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仅仅为金牌数第一而骄傲,那只是一份荣耀,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很多有关体育的事情需要去解决,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才是大家更加关注的,体育事业是全民的事业,应该让全民得到实至名归的享受与分享,为全民的健康做点什么吧!金牌数第一没什么值得骄傲的,那些只是一些浮云,浮云下的风雨,还需要我们相互遮挡,为大家共同的健康贡献各自的力量吧!
金牌数第一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第16届亚洲运动会完美闭幕,中国代表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金牌数到达199枚,奖牌总数高达416枚,恐怕这是在中国运动史上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绩。但是细想来这些数字仅仅是那一刻的荣耀,完全不应该作为骄傲的资本,更不应该因此自称是体育大国的借口,我们在体育事业上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全民健身更为迫切,虽然在2008年奥运时这个口号早已提出来,但是真正的全民健身显得那么单薄那么不足。所以,请大家特别是政府在大肆渲染我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荣耀时,也应该更加关注和大力支持普通民众的体育运动,不要让“全民健身”成为2008年时高昂的口号。
首先来说说本次亚运会奖牌数的比例吧。本次亚运会的项目是空前的,从下一届亚运会就要缩减一些项目。广州亚运会新增了6个项目,包括体育舞蹈、龙舟、轮滑、板球、围棋、象棋,最终成就了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空前规模。这个项目总数的增加,而且在中国举办增加了一些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应该来说是中国运动员的强项。
再者中国是世界上13亿多人口的大国,从人均来说,参赛人数肯定是世界上最多的,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从13亿人口中选运动员似乎比从13万人中选更容易,选出来的运动员也应该更有竞争力。然而,在中国的运动员是职业的,是国家专门培养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运动是国家在主导,而国民并没有真正做到人人热爱体育,人人锻炼,个个都是运动健将。
如果奖牌用人均来算的话,恐怕中国还是世界上运动最弱的国家,也像GDP一样那是国家的数字,那是国家的荣誉,但是国民从中获得的实惠恐怕少之又少了。虽然不能说中国还是被西方曾经称之为“东亚病夫”,但是也不能说中国的全体国民健康吧,不然那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还是那么具有煽动性呢?
从全国的公共体育设施来看,还很不完善,即便相关部门做出了很多努力,也不过是在2008年时,为了向外界宣扬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才做了一些实质性的事情。但是到底有多少人在真正享受体育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健康,恐怕只有那么一些公职人员而已,他们有经济实力,有空闲时间,有那种运动带来健康的意识。
如果有人反驳我这个观点的话,我只是这么回答你:“勤劳是用来形容谁的?”从国外来看,“勤劳”主要说中国人,这也是西方一些人认为勤劳是中国人民的品质,因为如此中国人民才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但是在国内真正用得上“勤劳”二字恐怕还是那些地位较低的农民和工人吧。而这个群体在中国恐怕有10亿之多,这一批人往往没有经济实力、休闲时间,更没有多少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体育上他们是弱势群体。
但是他们本应该共同分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可是他们没有真正得到这些,只是在大的运动赛事上分享一些喜悦和激动。或许他们真正的在为那些获得金牌的选手骄傲,但却也只能用骄傲来说了,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荣耀,在他们眼里只有获得荣誉后的金钱和物质利益,真的运动激情没给他们多少启发的东西,这还因为他们在为生存而“勤劳”。
中国的体育事业是全民在买单,全民作为纳税人,作为那些运动开支的提供者没有享受到体育事业的整个过程,只是在别人荣耀时的一时欢愉,这有点让人觉得不公平。全民事业全民享,这才是一个好的社会现实。
所以,不要仅仅为金牌数第一而骄傲,那只是一份荣耀,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很多有关体育的事情需要去解决,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才是大家更加关注的,体育事业是全民的事业,应该让全民得到实至名归的享受与分享,为全民的健康做点什么吧!金牌数第一没什么值得骄傲的,那些只是一些浮云,浮云下的风雨,还需要我们相互遮挡,为大家共同的健康贡献各自的力量吧!
[em1002]
说得不错。
我觉得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源于举国体制。
以前好像听过一个故事,说中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一个洋人来参观某自行车厂,故意刁难提出了一个这个工厂不可能达到的生产量。结果,到了交货期,竟然顺利完成生产。洋人不解。中方说,这有何难。从自行车2厂,3厂随便免费调货瞬间就完成了。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个工厂实际上都是一个国家机关,这种运作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体育实际上也是如此,小到地方,大到国家,出钱组建球队,用财政拨款供养球队生存,为国争光。这个出发点有历史原因,也不能说就是错的。但我想,西方国家职业体育是靠市场的,奥运这样的非职业体育国家也会拨款,但应该不会像中国这样长年累月拨钱养着一支球队。中国的运动员说是职业,又不能说是职业。前者因为他们不干别的,靠体育为生。后者因为在中国完全靠职业化运作的项目寥寥无几。更准确地说,他们是公务员。国家队就是一个政府机关,他们在这个机关中工作。所以,中国胜在体制不同,很难单纯地比较。至于举国体制是好是坏,难以定论。因为衡量的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似乎说这个没太大意义。
至于乒乓球,说了多次。我觉得乒乓球必须学习网球坚决走职业化道路。
第一,重建职业巡回赛。有人评论说国际乒联的巡回赛没有意义,数量太多,水平太低。我觉得相反,现在的巡回赛不仅不多,反倒是太少了。我的一个大胆设想是取消各国国内联赛。我觉得乒乓球联赛很可笑。乒乓球是个人的运动,贯穿一年的团体赛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应该在世界各地周周都有乒乓球的比赛。
我要出门了,晚上回来接着写。待续
现实存在的,总有它的合理性一面,尽管“合理”不是绝对的。
看外国人和中国队员打球时,总是心里起急,这老外,真笨。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