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be29兄,你昨天透彻而完整的对tube系列的介绍使我有了个想法:如果tube系列中多数是云杉+淋巴的外层质料的话,tube系列就是oc的改进型!
我在拙著《弧圈板诌臆》一文中已谈了我对制造弧圈的物理原理的解析,并基于此奢谈了oc的优异性及其缺陷,更妄臆了它的改进方向。我当时说它的外层(当时还不知道云杉与淋巴的名字、存在与使用更及大芯的方式,只以“外层”与“后核”加以表述,汗哈,嘿嘿~)是目前人类寻找到的最适合打弧圈球的质材,但我对它的“后核”提出了改进方向与方法的诌议。现在看来,stiga的确在未动“外层”的情况下对“内核”做出了整改~tube系列就是这种“内核”改进的体现与产品。并且我相信在阿尤斯这样整体恢复弹性优良的“核材”的质料中渗入合适的某种更加坚硬适当的微粒,在原则上就会在保持oc优秀旋转特性的基础上制造出更加强烈的旋转从而获得更加突出的第二附加速度与更加迅猛的第一速度!
具有比oc更好的第二速度并同时提高其第一速度的oc升级产品就在tube系列!当然,这只是个原则,还要看stiga的具体设计是否合理与完善。
但从总体意义与定位上说,Tube系列就是oc的改进型!
准备选用oc的朋友都要同时更加关注tube系列!尤其自身发力不太好的朋友!
而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渗入”的微粒元素破坏了阿尤斯的整体恢复弹性!这个就需要使用过tube系列的朋友介绍下感受,而这方面的衡量标准就是看这款tube的第二速度是否低于oc!
刚刚闪现的想法,好多细节无以尽述,荒诞细节在所难免。。。 。。。但在总体上我是无以怀疑的!关注oc的朋友必须打破旧有的观念,不要把tube当成完全另类的一种天外来客,它就是oc的改进型!钟情oc的朋友也不要把它们绝对区分开来!不要为oc的盛名所累,也不要为大力的憨态所惑~正视tube,那将使你解放思想~直面本原,放手搏击!豪情万丈——我用的是oc改进型啊!!呵呵!!
最起码,我是会一马当先,以身试法的~我可能就会选取块tube的精品!
一时幻想,容后完证。各位大虾,合作完成!另,tribe29兄:
刚从器材超市查得ta速度:73;控制:73。而oc的标称则是速度:85;控制:75。这在我的试用感受上就控制一条是绝对不相符的!后者绝对应该比前者高15~20个点!在你的简单叙述中也大致是这个意思吧?ta的控制值要远远高于oc!
而对速度的数值比例我认为是合适的。你的意见?
这样查是因为我在关注to!它的标称速度:99;控制:64。我在期望它的实际控制值高于oc而随便于ta——当然,太快了自然容易失去控制;或者我想问的是“手感”的参数值吧——不可能吗?应该可能吧?并且,我想问它的“旋转”参数——只要它的外层还是云杉与淋巴,我想就有可能一二速同时优于oc!就是最恰当的改进型!而速度超过100的tc与talu我认为是给极端分子准备的尤物,我不予考虑。
或说,to你用过吗?一二速各是oc的几成?并及其他细节描述,它的各层材料??谢!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05-8-19 20:03:00的发言: TUBE系列中,综合性能最为强悍的个人认为非TO莫数!但注意TO力材并不是云杉!
真的很遗憾,并且带有点沮丧:(——TO不是云杉。
在你回信前我一直是很窃喜的——“自以为得之矣”。。。 。。。当我看到它不是云杉,不去证明我的推理的时候我就冷漠地做出了决定:放弃TO选择OC。毕竟OC还在我的臆想之内——绝佳的外层,底劲的内核——我当初还不知道大芯的结构及阿尤斯的性能。当我了解阿尤斯时我是很高兴的,它吻合了我的“硬核”的理念。。。 。。。
有点意气用事哈~但我确实很重视分析的意义。。。 。。。并且最起码地,通过试拍我对它的一速还是认可的——根据我的发力。而二速的优势得以更大发挥,总体上也是符合我的设想的(我弹打不多)——我当初考虑OC-CR是因为说OC一速低的人太多了,但现在想那是依据他们的发力吧。呵呵。。。 。。。
尽快落实购进OC事宜去了。云杉深色杠细而疏的更吃球?而重量较重的更有底劲?WRB不好么?我一直以为整体重量轻了便于手上调控,而重心前移由于杠杆力臂原理给球的作用在理论上也确实加强或弥补回来了。。。 。。。
深谢!你知道你给我的帮助与快乐有多大!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05-8-20 17:59:00的发言:我仔细看过了,TO力材肯定不是云杉!
对,不是云杉!
我今天又去那乒店看了,云杉是有斜的深色杠的,TO的力材没有!肯定不是云杉!
但,哈哈~~今天试OC巨爽!中力与大力,成功率都在95%以上!哈哈哈哈~~~~调整心态,搞准基准,适当发力——我感受到什么叫“手感”了!当你发六成力时,球就以六成的速度及旋转过去;当你发七成力的时候,球就以七成力的速度及旋转过去!这是我首次感到的对“手感”的新的认识!不是说能拉出一弧极低而成功率很高的就叫“手感”的敏锐,只有把这种力道的层次分清的才叫“手感的通透”!对吗?
等我发到七成力时,陪试的伙计已不去接了(我怎么感到4。5成力时他已东倒西歪了?)!束手无策!我都感到奇异!这么快?!哪儿去了?他(拍主;每天练球,喝喝~~)说,他(小专业)估计也接不了:)所以,我应该手舞足蹈地拥护你在《为OC正名我义无反顾〉中的观点——非专业的也能打好OC!
能否再说说挑选OC 板子的要点?云杉, 阿尤斯都怎么挑?眼观?重量?伙计说敲面板发空的声音。。。 。。。声音的方法比较含糊,还有比较直观的方法么?实在劳累你,真的不好意思。。。 。。。但我想你的境界应该能承担我的奢求吧?!
一速无虞,二速顶级(太快了,我也看不清前拱;但那侧拐,他几乎板板漏掉!即使中力也让他。。。 。。。回的全是高球!)!由此,我要说——选择OC,我义无反顾!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再看看下面链接吧,有我的另外几块OC照片,包括云杉特写!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26020
大家!果然大家!诸多方面,真的大家!
“云杉致密”是指深色杠不论粗细而密度大么?我当然想要硬一点的!对!甜区不能有木结!
我哪注意黑字白字啊?哪有那个境界啊?就是问了他哪年的板,他说三年前买的。对了,昨天他刚灌过胶!!
是我没说清或理解没到——攻球一速与拉球一速是不同并可能相对独立的!当然硬一点无论拉攻都是正比增长的,而在拉球上会反映更明显。但我几乎没有攻球——正手高球都习惯性地拉~有时很滑稽的样子~嘿嘿~反手高球倒会抡开膀子全身贯注“啪”的一下~近台稍高也会突打一下;但“撕”是当家惯技!算有些威力吧(不敢与大家比的;偶尔回来的球一般都很快,我也只能先挡一板,再接着就等着反抡大臂或侧到正手对冲;所以很注重防守:正手也强调能防一两板,然后对冲。倒希望板板对冲哈~努力!:)那天三个反撕小专业一个也每封上!嘿嘿:)。。。 。。。这样说来,对oc拉球的一速更坚定不移了。而我这样的打法(目前看还没有别的增项或改变想法,这些还不理想,还再从基功增强!)是不oc很合适呢?还有别的更适合么?“再,斯可矣”!!
听你说来似乎我也很适合白字oc,它的底劲!我那碳板板体很软,很震手,海绵越软越震手!对么?所以我喜欢震感!而二手版让我发晕——没经验,所要学的东西太多,没时间!!我原本的想法是从国外带回,据说日本市场就是欧货也比欧洲市场有质量——市场更大,严格质检,鬼得狠呢;欧洲因没市场而稀松。。。 。。。不是不给精英网售面子,建议它也开辟国外直销业务!整个来说怎样渠道更好呢?
别太劳累,周末愉快!
哦,太好了,说到我心坎里了,我已让学生去买OC开学就会带过来了,两位评的太好了,真是专家呀!(我是两面拉业余的)
.还要请教两面的套胶怎么配呢,正手G666/40
反手狂3/39度如何呀?还要请教两位大家!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05-8-22 7:24:00的发言:如何配套胶每个人喜好不同,很难说有个标准配置!
但记住一点,OC正手适合硬点国套(典型:狂2、3),反手适合外套或轻而快的国套!
我现在配得是专狂40度2.2,反手EL max 或HK1997涩面39-41度2.2,
建议反手不要用狂3,太重!
收到!刚回来!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05-8-21 11:22:00的发言: >铁定选OC了!
是的,铁定选OC了!
帮参谋渠道吧!你那有货么?日店渠道怎样?等你意见后再找那哥们!
有货就短信或邮箱吧,急!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05-8-23 12:34:00的发言:
小日本的东西应该不错的,能自己挑最好了!
谢!尽快落实去了。有问题随时就教!
哦,HK1997没用过,拉球好吗?我是正反两面拉的.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05-8-24 12:07:00的发言: >HK1997涩面39-41度2.2(更薄的太透板,不建议使用)用在OC反手拉球很好,起下旋较容易,个人认为是国套中,用于反手最好的选择!
理由如下:
1.重量轻,适于反手!
2.内能型,对灌胶依赖性很小,
3.涩面且底皮薄——可保证出球的速度!与F系列之类的涩面外套比又稍粘些,对适应国套粘性的球友来说,比较容易适应,拉球旋转也不错!
4.海绵软——以保证吃球的深度!
用于正手的HK,我试过粘面42-44及45-47度2.2的,感觉太透板,力量差一些,不知道2.3是否好些,涩面的因为度数软,理论上配硬板好些,据几位用过的大虾说39-41涩面2.3放普碳正手是价廉物美的选择!我没试过不便评价!
有道理!
多谢多谢! tribe29, 真心感谢你的解答!
[em01]本人用老实心柄OC已经两年了,感觉的确正手的中远台拉冲过去的球是很爆、爽。可就是在台内与近台小力量击球时的手感不够清晰,反手弹击也一般。为了改变我不断更换套胶,最后认定正手狂二39度反手外套为正选。现在想更换底板,不知道这两年里新款OC在制作上保留优点后对以上缺点做了多少改变?在这请部落29与同道者指点迷津。
文绉绉,受不了
理论结合实际
别纸上谈兵了
俺是臭手,但还是想找合适的套胶从现在的板子换回OC来两面拉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