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我想是乒乓球运动与其他球类运动相比较之下,最具影响及神秘的一项因素了!举例来说,一位基本功苦练已久的球友,很可能遇上一位基本功不怎麽样,拿着长胶动作怪异但是经验丰富的老球皮给修理了,原因是什麽,多半的因素是因为长胶所造成的旋转差异与一般反胶差异颇大,经验不足的球友多半就吃了闷亏!举这例子并不是要阐述器材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而是要说明旋转这因素在乒乓球运动中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若不能掌握旋转,是难以掌握一场球赛的胜败的!
◎ 如何判断旋转ㄋ?
有球友解释说看对手球拍运动的方向!我只能回答说对一半,顺便回答一个笼统到不能在笼统的答桉“凭感觉”!但是这笼统的答桉却是很贴切ㄚ!到底该如何判断旋转ㄋ?拙见认为有四,以下分述之~
一、 判断对手挥拍的轨迹:
举发球为例来说,球拍由后上往前下切,那便是下旋球;由左往右挥拍磨擦,那即是右侧旋球……以此类推!
二、 判断对手球拍的触球点:
上述从挥拍轨迹判断的方式,在这裡便遭到了推翻,也就是说就算是同样的挥拍动作,也会因为球与球拍触球点的不同而造成旋转的差异!举搓球的例子来说,触球点在靠近球拍中下缘的位置,才能磨擦到球;触球点在球拍上缘的话,难以磨擦到球,搓过去的球是不转的!
三、判断对手接触球一刹那的发力方式:
发力方式的判断则是观察对方球拍接触球的一瞬间,到底是否有发力磨擦还是只是碰过去而已!有发力摩擦球才有旋转,仅是碰过去,多半是不太转的球!
四、判断来球飞行的轨迹:
上述三个判断方式,都还是有可能因为对手的手法太过细腻高明而难以判断出来,另一方面,使用异质胶皮﹝如长胶、anti﹞也不适用以上方式!但是球拍触球之后回球所飞行的轨迹﹝或弧线﹞,都会因为旋转的成份如何而忠实的呈现出现,因为这是物理现象的表现!举例来说,侧旋性能的球会呈现往左或往右弯的特性,下旋球则慢慢的、飘飘的感觉飞行过来,上旋转则较急较奔或是下扎弧线明显!
◎ 如何对应旋转:
或是有许多球友是想着如何去“化解”旋转,但是我想用“对应”一词来叙述更为广泛且贴切!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项来解释:
一、 逆旋转:
即是对应来球的旋转方向,施予一个相反方向的旋转来对应,例如对搓、对拉!
二、 顺旋转:
即回球的旋转方向与来球是一致的,例如:拉下旋球、削拉球!
三、 避旋转:
即是触球点在对手来球的旋转轴的两端,来避免吃转,例如对方拉球时以侧搓方式回应!﹝旋转轴:如果球的球转方向同地球转动方向一样,那最转的位置在赤道,旋转轴的两端为南、北极,最不转!﹞
四、 力量破坏旋转:
以力量加快挥拍摆速,让球停于拍上的时间相当短暂,在对手来球的旋转尚未产生变化﹝即吃转﹞之前,已将球击回!典型的例子是半高的网前下旋球,拍面稍扬即可用扣杀方式回击!
当然以上仅是将对应旋转的方式做粗略的区分,实施上在执行起来实是相互灵活运用的!讲白一点,上述四项是属于官方说法,若是依个人的见解我会建议球友们朝以下三个方向来思考:
一、“球碰拍”还是“拍碰球”:
这可以经由一个相当简单的实验来解释球碰拍与拍碰球之间的差异,将一颗球放在球桌上用手将它扭转,就像陀螺一样的转动,同时让球在转动的同时,稍微能够移动一下,而不是静止于一点上不动,这时将球拍立于球檯上静止不动,让球缓慢的来碰拍!再比较将球旋转后,球拍立于球檯上,慢慢的移动球拍去碰球!
您会发现,当球来找球拍时,球触拍后受旋转的影响很大,而球拍去触球,球就能造原本意识的方向来走!
这例子是说明:球拍与球,当然球拍是主动,球触拍的一瞬间,是球拍动得比球快去触球,就算是摆短这种看似球拍不动的细腻动作亦然!不难发现有些刚起步的初球球友遇到转一点的发球,可以接到让球直飞到天花板上,这都是球碰拍的结果,因为如果是拍碰球,或多或少都带有点力量破坏旋转,不会让球吃转到这麽夸张!
二、把“旋转”丢回给对方: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对方来球给了一个旋转,没必要将旋转“化解”之后,回球回去让对方好打,我的观念是,对方丢了一个旋转过来,我的目的只是将球打回对方的球檯上,至于回去的球是怎麽转,是原本的旋转还是我有加了一些旋转在裡头,球回去后,那是对方的问题!
在工作在生活上,我们不乐见遇到凡是遇到问题是不沾锅或是爱打太极的人,但是在旋转这方面的处理,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三、不见不怪→少见多怪→见怪不怪:
不见不怪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回球所带有的旋转变化而失误了!前几天和球友们打双打,轮到我接发球时,对手发了一个很转的左侧旋转,我从侧边轻拨回去,对方的另一位球友想反手弹,球落桌弹起一歪,打到了手指!下一球还是发同样的发球,轻拨回去,他又打到了手指!还在这一阶段的球友要赶紧加强来球判断的能力,不能不见不怪!
少见多怪这时期我想大家都曾历经过这时期,看到程度高自己几级的对手,变化万千的发球,不知道球弹起到底是往左窜还是往右窜ㄋ;还是拉了个弧圈球,在你眼前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当场就愣住了!根本不知该如何去回击球!
所以我会建议学着去见怪不怪,因为每个人的球路的不同,特别是业馀球友,莫名奇妙的球 路太多了,要会思考这是一个过程,不会被对手的怪异唬住了,重点是将球打回去ㄚ!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