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打法
一种涨球的方法
jlw
乒乓球有许多打法和许多技术。不同打法的交锋和各种技术的组合使乒乓球运动精彩纷呈,让人们目不暇接、激动不已。这也是乒乓球的无限魅力。当立足于业余爱好者的视角看,在复杂的乒乓球运动中是否存在一种简单而合理的打法呢?本帖试图探讨这个问题,探讨一种似曾相见的打球方法----扭打法。
1.扭打模型
使用扭打法的确很简单,只需要有一个意象,就是打球人要把自己身体当作一个扭压型弹簧,就会很快地掌握和应用它。当你应用这种弹簧模型的特性和功能去打球,不久你将会享受到这个意象为你带来的无穷乒乓乐趣。
扭压型弹簧是一种扭簧与压簧(或者拉簧)结合型的理想弹簧,此型弹簧具有三种功能:一、当弹簧受到切向的力偶作用时,在弹簧轴向将会产生力偶矩(扭矩),使弹簧卷紧或放松。二、但弹簧受到轴向压力(或拉力)时,它会在受力过程中储存能量,并将在力消除瞬间爆发伸展(或收缩)。三、前两种功能相结合的合成功能。
鉴于这种扭压型弹簧的结构性能,打球人要把自己的身体躯干看成弹簧螺旋结构的主体。既能进行切向扭转运动,也能进行轴向伸缩运动。同时,把上下肢体看成弹簧两端的曲臂或直臂。这样模拟对应的结果是,人体与模型的结构和运动性能一样,都具有扭转和伸缩两种基本动作。这是物体转动与平动两种基本运动的动力因。可是,模型仅是一个机械模型,打球人实践中应该如何动作呢?
2.扭打要领
乒乓球运动可以划分为旋转和前进两种不同的基本形式,其动力分别来源于击球力的切向分力和法向分力,即通常说的摩擦(摩)和撞击(打)。值得注意的是,此摩擦是指摩擦球之力,并非摩擦力;此撞击系指通过球心的撞击力。扭打法中扭和打的意义分别同乒乓球的两种运动形式、同击球力的两种分力相对应.这种对应关系使得扭打法的击球要领比较容易得到沟通和理解。
(1)扭打法击球过程与一般击球过程大同小异,都包括观察、判断、取位、抢点、击球和还原。不过这里强调关于扭打的具体含义。
(2)扭打的扭,指身体扭转像扭簧那样沿切向运动发力。在步伐到位的条件下,首先腿脚蹬转、转髋迎前、重心转移、由下肢产生力偶矩使腰轴扭转,然后再把动量向上传递,最后由手臂挥拍击球。这里首先的“扭”是打球的动力源,通常说的重心打球、重心吃球、第一速度、一次加速、腰马合一等均与此相关。
(3)扭打的打,指上下四肢和躯干同步像压簧那样沿轴向先压缩后伸长,或者像拉簧那样先拉长后收缩。总之身体不再是扭转的曲线运动,而是近似直线的伸缩运动。这种富有弹性爆发的动作主要用于击球瞬间加速撞击摩擦。一般描述击球术语中的快速挥臂、小臂收缩、第二速度、二次加速、腰臂合一、鞭击原理等多指这种发力方式。
由此可见,扭打法的击球要领既与弹簧模型相对应,又与常规击球要领相对应。用形象思维表述逻辑关系、用熟悉概念表达动作要领,这样便于理解操作、知行合一。
3. 扭打应用
扭打法的扭打意义与习惯说法的横打、侧击、转击等有些相似。实质上,扭打法原理也就是轴轮原理,一种古老的机械杠杆变体轮轴原理的翻版。太极拳轮上说,“腰为车轴,气为车轮。”把腰和四肢的发力关系比喻为车的轴轮;泰拳的发力原理,比喻为“拨浪鼓”原理,实际也是轴轮原理。应用轴轮原理击球的特点是动作小、力量大、速度快,便于发力、还原、转换和连续。在这种原理、模型和要领的前提下,扭打法可以与现有的拉打等技术相结合。此法仅作为参考,根据各人实际情况,去探索适应于自己的扭打法。现举几个应用扭打法的例子。
例1.台内弧圈球由于击球的时间空间在台内受到限制,比台外弧圈球难度较大。科贝尔发明的反手侧拧(又称香蕉球、反手侧拉等)肘支点固定的位置比较高,自然要对击球准备的要求就高。如果肘支点位置降低下来,可以有利于抢点抢时空。为此,把台内挑短球的动作改变为扭打动作的“剪弧圈”,试验证明是可行的。只需要改变支点由腕到肘,以肩腰为动力去用扭打“剪”式发力击球,这样实现台内弧圈球并非难事。
例2. 爆冲技术的描述有不同的说法,但不同的说法在围绕爆与冲上却有共同点。爆冲之爆,在于腰、腿、脚身体的下三路“腰马合一”的动力源泉;爆冲之冲,在于腰、臂、手身体上三路“腰臂合一”的鞭击式逐级加速。当用扭打法去描述和进行爆冲时,则可以简单理解为爆为扭,冲为打,爆冲即扭打。
例3. 旋弹球技术,即弧圈与弹击的结合,旋转与速度的结合。去年发帖探讨时多半是从动力原理弹弓效应方面进行的。现在从扭打法操作角度看,旋弹球的动作要领“一吃、二弹、三联动”比较容易理解。其中“一吃”是指重心吃球,即腿脚蹬地、腰轴扭转,迎前吃球,即“扭”的意思;“二弹、三联动”则指腰、臂、手的脉动级串式鞭打发力,从侧向去弹击球,即“打”的意思。因此,旋弹球动作要领的简单表述方法可以称为扭打法。
例4.扭打法发球,具有隐蔽、力大、快速和旋转的特点,发球直接得分和抢攻成功率较高。比较典型的一种扭打法发球,名曰“三环套月”,即腰轴、臂轴、拍轴三轴同转,外观上腕、肩、髋三关节共振,俗称“全身抖”。此种发球的原理根据是身体不同层次相干共振的特异功能。
以上扭打法出于发帖人思考和试验归纳,谨以此献给要涨球的球迷朋友,希望扭打法能对业余球友有用。帖中内容仅为个人体会,虽做过一些试验,但具有局限性,因此必有谬误。欢迎球友批评指正,多谢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