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发球高手之路五——正手高抛抖动式左、右侧上下旋,急球、轻球、奔球(直横通用) [打印本页]

作者: sun979    时间: 2010-11-8 18:09
标题: [原创]发球高手之路五——正手高抛抖动式左、右侧上下旋,急球、轻球、奔球(直横通用)

这套发球,是我十几年来一直最推崇的发球之一,许绍发大叔的发球,曾经叱咤国际乒坛的绝技。

 

他第一个使用高抛发球技术并一鸣惊人

他在第3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冠军

他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功勋卓著的四位总教练之一

 

            \

             \

              \

               \

------------

 

 

上面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是你发球时对手看到的挥拍轨迹,拍子由上方挥下来,抖一下,然后向左方挥出。这套发球能用一个动作发出左侧上下旋、右侧上下旋,就发球的线路和旋转变化来说,是世界之最(我这只菜鸟封的)。

 

现在我们看国际顶级选手的比赛,跟本看不到这么复杂的发球,可以说都是单线程,他这个是双线程的。都是挥过去发球,他这是挥过去发球,挥回来还发球。

 

我后来自己设计的几套往复式发球动作,都是基于许绍发大叔这套抖动式发球的理论。

 

要知道,这套发球实际上我刚学球的时候就知道,在书上看到的,但是没法理解,那时候对发球理解的层次太差,这也是近两年才醒悟的。但是最初我把这套发球想的过于复杂了,后来看到许绍发大叔在电视上发球,哦,一拍大腿,就这么回事,云山雾罩近二十年没整明白。

 

我现在教发球也好教别的也好,我尽量避免用书本语言,都是口语化,连比划带拍大腿的,就是想从多方面让人直观的了解,更形象化。

 

这套发球,大家在初期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加转体,如果加了转体,难度太大了。

 

有句话我必须要提醒,最高级的欺骗球,都是用转体改变击球点和摩擦方向以及拍型作出来的,我现在也只是远远的望着这座大山,可望而不可即。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球馆有一个直拍横打的政府官员,人很好,人大的领导,天天就和我们厮混在一起打球。他不知从哪学了一套直拍反面的钩子发球,结果谁碰谁吃,谁也不知道他的上下旋是怎么发的。看着很简单,他侧身位,用直拍后面推一下这个球,慢悠悠的动作,球也不怎么出台,也没有猛烈的摩擦和明显的发上下旋迹象,怎么看,怎么是一个不怎么转的侧旋球。

 

结果可倒好,我们俩一对上,这球吃的,一拍球下来,他吃我七八个,我吃他七八个,我们俩都是满头大汗,吃球吃的都不会打了。真的,手都哆嗦了,瞪大了眼睛也看不出什么转。

 

他也没有遮挡,没有重心上升下降,没有顶肩,慢悠悠的,就是一个人站在那里原地由侧身变成正对球台。上旋吃出界,下旋吃下网。

 

这事过去能有半年,偶然间有一天我看到一位朋友发的一场业余比赛,一个人就是发的这套直板反面的钩子。忽然间恍然大悟。

 

他刚触球的时候,眼瞅着是触球的后中部,但是他转身的那一刻,触球的方向变了,拍头变了。所以,这种发球,不但要看他触球的位置,还要看他拍头的细微变化。手腕上勾就是上旋,转身的时候借力推挤下切就是下旋。最可气的是,这种发球可以用力向下切,但是手腕向上勾,给人的感觉就是加转的下旋,但实际上是上旋。这就是直板反面发钩子球的先天优势。

 

这种境界的发球,轻易是没人教给我们业余球友的,所以我们知道的也不多。

 

波尔的逆旋转,其实也带有这种情况,借着转体做一些旋转变化,增加判断难度。

 

闲话的最后,我也希望大家看到一些不常见的发球时,把资料发给我,然后我总结总结,发出来大家研究,剖析。

-------------------------------

先转载一段较正式的动作说明

 

许绍发高抛抖动式发球四步曲

 1973年第32届世乒赛,中国队在小组赛的关键一役中与苏联队战成4比4。决胜盘由许绍发对斯特罗卡托夫。在这场比赛中,“高抛抖动式发球”首次亮相世界舞台,便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对手斯特罗卡托夫在第1局直接吃了11个发球,许绍发最终2比0轻取对手。这种拥有独特美感的“神奇”发球,不仅改变了以往发球的单一节奏,而且借助重力势能,使球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旋转,而球出手后的抖动动作更是令对手大为迷惑。
高抛抖动式发球一般分四个步骤:准备;抛球;击球;随挥。
(, 下载次数: 0)




       一、准备。身体与球台保持适当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持球手掌平展,球放在掌心,不能放在手指或指关节上,否则抛球容易带有旋转(有旋转则属犯规);准备向上抛球之前,膝盖微弯,含胸、收腹,重心适当降低。
(, 下载次数: 0)


        二、抛球。抛球的时候,持球手的手掌在举过头部之前要和身体近似垂直,匀速把球向上托起;抛球的初期时候要多用膝盖的力量,同时腰腹要含着力,借以稳定重心,持球手臂要相对放松;球快要举过头顶出手时,重心要抬高,下肢的力量通过腰腹进一步传导给持球手臂,做最后的“托举”,手腕成放松状态,不能僵硬,也不能“甩”。
抛球的弧线应该是垂直的,球下落的时候身体尽量不要移动位置,否则球的弧线会不稳定。再一个,抛球的时候要适当用上腰腿的力量,不能光用手臂。
(, 下载次数: 0)


       三、击球。当抛出的球到达最高点,随着球的自然下落,身体重心也要跟着降低,同时伴随转腰和引拍。触球的时候,要会用手指和手腕发力。
击球的时候要注意板形。以直拍为例,发下旋的时候,拇指要把板形扳住,而发侧旋或侧上旋球的时候,拇指要放松,如果用力,板形就很难调过来。
击球的时候也要注意触球点,球降落得越低,越接近台面,球发出去的弧线也就越低平,反之弧线相对较高。一般来说触球点应与球网同高,或稍低。此外,与其它发球原理相同,如果发长球,球拍触球后的第一落点应该在己方台面靠近底线的位置;如果发短球,触球后的第一落点应该在己方台面靠近球网的位置。
(, 下载次数: 0)


       四、随挥。随挥动作也很重要。一是解决身体的惯性问题,为下一板还原做准备;二是制造假动作迷惑对手。
以发左侧旋球为例,球在离开球拍后的瞬间,球拍应有一个向外“带”的动作,即所谓“抖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干扰对手的判断,使其误以为会是右侧旋球。

 

------------------------------------------

 

学这种发球的关键,是能够把小臂变成一根弹簧,触球瞬间的抖动要快,《---抖过来的时候发左侧上下旋,————》借着小臂弹回来的时候抖动也要快,发的是右侧上下旋。

 

实际上,许绍发的发球也许根本就没有右侧上下旋,二十年来我一直认为他发的是左右上下旋,但是近期看到的都说他的是左侧上下旋发球,他的只是向右一个虚晃动作。

 

恼火中,可惜我那本书找不到了,上面确实有高抛抖动式左右上下旋发球技术,我本来以为是许绍发的,也许不是,可能是别人推衍出来的发球吧。

 

这个倒是不主要。

 

从最后这张图片来看,他挥拍是先由后向前,然后向右。怎么回事呢?因为他转体了,他始终是在身前横摆球拍发球。但是他这样一转体,手上活儿再快点,旋转变化就难判断了。

 

发球转体,不仅仅是为了腰上发力,真的很有欺骗性。如果发球转体再会遮挡,麻烦更大了。

 

注意最后一张图片,先向左挥拍,发左侧上下旋(这个都会发,我不啰嗦了),发完球之后拍头向左,然后立刻向右抖动回弹小臂,带动拍头向右甩带,甩到拍头向右。

 

明白了吧?他是引拍(拍头向右),挥拍发球(拍头向左甩),发完左侧上下旋甩带拍头向右,或者拍头甩到左面之后根本没触球,立刻触球向右甩拍头,发右侧上下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9 10:47:16编辑过]

作者: sun979    时间: 2010-11-8 18:18

关于右侧上下旋,摩擦底部向右摩擦就是下旋,摩擦中部向右甩带就是上旋(别忘了拍头是向上甩的,所以是上旋)。

 

急球,触球略低于球网,第一落点近台边即可。

 

短球,触球与网同高,第一落点进网。

 

轻球,触球与网同高或略高于球网,触球的一瞬间收住球拍不要向前送,第一落点近网。

 

奔球,击球点接近球台边沿,第一落点接近球台边沿,使击球和落台形成合力,借甩带球拍发出左右旋转的两种奔球。

 

 

牛嚼牡丹一样讲了一遍,不知道哪里粗了哪里细了,写了一个半小时,累的腰疼。

 

有疑问的球友请留言,我会定期查楼,然后回复。

 

 

 

————————————————————————————

以下为回复球友问题:

 

------

------

 

QUOTE:
以下是引用tracy0531在2010-11-9 10:47:00的发言:

“轻球,触球与网通高,第一落点进网。”

请教楼主,关于轻、短球,我感觉似乎不得要领,发球经常冲网或下网,是要求摩擦尽量薄,把球蹭过去的那种感觉吗?挥拍的板型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

求指教!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不敢谈指教,真正的高手都潜水不吱声,我就是抛砖引玉。

这里我写丢一个,我没写轻球,而是把短球写成轻球了,这个实际是短球。

发球经常碰网,我认为还行,因为这说明你发球的弧线很低,堪堪超过球网,这个可以继续练习解决。下网的原因就复杂了,可能因为你第一落点过于近网或者触球点太低了,也可能是向前的力量过小、过大,或者发球的力量速度过大弧线过低等等很多原因。

练习发球要从最小的力量开始,保持住动作和板型,维持挥拍轨迹,体会摩擦和触球瞬间,然后逐渐加大摩擦力量增快挥臂速度,最后保持住力量速度的同时,将发球由出台向不出台调整。

说来容易,但要真的去练,怎么也得三五千个发球吧。[em10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9 11:05:40编辑过]

作者: silverfox1    时间: 2010-11-8 18:25
图片看不到啊
作者: l7891x    时间: 2010-11-8 20:20
是的,图片全挂掉了
作者: yh90123    时间: 2010-11-8 20:27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979在2010-11-8 18:18:00的发言:

            \

             \

              \

               \

------------

 

 

上面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是你发球时对手看到的挥拍轨迹

 

是对手正面看到的轨迹吗?


作者: yccyhb    时间: 2010-11-8 20:49
学习了
作者: l7891x    时间: 2010-11-8 21:01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979在2010-11-8 18:09:00的发言:

这套发球,是我十几年来一直最推崇的发球之一,许绍发大叔的发球,曾经叱咤国际乒坛的绝技。

 

他第一个使用高抛发球技术并一鸣惊人

他在第3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冠军

他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功勋卓著的四位总教练之一

 

            \

             \

              \

               \

------------

 

 

上面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是你发球时对手看到的挥拍轨迹,拍子由上方挥下来,抖一下,然后向左方挥出。这套发球能用一个动作发出左侧上下旋、右侧上下旋,就发球的线路和旋转变化来说,是世界之最(我这只菜鸟封的)。

 

现在我们看国际顶级选手的比赛,跟本看不到这么复杂的发球,可以说都是单线程,他这个是双线程的。都是挥过去发球,他这是挥过去发球,挥回来还发球。

 

我后来自己设计的几套往复式发球动作,都是基于许绍发大叔这套抖动式发球的理论。

 

要知道,这套发球实际上我刚学球的时候就知道,在书上看到的,但是没法理解,那时候对发球理解的层次太差,这也是近两年才醒悟的。但是最初我把这套发球想的过于复杂了,后来看到许绍发大叔在电视上发球,哦,一拍大腿,就这么回事,云山雾罩近二十年没整明白。

 

我现在教发球也好教别的也好,我尽量避免用书本语言,都是口语化,连比划带拍大腿的,就是想从多方面让人直观的了解,更形象化。

 

这套发球,大家在初期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加转体,如果加了转体,难度太大了。

 

有句话我必须要提醒,最高级的欺骗球,都是用转体改变击球点和摩擦方向以及拍型作出来的,我现在也只是远远的望着这座大山,可望而不可即。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球馆有一个直拍横打的政府官员,人很好,人大的领导,天天就和我们厮混在一起打球。他不知从哪学了一套直拍反面的钩子发球,结果谁碰谁吃,谁也不知道他的上下旋是怎么发的。看着很简单,他侧身位,用直拍后面推一下这个球,慢悠悠的动作,球也不怎么出台,也没有猛烈的摩擦和明显的发上下旋迹象,怎么看,怎么是一个不怎么转的侧旋球。

 

结果可倒好,我们俩一对上,这球吃的,一拍球下来,他吃我七八个,我吃他七八个,我们俩都是满头大汗,吃球吃的都不会打了。真的,手都哆嗦了,瞪大了眼睛也看不出什么转。

 

他也没有遮挡,没有重心上升下降,没有顶肩,慢悠悠的,就是一个人站在那里原地由侧身变成正对球台。上旋吃出界,下旋吃下网。

 

这事过去能有半年,偶然间有一天我看到一位朋友发的一场业余比赛,一个人就是发的这套直板反面的钩子。忽然间恍然大悟。

 

他刚触球的时候,眼瞅着是触球的后中部,但是他转身的那一刻,触球的方向变了,拍头变了。所以,这种发球,不但要看他触球的位置,还要看他拍头的细微变化。手腕上勾就是上旋,转身的时候借力推挤下切就是下旋。最可气的是,这种发球可以用力向下切,但是手腕向上勾,给人的感觉就是加转的下旋,但实际上是上旋。这就是直板反面发钩子球的先天优势。

 

这种境界的发球,轻易是没人教给我们业余球友的,所以我们知道的也不多。

 

波尔的逆旋转,其实也带有这种情况,借着转体做一些旋转变化,增加判断难度。

 

闲话的最后,我也希望大家看到一些不常见的发球时,把资料发给我,然后我总结总结,发出来大家研究,剖析。

-------------------------------

先转载一段较正式的动作说明

 

许绍发高抛抖动式发球四步曲

 1973年第32届世乒赛,中国队在小组赛的关键一役中与苏联队战成4比4。决胜盘由许绍发对斯特罗卡托夫。在这场比赛中,“高抛抖动式发球”首次亮相世界舞台,便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对手斯特罗卡托夫在第1局直接吃了11个发球,许绍发最终2比0轻取对手。这种拥有独特美感的“神奇”发球,不仅改变了以往发球的单一节奏,而且借助重力势能,使球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旋转,而球出手后的抖动动作更是令对手大为迷惑。
高抛抖动式发球一般分四个步骤:准备;抛球;击球;随挥。


       一、准备。身体与球台保持适当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持球手掌平展,球放在掌心,不能放在手指或指关节上,否则抛球容易带有旋转(有旋转则属犯规);准备向上抛球之前,膝盖微弯,含胸、收腹,重心适当降低。


        二、抛球。抛球的时候,持球手的手掌在举过头部之前要和身体近似垂直,匀速把球向上托起;抛球的初期时候要多用膝盖的力量,同时腰腹要含着力,借以稳定重心,持球手臂要相对放松;球快要举过头顶出手时,重心要抬高,下肢的力量通过腰腹进一步传导给持球手臂,做最后的“托举”,手腕成放松状态,不能僵硬,也不能“甩”。
抛球的弧线应该是垂直的,球下落的时候身体尽量不要移动位置,否则球的弧线会不稳定。再一个,抛球的时候要适当用上腰腿的力量,不能光用手臂。


       三、击球。当抛出的球到达最高点,随着球的自然下落,身体重心也要跟着降低,同时伴随转腰和引拍。触球的时候,要会用手指和手腕发力。
击球的时候要注意板形。以直拍为例,发下旋的时候,拇指要把板形扳住,而发侧旋或侧上旋球的时候,拇指要放松,如果用力,板形就很难调过来。
击球的时候也要注意触球点,球降落得越低,越接近台面,球发出去的弧线也就越低平,反之弧线相对较高。一般来说触球点应与球网同高,或稍低。此外,与其它发球原理相同,如果发长球,球拍触球后的第一落点应该在己方台面靠近底线的位置;如果发短球,触球后的第一落点应该在己方台面靠近球网的位置。


       四、随挥。随挥动作也很重要。一是解决身体的惯性问题,为下一板还原做准备;二是制造假动作迷惑对手。
以发左侧旋球为例,球在离开球拍后的瞬间,球拍应有一个向外“带”的动作,即所谓“抖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干扰对手的判断,使其误以为会是右侧旋球。

 

------------------------------------------

 

学这种发球的关键,是能够把小臂变成一根弹簧,触球瞬间的抖动要快,《---抖过来的时候发左侧上下旋,————》借着小臂弹回来的时候抖动也要快,发的是右侧上下旋。

 

实际上,许绍发的发球也许根本就没有右侧上下旋,二十年来我一直认为他发的是左右上下旋,但是近期看到的都说他的是左侧上下旋发球,他的只是向右一个虚晃动作。

 

恼火中,可惜我那本书找不到了,上面确实有高抛抖动式左右上下旋发球技术,我本来以为是许绍发的,也许不是,可能是别人推衍出来的发球吧。

 

这个倒是不主要。

 

从最后这张图片来看,他挥拍是先由后向前,然后向右。怎么回事呢?因为他转体了,他始终是在身前横摆球拍发球。但是他这样一转体,手上活儿再快点,旋转变化就难判断了。

 

发球转体,不仅仅是为了腰上发力,真的很有欺骗性。如果发球转体再会遮挡,麻烦更大了。

 

注意最后一张图片,先向左挥拍,发左侧上下旋(这个都会发,我不啰嗦了),发完球之后拍头向左,然后立刻向右抖动回弹小臂,带动拍头向右甩带,甩到拍头向右。

 

明白了吧?他是引拍(拍头向右),挥拍发球(拍头向左甩),发完左侧上下旋甩带拍头向右,或者拍头甩到左面之后根本没触球,立刻触球向右甩拍头,发右侧上下旋。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10-11-8 19:49:07编辑过]


作者: 鹏鹏飞    时间: 2010-11-8 21:10
学习了,谢谢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10-11-8 21:22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bhcy    时间: 2010-11-8 22:08
收藏
作者: 灭小虫    时间: 2010-11-8 22:55
这么好的绝招,图怎么挂了,楼主再弄一下吧
作者: hclnnkhg    时间: 2010-11-9 02:54


我在網上找了個圖,不知道是不是這個,LZ看見請把這加上去[em1001]

作者: 铁锋    时间: 2010-11-9 03:25
学习了
作者: 胡二刀    时间: 2010-11-9 06:54

不错


作者: sun979    时间: 2010-11-9 10:20

见鬼,昨晚我看到图片的。

 

哦,可能是IE的缓存,我在那个网站看到图片,然后图片缓存在本地,于是复制粘贴过来我自己能看到,但实际读取的本地图片,晕。

 

我补图去。


作者: tracy0531    时间: 2010-11-9 10:47

“轻球,触球与网通高,第一落点进网。”

请教楼主,关于轻、短球,我感觉似乎不得要领,发球经常冲网或下网,是要求摩擦尽量薄,把球蹭过去的那种感觉吗?挥拍的板型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

求指教![em1001]


作者: jesoner    时间: 2010-11-9 13:04
    学习了![em1001]
作者: sun979    时间: 2010-11-9 13:10
  强烈支持13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un979    时间: 2010-11-9 13:11
感谢13楼的兄弟拔刀相助,这图片找的非常好。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10-11-9 15:07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hclnnkhg    时间: 2010-11-9 21:11
 我看波爾也有發左右旋,不過只有起手式是一樣,變化不及許紹發多.
作者: wfxylilin    时间: 2010-11-9 23:1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apperking    时间: 2010-11-10 09:17
这个要学[em1002]
作者: 不算高手    时间: 2010-11-10 12:29
学习了
作者: ream    时间: 2010-11-10 16:04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firedphoenix    时间: 2010-11-10 20:41

现在能看到图片了。

 

再次跟楼主学习许绍发的发球。好象现在世界级的选手,基本上都会一个动作两侧发球,有人习惯于挥拍击球,有人习惯于外甩发球。

 

俺目前的感觉是,在无遮挡的情况下,判断左右侧旋相对容易一点儿。最差情况下,出手后左右侧旋的路线还有明显的区别。比较难判断得是球在侧旋的情况下,有上旋或是下旋,上旋、下旋程度有多大。俺总是把握不好这一点


作者: csm1981    时间: 2010-11-10 21:4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csm1981    时间: 2010-11-10 21:45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csm1981    时间: 2010-11-10 21:45
再顶好贴
作者: csm1981    时间: 2010-11-10 21:46

应该置顶


作者: ly76    时间: 2010-11-10 23:41
图片看不全,也不太清楚
作者: 周志勇    时间: 2010-11-11 10:02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zboh    时间: 2010-11-11 15:52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狂风者    时间: 2010-11-11 16:20
相当~~~~~~~~~~~~~~~长! 辛苦了
作者: 水韵    时间: 2010-11-11 19:56
太感谢了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10-11-11 21:44
真乃高手,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zhangwei88    时间: 2010-11-12 10:59
谢谢了好心人
作者: 开始学发球    时间: 2010-11-12 11:25
SUN979,请问你有QQ吗?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11-13 23:13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发骚友    时间: 2010-11-14 01:31
[em1002]
作者: yangshiheng    时间: 2010-11-28 20:09
标题: 多谢分享
楼主好人,多谢分享!
作者: 凤城乒乓    时间: 2010-11-29 09:06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apperking    时间: 2010-11-29 15:22
期待更多发球的大作。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11-29 16:45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乐享人生    时间: 2010-11-29 21:06
学习
作者: rqlzy    时间: 2010-12-8 22:43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Audili    时间: 2010-12-10 14:5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欢乐乒乓    时间: 2010-12-10 15:19
值得研究,辛苦了
作者: lijie2008    时间: 2010-12-12 18:13
标题: 请教低抛发球的问题
看了楼主的帖子,我深有体会,我对这套发球也经常尝试,效果还行,感觉动作很酷。不过我今天是想向楼主请教低抛发球的问题。因为有点杞人忧天的味道,希望楼主不要取笑。乒乓球发球要求垂直上抛不低于16厘米。16厘米是指向上抛球时球与手掌想脱离开始计算至球抛到最高点,我的低抛发球,球向上抛的慢,手会拖着球向上运动一段距离,然后才与球想脱离,这样看虽然球似乎抛的够高,但要严格揣摩,球脱离手掌后至最高点只有10厘米左右,恐怕不够16厘米。看乒乓球比赛,专业选手发球也是存在这问题啊。德国队和中国队发球都似乎有问题啊。不知这样算不算犯规。因为我的低抛发球威胁很大,是我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故十分关心。最近一直胡思乱想,这个问题折磨我很难受。希望楼主能够解答。谢谢
作者: zhongqi_shou    时间: 2010-12-18 11:00

作者: 生生世世    时间: 2010-12-18 14:2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fish521    时间: 2010-12-18 15:12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e_lunchun    时间: 2010-12-18 20:35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ch71    时间: 2010-12-21 21:39


作者: 凤城乒乓    时间: 2010-12-23 09:13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sun979    时间: 2010-12-23 11:28
QUOTE:
以下是引用lijie2008在2010-12-12 18:13:00的发言:
看了楼主的帖子,我深有体会,我对这套发球也经常尝试,效果还行,感觉动作很酷。不过我今天是想向楼主请教低抛发球的问题。因为有点杞人忧天的味道,希望楼主不要取笑。乒乓球发球要求垂直上抛不低于16厘米。16厘米是指向上抛球时球与手掌想脱离开始计算至球抛到最高点,我的低抛发球,球向上抛的慢,手会拖着球向上运动一段距离,然后才与球想脱离,这样看虽然球似乎抛的够高,但要严格揣摩,球脱离手掌后至最高点只有10厘米左右,恐怕不够16厘米。看乒乓球比赛,专业选手发球也是存在这问题啊。德国队和中国队发球都似乎有问题啊。不知这样算不算犯规。因为我的低抛发球威胁很大,是我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故十分关心。最近一直胡思乱想,这个问题折磨我很难受。希望楼主能够解答。谢谢

这个我不知道啊,我自己是持球手放在球台中间白线和底端白线的交叉点,然后起身向上抛球,球从我右肩前掉下来,我是大侧身的弓步,完全学的塞弗,我的半高抛是往身后抛球。

 

低抛,还是要和身体的重心起势配合,抛多高要看你重心起多高,不能你抛完球还要等球,就是重心起来了立刻下去就能发球。


作者: 1_8li    时间: 2011-1-3 21:13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业余打球    时间: 2011-1-9 11:13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rcqbj    时间: 2011-3-12 21:19
好东西,收藏了,慢慢领会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1-3-15 23:39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九月天空    时间: 2011-3-16 21:51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球缘球缘    时间: 2011-3-17 21:58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shanfi    时间: 2011-3-18 07:2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qimengkd    时间: 2011-3-24 09:5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onuhuang    时间: 2011-3-26 18:35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超越自我乒乓    时间: 2011-4-19 10:50
他是引拍(拍头向右),挥拍发球(拍头向左甩),发完左侧上下旋甩带拍头向右,或者拍头甩到左面之后根本没触球,立刻触球向右甩拍头,发右侧上下旋。
作者: 何必问    时间: 2011-5-2 00:05
学习了
作者: pingpangmei    时间: 2011-6-4 12:33
这个发球有意思
作者: 乒乓如潮    时间: 2011-6-17 08:57

顶贴!请问楼主,

 

发球握拍的握力是如何变化的?

 

谢谢!

 

我主要是问侧下和奔球两种。此生只准备学这两种了。


作者: 挥拍有益    时间: 2011-6-17 09:15

学习了![em1003][em10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7 9:16:26编辑过]

作者: chenxich    时间: 2011-7-21 15:40
QUOTE:
以下是引用firedphoenix在2010-11-10 20:41:00的发言:

现在能看到图片了。

 

再次跟楼主学习许绍发的发球。好象现在世界级的选手,基本上都会一个动作两侧发球,有人习惯于挥拍击球,有人习惯于外甩发球。

 

挥拍发球和外甩发球,这个总结好,俺要好好练练这个“甩”
作者: 苦丁香    时间: 2011-7-21 15:50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evansue    时间: 2011-7-21 21:25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chenxich    时间: 2011-7-23 11:2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呜落落    时间: 2012-2-21 20:58
 学习
作者: a02553249    时间: 2012-3-6 09:49
 学习 了

作者: 打工仔    时间: 2012-3-6 12:13
[em1002]
作者: hrz19680101    时间: 2012-3-6 14:2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琴剑飘香    时间: 2012-3-7 21:16
好贴啊
作者: wfr10    时间: 2012-3-8 09:45
[em1002]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2-3-12 12:38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欢乐乒乓    时间: 2012-3-12 21:27
学习了
作者: 欢乐乒乓    时间: 2012-3-12 21:28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劲风铃    时间: 2012-3-18 09:26

谢谢楼主的好文章。急球,触球略低于球网,第一落点近台边即可。

 

短球,触球与网同高,第一落点进网。

 

轻球,触球与网同高或略高于球网,触球的一瞬间收住球拍不要向前送,第一落点近网。

有一点请问:短球,触球与网同高,第一落点进网。触球后的入射角和出射角有没有大约角度?


作者: ycwoolf    时间: 2012-3-19 11:2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dyls    时间: 2012-7-4 09:37
学习
作者: zzq049    时间: 2012-7-9 15:16

学习了,谢谢各位


作者: 乒王    时间: 2012-7-12 14:43

作者: ctrllh    时间: 2013-3-14 12:30
顶起来!!!!
作者: chenxt0514    时间: 2013-3-15 12:58
[em1002]
作者: lei647414510    时间: 2013-7-9 16:2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7-30 15:24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7-30 15:24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7-30 15:24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7-30 15:24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尔歌    时间: 2013-8-1 16:5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8096    时间: 2013-10-6 20:54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0-8 16: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chxmfb    时间: 2014-1-1 13:40
收藏
作者: lbsliutao    时间: 2014-1-3 11:37
看看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