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贺丁宁获得鹿特丹世乒赛的单打名额。
下面我们要从技术层面去分析丁宁。
丁宁可以说延续了北京队的传统那就是防守严密。我们从世界冠军张怡宁的身上可以一个强大的防守体系。特别是张怡宁的反手,如铜墙铁壁一般,让对手很难攻破,而在防守的过程中获得进攻的机会。而丁宁也是一样,丁宁的正反手的防守那是滴水不漏,任你百般刁难,她也是攻守兼备,线路,旋转,发力一气呵成。丁宁作为一个左手选手,首先她的发球本身占有一定的优势,以前是砍式发球,而在队内,砍式发球已经渐渐的被对手所熟悉,今次我们看到的丁宁,多半是发到对手的正手短球,直接进入相持,这可是丁宁的拿手好戏。对手多在久攻不下中产生急躁情绪,丁宁为自己赢得先机。
其次,丁宁的,发球技术,相比同样来自北京队的张怡宁和郭焱,丁宁的发球比张怡宁更转,变化更多。经常发球直接强攻,打对手个搓手不及。丁宁的远台技术,丁宁的正手旋转不如李晓霞,力量不如郭焱,但是她能通过积极的跑动为自己赢得机会,先把球打上台,再为自己的进攻赢得机会。其实在比赛中,不是看我们能打出多少漂亮的球,而是要先把球打上台,我们就算一场比赛打上十个好球,而另外二十个都没上台,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说,上台是关键,而丁宁就是这样,在与对手相持的过程中,不断的变化线路和旋转,速度,造成对手的难以适应,出现失误。在卡塔尔的比赛中,丁宁与郭焱的那场比赛,我们可以看出,郭焱对丁宁正手的小提拉非常的不适应,想借力接不上,想打速度打不了,勉强出手,多次被丁宁打了回头。
最后。我们要提一下丁宁的韧性,这是在年初比赛以来丁宁的最大的改观。每球必争是丁宁的杀手锏,这次就更加突出。其实对国家队的队员来说,技术已经都相差无几,就看在比赛中的临场变化和心理变化,以前的丁宁,打顺了怎么都有,一旦遇到困难自己就先崩溃了,而这次的丁宁无疑是成长了,她用一场场胜利,为自己赢得了信心。成长起来的丁宁是可怕的,从横扫郭跃,李晓霞,郭焱,可以看出,丁宁的成长,她为自己在中国国家队的主力位置一直在添砖加瓦,谁敢说下一个世界单打冠军不会是丁宁呢?毕竟在决赛场上,经常是中国队的队员之间的比赛,赢了这么多主力,每一个人站在她对面都会心有余悸,而以后的丁宁会不会更可怕呢?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