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由正手快攻体会到的重心前倾的妙处——反手、弧圈道理相通. [打印本页]
作者: 神秀 时间: 2010-11-29 13:32
标题: [原创]由正手快攻体会到的重心前倾的妙处——反手、弧圈道理相通.
近一年半来一直以云中客先生那篇广为流传的经典文章《学会用腰,请自近台快攻始》为金科玉律,苦练近台快攻基本技术,练了看,看了练,觉得常看常新,一次有一次的收获,受益良多。因此本文以这篇文章的观点作为理论基石,凡是这篇文章提到的观点我都完全认同,并不再重复。
昨天又到乒协训练馆练球,依然是按云中客先生的方法先练近台快攻,所不同的是用自己新做的鸡翅木练功拍练了20分钟,体会已经在器材版的另一篇帖子里说过了,不重复。
和平时一样,快攻还算稳健,一般可以打到80个回合左右,然后有手腕发酸的感觉。但总是没有对练的球友的球透板好,质量高(昨天和我对练的是我们乒协的顶尖高手)。偶尔有那么一个球,脑子里冒出一个词组“重心前倾”,确实很偶然,我们乒协里几位高手指导我都要求我“重心下沉”,可是此时我突然不知如何想到要“重心前倾”,那个球我就重心下沉的同时保持前倾去打了,神奇的效果出现了,那个球立即又快又暴,套胶被完全打透了,我认为球的质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于是接下来的球我就按照重心前倾的方法练,几个球下来,我觉得我对正手攻球的理解出现了打球20年来最大的一次飞跃。边打边在脑子里总结,前倾的程度,在自己的意念里假想为我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要朝前栽倒,那一点点就是来球的撞击力,换句话说,就是来球的撞击力支撑住我前倾的重心,使我不至于倒下,我用我全身的重量和来球相撞,我的重心在一次次撞击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球撞向我,使我没有栽倒的同时顺势向右后引拍(和移动重心合为一体的引拍),然而球的力量不够大,我的身体重心立即又前倾,再次和来球相撞......如此反复。那一刻,我忘记了拍,忘记了手,忘记了肘和肩,甚至连腰部的动作也没有任何的刻意,自己像一个有永动功能的不倒翁,和球一次次撞击,觉得已经物我两忘,人拍合一。
我把我的感受说给对练的球友,那位球友说许多人打10年球也不会找到这样的感觉,你找到击球点了。
半个小时下来,球的质量提高自不必说,自己身体各部分的感觉是好像没有打球一样,腰肩肘腕没有丝毫的累。再看看球拍,套胶的颗粒一粒粒被印到表面,清晰可见。唯一的不足是,由于时间尚短,运用不够纯熟,稳健性还不如平时,也可能和球速大大提高有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呢?我想原因是这样的,你重心前倾时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参与了击球,即使速度不快,但由于重量大,所以冲量(我物理学的不好,不知道是不是该叫动量,反正就是质量乘以速度的那个术语)巨大,作用到来球,球自然会被高速撞回。而如果你只抡胳膊,即使速度很快,由于胳膊重量和身体重心相比差距太远,所以,冲量(姑且这么叫[em1007])就小多了。因此回球就慢很多。
今年一直苦练正手快攻,想打牢基础,所以一直忍着不练弧圈,但我想这个理论如果运用到反手攻球和正反手弧圈会一样有效的。
最后罗嗦一句,所谓“我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要朝前栽倒,那一点点就是来球的撞击力,换句话说就是来球的撞击力支撑住我前倾的重心,使我不至于倒下”,只是一个为了便于理解的比方,是意念中的东西。就像有人解释练太极拳时的“松”时,意念里要觉得“放松得只差那么一点——就是一片羽毛落到身上,自己就会颓然倒地”一样,只是意念里的东西,每个练太极拳的人都不会正练时,因为下了一滴雨就颓然倒地。如果您信以为真,重心前倾过度,对方一个球下网了,没回过来,您就栽倒在地,磕掉了两颗门牙,我可概不负责。[em1005]
[此贴子已经被凤城乒乓于2010-11-30 21:57:39编辑过]
作者: wl691022 时间: 2010-11-29 16:08
学习了,加上实践来验证。
作者: 北斗※ 时间: 2010-11-29 16:3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10-11-29 20:41
楼主朋友的这篇原创文章向大家表述了自己在练正手攻球时,如何在不经意之间体会到了依靠身体重心迎前击球的感觉,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解释这一动作的合理性,对楼主朋友自己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质地飞跃。对广大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讲,犹如雪中送炭,得其真传必将受益匪浅。加精奖励。
作者: firedphoenix 时间: 2010-11-29 21:30
学习攻球
作者: 天木 时间: 2010-11-29 22:21
确是好帖![em1002]
作者: yh90123 时间: 2010-11-29 23:18
以下是引用神秀在2010-11-29 13:32:00的发言:
所谓 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要朝前栽倒……
LZ两脚是平行站位吗?
作者: bhcy 时间: 2010-11-30 08:01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神秀 时间: 2010-11-30 08:11
以下是引用yh90123在2010-11-29 23:18:00的发言:
LZ两脚是平行站位吗?
我的前提是云中客先生文中提到的要点我都不再重复。所以我不是平行站位,也不只是重心前倾,而是结合了所有正手攻球要点的重心前倾。另外“只差一点就要栽倒”只是个比方,文中已经提及。
作者: 低短转 时间: 2010-11-30 08:52
楼主的用功值得广大球友学习!另外,我个人感觉,为了能保证快速顺畅的还原,只要用身体一部分的重量(1/2、1/3或1/4……),手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的适度放松更重要,如果手臂放松到一个“最佳”状态,身体的重心就可以不用前倾的那么“极端”,对提高“连接”的稳定有帮助。这一点在练横板反手快拨时的效果更加的明显。总之,用尽可能小、省力的动作达到最大的效果,就是好动作(准备一拍把对方拍死的除外)。
作者: 狂弧 时间: 2010-11-30 09:10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yccyhb 时间: 2010-11-30 12:2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tracy0531 时间: 2010-11-30 14:01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silverfox1 时间: 2010-11-30 14:36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hyu666 时间: 2010-11-30 17:27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小李探花 时间: 2010-11-30 18:39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品味时间 时间: 2010-11-30 18:4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小洋人 时间: 2010-11-30 18:59
提供了一种意态,很有体会的价值。
作者: xxy3300 时间: 2010-11-30 21:05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11-30 21:37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lwangliqin 时间: 2010-11-30 22:39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小疯子 时间: 2010-11-30 23:38
好文章就要顶!
作者: 深山石 时间: 2010-12-1 01:07
标题: ok
kk
作者: sotonka 时间: 2010-12-1 12:28
化境
作者: 神秀 时间: 2010-12-1 13:34
以下是引用sotonka在2010-12-1 12:28:00的发言:
化境
尚未融会贯通,真的离化境差距尚远,过奖了!
作者: 张冬冬 时间: 2010-12-1 14:16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飘雨 时间: 2010-12-1 19:50
说得太好了[em1003]
作者: lin19803 时间: 2010-12-2 14:07
前脚掌着地,脚后跟基本离地或者微微贴在地面上。重心在前我的体会!
作者: ldh0421 时间: 2010-12-2 15:51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12-2 21:11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10-12-2 23:03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文章20000 时间: 2010-12-3 08:55
很好,顶一下
作者: flezc 时间: 2010-12-3 14:55
正在体会中……
作者: 阿光1 时间: 2010-12-3 20:45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金鱼来了 时间: 2010-12-3 23:07
以下是引用风刀霜剑在2010-11-29 20:41:00的发言:
楼主朋友的这篇原创文章向大家表述了自己在练正手攻球时,如何在不经意之间体会到了依靠身体重心迎前击球的感觉,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解释这一动作的合理性,对楼主朋友自己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质地飞跃。对广大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讲,犹如雪中送炭,得其真传必将受益匪浅。加精奖励。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12-4 07:27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天空 时间: 2010-12-4 09:34
学习了!受教了!
作者: yangping4567 时间: 2010-12-4 09:58
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12-5 00:11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12-5 00:14
强烈支持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神秀 时间: 2010-12-5 09:08
编辑出现失误操作,如有看到编辑前的帖子的,我深表歉意.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5 13:24:06编辑过]
作者: 无敌战列舰 时间: 2010-12-5 11:06
感觉还要自己亲身体会。
作者: 正手攻123 时间: 2010-12-5 21:59
楼主的体会非常深刻,对本人有很大帮助,谢了,希望多发一些这样的体会文章。
作者: 飘移的云儿 时间: 2010-12-6 09:29
比较深奥,可能我还没练到时候
作者: wwx19710 时间: 2010-12-6 23:32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xiaotuzi 时间: 2011-1-2 21:0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xiaotuzi 时间: 2011-1-2 21:15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xiaotuzi 时间: 2011-1-2 21:16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水月连天 时间: 2011-1-2 21:23
迎前,迎前,再迎前!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1-1-2 21:56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boneym 时间: 2011-3-16 17:04
迎前!
作者: 九月天空 时间: 2011-3-16 20:43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sinian1969 时间: 2011-3-16 21:3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11-3-16 21:33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乒分秋色 时间: 2011-3-16 22:48
勤奋加有人带,效果明显
作者: 西夏马帮 时间: 2011-3-19 16:31
我磕了三颗门牙!!!
作者: 大连乒乓 时间: 2011-3-19 23:03
不错,很好
作者: 大连乒乓 时间: 2011-3-20 13:18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风从哪里来 时间: 2011-3-22 16:03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1-3-23 00:2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神秀 时间: 2011-4-1 11:15
以下是引用西夏马帮在2011-3-19 16:31:00的发言:
我磕了三颗门牙!!!
有言在先,我可不负责哦![em1050]
作者: 草原木刀 时间: 2011-4-4 20:40
拉了快十年球了,在业余选手里还算可以,楼主讲了重心前移的原理,不过我认为还不够具体,我的感觉要做到重心前移,一定要用好右脚内侧的蹬力,膝的内收力,以及挺跨转腰的力量,肩带动大臂向前顶加上前臂朝前的迅速收缩的力量,就会真正做到重心前移。业余选手多练才会找到这种让对方震手的感觉,
作者: lcs791003 时间: 2011-4-4 22:07
标题: 身体重心前移力量是比较大,但太大了就影响你还原,特别是练球的时候,从右脚往左脚上移动就可以了,一般的体育运动都需要用整个身体的力量,乒乓用臂还可打死人,网球你用
呵呵
作者: 春雨江南 时间: 2011-4-4 22:34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xiaotuzi 时间: 2011-8-9 18:21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今立秋 时间: 2011-8-15 14:27
楼主的心得是从实践中得来,精辟!学习学习再学习![em1002]
作者: 挥拍有益 时间: 2011-8-15 16:04
以下是引用草原木刀在2011-4-4 20:40:00的发言:
拉了快十年球了,在业余选手里还算可以,楼主讲了重心前移的原理,不过我认为还不够具体,我的感觉要做到重心前移,一定要用好右脚内侧的蹬力,膝的内收力,以及挺跨转腰的力量,肩带动大臂向前顶加上前臂朝前的迅速收缩的力量,就会真正做到重心前移。业余选手多练才会找到这种让对方震手的感觉,
[em1002][em1001]
作者: stone610215 时间: 2011-8-15 23:11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春雨江南 时间: 2011-8-16 00:03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张志东 时间: 2011-8-16 13:22
看到这篇文章,我受到启发:怎样改掉小孩正手攻球拉大臂的毛病
也同时想到一句话:功到自然成
作者: lei647414510 时间: 2011-8-20 16:4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乒乓如潮 时间: 2011-8-20 17:27
应该妙在也反手[em1001]可能悟性不够,这种正手的感觉还没在反手找到
作者: 苹果乒乓 时间: 2011-8-29 15:21
恭喜楼主取得真经!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1-11 19:44
[em1011]
作者: 幸运常在你我 时间: 2013-11-12 19:18
好贴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6-4-29 04:30
帖子很不错,可惜快速回复搅和了
作者: aidapingpang 时间: 2017-6-9 10:38
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