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直拍横打可行性研究,看来确实不可行! [打印本页]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3 13: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aotuzi    时间: 2011-1-13 13:21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xiaotuzi    时间: 2011-1-13 13:23
业余的直板横打没有杀伤力!和横板的反手比力量小!
作者: xiaofansz    时间: 2011-1-13 13:55

业余的大多还是学马林。。。偶尔反手出机会球时,可以狠撕一把。。。

反手防守时。。还是以推挡为主。。毕竟推挡对球线路,旋转的控制比反手挡好很多。。


作者: xiaofansz    时间: 2011-1-13 13:56

部份赞同楼主意见。。。

王皓打法也有可取之处。。。毕竟他在反手的防守和进功以前区别不大了。。


作者: uwason    时间: 2011-1-13 14:05
个人认为,学横打不如直接练横拍两面攻法,横打我认为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想有些人喜欢直拍,打得也好,但是反面是弱项可以用横打出其不意,所以横打只是弥补一下反手,而不能专门去打,但是专门去练横打就不值得了,国家队这方面一直在培养,这也和我们的国情有关,从蔡到刘乃至上领导层对东方执笔式的直拍情有独钟,因此直拍将一如所在,也会害死一批批后来的人去跟风和盲从,要是在横拍上加大投入的话我想王励勤这样的选手就不会这样湮没了,横拍也会横行霸道独占乒坛。优秀的直拍选手很少,能打出来的更少,在这些打出来的选手中培养一下横打还是可以的,要是从小就直拍两面打那就真毁了,还不如去练横拍呢。我认为横打在业余选手中威胁很大,也好像是业余发明出来的东西,就是一些民间的聪敏球友在家想出来搞着玩的,真正的发明也都是在民间的,早期的横打,还有双拍打法,倒拍打法、全身都是球拍打法(腰间插一块球拍),还有在身后接球、裆部接球等等,都是些不上台面玩玩的,一些确实有用的技术也被国家队吸收进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7 12:49:38编辑过]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3 14: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anghuacai    时间: 2011-1-13 14:08
标题: 出MC2一套
你这个想法比较前卫,直拍横打的价值必须要肯定,我个人喜欢直板横打,仿佛楼主否定的是一味的直板横拉,拉打结合,还是很有趣的,发力直板横打还是很见效的
作者: tracy0531    时间: 2011-1-13 14:35

个人感觉,楼主的观点有些太绝对了

说直板横打的成材率比较低或许更恰当一些 [em1001]

毕竟王皓在直板横打的是使用上还是非常成功的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3 14: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wx19710    时间: 2011-1-13 14:5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涵华    时间: 2011-1-13 15:02
纯属扯淡,否定了国家乒乓球一大批人物的观点
作者: yinminglong    时间: 2011-1-13 15:02
不敢苟同楼主之意,即使业余之中横打也能楼道一大片,找不准落点,进攻强于防守。
作者: qwertxxx    时间: 2011-1-13 15:11
万一王浩一不小心获得奥运会冠军,希望楼主改一下题目,呵呵。
作者: pts888    时间: 2011-1-13 15:22
砸你大粪,让你长记性
作者: lin19803    时间: 2011-1-13 15:27

直板反面技术需要运用的合理,台内小球 我建议用直板反面技术,对于 直板横拉,我感觉还是一般。反面弹击可以。一板直板横拉以后,侧身换正手才是王道。换不过去就变线最好。让自己能主动使用正手。


作者: 拉面单板直    时间: 2011-1-13 16:00

我赞成LZ的一些观点,横打真的有时反手不是,正手也不是.横打多的正手很难好!当你横打占4成后,正手会很不自在.皓他反手好很大一程度是他力量好,还有他会用横打的尾力,动作是经过无数次练习定型的.很多人说横的反手很变态,其实直板能真正做到会用尾力的不比横反手差.我觉得直板很不错,不过要学会在横打和推挡间分配.首先恻身最重要!其次对台内球可以反手拧,弹. 对于一些出台,半出台的球有把握可以大力推.若能从小开始合理进行推挡和横打和恻身的分配意识形成,这样的直板选手才更给力.全台正手不好,皓的反手太多也不好.


作者: replay12    时间: 2011-1-13 18:2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SONY    时间: 2011-1-13 18:25
学习了,很经典
作者: SONY    时间: 2011-1-13 18:28
看了楼主此贴猛醒,我也发现横拉是极不现实的。
作者: SONY    时间: 2011-1-13 18:34
QUOTE:
以下是引用pts888在2011-1-13 15:22:00的发言:
砸你大粪,让你长记性

这位朋友看来是自信心被打击了!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3 23:27
什么打法练好了都有前途,竞技体育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乒坛上幸亏还有王皓,马琳,许昕,用中国的传统加横打展示着直板的魅力,没有横打的直板选手没人进入超一流的行列,可见横打的重要,百花盛开才是春,否则全乒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耍大刀,这球赛看着还有意思吗?只有球迷才关注球赛,而直板球迷又占了大多数,所以无论是技术性,观赏性,还是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都不应该把直拍横打一棍子打死。专业选手里谁敢保证不出比王皓更优秀的人才,重新占据世界第一?至于业余界不过是玩玩而已,只要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情,有没有前途无所谓。练不好只能说明你没有天赋或者还不够勤奋,并不代表别人都一样。
作者: 天上飞啊飞    时间: 2011-1-13 23:34
直板拧也很有威胁啊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3 23:49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乒侠侣在2011-1-13 14:45:00的发言:

严重不同意!应该改为“王皓在直板横打的是使用上还是非常失败的",理由,从来没得过什么大赛冠军,看样子以后也不会有

 

因为我看他打球,就从来没打兴奋过,都是在思考用哪边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3 14:46:22编辑过]

除了奥运会拿过两次亚军,其他的世界大赛冠军哪个没拿过?正确的论点需要真实的论据来支持。


作者: zym1981114    时间: 2011-1-14 07:20
说的太好了,早以为横打就是过渡用的。得分实在不行。这玩意改伤手腕。
作者: hclnnkhg    时间: 2011-1-14 07:26
 推擋防強上旋難啊,總是壓不住板型

推擋起下旋我也不懂,人胖,也不能球球側身

橫打還是有存在價值的,敲高球很方便

作者: xiaofansz    时间: 2011-1-14 09:46

横打是辅助用的。。。就是刺客手中的武器。。。偶尔用之。。威力无穷。。。

要是全依赖。。。不如练横板。。


作者: jxzxg0859    时间: 2011-1-14 09:48

太偏激了


作者: 月色江声    时间: 2011-1-14 10:13

说杨影打不来直拍?也不懂直拍横打?

 

说王皓没取得过任何大赛的好成绩?王皓打球还要考虑反手到底用哪面?

 

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支持自己观点的东西拿出来要经得起推敲,发帖子还是要严谨一点!


作者: sun979    时间: 2011-1-14 10:53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乒侠侣在2011-1-13 13:15:00的发言:

为什么取这个题目?就是欢迎大家来拍砖!敢于挑战,总比人云亦云来得强!

 

 

现目前好像有个大趋势,就是直拍的,总爱玩“横打”,而且最好是完全“横拉”像练到王皓一样,但是,根据我个人的历程(这完全是实践经验,非空谈),我不得不说,直拍横拉,根本没有可行性,(电视上杨影那狗屁解说不谈,他打不来直拍,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直拍横打)理由如下:

跟风确实不好,但是没有了跟风,乒乓的娱乐性也就降低了。大家都是为了兴趣和娱乐才打球,没人打政治球吧?

首先要包容并支持各种打法和器材百家争鸣,比如长胶对手。然后要学会称赞对手,学会欣赏别人的创意和创新以及肯吃螃蟹的精神,学会鼓励弱者。

至于杨影的解说,我自己是十分喜欢的,她大部分的解说都挺到位而且及时,最起码解说乒乓球还得这些老将上阵,我最烦的是蔡猛,明明不会乒乓还一个劲瞎嘟哝。

直拍横打,不是没有可行性,而是必须要专业化训练,还要和其他技术合理配合。有些业余爱好者根本不知道这横打的直拍应该怎么配置,两面狂三的遍地都是,打出网球肘还继续忍着伤痛上阵,在悲哀的同时,我们要看到这些哥们的执著精神,要欣赏而不是鄙视。这时候,我们这些略懂一些的就应该善意的指点,劝告,而不是敌视。我自己劝说过很多人撕下了反面的胶皮,这其中有很多人不知道肘疼是怎么来的。

 

 

 

 

1、"直拍横打是最先进的直拍打法",此话好像出自某解说之口,真的先进吗?这个“先进”如何理解?假如两面拉叫先进?那不如直接打横板,假如手腕灵活叫先进,那更不如左推右攻。所以,“直拍横拉”技术,也可以这么解释,既失去了横板的力量,又失去了直拍的灵活。

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么说:既有直拍的灵活性,又有了横板反手进攻的能力。

直拍横打横拉,门槛很高,需要专业化训练,而不是谁贴上块反手套胶就能得瑟了。这是我坚持的。

我在球馆遇到的直板,十之八九反手都有套胶,但是其中的十之八九基本不用反手套胶,在用反手套胶的横打横拉中十之八九都是滥竽充数的,上手就丢分。而在能够利用反手套胶进攻的横拉横打中又有十之八九是滥用横打横拉技术甚至过于依赖。

直板横打横拉的技术要科学的学,要科学的用,缺失了这两点,就是瞎打一气,可惜我们一般看到的都是瞎打一气。

 

2、“两面拉”这个技术,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八百年前就有了,这么多选手,比如马龙,他两面拉也不差,为什么不用?说白了,反手的拉球只能是起球,根本不能赢球,所以,纯的两面拉意义不大。

你这句话可是彻底跑偏了,波尔就是反手好于正手的典型啊,还有艾洛瓦,格林卡等等,就连松平建太也是反手弧圈得分的典型。嗯,再加上一个,我自己。和我打过球的都会记住我反手弧圈的。前一阵我说要转型,走欧洲中近台两面暴冲的路数,现在反手做到了,正手还不行,还是打的多,习惯了。也和我用的板有关,我用的ALC,反手好的板。我敢这么说,全市的反手弧圈,我还是数得上的。马龙的反手弧圈,不是威胁差,而是和他正手比威胁差所以不用,中国队有一个偏执的执念,就是正手打全台,并不像欧洲选手那样两面弧圈的均衡,所以我们的两面弧圈是伪,实际上还是正手拉全台,我个人不喜欢这样。在马琳前几年发胖的时候还一味侧身去拉,然后被对方回正手大角,玩命跑过去救球的场面实在是惨不忍睹。我自己是菜鸟,在四米远台我可以用反手弧圈和别人正手相持,换了配置之后,我觉得我现在反手的暴冲力量和速度都挺吓人的,声音也很吓人。我费了牛劲练出来的技术,小哥说反手弧圈没用,让兄弟情以何堪哦。

我现在反手的路数,接发球直接加转起球,十之七八的上台率,然后一板反手前冲轻轻扯过去,再到反手就退台咔嚓一板暴冲。我不侧身,正手来正手整,反手来反手整。我发现两面弧打懒汉打法不错,到中台就等着对方发力,他不发力我就轻挂,用反手弧圈一板一板的往他反手轻挂,对方一发力我就借力暴冲。第一板加转,第二板高吊,第三板侧拐,第四板再轻挂调整球的旋转,基本上就这样慢慢玩,让我稳挂住五六板对手经常就失误了。

 

 

 

3、打过两面拉的人知道,如果完全的横拉,只会是大大降低你反应的速度,(特别是正手跑位的速度,这从马王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得出来,王皓反应比马琳慢一半)你得到了两面拉的能力,但失去了直拍的速度,试问,“两面拉”和“速度”谁更重要?不言而喻,肯定是速度。

这个还是不能这么比较啊,马琳打的是变化,王皓打的是凶狠,所以马琳还是推挡玩的多,王皓的反手确实是亮点,但是变化不多,更倾向于横板两面拉的打法了,但是直板的灵活多变体现的不多,就是说看不到他玩“小球”,而马琳更细腻的体现技术和手感的球就多很多。关于你说的速度,现在左推右攻在国家队已经少有了,这就说明大趋势还是两面搏杀,速度、力量、旋转相结合的中近台时代,单纯的左推右攻实在是难以占到便宜,至少也得像小柳那样反手能攻的很凶才行。

 

4、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打了几年的两面拉,反手可以打几百下,也不算少了,而且防守很稳,但我发现两面拉只会让你越打反应越慢,适应性越来越差,有时根本不知道应该用哪面去接球,所以,个人经验告诉我,纯两面拉完全不可行。

这倒不能说反手学了拉球就慢了,只能说是技术结构的调整,拉球必然要后退,推挡必然要上台,这是个矛盾。至于不知道用那面接球,还是准备不足,对战术思考不足的问题。反手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关键看怎么应用。是滥用还是懒用的问题。你像接发球反手拧就很主动,拧过去对方拨回来,退后一步反手就可以拉起来,之后形成相持,在反手退后到中远台的时候也不至于像单面直板那么被动。防御弧圈可以用反面反带,但是顶大板的扣杀,还是推挡好使。这些东西关键看个人的修行。左推右攻的直板之所以厉害快速成型,完全是因为反手技术简单,纯粹把精力放在正手的结果。但是传统直板两面攻就不行,反手的攻球比较难磨练,小柳的左攻右拉更难,因为技术多,衔接就更麻烦,具体应用哪个技术到哪个球,下一步怎么站位的问题更突出。总之是技术越多越难练,越难整合。再一个看自己战术和打法是否成型,其实,慢也是能克制快的,比如老萨老瓦,但关键是控制节奏在自己手里。

 

 

 下面的不用说了,你都说了是在放屁,一味追求“直拍横拉”的,我至今为止,没见过球打得多么好的,包括某国手!

 

 

 

 

我说啥其实也没用了。

 

其实乒乓技术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就好像天下武功五花八门,什么武当少林的,谁天下第一?这玩意难说。

 

只能说成者王侯败者贼,此一时彼一时。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4 1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djdwl    时间: 2011-1-14 11:56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my2008    时间: 2011-1-14 16:57

我这个人真的不想骂人,不过真的要骂你:纯属放屁!!!你有什么资格在这对直板横打说三道四?啊?!实践证明打法为直板横打的王皓取得的成绩是中国乒乓史上最骄人的!世界杯、世界赛三次夺冠,几次亚军,奥运会两次亚军(个人觉得两次亚军绝对压倒一次冠军,不能唯冠军论。),亚运会、亚锦赛、全国锦标赛,这些范围小但难度大于世界三大赛的比赛,王皓都拿过冠军,而且他拿的亚军那就比冠军还多。王皓几乎在任何大赛都能进入前四名,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就正说明王皓实力强大和稳定,从而进一步说明了这类打法的先进性和攻击性。一般人掌握不好它,正说明了人性的惰性和不敢迎接挑战。你真实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小子无知才猖狂!其实你根本没资格来谈论哪个好哪个不好!因为存在就是有理。无知者无畏啊!真TMD想扇你啊,居然还写了那么多的谬论,误导了那么多人!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4 1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4 19:55
[em1001]
作者: lqc002    时间: 2011-1-14 21:22

横拉可以有,作为过渡技术使用,得分还是要考正手、

太依赖横打,肯定不行。不如玩横板。

 


作者: monkmum    时间: 2011-1-14 22:06

不完全同意楼主观点

直板反面涉及两个情况 一种是防守  从习惯角度来说  推挡要快很多

一种是进攻  从威力上来说  横打横拉要强很多

所以  横打绝不是摆设  关键是定位 

 


作者: zym1981114    时间: 2011-1-14 22:14
终于有人发帖和哥想的差不多了!支持楼主。再支持一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5 0:51:46编辑过]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5 00:15
QUOTE:
以下是引用monkmum在2011-1-14 22:06:00的发言:

不完全同意楼主观点

直板反面涉及两个情况 一种是防守  从习惯角度来说  推挡要快很多

一种是进攻  从威力上来说  横打横拉要强很多

所以  横打绝不是摆设  关键是定位 

 

正相反,过去很多来不及推挡的球,现在都可以很从容的横打横拉回去,并且很容易控制线路和落点,接下来就是连续的不给对方喘息机会的进攻,过去的反手软肋变成了今天的强项,再配合不弱的正手,整体水平提高很多。就是因为人的生理结构更适合横打,何况横板的中远台反拉不稀奇,而直板就真叫赏心悦目,拍案叫绝了,我们玩的不就是一个漂亮吗?


作者: kamen9376    时间: 2011-1-15 10:52

现在对横打的盲目崇拜,迟早要退烧的。

我最讨厌解说员说日直单面拉是“落后的打法”,你中直不就是加了个反面拉吗?其它暴冲、推挡、弹打还不都是一样?如果日直用粘套的话,我相信台内小球不会比中直差。中直横打只是在反手的防守和相持上稍微比过去略点优势,真正解决战斗还是要靠正手。王皓个千年老二,打不出成绩还不就是因为正手缺少杀板?肥浩就是男版王楠,靠相持稳定得分,没意思。如果老天能给我超一流选手的步伐和技术,首选是老瓦,玩对手于股掌之上;其次宁愿选择当无冕之王金泽洙那样的选手,正手爆死人的快感无与伦比!~ 肥浩这样打球左来左打右来右挡的,毛意思。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5 1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敌战士    时间: 2011-1-15 14:11
QUOTE:
以下是引用tracy0531在2011-1-13 14:35:00的发言:

个人感觉,楼主的观点有些太绝对了

说直板横打的成材率比较低或许更恰当一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毕竟王皓在直板横打的是使用上还是非常成功的


作者: SONY    时间: 2011-1-15 14:44
QUOTE:
以下是引用敌战士在2011-1-15 14:11:00的发言:
QUOTE:
毕竟王皓在直板横打的是使用上还是非常成功

毕竟王皓成功,这一点我不认同,我认为王皓是个失败的试验品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5 15:01
QUOTE:
以下是引用SONY在2011-1-15 14:44:00的发言:
QUOTE:
毕竟王皓在直板横打的是使用上还是非常成功

毕竟王皓成功,这一点我不认同,我认为王皓是个失败的试验品

谁是成功的试验品?


作者: 女怕嫁错郎    时间: 2011-1-15 15:16

还纯技术研究???哈哈,真可笑!!!哗众取宠,一家之言而已!!!正如您自己所说,“臆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5 15:18:08编辑过]

作者: pp53    时间: 2011-1-15 16:56

树林子真是大

王皓已经以不败战绩直通了,有什么“纯技术”值得折腾。几百不掉就牛成牛样,不找自身毛病,却说国手如何,

好像自己整不好的,别人决没有希望。


作者: SONY    时间: 2011-1-15 20:34
QUOTE:
以下是引用弧圈横打在2011-1-15 15:01:00的发言:

谁是成功的试验品?

暂时没有谁是成功的试验品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5 21:57
QUOTE:
以下是引用SONY在2011-1-15 20:34:00的发言:

暂时没有谁是成功的试验品

[em1005]


作者: 1346650688    时间: 2011-1-15 22:18
[em1001]
作者: my2008    时间: 2011-1-15 23:08

小人啊!唯冠军论。柳承敏还是奥运会冠军呢,我看他真的对不起这个冠军的称号。马琳连续输给王励勤,说明了什么?马琳不如王励勤?马琳如日中天的时候赢了王皓很正常,就像马琳在世锦赛上还输给过刘国梁一样,前辈赢后辈很正常,按照你的狗屁理论,马琳不如刘国梁了?瓦尔德尼尔还总输江嘉良呢,能说他不如江嘉良?从综合成绩来算(冠军7分,亚军5分,季军和第四名3分)来算,王皓无疑是前无古人的第一名(到目前为止)。无疑王皓还有几年的打头。再看看马琳外战很行,内战很差,这样的球员你能说他实力第一吗?可能从来没有过。王皓内外通吃,实力厚实,刘国梁都说,王皓实力第一。你算个屁啊,还腆个大脸说三道四。马龙能不能打奥运男单,还两说呢。估计是王皓和张继科打男单,与这两位天才相比,马龙实在是差一截啊。2012年,王皓如果是亚军,那就更说明他的强大了!奥运会冠军里,刘南奎、刘国梁、柳承敏,都不是实至名归。我始终认为不能唯冠军论,而应该注重综合实力,就像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数赢了美国一样,美国都不当回儿事儿。综上所述,既然承认王皓综合实力世界第一,那就证明他的打法的成熟性和存在有理。再说了,我们打乒乓球追求的不正是实力吗?不会这项技术,还要找个理由,找些人证来证明这项技术不行,我看你啊,内心自卑还言辞过激、堕落腐朽还假扮新潮,早晚会像阿Q一样糊里糊涂地被人拉出去砍了。该!谁让你意淫成性,花痴乱性,毫无人性地坚持阿Q精神呢。话到此为止,恕不再复!


作者: madaha123    时间: 2011-1-16 04:41
"赞成LZ的一些观点,横打真的有时反手不是,正手也不是.横打多的正手很难好!当你横打占4成后,正手会很不自在.皓他反手好很大一程度是他力量好,还有他会用横打的尾力,动作是经过无数次练习定型的.很多人说横的反手很变态,其实直板能真正做到会用尾力的不比横反手差.我觉得直板很不错,不过要学会在横打和推挡间分配.首先恻身最重要!其次对台内球可以反手拧,弹. 对于一些出台,半出台的球有把握可以大力推.若能从小开始合理进行推挡和横打和恻身的分配意识形成,这样的直板选手才更给力.全台正手不好,皓的反手太多也不好."  Man, it's been so long till now to see you came up with an in-depth analysis, but you certainly has got this shit right 101%. Bravo!!!
作者: tree0614    时间: 2011-1-16 11:20

正手6+推挡3+横打1,   我认为比较合适的。

其实是个度的问题。


作者: clfan    时间: 2011-1-16 15:37
这个问题虽然争论很多,但业余球友中能将横打横拉成功运用于实战中的是少而又少,大多成为训练中的技术。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6 21:15
[em1001]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7 1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7 12: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塞翁    时间: 2011-1-17 15:41
王皓拿过世锦赛冠军,世界杯3次冠军,总决赛一次冠军,全运会冠军,两次奥运会亚军,长期世界排名第一,这个成绩不要忘记。
作者: 裂阵弧圈    时间: 2011-1-17 15:48
路过
作者: xujunqi    时间: 2011-1-17 15:55

 

 

楼主言重了!也有点偏激。

 

如果你对了,那就是刘国梁错了、中国乒乓队错了。

 

直板的优势在于变化多、易于处理台内球,缺点是反手位防守和攻击力不足,就目前人类的认识来看,横打是比较好的选择,也许以后会有更好的手段,那让下一代去研究吧。

 

你用横打别扭,王皓他并不别扭,至少成绩现在比马龙好啊。

 

现在的孩子用直拍从小就练横打,如推挡一样自然,威力比推挡大,变化比横拍多,转换、衔接的顺畅好了,横直优势相当。

 

别以你的智商考虑后代的发展能力。。。


作者: my2008    时间: 2011-1-17 16:55

  王皓几乎得到过所有大赛(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亚洲锦标赛、亚运会、全国锦标赛等)的冠军,也夺得过几乎所有比赛的亚军,问问有几人能做到?概率奇高啊。

  我先打的横板,又打过直板,我觉得打过横板后,再打直板,就很自然的使用了直板横打,毫无别扭而言,也不用划分6,3,1的比例啊。直板的反手拉和横板的反手拉那是截然不同的,成功率更高和稳定。

  其实,乒乓球打法真的没有优劣而言,看你适合那种打法,并且能否坚持把这个打法的一些技术练习到底,发挥极致。传统直板、横板、日直、直板横打,都取得过好成绩。就象没有好人坏人一样,打法亦无优劣而言,就看你怎么做而已。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7 1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7 20:35
[em1004]
作者: 乒乓风情    时间: 2011-1-17 20:45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xujunqi    时间: 2011-1-18 08:37

呵呵

 

 

楼主和我一样固执!!不过好像观点有点变化了,这正说明人的认识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对直拍横打的看法也是这样。

 

 

不过王皓要按你说的打法干,估计拿不了那么多冠军。柳承敏正手突出,反手太弱,现在不管对亚洲还是欧洲选手,又怎么样呢?

 

同意楼主"突出正手"之说,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一个运动员应该有自己的优势特点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18 19:01
QUOTE:
以下是引用乒坛道长在2011-1-18 9:20:00的发言:

    要想回复这个帖子真是有难度

    1、论坛就是争论的地儿,说好说坏都是可以的。

    2、打法自古无优劣之分,只有水平之分,例子也简单:直横都得过世界冠军!

    3、直拍横拉的确是新东西,因为以前没有用过,并且,直板横拉的手法和效果也和横板绝对不一样,这点也是有多人证明的,包括我自己也有体会。那就是发力没有横板强,但是变化落点的能力强于横板。更容易在台内上手,拧拉的发力强于横板。

    4、中远台当然不如横板。

    5、任何一个运动员都有其自身特殊性,不可以板型的一般规律去要求所有运动员,君不见:格林卡的反手,的确比正手更强大乎?!包括施拉格的反手。施的反手一点不弱其正手,只因为他正反手比较均衡,而忽视了他的反手之强而已,不可以忘记,人家也是单打世界冠军。

    6、中国国家队一直强调,技术全面,特长突出,这个全面就包括了正反手技术要全面,特长突出,看运动员本人的特点而定了!如果恰好反手横拉是其特长,那也是特长突出啊,您说是不是呢?!~~~~

    7、王皓的表现是世人共睹的,成绩也就只差一个奥运冠军,所以,不能再用之说事,你自己也会给自已设了障碍。因为他的能力实在是强大之极啊!

    8、我拥护你的观点之处在于,正手永远是杀手锏,这绝对是一般规律啊!

    9、直板的反拉技术是对直板技术的一大贡献,这点,不容置疑啊?!

    10、争论中,你一直没有动粗口,此点,本人表示钦佩与尊敬!

    希望不同意见的球友,在争论的过程中,也要文明相待,这点,特别值得称道!~~~~~~

    本人上述观点,仅代表本人,不代表其他,水平有限,欢迎拍砖,但最好也别给偶粗口,先谢谢了,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8 9:23:05编辑过]

客观,中肯,有水平。[em1002]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8 2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udili    时间: 2011-1-20 16:51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hackersean    时间: 2011-1-20 23:41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乒侠侣在2011-1-18 20:46:00的发言:

有道理,不过就感觉皓这小子打球差点精妙的东西在里面。太老实

马琳是拿脑子打球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0 23:42:19编辑过]

作者: silverfox1    时间: 2011-1-21 07:35
  坚决不同意楼主观点,砸你鸡蛋,让你长记性!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21 21:58

中间站位,左来左挡,右来右回,是最先进的打法,是左右均衡没有漏洞的体现。所以王皓的综合成绩最好,张怡宁也是左右均衡,两面防守密不透风,相持胶着,所以成绩无出其右者。站位跑偏,左右疲于奔命实出无奈,因一面软肋,故用跑位堵漏,费力不讨好,单条虎也。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21 23: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clnnkhg    时间: 2011-1-22 07:04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乒侠侣在2011-1-21 23:01:00的发言:

事实!!请注意事实!!事实证明这种打法没除了皓没有哪个男子选手采用并且没有取得好成绩!这是事实!女子采用是力量小打不死

 

QUOTE:

如果他拿下奥运冠军,每次比赛都让我们放心、舒心,我们也就不会再计较他的站位了,您说是不是,呵呵

至于这条,没有前提,前提是他拿了冠军的情况下!像皓这么大量训练,如果连二队都胜不了就不用打球了,不过好像最近他只能胜二队的。

 

SAMSONOV算不算是左來左擋右來右擋?
作者: puffercow    时间: 2011-1-22 10:04

楼主一派胡言;王浩两次奥运亚军,和他心理素质有关;第一次输给刘,你能说是因他横打技术落后?

 

我练横打多年,反而觉得对业余的爱好者,改全面横打反而容易;至少在反手位不用考虑去用哪一面接球。

 

中路球使用侧身正手是正道,王浩也用的很多;马林侧身用得更多因为他反手没有威力,是他的弱点。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22 20: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22 2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22 2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aipp    时间: 2011-1-22 21:41

首先乒乓球不是纯以力量为主的运动,不能绝对的与横版做比较,至于灵活性也是与个人打法、站位等配合的,直板横打的使用包含了“横拉”,横拉的用法不能范范的否定整个直板横打,至于说速度,是与个人打法、站位、特长,身体类型等定型的。其实王皓的球路并不死板,各位球友可以看看他从出道至今的球路上的变化。最后要说的是,正确的直板横打是不会伤到手腕的。


作者: tree0614    时间: 2011-1-22 21:43

仔细看了小王皓的这段视频,首先他握拍候球基本就是横打横拉的架势(02:50的那个球),但是感觉不熟练,球来的旋转、速度不一样,看不出多少调整,有点盲目。

  

   另外他的正手不好,失误连连,这不应该。

 

   可能丢掉了一些反手技术,摆短、搓、推没什么成分。

 

  不太具有代表性。    声明:我不是皓的粉丝,只为探讨学习来的。

 

快过年了,别用砖头拍啦。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22 21:45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乒侠侣在2011-1-22 20:57:00的发言:

我是自己想到什么说什么,仅代表个人观点,但也不是什么胡言

 

 

王浩两次奥运亚军这没错,不过我要问:中国一共几个人参加奥运?中国和外国水平相差多大?

 

反正我总结出来的就一点:完全横打,整个节奏慢半拍,越打越不知用哪边。专业业余都一样,

业余练好了赢水平低的没问题,玩玩没问题,赢水平一样的难。

 

我推挡几十年,遇到高手暴冲反手很难回挡,勉强回去也质量不高,练了两年横打,现在回球很从容,角度再大也不怕,并可以打得他们满地找球,为什么?我天赋高?非也,只能说明横打技术比推挡先进。死抱着百年前的技术不放并奉若神明,技术岂能长进?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勤学苦练,才会享受到打乒乓的乐趣,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作者: hackersean    时间: 2011-1-22 21:50

为何两面拉就不行?

反面想什么时候横打就什么时候横打,想什么时候推挡就什么时候推挡,有什么问题吗?横打是个附加的它的出现并不影响传统打法。相反握拍法适合正手发力。

模仿自然不会成功,因为王浩的不一定适合它。身体构造可能不同。

 

最后说一句,王皓4-1轻取张继科 鹿特丹世乒赛首次选拔赛夺冠 如何解释王浩甚至现在几乎输给所有一线队员?


作者: hackersean    时间: 2011-1-22 21:55
我是属于刚开始横打。几乎没拉到过几次。不是没打中就是没过网。不过偶尔拉过去几个,对方都直接接出界。这个技术绝不会是个烂技术。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23 21:14
马琳的推挡很不错了,可是看他用推挡与人相持很揪心,多数以失误告终,不是下网就是出界,所以现在也多以横打对抗,宁可失误也要争取主动,许昕的反手更是以超过百分之八九十的横打来对抗,故昨日战胜张继科马琳获得斯洛文尼亚公开赛的冠军。所以只有具备横打能力的直板选手才能跻身超一流行列,只会左推右攻的选手跻身一流都是凤毛麟角,打到二流就不错了,难道只有慢半拍的,来球不知左打还是右打的才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24 18:53
[em1006]
作者: uwason    时间: 2011-1-25 12:49
业余肯定很厉害,但是专业队里面可能不是很好,毕竟衔接很重要,慢那么半拍就完了】
作者: jkklyy    时间: 2011-1-25 15:32
直板横打丰富了直板技术,应该肯定。有人用的多,有人用的少,各有所爱!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25 21:06
QUOTE:
以下是引用uwason在2011-1-25 12:49:00的发言:
业余肯定很厉害,但是专业队里面可能不是很好,毕竟衔接很重要,慢那么半拍就完了】

不明白横打怎么会慢半拍,应该快半拍才对,因为正手正面打,反手反面打一直处于准备姿势的自然状态,不用转换板面,而且反手照顾面比推挡大不少,并且可以加转进行反拉争取主动,在专业队里也是一项很先进的技术,王,马,许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作者: laoxiongg    时间: 2011-1-26 15:31
  坚决不同意楼主观点,砸你鸡蛋,让你长记性!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26 20:27
[em1001]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28 14: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q033hv    时间: 2011-1-28 15:05

楼主有点道理,得正手得天下

不过横打是更适合突击的模式,而且直拍横打到位,角度够刁钻,会有一击必杀的效果

横打还是相当有价值的一个技术

 

楼主玩几年横打也没看出来么?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28 21:44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乒侠侣在2011-1-28 14:55:00的发言:

对于许昕我是比较认同的,对于皓,我确实不敢恭维!

认同谁就按谁的路子练,毕竟许昕代表着直板选手的最高水平,长此以往,必有长进,学练新技术是一个漫长的不断追求新境界的过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不经意间不时地给你带来新的惊喜。反手技术学王皓,正手技术学许昕,小球技术学马琳并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就是我这两年学横打的过程,健身并快乐着。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29 17: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29 21:18
我认为能板板横打,并打的稳定,打的刁钻,打出变化,包括旋转,速度,线路,落点的变化,打得对手疲于奔命,乃直板选手反手技术的最高境界和追求,我们业余打球享受的正是这个不断追求的过程而不必在意结果,就连许昕也在追求板板横打,他在与马琳决赛的六局球中,我印象里也就推了一两板,反手基本全横打(在来不及侧身的情况下),并获得冠军。所以说板板横打是最先进的技术,只是练好了太难而已。不知楼主为何对此如此反感。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30 14: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弧圈横打    时间: 2011-1-30 21:43
[em1001]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2-5 23: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2-5 2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2-5 23: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925714    时间: 2011-2-6 01:03
学习了·
作者: 万里云烟    时间: 2011-2-6 13:01
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本人直拍,也喜欢横打,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到底要用哪面去接球?速度就慢下来了。直拍横打有一定的价值,但正反手应该有主次之分,还是应以正手位为主,横打为辅。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