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底板的文章,可供参考的比较多:
耗时半个月,最新最火热的15款底板测评 ---- 乒乓小匠
[原创]STIGA乒乓小匠诠释(工艺分析,底版性能20余款,配置分析,适合类型分析,经典底版诠释)
弧圈球主流打法不同阶段的器材配置研究(正稿)------乒乓小匠
很多人都选择了自己的底板,而且目前大多数就是快攻就是CL 蝴蝶王,陈静等等。直拍,横拍快攻的那就乱了,单桧厚了点,基本就选施拉格碳素,然后两面外套,也打的对手满地找球。
弧圈球为主,偶加一板快攻,直拍 长久的就是YEO,yeo需要一定的推挡技术,不过并不逊色,而弧圈性能,控制性能绝对优越。蝴蝶王等纤维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适合速度快的朋友们,包括CL 红黑,黑5,黑7,TI5.4,都是喜欢速度的朋友们不错的选择,值得一说的就是黑5,表面速度很好,不过背后的力量需要很强的功力,否则类似的硬5夹就失去了软5夹的那种喷射能力,如科贝尔。
横拍弧快的朋友们,选择就多了起来,纤维的,BOLL MAZE 蝴蝶王,超级纤维系列,碳纤系列,纯木的EG OC 等等数不胜数。
而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真的很不一般,也就是一般情况下都很难选择,我的建议是:掌握球拍底板的特长与自己吻合,避免自己的不足,与球拍的缺点吻合,就可以了,因为无论用什么器材都需要适应段时间。
比如红黑,大力神,配上狂飙,那就是硬配硬,包括蝴蝶王,就是硬配硬,不过用起来还蛮舒服,但是这是什么样的配置,高手的强进攻配置。适合小动作。蝴蝶王还好些,全面。很多人都在用,因为张继科用得比较好,其实除了力量差点,别的都还不错,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是手感方面差,偏硬了点。属于全面偏进攻速度的球拍,轻蝴蝶王就好了很多,以前用的拍面大,后来放弃了。
那么器材,我们整天都谈的话题到底有个什么东西大家必须知道呢?就是器材的适应,器材的配置。这个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看了A的打法,他让我在200元给他配个球拍,那么选择起来就多了去了。好的东西也数不胜数。当然经典的东西可能离他有段距离,不过网络的朋友可以选择二手器材,这就好很多了,然而买了球拍回来,用起来也就是一般般,没错,这感觉就对了。这就说明球拍是块不错的拍子。没啥大毛病,没啥大缺陷,没啥大特长。蝴蝶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因为这样的拍子配置起来,不太挑胶皮,你用啥都不觉得不错,都还可以,人们一般也就满足了。
STIGA的东西就不一样,个性十足,一款拍适合一批人用,甚至所有人,同类打法的都能用。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谁能等把蝴蝶都打了N块了才碰上自己合适的?
但是有不甘心用STIGA练习,然后磨合自己的技术。于是本文的第一个观点就出现了。
重点:有了自己精挑细选的器材,那就需要有技术上一段时期的磨合。但是前提,器材必须在打法上适合自己的需要。
那么本文第二个重点又是什么呢?
正反手套胶的相互影响与底板的关系。
我一直都没写这个文章,不是我不想写,而是非器材高手还不知道其中的关键,很多人都明白,反手换了,正手的性能似乎也不是原来的那种感觉了,可是不明白应该如何选择。我一直没写,也是想通过精英论坛器材版的熏陶让大家的器材水平有个新的高度,然后更好,更深的体会器材的奥秘。
这也是我个人定位的器材配置的最高阶段,大家别拿DIY球拍来拍我的砖哦,呵呵开个玩笑。器材方面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感觉和谁的手感差不多那就选择谁给您做配置。器材版的版主在这方面有着很深的经验,而且也都比较负责。经验都是烧出来的。我们的坛友也都是踩着版主的“尸体”才更容易走向金光大道。但是既然版主们已经花了那么多的钱,也有很多烧友花了很多钱,打了很多器材,所以很多人就没必要再浪费金钱走那么多的弯路了。
器材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我谈的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谈,我也是第一次在网上谈,水平不高和大家共同分享。本文仅献给需要的朋友。
有很多人以为:一块好板,两块好胶,配得东西就非常的好用了。器材配置就完事了,其实不然。很多人是换板不换胶,道理上也多些,但是这是在成熟阶段的选择,大多数还没有到这个境界,再研究器材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实在显得是高深莫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横板弧快打法,近中台,喜欢暴力与速度。那么他的配置是这样:红黑,狂飙III 40度,反手,SRIVER EL。或者SRIVER。用起来迷糊的很。总是觉得正手不吃球,但是又很粘球,出球速度快,却给人有点肉的手感传递,那么这就是错误的传递。比赛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他想要正手吃球感觉好,但是又能正确的感觉底板对球性的传递,反手换上了大巴SPEED,结果OK了,用了段时间,感觉反手好用,但是正反手都比较弹,似乎不太好控制。那么又该如何?配个灵气VIP,OK了。
正手感觉吃球了,和球拍正确的传递,反手速度也准确了,可是他拉的多些。感觉还不完美,最后选择T64,初感好用,后感不好,经过N翻轰炸,钱砸了一堆,板也换了N个,偶然用朋友的,正手729-08 省47度,反手灵气。感觉非常完美。底板还是红黑,于是配了块,自己还是不适应,08弧线平了,于是换正手,换成狂飙III 省 39 40 41,结果39比较适合自己。回头算下,花钱太多。
这其中是什么道理让自己产生了这样多的弯路?
套胶的制造工艺,底板的性能导致。
通体情况下,硬板配软胶,红黑配狂飙就是硬配硬,不过很多人用着就是好用,那么这部分人的(硬手感),就会感觉配置方面的差别非常大。也就是手感相对较细。控制不错。这个,大家必须知道。因为器材的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有的是微乎其微,不太好分辨,所以手感模糊的不好分清其中缘由。只是打着不爽。
那么器材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当中的----正反手套胶之间的相互影响 今天就给大家说下,这个给我们现在的朋友已经足够了。
套胶可分为几个能量等级,1,德套,2,日套,3,韩套,4,国套内能,5,国套。
同样一块底板,他本身的性能是不变的,但是粘上套胶,他正反手的性能就变了。
拿反手外套,正手国套,举例。正手狂飙,反手贴日套,那么这个手的刚性(手感的硬度----传递给人感觉上的相对硬度)就是弱。刚性弱,就会给人的感觉出球慢,肉,而这并不是实际情况。只是传递给你的错误感觉。
如果正手狂飙,反手德套,传递手上的刚性就会强。就会感觉出球速度快,底板硬,而这本身也非正确信息。
正确信息,就是刚性强了,出球快了。但是和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绝对平衡的关系,刚性表现强有夸大的作用,刚性弱有缩小的作用。
总体来说就是正手国套的前提下,配日套会让正手的刚性弱,配德套会变强。
很多人会问其他的套胶呢?观今天下,内能世界,德日强,而其他弱,其他套胶无非是类似德套,类似日套的内能设计。无出其右。
所以就是内能越强,正手的刚性越好。
那么刚性好有什么关键所在。刚性强,配合填区大的底板,会感觉很吃球,同时速度很快。这种感觉很难得。很宝贵。
刚性弱,再配合填区大的底板,会感觉非常吃球,速度很慢,力量减弱,控制变强。
说到此吧,因为再没有什么能适合所有球拍的了。
狂飙王OC,反手弹,那么可以配国套,配硬套,这样正反手刚性均增强,弹拉都好。不过控制下降。这也是个例子。
硬板,正手狂飙,反手F1,正手刚性强,很舒服,拉,打都好,反手弹有余,而稳不足。减弱的刚性让反手F1的吃球时间和反弹时间发生了改变。导致而成。
根据德套和日套的表现,大家慢慢的感悟,早日感悟出自己对刚性的理解。
很多人觉得本文模糊。那么笼统的说个不准确的总结吧。
外套中,内能小的减弱另外一面的刚性,内能强的则增加。这个不是绝对的,但适合大多数,很多人可能遇不到不同的。
国套中,非内能的不改变两面刚性。内能小的较少另外一面的刚性。
这样说大家就相对明白了,上面说的那些详细的例子和事件,是想当大家弄不清楚的时候,看看例子。此方面相关研究,我一直在努力寻求定式。近日未果,因大内回归,喜出望外,把我的灵魂深处的最宝贵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帮顶。
首页留名
顶好文章
神贴啊。
如果能根据一个人的打法,或者具体这一类人的打法挑选几块神板跟固定模式的套胶搭配,然后分门别列,各个类型的打法都如此推荐排列下,应该能造福大众啊。
不过这个工作应该很巨大,辛苦了。
看看我的配置:
狂飙王/狂飙皓+省狂3+大巴speed fx。
原先反手的配置是EL,正手不变。反手配置换后,在反手透板增加弹性的同时,正手弹性增强,通透性也比较强,手感更加清晰。用着不错。估计这也印证了小匠的理论。在此和广大球友分享一下。
顶
读后受益匪浅。
神贴啊。
如果能根据一个人的打法,或者具体这一类人的打法挑选几块神板跟固定模式的套胶搭配,然后分门别列,各个类型的打法都如此推荐排列下,应该能造福大众啊。
不过这个工作应该很巨大,辛苦了。
好建议。考虑弄个。这个也简单
大侠没有,小匠有个。 横滨悦 不错的板子,手感很好,力量很大,速度一般,控制很好,形变中等。总体来说适合横拍两面弧圈的打法。以控制为主。连续不太差的人那就更好了。配置,蓝鲸II 40 + 骄猛 大 Z 截踏 速度力量手感兼备, 便宜的反手就在CJ8000选吧,不过我个人建议,就是既然买了块好板就好好配,否则就别买,如果要是乱配,那就别谈性能。反手配个生胶 告诉我弧圈球很差,我也没办法。只图便宜是不成的。如果兄弟想配,另外发帖询问,把您的打法说下,否则我的这个配置也只能说一般,您想用,就给按照您的打法量身定做。
好文采.
按楼主说的原则,横板木吉它正手如用快车冲锋号(德套蛋绵)反手最好用什么套胶呢?(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主要在中近台活动)请指教,谢谢!
好东西顶顶
好文章
总体来说就是正手国套的前提下,配日套会让正手的刚性弱,配德套会变强。
虽然没有试过,但是我觉的有 可能,我是直板,正手不 变,反手换了不同的胶皮,打出的球感就不 一样
同意[em1002]
我的底板是银河紫龙5专业版,纯木五夹。正手省狂三40度,反手原来729-08ES45度,反手胶皮老化了,换了块天弓3(精英活动奖品),原来的旧胶皮被手汗长期淹成了强粘性,天弓3是涩性,反手弧圈一下子拉不起来了。
解决方法再简单不过了:倒一下板,正反手对换!反手弧圈立马回来了,正手涩性调整适应中。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