱戒指”,以此告诫学生们牢记“校耻”,要以更认真、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耻辱戒指”是后来加拿大工学院人的戒碑,他们用如此特殊的“雪耻”方式,为世人演绎了一场“知耻而后勇”者必胜的精彩哲理故事。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们更以“知耻而后勇”的魄力,为母校赢得了更好的口碑,将“耻辱戒指”最终铸造成为一枚“信誉奖章”!
还有一个关于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到海州游览。孔子听到隆隆的声响,对子路说:“山的那边在打雷和下雨,为何还要赶着去?”子路说:“这不是雷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孔子从未见过大海,想到海边去看看大海,于是孔子一行便来到了海边的朐阳山下。
孔子和他的弟子爬上了山顶,只见水天相连,海阔无际,他们都兴奋极了。这时,孔子感到又热又渴,他让颜渊下山去舀海水来喝。
颜渊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听得身后有人在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回头一看,是个渔家孩子,于是就问他笑什么。那个孩子说:“海水又咸,又涩,不能喝。”说完,他把盛了淡水的竹筒递给了孔子。
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激那个孩子,正想道谢,忽然海风吹来了一阵急雨,子路一看着急了,大声嚷道:“糟糕,现在到哪里去躲雨呢?”那个渔家孩子对大家说:“你们不用着急,请跟我来!”说完,那孩子就把孔子一行领进一个山洞,这是他平时藏鱼的地方。孔子站在洞口边躲雨,看着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诗兴大发,吟出了两句诗:“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孔子的三个弟子都齐声赞扬孔子的诗做得好,那孩子却持反对态度,他对孔子说:“千层浪、万点坑,你有没有数过?”孔子心服口服地对孩子的反诘表示赞同。雨停后,那孩子又到海上去打鱼去了。孔子回想起刚才发生的几件事,歉疚地对三个弟子说:“我以前讲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看来这并不妥当,还是应该提倡学而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在当时已是名扬天下的贤人,但是,在一个孩子面前,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勇于承认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拥有“知耻之心”已甚为困难,更何况主动当众承认错误!这恰恰说明,如果客观地正视错误,果敢地采取举措,最终将会抹去耻辱,而对错误遮遮掩掩,试图文过饰非者,则必将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勇敢面对错误和失败并敢于负责的态度则更加值得赞誉,大家也会因为你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而更加喜欢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