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正手弧圈技术的改进 [打印本页]

作者: keyuan    时间: 2010-12-3 22:49
标题: 正手弧圈技术的改进

      原先我的正手弧圈以高吊弧圈为主,虽然旋转较强,但是杀伤力不足,速度较慢。原先技术采取的是内弧挥拍内弧摩擦技术,并且抬肘比较严重,挥拍走的是弧线,部分向前的速度损失了。现在改为外弧挥拍内弧摩擦,这样做的科学性是:

  1、可以部分纠正挥拍向前不足的问题(不太可能完全改正)同时在击球时可以比较容易吃上球,也就是将弧圈球技术与正手攻球技术统一起来,在挥拍阶段可以采用正手攻球的技术,弧圈可以成为正手攻球的放大版、内弧摩擦因为和球体的飞行弧线基本一致,也就是要争取在相同击球力量上尽量延长和球体的摩擦时间,这样给球的冲量就较大,球体向前的初速度也会较大。因为击球的冲量等于瞬时力量的积分乘以击球时间,等于击球段的平均力量乘以时间,等于球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球体质量是一定的,球体的飞行速度等于冲量除以质量。

  2、击球时如果力线没有通过球心,这个力就可以分解为向前的力和向上的力,球的旋转实际是向上的分力乘以球体边缘到球心的力矩决定的,该力矩越大,球也越旋转。

因为力矩等于球体的转动惯量乘以球体的角速度。球体的角速度也就是球体一秒的转动弧度就等于力矩除以转动惯量。传统教科书说,拉球时作用力要远离球心,这样力矩才大,球才会旋转。理论上说好像正确,但是力矩是等于作用力乘以距离球心的距离,作用力小了,力矩仍然不大。过去受到传统教科书的影响,要拉薄就不敢去撞击球,而是要尽量摩擦薄,认为这样才能够将球拉得旋转。但是给球体的摩擦力是正压力乘以摩擦系数,没有给球强大的正压力,球怎么会旋转?所以弧圈球要打得爆,就必须敢于撞击球体,用爆发力撞击球体,加上内弧的摩擦,就是速度又快又旋转的爆冲弧圈球。

   3、那么如何打出这样的力量?第一必须加大挥拍距离,就像扔铁饼一样,旋转半径越大,加速的工作距离越长,最后铁饼的出手速度也越快,另外线速度等于角速度乘以旋转半径,击球时的线速度越高,力量就越大。所以要杀手就要改变传统小臂挥拍打球的习惯,伸直手臂,加大工作距离,加大在相同角速度下的线速度。

   4、要打出力量,就必须蹬腿转腰,我个人认为蹬腿是更为重要的,这是开始启动的第一步,也就是初始加速度要大,这样我们在击球前就有了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的初速度,就像投掷标枪一样的助跑,因此击球时就是身体重心移动的速度加上挥拍的速度叠加,这样打出的球力量就大。

   5、最后,从人体的生理构造讲,人的反应时是有上限的。因此人适应旋转较容易但是当速度达到一定的限度,因为反应时是有限的,就没有反应。所以速度在乒乓球比赛中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击球速度超过了对方的反应时,对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只能够眼看着球飞出。所以,如果在可拉与可打的情况下,要坚决的打,这样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向前,球体的飞行速度就更快,摩擦仅仅只是制造合理的弧线。速度是由球体脱拍后的飞行速度与飞行距离决定的,在可以在上升期冲的就不要放到下降期冲,这样球的飞行距离就缩短,速度就更快,对方反应的时间缩短。

   爆发力击球可以利用挥拍的弧线,在不同的挥拍弧线点确定击球的时机,就会出现起先相同的动作,但是却拉出斜线与直线,这种欺骗性的攻击,加上爆发力,就会使得对方反应跟不上而失误。

   综上所述:要打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技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合理的技术动作,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技术动作;

   2、良好的力量素质,包括手臂、腰腹肌和大腿、小腿、脚腕的力量,特别是爆发力的力量(不是绝对力量),这种力量是综合力量,不仅仅是手臂力量,因此力量训练对于业余选手提高弧圈球质量非常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多业余选手会忽略这种训练;

   3、要善于利用身体重心打球,因此脚步就非常重要。真正有威胁性的弧圈球应当是如涨潮的海水,一浪接一浪地扑上去,只有这样的弧圈球才会让对手恐惧。而脚步就非常重要。长跑以及专项的脚步训练(看柳承敏的脚步训练视频)绝对对弧圈球技术提高有帮助。身体素质对于现代乒乓球运动已经达到很高的要求。所以对于我们中老年人未来恐怕很难用连续弧圈技术了。

   4、武器。只有好的球拍,灌胶和吃透胶水,才能够打出高质量的爆冲弧圈。当然到无机时代,就要选择内能胶皮以及更好的球拍。

    以上是我最近改进弧圈技术的一点体会,在此献给福州的球友,请大家共同讨论,共同提高福建的乒乓球水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8:15:31编辑过]

作者: keyuan    时间: 2010-12-3 22:57
直臂挥拍与曲臂挥拍各有千秋,直臂挥拍冲弧圈,就是要有杀手的想法,不要再去想对方是否可以回过来了,如果这样想,必然无法集中力量。曲臂与小臂挥拍,还原快,因此打连续进攻时效果较好。我想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对手和比赛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动作。
作者: keyuan    时间: 2010-12-3 23:15

直拍弧圈技术只有和反手技术相结合才不会出现不协调,不会有较大的缺点。我的反手是用防弧拍,防弧拍能否离台进攻是决定直拍正手反胶弧圈反手防弧横打的关键。经过实验,发现是可以实现无缝结合的,也就是扑正手后回反手,就是离台,也可以用防弧拍发力进攻,打出性质完全不同的球。下面的视频就是在外贸俱乐部发球机上进行结合训练的视频。可惜现在腰坏了,要间断一段时间才能够训练,如果这样的训练能够有6000个球以上,形成比较正确的动力定型,就会有很大的威胁力。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IxMDYzNzIw/v.swf
作者: yccyhb    时间: 2010-12-3 23:51
如果能再分析得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作者: lqc002    时间: 2010-12-4 00:21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者: H红与黑H    时间: 2010-12-4 11: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jnjlxg    时间: 2010-12-4 16:02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ilverfox1    时间: 2010-12-4 16:27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bendelu    时间: 2010-12-4 16:27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sjqka    时间: 2010-12-4 16:43
[em60]楼主,好文,支持
作者: bhcy    时间: 2010-12-4 18: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甲丁甲    时间: 2010-12-4 18:30
不錯的文章,支持技術文章。
作者: 小疯子    时间: 2010-12-4 19:34
不错不错!
作者: bullshit    时间: 2010-12-4 21:42

动作感觉定型很久了,难以改正,基本没有转腰,仍需努力,加油!!!


作者: 天木    时间: 2010-12-5 19:18
赞一个!
作者: 乒乓视频    时间: 2010-12-5 21:33
[em1002]
作者: adrian    时间: 2010-12-5 23:08
楼主参考了很多资料啊,哈哈。
作者: ligenwang    时间: 2010-12-6 08: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ye1589    时间: 2010-12-6 09:2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liufuliang    时间: 2010-12-6 12:52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charlielee    时间: 2010-12-6 13:18
[em1002]
作者: wwx19710    时间: 2010-12-6 21:0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keyuan    时间: 2010-12-6 21:26

动作感觉定型很久了,难以改正,基本没有转腰,仍需努力,加油!!!

 

==================================================================

      无法大转腰,因为腰已经坏了,椎间盘突出,经常疼得起不来,抬不了腿,发作时要卧床绝对休息十几天。所以打球时都要扎腰带,同时不太敢用腰。这篇文章是前一段时间有时间经常打球,将这个问题当做科学研究问题来研究后得出的。当然,在不断改进过程中也得到许多网络高手的指点,自己再结合思考和看有关文献和视频后归纳总结出来的。效果应当很不错,初步有了杀伤力,因此自信心就增强了很多。初步有了杀伤力的验证有:

1、对一些推挡很好的对手,原先无法突破其防线,后来可以突破了。我腰伤的前一天和徐立以及徐立请来的一位推挡很好的原福建体院乒乓专业毕业的选手打球,战绩还可以。也许就是腰用力过度,第二天就椎间盘突出发作,起床时站不起来了。

2、我原先很讨厌和温武毅打球的,因为我的力量不够,对方防守回来板数一多,我就感到体力跟不上,虽然平时有胜有负,但是还是不希望相遇。11月6日的比赛,我采取的就是一板解决战术,不和他打相持,也不管他是否会回过来,就按照本文的技术打,很多球就是一板直接得分。说明研究还是正确的。

      我打球也有几十年了,因为没有专业教练指导,因此走了许多弯路。我想,我最近这些感悟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一捅破就可以为许多福建业余选手减少了走弯路的时间。以前我正手突击很好,有杀手,但是弧圈虽然转,一直没有杀手,打球很累,因此一度想改为正胶或者生胶,打搓中突击。现在有了爆冲弧圈,感到就不需要搓中突击了,因为和搓中突击技术动作也差不多,但是弧圈既有前冲又有旋转,效果更好,因此就不会想回到搓中突击。


作者: H红与黑H    时间: 2010-12-6 21:46
QUOTE:
以下是引用keyuan在2010-12-6 21:26:00的发言:

动作感觉定型很久了,难以改正,基本没有转腰,仍需努力,加油!!!

 

==================================================================

      无法大转腰,因为腰已经坏了,椎间盘突出,经常疼得起不来,抬不了腿,发作时要卧床绝对休息十几天。所以打球时都要扎腰带,同时不太敢用腰。这篇文章是前一段时间有时间经常打球,将这个问题当做科学研究问题来研究后得出的。当然,在不断改进过程中也得到许多网络高手的指点,自己再结合思考和看有关文献和视频后归纳总结出来的。效果应当很不错,初步有了杀伤力,因此自信心就增强了很多。初步有了杀伤力的验证有:

1、对一些推挡很好的对手,原先无法突破其防线,后来可以突破了。我腰伤的前一天和徐立以及徐立请来的一位推挡很好的原福建体院乒乓专业毕业的选手打球,战绩还可以。也许就是腰用力过度,第二天就椎间盘突出发作,起床时站不起来了。

2、我原先很讨厌和温武毅打球的,因为我的力量不够,对方防守回来板数一多,我就感到体力跟不上,虽然平时有胜有负,但是还是不希望相遇。11月6日的比赛,我采取的就是一板解决战术,不和他打相持,也不管他是否会回过来,就按照本文的技术打,很多球就是一板直接得分。说明研究还是正确的。

      我打球也有几十年了,因为没有专业教练指导,因此走了许多弯路。我想,我最近这些感悟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一捅破就可以为许多福建业余选手减少了走弯路的时间。以前我正手突击很好,有杀手,但是弧圈虽然转,一直没有杀手,打球很累,因此一度想改为正胶或者生胶,打搓中突击。现在有了爆冲弧圈,感到就不需要搓中突击了,因为和搓中突击技术动作也差不多,但是弧圈既有前冲又有旋转,效果更好,因此就不会想回到搓中突击。

[em1002]楼主深有

体会呀


作者: 文章20000    时间: 2010-12-6 22:16
很好的收益非浅
作者: 浪漫的蜗牛    时间: 2010-12-7 09:22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爱在乒乓    时间: 2010-12-7 10:51
真不错
作者: abc乒乓    时间: 2011-1-7 13:4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fzlin666999    时间: 2011-1-7 21:55
[em1003][em1002][em1009]
作者: H红与黑H    时间: 2011-2-27 11:33
[em1002]
作者: 小见见    时间: 2011-2-27 12:23
[em1002]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